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行会对美国出口管制体系的影响

    工业行会对美国出口管制体系的影响

    申良音[1]2004年在《工业行会对美国出口管制体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美国就对中国以不同的名义进行出口管制,以图延缓中国的国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目前,在中美双边贸易有极大发展,美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况下,仍然以军民两用品的名义,阻滞对中国高技术出口,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
  • 对构建我国洪水保险体系的研究

    对构建我国洪水保险体系的研究

    白宇[1]2010年在《我国洪水保险经营模式选择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洪水灾害发生频繁且强度大,由于财富的日趋集中,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把洪水灾害纳入到商业保险,做大做强洪水保险是未来洪水风险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保障灾区损失补偿的现实需要。由于洪灾特性对洪水保险...
  •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

    殷莉莉[1]2012年在《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开始,中国证券市场一直在不断努力推进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国证券市场作为新兴的证券市场,自身监管体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的背景下,从B股市场开始逐步深入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依附于证券市场机体内部的弊端缺...
  • 操纵证券市场行为之民事责任研究

    操纵证券市场行为之民事责任研究

    蔡焜煌[1]2011年在《论证券市场操纵之法律防制》文中认为证券交易市场之本质即为利伯维尔场经济1,健全的证券交易市场必须免于人为操纵市场的威胁;也必须免除不公之内线交易之威胁。操纵市场(marketmanipulation)是指以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资金、市场信息等优势或滥用职权,影响证...
  • 宪法环境保护制度研究

    宪法环境保护制度研究

    胡建华[1]2004年在《宪法环境保护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从制度层面分析,环境保护制度分为环境保护外在制度与环境保护内在制度。宪法环境保护制度属于环境保护外在制度。宪法环境保护制度有其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基础,与此相适应,宪法环境保护制度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强化民主宪政功能、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宪...
  • 论刑事政策与定罪量刑

    论刑事政策与定罪量刑

    胡印富[1]2015年在《论刑法中的犯罪人格》文中研究指明任何刑法理论的研究都摆脱不了主观与客观、规范与事实两对范畴的藩篱,刑法中犯罪人格的研究也落此窠臼。但是刑法中犯罪人格理论建立于刑法客观化观念基础之上,是对刑法精确主义的体现于深化。所谓刑法客观化,是指犯罪构成、刑事责任、刑事制裁等相关内容的研...
  • 完善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思考

    完善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思考

    杨冉[1]2016年在《中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国际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政府采购市场也正在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和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是大势所趋。基于现实谈判的需要,中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国际化研究迫在眉睫。反过来,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 论程序权利的滥用(APR)——以民事诉讼为对象的考察

    论程序权利的滥用(APR)——以民事诉讼为对象的考察

    孙远辉[1]2004年在《论程序权利的滥用(APR)》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切权利都有滥用的可能。程序权利也不例外。程序权利的滥用(简称APR)包括对程序权利的滥用,也包括对程序的滥用。APR侵害了他人的合法利益,也损害了诉讼程序的公正,需要在法律上予以规制。世界各国都有APR,因此也建立了各种各样...
  • 论现代社会中的诉讼功能

    论现代社会中的诉讼功能

    张爱球[1]2004年在《论现代社会中的诉讼功能》文中研究说明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诉讼既是一个古老的、历史的范畴,又是现代社会中人类实现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机制。从现代社会有机整体的角度观察,诉讼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现象,更是社会有机整体中一个重要的功能结构。本文试图运用社会学、法社会学、法...
  • 多边贸易体制下非歧视原则的适用与“同类产品”的定义问题研究

    多边贸易体制下非歧视原则的适用与“同类产品”的定义问题研究

    毛小刚[1]2004年在《多边贸易体制下非歧视原则的适用与“同类产品”的定义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多边贸易体制下,非歧视原则是指导有关法律规则制定和适用的根本原则。在世贸组织的适用协定中,非歧视原则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的规则:国民待遇规则和最惠国待遇规则。在其第1条和第3条,GATT1994以显着的...
  • 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治理的原因及途径

    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治理的原因及途径

    陈昆[1]2004年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治理的原因及途径》文中研究说明2001末以来爆发的美国大公司会计丑闻充分暴露了现代企业制度中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人们意识到,这一问题不仅只在转轨国家的公司治理中才存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的公司治理中也存在。内部人控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部人控...
  • 合同解释规则研究

    合同解释规则研究

    吴旭莉[1]2008年在《英美法系合同解释规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合同解释,英美法国家合同实践中一直非常重视,产生了系统的理论和精细的解释规则。在英美国家的学者看来,合同解释并不仅仅是对合同条款不明确等情形进行的说明,而包括了更广泛的解释问题。合同解释的规则并不是法律,它们不能被一成不变地运用,当...
  • 民事优先权制度研究

    民事优先权制度研究

    温高屏[1]2007年在《民事优先权理论疑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民事优先权的规定萌芽于古罗马法,并在近代法国和日本的民法典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形成独立成熟的制度。优先权制度设立旨在通过破除债权理论上存在的债权平等性——数个债权人对于同一债务人先后发生数个普通债权时,其效力一律平等,不因其成立先后...
  • 公害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立法思考

    公害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立法思考

    刘巧丽[1]2004年在《公害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立法思考》文中提出环境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之一,如何以法律手段对其进行遏制与预防,是中外法律界人士一直热衷于探讨的课题。而如何从侵权责任的角度对这一特殊侵权行为进行理论深化与制度创新,从而有效地对此种恶意侵权行为进行制裁与预防,最大...
  • 洗钱罪的司法认定和完善

    洗钱罪的司法认定和完善

    曾文波[1]2007年在《洗钱罪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我国反洗钱法律体系和防控体系的建构为现实背景,从刑法学、犯罪学等诸多视角,综合运用立法比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洗钱罪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沿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全文共分为本体论和完善论两篇,...
  • 中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赔偿制度比较研究

    中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赔偿制度比较研究

    葛向红[1]2004年在《中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赔偿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赔偿制度是投资人利益保护的重要机制。我国现有的证券法律法规虽然也规定了虚假陈述行为主体的民事责任,但总体来说只起到了“宣言”的作用,操作性不强,在实务中难以实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具有...
  • 我国预算审查监督法律制度分析及完善

    我国预算审查监督法律制度分析及完善

    代桂明[1]2017年在《我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着名的预算专家希克曾经说,预算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预算作为国家为全社会、全国民进行资源配置和财物分配的一种方式,事关全体国民的利益。预算监督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现的手段之一,它在提升政府公共产品与服务之供给能力与效率、促进公共...
  • 侦查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研究

    侦查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研究

    刘军华[1]2004年在《侦查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面对国家强大追诉权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加之我国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相关机制的缺失,就将犯罪嫌疑人置于更为艰难的境地。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很容易受到侵犯。本文从分析国际人权保护理论和实践发展,以及从...
  • 论自由心证原则

    论自由心证原则

    龚甬钰[1]2004年在《论自由心证原则》文中研究说明自由心证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家针对法定证据制度而提出的。作为一历史产物,自由心证原则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力图达到寻求真实与追求公正的统一。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证据方法上的不受限制,法律不对证据能力作出限制及对证据价值的自由评价。为保障自由心证原则的实...
  • 法官自由裁量权研究

    法官自由裁量权研究

    王乾[1]2007年在《民事证据采信中的自由裁量权研究》文中认为自由裁量权是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因其职业所固有的一种权力,包括认定事实上的自由裁量权和适用法律上的自由裁量权。法官认定事实的过程是对证据发现、收集、审查、评判并加以运用的过程,法官在认定事实上的自由裁量权主要是关于证据的自由裁量权。随着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