• 论刑法中的身份

    论刑法中的身份

    陈建清[1]2016年在《论数额犯》文中指出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包括以下论题和论点:犯罪数额是指由刑法或司法解释规定的犯罪行为指向、损害或犯罪所得的表现为货币金额的财产或行为数目。它具有结果要件的属性,是数额犯既遂的成立条件。犯罪数量是指无法或无需通过货币计价,而是以其他计量单位计算的物、行为和人的数...
  •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实证分析——以法治为坐标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实证分析——以法治为坐标

    曹彪[1]2004年在《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我国的司法解释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它是指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两个关于法律解释的决议,由最高司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性法律文件。司法解释在我国刑事法治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律对司法解释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定。而实践...
  • 受贿罪研究

    受贿罪研究

    艾再明[1]2007年在《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文中研究说明现行刑法典第385条第1款对受贿罪的规定,在学界看来几乎每一句话都是不确定的。因此,理论界对其进行了种种不同甚至是相对立的解读,其中,尤以“为他人谋取利益”所引发的争论为盛。就其内涵而言,何为他人?何为利益?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如...
  • 论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论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尹勇[1]2018年在《论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文中研究说明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是构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设计之初,立法者充分注重其效率性,遵循行政法高效便民的原则,将其设计成解决我国涉税纠纷的一项重要途径。由于其内部行政的层级优势,使其具备了其他制度无法取代的争议解决效...
  • 欠税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欠税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胡清[1]2004年在《欠税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欠税是税收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欠税的危害,深入分析欠税的原因,探索治理欠税问题的途径,确保国家税收收入的实现。本文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欠税存在的危害及原因。欠税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收入总量的增长和收入进度的加快,同时也影...
  • 税收执法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税收执法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李晓红[1]2004年在《税收执法程序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税收执法程序的独立价值、实践意义以及相关制度均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税收执法程序立法滞后、执法程序规范的空白点较多、程序设置过于粗略。本文从法律程序的一般原理出发,运用实证、比较的分析方法,对税收执法程序...
  • 税务行政处罚若干问题研究

    税务行政处罚若干问题研究

    杨晓峰[1]2010年在《税务行政处罚浅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务行政处罚是税务行政执法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税收法律规范正确实施的重要措施,并且关系税务行政处罚被处罚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目前,我国税务行政处罚的理论尚不成熟,税务行政处罚在实践中也存在些许问题,为此,有必要对...
  • 关于完善我国税务行政听证制度的研究

    关于完善我国税务行政听证制度的研究

    苏守国[1]2004年在《关于完善我国税务行政听证制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对听证制度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税务行政听证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务行政听证的构想和措施,期望对我国行政听证的实践和理论能有所裨益。全文共分叁章:第一章是行政听证和税务行政听证概述。本章共分3...
  • 依法治税的理性预期和现实差异研究

    依法治税的理性预期和现实差异研究

    费兴东[1]2004年在《依法治税的理性预期和现实差异研究》文中提出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目前,在我国税收领域,有违于宪法、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和立法权限划分以及税收行政执法中纳税人权利保障的缺失现象仍然继续存在。人们也并未在意这种现象,从立法者、执行者到普通老百姓,较真的人并不多。因此,已制定...
  • 税务行政调查行为研究

    税务行政调查行为研究

    李建荣[1]2004年在《税务行政调查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调查,是指行政机关在做出一定行政行为之前,所进行的与该行政行为有关的信息资料收集活动的总称。行政调查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行政行为,是行政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行政处罚的必经程序,尤其在行政程序法上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德国、日...
  • 我国刑事诉讼检察监督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刑事诉讼检察监督若干问题研究

    刘国媛[1]2016年在《结构之维检察权研究》文中认为相对于审判权的稳定性与普适性,检察权在诉讼制度中中途插入式诞生模式,使其自诞生之日起,争议与质疑就未曾停歇。在我国尤其如此,盖因我国在清末引进现代意义上的检察制度之前,并无“检察权”的概念与制度设计。新中国成立之初,基于意识形态的同源性以及国家权...
  • 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证据准备

    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证据准备

    徐德臣[1]2015年在《民事诉讼程序性制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法理学认为,责任既是制度存在的结论性证据,也是维持制度存在的现实力量。但在权利话语时代,民事诉讼法律责任似乎从来没有在民事诉讼制度的成长中找到与这种地位相称的存在感,并始终徘徊在民事诉讼法学的主流研究视野之外。而程序性制裁作为一种特殊的民...
  • 论民事执行机构的执行裁判权——兼论我国执行权运行机制的完善

    论民事执行机构的执行裁判权——兼论我国执行权运行机制的完善

    刘全新[1]2004年在《论民事执行机构的执行裁判权——兼论我国执行权运行机制的完善》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正在逐步向深层推进,执行制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鉴于完善我国强制执行理论和我国民事执行机构设置、执行权运行机制的迫切需要,作者选定以论民事执行机构的执行裁判权——兼论我国执行权运行机...
  • 辩诉交易探究

    辩诉交易探究

    刘宇[1]2014年在《辩诉交易及其中国化探究》文中提出辩诉交易是指控方与辩方就是否达成有罪诉讼而进行的司法交易。辩诉交易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和传播,目前在许多国家作为提高司法效率、缩短诉讼期限的有力手段,发挥着巨大的法律作用。辩诉交易已经成为一项广泛适用的司法实践制度,它的实...
  • 民事诉讼答辩失权研究

    民事诉讼答辩失权研究

    杨坤[1]2016年在《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答辩失权制度的构建》文中认为诉答程序是开启民事审前程序的基础,随着我国司法改革对民事审前程序重视程度的加深,建立完善的诉答程序也成为改革的题中之义。但是,我国民事诉讼并没有给予诉答程序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对被告未按期提交答辩状或者提交虚假答...
  • GATS框架下中国旅游立法与旅游者权益保护

    GATS框架下中国旅游立法与旅游者权益保护

    薛燕[1]2012年在《GATS框架下中国旅游立法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1990年12月,各谈判参加方通过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成为《世界贸易...
  • DSB的自由裁量权探析

    DSB的自由裁量权探析

    鲁旸[1]2004年在《DSB的自由裁量权探析》文中指出作为WTO法律体系的核心制度之一,WTO争端解决机制是成员方解决政府间贸易争端的强制性、排他性的合法渠道,并且,是一种基于法律规则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在当前WTO的实体法律愈发以原则为导向的情况下,争端解决机构(DSB)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解决...
  •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法律研究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法律研究

    梁莹莹[1]2008年在《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的国际商贸活动中,信用证业务被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信用证业务独立抽象性原则的特点,导致了实践中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这一原则进行欺诈。为了防止欺诈的产生以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以此产生,信用证欺诈例外制...
  • 四川省德阳市华夏建筑发展公司战略管理研究

    四川省德阳市华夏建筑发展公司战略管理研究

    刘昌明[1]2004年在《四川省德阳市华夏建筑发展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管理创新思维首先是一种战略思维。企业间的竞争尤其是大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战略管理具有根本性、长效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有企业都有自己的战略,尽管它可能是...
  • 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定标准

    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定标准

    韩丽[1]2004年在《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定标准》文中研究说明某一事实上的劳务活动能否被认定为劳动关系,对雇主及劳动者,特别是对劳动者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劳动关系与相近法律关系区分的界限十分模糊。这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的合力所致:历史上劳动关系与其他民事关系的混淆;中国社会目前所处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