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

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

唐俊龙[1]2004年在《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在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成熟期——信息化教学阶段。 然而,由于教育观念落后的制约,各地语文教学现代化程度极不均匀,甚至相当多的经济发达地区仍陷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泥潭,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本论文全面探讨了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交流了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资源开发的崭新认识及教学实践经验。 通过本文的论述,探讨了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界定了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定义、探讨了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特征、简述了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相关规律、探讨了作者在一线教学的相关实践、提出了继续研究的思考方向。 全文分叁部分完成。 其中第一部分主要探讨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对信息化教学进行全面探讨是有必要性的,因此本文首先对我国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将我国信息化的进程与国外母语信息化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得出我国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的必要性。随后本文全面探讨了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本质特征,即对语文信息化教学进行科学定位和学术规范。在这个定位的规范下本文探讨了我国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结了我国语文信息化教学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贡献和发展局限,继而指出信息化教学的最新成果,即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语文信息教学的相关理论:1.信息化教育的信息论基础是:教育传播学;2.信息化教育的学习理论基础是: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信息化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是: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理论 4.语文民族化教育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为全新形式下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在本文中重点讨论了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二个核心内容:学习资源的开发与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本人在近几年语文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实践。主要阐述的是教一学资源和课型的开发,教一学资源的开发主要阐述的是对教材的开发,而课型的开发则是近年来本人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最新成果。这部分主要是对第一部分对语文信息化教学问题研究成果的物化。 第叁部分是对当前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一些思考,既是一种期望也是下一步继续研究的方向。

李玉霞[2]2014年在《中职工科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索》文中指出在这个知识量、信息量激增的数字化时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信息化教学不仅给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也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面临着严重挑战。语文是一门人文基础学科,它该如何实施数字信息化教学?在以培养专业技术劳动力为目标的中职工科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怎样才能取得成效?本文探索的重点就在于此。这一探索,对中职工科学校语文教师准确把握信息化教学理念,设计信息化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体现职教特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职工科学校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各种因素,旨在探索出适合中职工科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策略,以改变目前中职工科学校语文教学的困境,推进中职工科学校语文的教学改革。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积累,主要运用了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及观察法,内容围绕语文信息化教学概念、中职工科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意义、策略、反思四个方面来进行。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在研究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支持、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追求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了语文信息化教学就是以素质教育与新大纲理念为依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高阶能力发展为目的的语文课程教学。探究了在中职工科学校实施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意义。首先分析了中职工科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文化课受轻视导致了语文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评价方式的单一刻板将语文教学禁锢成了一潭死水,来突出实施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可行性:中职工科学校具备了基本的软、硬件条件;学生对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有强烈的兴趣,也具备了基本的能力;语文教师已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理念带来的冲击;信息化教学“在做中学”的理念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追求相契合。探索了中职工科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策略。首先从把握中职工科学校学生群体的共有特征、个性特征、凸显职业特色、整合“有效”“有度”、教学环境与教师具备的技术能力及借鉴信息化教学模式方面,探索了实行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策略。接着,从中职工科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目标设计、任务空间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六个方面,探索了在中职工科学校实施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最后,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叁个方面,分析了现状,对中职工科学校实施语文信息化教学进行了反思,明确了在中职工科学校进行语文信息化教学,教师需要多学与多做,学生需要时间与耐心,环境需要改善与关注。

