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最大限度的学生参与

    获得最大限度的学生参与

    刘茂祥[1]2017年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对普职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十分缺乏,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研究亟待引起关注。基于我国国情,选取客观存在的两类学...
  • 中国中学生对学习风格的意识状况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

    中国中学生对学习风格的意识状况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

    闫素峰[1]2004年在《中国中学生对学习风格的意识状况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致力于对中国中学生对学习风格的意识状况和学习风格多样性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来自于叁所中学的195名学生参加了本次的调查。本文通过学习风格调查问卷来获得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风格意识状况的资料。学生...
  • 基于概念构图的网络协作学习环境研究与设计

    基于概念构图的网络协作学习环境研究与设计

    韩冽[1]2004年在《基于概念构图的网络协作学习环境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第叁个阶段,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完美结合。网络教育在展现自身优长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给网络学习者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协作学习中存在的缺点,研究了基于概念构图的...
  • “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研究

    “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研究

    宋远伟[1]2013年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工作压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的要求与教师已有的知识体系产生了冲突,对教师而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他们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对农村教师压力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及进一步深化的重要保证。研究分析新课...
  • 对“探究教学”的追问与反思

    对“探究教学”的追问与反思

    梅波[1]2004年在《对“探究教学”的追问与反思》文中认为探究教学是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得到了教育界的积极关注。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误区。本文在梳理探究教学思想历史脉络,考察探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探究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追问与反思。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剖...
  • 远程教育学生评价的研究

    远程教育学生评价的研究

    万华[1]2004年在《远程教育学生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社会对远程教育的质量问题给予了普遍关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远程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展开的,学生不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整个教育质量的载体。在此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征,据此对他们...
  • 英国工作导向的课程理念及其实施研究

    英国工作导向的课程理念及其实施研究

    刘晓玲[1]2004年在《英国工作导向的课程理念及其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作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基础,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从社会的角度看,工作是整个社会运作的基础;从个体的角度看,工作是个体一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生活的基础。职业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已经不是那么与时代发展同步了,这样就要求未...
  • 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

    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

    唐俊龙[1]2004年在《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在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成熟期——信息化教学阶段。然而,由于教育观念落后的制约,各地语文教学现代化程度极不均匀,甚至相当多的经济发达地区仍陷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泥潭,严...
  • 中学历史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探讨

    中学历史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探讨

    王丽娟[1]2004年在《中学历史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中学历史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历史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学习是学生在...
  • 中学地理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中学地理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王清[1]2011年在《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作为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学设计在目前的新课改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实际,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和实际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国内外教学...
  • 论批判性思维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论批判性思维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范忠伟[1]2004年在《论批判性思维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迫切需要创新和鼓励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这是当代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在众多的学者和专家中,他们对批判性思维有不同的理解并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批判性思...
  •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

    王彩雁[1]2008年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文中认为传统的物理教学秉承“二元价值论”,将知识和学习者割裂开,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学习的客体,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任务就是通过听讲、解答大量习题来掌握书本上的物理知识;而物理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 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研究

    周徐兵[1]2004年在《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价值观教育一直从属于德育,缺乏明确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实施途径。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一起被列为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叁大维度,...
  • 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曾玮[1]2004年在《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教师角色》文中指出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2001年9...
  •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有效性的研究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有效性的研究

    苏力[1]2004年在《我国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有效性的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学校担负着科学研究的重任,科研是高校教师重要的职责之一。但高校教师的科研业绩评价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科研机构人员的科研业绩评价,因为高校还具有另外一个神圣的职责——培养人才。所以,高校教师的科研还具有一个为人师表的问题,要通过教学...
  • 体育教育专业贯彻新课标体操普修术科教学内容、方法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贯彻新课标体操普修术科教学内容、方法研究

    王松涛[1]2004年在《体育教育专业贯彻新课标体操普修术科教学内容、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实现培养目标主要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今后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
  • 微格教学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法课中的应用研究

    微格教学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法课中的应用研究

    揭明兰[1]2007年在《微格教学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说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说课是教师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理论,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进行创造性设计和阐述的一种教研形式。运用微格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进行教学技能培养,本文以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说课...
  •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佚名[1]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研究说明[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
  • 实现“意义建构”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实现“意义建构”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姚彦忠[1]2004年在《实现“意义建构”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文中认为阅读教学的对象是学生,阅读教学的内容是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是有意义的。阅读教学离不开对作品意义的探求和理解。索取意义、理解主题,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帮...
  • 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

    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

    俞佳君[1]2015年在《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教学评价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强高校管理、促进高校建设、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自身追求教学改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高校教学评价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然而,目前也存在诸多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