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功能

    论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功能

    黄宣[1]2015年在《民事上诉利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比较法视角观察,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适用的上诉利益额度和上诉许可,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适用的上诉许可构成了民事上诉利益的完整内容,民事上诉利益是民事上诉程序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繁荣发展,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大量...
  • 知识产权的冲突法探讨

    知识产权的冲突法探讨

    耿华[1]2017年在《知识产权冲突法适当论》文中研究说明从冲突法的角度分析,知识产权是涉外民商事法律的特例,传统观念中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的强调使得这个领域成为并不存在法律冲突的一隅,各个国家仅仅受理各自授予的知识产权产生的纠纷,并且适用内国法律予以解决。涉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多年来一直遵循国际公约保护的...
  • 劳动关系中约定竞业禁止制度探讨

    劳动关系中约定竞业禁止制度探讨

    汤咏梅[1]2007年在《完善我国约定竞业禁止制度的法律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竞业禁止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雇主对雇员所采取的以保护其商业秘密为目的的一种法律保护措施,是世界各国协调、平衡市场主体之间各自利益、扼制无序竞争的一项法律制度。随着世界各国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其适用范围日益扩大,已成为民商法中的一个...
  •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许华荣[1]2004年在《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民事责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为推动力量和资金提供者的作用日益显着,但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泛滥而使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问题也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基本的证券市场民事责任...
  • 反酷刑的国际共识与中国构想

    反酷刑的国际共识与中国构想

    梁光术[1]2004年在《反酷刑的国际共识与中国构想》文中研究指明反酷刑与人权保障密切联系,是世界人权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1988年11月3日,《禁止酷刑公约》对中国生效,成为中国加入国际反酷刑行列的重要标志。中国社会在传统认识上,将“酷刑”定义为“残酷的刑罚”,与西方社会着眼于...
  • 无线电频谱资源法律问题研究——无线电频谱资源利用的法律完善

    无线电频谱资源法律问题研究——无线电频谱资源利用的法律完善

    李建[1]2004年在《无线电频谱资源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无线电频谱资源是一种新兴的自然资源,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中发生的侵权行为等法律问题与现有相关法律制度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无线电频谱资源法律体系缺陷和一些突出侵权行为的分析,提出以...
  • 减刑若干问题研究

    减刑若干问题研究

    夏草[1]2013年在《重刑轻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定刑的交集,是指法定刑内部同一档次的诸刑种之间,或者法定刑内部的刑种与法定刑外部的刑罚执行制度之间,必定存在轻重区别,但这些区别又不像阶梯型刑种排列那样轻重分明的一种现象。刑罚之间的交集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隐藏在刑种交集背后的轻重难辨也是无法回避...
  • 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规则探讨

    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规则探讨

    严领蓉[1]2004年在《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规则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正确理解商业秘密的含义是保护商业秘密的前提。现代企业的竞争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具有独占地位的技术情报和经营情报以及掌握这些情报的专业人才更是各竞争企业争夺的对象。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防止专业人才的流失成为当代法律关注的热点。...
  • 我国罚金刑的批判与完善

    我国罚金刑的批判与完善

    袁媛[1]2005年在《对我国罚金刑制度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罚金刑的扩大适用成为了一个发展趋势。对于罚金刑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在逐步展开,从立法实践上看,各国纷纷适应本国国情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罚金刑制度。在国内,随着1997年新刑法的制定和颁布,罚金刑的适用范围扩大,学者们纷纷对罚...
  • 地方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地方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罗锐[1]2004年在《地方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及其控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地方立法的质量关系到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地方立法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部门利益倾向问题。地方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会破坏法制的统一,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降低立法效率和行政效...
  • 黑社会犯罪及其刑事政策研究

    黑社会犯罪及其刑事政策研究

    王健[1]2004年在《黑社会犯罪及其刑事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社会犯罪作为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犯罪,一直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打击和防范的重点。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转型,在国内曾一度灭绝的黑社会犯罪又死灰复燃,并迅速发展、蔓延。因此,研讨和制定以惩治和预防黑社会犯罪为核心的刑事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黑...
  •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相关问题研究

    韩静茹[1]2013年在《错位与回归:民事再审制度之反思——以民事程序体系的新发展为背景》文中指出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法》两次修法的"交集",以程序体系的最新架构为运行环境,新《民事诉讼法》的正式施行必将使再审程序面临着制度内部和外部关系的新问题、新挑战。在本体论方面,需要强化再审程序的特殊性和...
  • 中国法院庭长制度初探

    中国法院庭长制度初探

    刘益[1]2004年在《中国法院庭长制度初探》文中认为庭长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庭长、副庭长职位的设置和运作规则以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无法律明文规定但被法院内工作人员普遍遵循的习惯、惯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观念的总和。庭长制度是法院体制的重要组成内容。“庭长”称谓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清末修律变法过程中,但...
  • 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基本问题研究

    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基本问题研究

    白玉博[1]2004年在《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基本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自党和国家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以来,各地的依法治市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有关依法治市的理论研究显得相对薄弱,探讨不够深入,理论与实践处于不平衡状态。鉴于此,本文从叁个方面对依法治市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实施...
  • 论安乐死的合法化

    论安乐死的合法化

    杨世勇[1]2018年在《安乐死的合法化及其实施构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安乐死”出现以来,一直处在人们的激烈讨论之中。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地区及各领域的人们,都对安乐死是否应当合法化持不同的意见。以前由于医学条件的限制和社会伦理情感等原因导致安乐死合法化的可操作性不高。但是,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具备...
  • 试论公益性拆迁的法律规制

    试论公益性拆迁的法律规制

    韩静慧[1]2004年在《试论公益性拆迁的法律规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对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不加区分地一概由国务院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相应的政策来调整,是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个较大的缺陷,因此而产生的拆迁纠纷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摆正政府在拆迁活动中的地位,协...
  •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

    陆影[1]2007年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商务源于20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了与传统商务交易所不同的新的商务模式。概括地说,电子商务就是商业和贸易伙伴之间运用现代通讯和信息共享技术(以因特网为运行的平台)而达到商贸活动的目的。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务活动方式突破...
  • 论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论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王鑫[1]2013年在《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研究》文中认为未成年人因身心尚未成熟,需要特殊的照料和保护。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反映了个人、群体和社会在未成年人监护方面的关系,是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主要涉及监护主体、监护人职责、监护监督、监护人撤销和委托监护等问题...
  • 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

    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

    徐照[1]2007年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疑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起步较晚,法律规定尚不完善,但对于加强人权保护,规范一定时期的司法实践,还是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本身的复杂性,再加上社会生活的迅猛发展...
  • 公平原则若干问题研究

    公平原则若干问题研究

    朱兰春[1]2014年在《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85年5月起,至2014年12月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约8000件民事裁判文书或案例,与多数人的想当然所不同的是,其中绝大部分是最高人民法院自己审理的案件。这是一个日益巨大且十分宝贵的司法资源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