郑倩芸[3]2018年在《教育文化学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内容之一,旨在运用系统的理论思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安排与规划,以达到优化教学、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这一目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全国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质量成为了教学工作的主要关注点,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掌握更多的教学设计技能,把握教学设计研究发展的新动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教学系统设计逐渐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向发展。此外,跨学科与跨领域研究是当前的倡导的主流方向,教学设计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给教学设计的研究开拓了更多新的分析模式和内容,尤其是在倡导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背景下,文化的广阔视域成为目前教学设计研究领域的新兴热点,因此从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学的学科视角去进行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跨学科研究。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要依靠一门具体的学科载体,语文学科是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了语文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在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规定中也分别涉及了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强调了文化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加之语文课程当前普遍存在“工具论”的不良倾向,站在文化的角度上更能体现出课程发展的时代诉求,体现一种“工具”与“价值”相结合的思想。因此以语文学科作为教育文化学与教学设计跨学科研究的载体是科学合理的,不仅有利于教学设计实践开辟新的方向,也有助于语文新课标中相关课程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为了加强语文学科与文化的联系,更好地达到课标中对文化要素提出的相关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本研究创新地将教育文化学、信息化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叁者联系起来,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教育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教学设计方案中,融入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其他文化等具体文化形态,辅之以恰当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与资源,以便解决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满足一定的教学需求,提出有别于传统教学设计方案的融入文化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遵循教育实验法的要求在具体学校中进行等组实验研究,通过进行教学实践,以档案袋、李克特量表、访谈与观察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研究效果的分析,得出从教育文化学的学科理论视角出发,提出融入文化的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将方案用于指导教学活动有助于达成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研究结论。论文共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论文第一、二两章,主要是论文的概述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理论基础等,并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包括第叁、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叁章对教学设计的现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得出调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第四章从庞大复杂的文化体系中选取了教育文化学的微观研究层面的文化形式加入到教学设计方案中,并辅之以信息化教学工具,形成新的教学设计方案。第叁部分即为论文第五章,首先完整地阐述了教学实验的过程,包括实验目的、类型、对象、实施程序、计划和预期成果等,并对教育文化融入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相关教学效果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当前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问题以及将语文学科与文化二者割裂开来的行为。2.教学设计是将文化与语文联系起来的最好方式,采用从教育文化学学科思想出发的融入了文化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活动的实验班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达标程度以及相关的阅读课程目标的达标水平均高于使用传统教学设计方案的对比班级的学生。3.教学方案设计策略:(1)从教育文化学学科的视角出发,澄清语文学科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并找到与语文学科教学关系密切的具体的文化形态,分别明确每个文化形态与教学的对应关系,即文化将以什么方式、在哪个环节中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每个篇目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哪些文化融入。(2)分析学生和教学内容,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学生身上的隐藏文化以及文化需求,分析教学内容的特征,根据阅读教学要求明确课堂教学步骤,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加入经过选取的文化。(3)以高中语文课标为标准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与文化素养目标,并理清教学目标与文化素养目标、教学步骤、文化形态的一一对应情况,形成方案。4.教学评价运用策略:多元化评价主体为指导,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档案袋、学习过程评价量表、调查问卷、作品分析、观察等评价方式进行教学评价。5.信息化工具运用策略:聊天软件用于支持师生、生生的课下交流与资料传送、信息资源分享;一体机中的展台软件放映和教学课件和文档资料,辅助教学顺利进行;一体机的交互白板以及相关软件可以支持特定文化形态的呈现融入;一体机的录制功能支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龙群兵[4]2008年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和经验总结方法,以江西师范大学“‘红土地’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An Action plan of IT in Education for the Red Land,APITERL)为研究个案,总结了APITERL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探讨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问题的提出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相关研究的背景下,提出了研究问题,并描述了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围绕研究问题,对国内外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方法、对策与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文献分析,并对相关的概念加以界定。第叁章理论基础运用系统理论和创新推广理论构筑本研究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支持。第四章个案研究:“红土地”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APITERL)主要从APITERL背景、目的、过程、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概述了APITERL的基本流程和内容框架。第五章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探讨在APITERL个案研究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的可行性和内涵进行了探讨。

刘德怀[5]2011年在《共生视野下高中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教学已然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对当前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提高教学效能,摒弃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习得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师生全面共同发展,这是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乃至全社会需要认真关切的课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从信息化教学内涵、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学科有效教学等方面对信息化教学开展研究,以期能建构信息化教学理论体系,探索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成功路径。从传统教学到信息化教学,不仅是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上的改变,更是教育理念、价值趋向、思维模式等的质的革命。从文化的视角而言,这是一场课堂文化的变革。我们需要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反思和重构课堂文化,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客观需要。共生,是不同系统之间,系统各因素之间的相容互惠,异质共存,是21世纪人类面临诸多发展问题时所做出的价值选择。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努力寻求人与自然、人文、社会和经济的共生和谐之路。共生课堂文化,其以“共生”为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旨归,彰显“和而不同、异质共存”,尊重差异、接纳多元,体现人文关怀,积淀创生于包容、对话、参与、合作、竞争的理路之中,对课堂各要素产生规约作用,促进信息化教学中的多元文化共生、人与人的关系共生、人与媒体的共生以及人与网络文化的共生,最终实现课堂文化主体即师生的共同生长。本研究以具备信息化教学条件和采用信息化教学的广西、广东高级中学的师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共生课堂文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高中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文化共生情况,尝试从分析影响共生课堂文化创生的要素出发,以“共生”为核心价值理念,探讨共生课堂文化建构的有效途径,提出相应的策略。本文共有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教学、课堂及课堂文化、共生等方面或领域的研究情况;其次对本文的重要相关概念包括“信息化教学”、“课堂文化”和“共生课堂文化”做出了界定,从多个层面对共生课堂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诠释,最后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共生”相关理论、对话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本研究主要采用的叁种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第二部分是关于高中信息化教学课堂文化共生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设计与实施的描述。本研究针对广西、广东几所高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第叁部分以共生为视角分析当前高中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课堂文化现状,讨论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多元文化的接纳和认同问题、对话中的良性互动问题、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习得与应用问题,以及师生对网络文化取舍问题等,并深入剖析了问题的主要成因即跨文化理解教育的缺失,传统教育文化中的家庭化倾向即“家”文化的主导性影响,媒体应用文化的匮乏,以及网络文化的利弊难控等。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在信息化教学中建构共生课堂文化的价值诉求,指出课堂应为多元文化共生的场所,生成智慧的场域,应将合作教育和竞争教育有机融合在学科教学活动之中,积极构建平等、共生的对话文化,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竞争向上。第五部分分析了共生课堂文化生成的影响要素,这包括了学生、教师、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内部因素和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层面的外部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共生课堂文化的构建策略,如树立“共生”价值理念,确立共生课堂文化范式;融合共生教育,增进跨文化的理解与对话;形成课堂文化共同体,优化群体间的合作与竞争;关注课堂文化研究;改革信息化教学评价机制等。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研究工作和意义,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即以共生为旨归,进一步探讨与研究信息化教学课堂文化建构的相关理论,以多学科视角,更深层次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去挖掘共生课堂文化的生成机理、构建机制、创生模式和应用范式。

陈卫东[6]2012年在《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未来课堂是在针对于未来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新课程改革对课堂重构要求基础上提出的,以互动为核心,旨在构建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促进主体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的环境与活动。未来课堂应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是未来课堂应定位与服务于支持教学主体的自由与发展;二是未来课堂应定位于建构课堂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本研究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探讨未来课堂的设计、开发、应用与评价问题。论文在分析课堂内涵及变革,国内外未来课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交互性、智能性、生态性六个方面分析了未来课堂的特性,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法等建构了未来课堂的理论模型。在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方面,研究了未来课堂设计理念与原则,结合多学科理论从环境设计(包括物理架构设计、学习支持系统设计)和活动设计等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未来课堂进行了设计。并基于未来课堂的模型和设计研究,设计了未来课堂原型,分析了未来课堂中开发实现的主要技术,具体包括云端技术、泛在网络技术、多屏显示技术、智能环境控制技术、交互显示终端与互动反馈技术、视讯会议技术、智能实录技术、情境感知与智能代理技术等。最后介绍了论文所开发的一个未来课堂实例。未来课堂的应用研究部分,在分析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未来课堂教与学的特点的基础上,建构了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并基于此模式,结合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设计了两个应用案例。未来课堂的评价研究部分,对建立的未来课堂实验室进行了参观者评价和试用评价,设计了未来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和进行了两个课例的试用教学,并对参加试用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未来课堂体验调查和分析,和利用Interact软件对两个课例实施过程中的课堂互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未来课堂作为教育技术学的新领域,是一个前瞻性的研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者和人才,需要我们更多的从教育、技术、空间的角度来思考未米教学场所和活动的设计,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建立一个体现为学生而设计,能够满足多种不同形式的知识、情感与技能的教学与交流,体现先进、舒适、方便、高效、人性化、自由、和谐等特点的未来课堂。

王瑞[7]2016年在《未来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出现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教学方式。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中,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关注的重点已经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本论文是基于未来课堂环境建设与研究比较成熟的前提下,利用先进技术手段,集中考虑如何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研究未来课堂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探究出一条切合郑州二中教学理念与实际情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研究目标上,论文重点确定了叁个方面,即:构建新型课堂形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建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服务支撑;聚焦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为实现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这叁方面,以期实现培养健康、博爱、有为的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将重点围绕并从课堂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教育云平台的研发与应用、教学模式和资源的整合、学科和技术的融合、教学与学习行为的转型等方面展开,以期达到论文所提出的研究目标。在研究成果方面,论文重点展示了信息化环境下未来课堂的校本应用,即移动自主学堂的设计与创建;移动自主学堂教育教学发展模型;四课型渐进式教学设计模式;创新型人才发展模型;以及如何运用四课型渐进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及课堂观察,表明:在移动自主学堂环境下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其主观能动性、阅读能力与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师技能与自主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促进了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论文在理论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创新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与学生在未来课堂环境下的行为变化,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个性化生成、移动自主学堂发展模型、四课型渐进式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型等研究成果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为当前新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提供了实践指导。

赵俊[8]2016年在《教师生成性学习研究》文中认为近20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方兴未艾。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举足轻重。现阶段,我国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正在向“融合创新”阶段推进。教师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将教师生成性学习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自下而上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路径,以期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实施的能力提升工程形成互补。从一般意义讲,教师生成性学习是让学习回归教师生活世界的专业学习范式,教师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主动建构知识,适应外部世界变化,实现专业自觉、自主,追求生命意义。面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实然,本文将教师生成性学习定义为:教师主体通过生成性学习活动与可为环境交互,在内化、转化、外化和俗化的转变过程中,在外部的弹性支持下,基于自身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知识,使自身意义结构发生转变、能力得以发展的过程。本文以学习的“生长隐喻”为切入点,以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为解释框架,将生成过程、生成性学习活动及支持、可为环境作为教师生成性学习的核心构成,在同化与顺应、预设与生成、给养与塑造的动态平衡关系中构建教师生成性学习的理论模型。并基于此,在具体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项目中,将生成性学习作为教育干预,采用设计研究的范式,通过设计、开发、应用、评估多轮迭代,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教师生成性学习的应用策略并验证其有效性。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追溯生成性学习在教育哲学、心理科学和教师学习领域中的研究脉络,剖析生成性学习的内涵。在综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对教师生成性学习的界定。第二章通过文献研究,面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以哈瑞的学习环路模型为基础,提出教师生成性学习过程分析框架,重点阐释内化、转化、外化和俗化四次转变过程,并进一步分析四次转变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内在联系。第叁章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将生成性学习活动作为教师信息技术用能力发展的基本载体,提出生成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思路及支持策略。重点剖析了叁个设计要素(即问题情境、生成路径和活动系统)和自生长的迭代型可持续支持网络。第四章构建既能为教师生成性学习提供使能给养,又让生成过程塑造自身的可为环境,并面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重新诠释了可为环境中的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个人学习空间及境域的微文化。第五章通过叁个设计研究与一个实证研究,将生成性学习作为教育干预应用于大规模教师远程研修项目,针对内化与转化阶段的生成性学习活动及支持网络,因地制宜地通过多轮迭代,找到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策略,并初步评估了生成性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D]. 唐俊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2]. 中职工科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索[D]. 李玉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 教育文化学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 郑倩芸. 广西师范大学. 2018

[4]. 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研究[D]. 龙群兵. 江西师范大学. 2008

[5]. 共生视野下高中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文化研究[D]. 刘德怀. 广西师范大学. 2011

[6].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 陈卫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7]. 未来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研究[D]. 王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8]. 教师生成性学习研究[D]. 赵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