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你的电脑“赚钱”——4款热门股票卡牌全面介绍

    让你的电脑“赚钱”——4款热门股票卡牌全面介绍

    一、让你的电脑“赚”起来——4款流行股票卡全面介绍(论文文献综述)孙莹[1](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虚词“和”的句法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徐海英[2](2020)在...
  • 量刑情节问题四十年研究综览

    量刑情节问题四十年研究综览

    论文摘要受刑事法治建设历程的影响,我国量刑情节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由初步探索到逐渐深入再到日益繁荣三个阶段。在四十年的研究历程中,人们围绕量刑情节的概念、地位、分类以及具体情节...
  • 共同受贿犯罪认定若干问题探讨

    共同受贿犯罪认定若干问题探讨

    朱颖[1]2008年在《共同受贿犯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同受贿犯罪是司法实践中富有争议的焦点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共同受贿犯罪的构成和处理,对于司法实践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借鉴、归纳各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着重对共同受贿犯罪的构成进行详细的论证,结合办案实践对不同类型的共同...
  • 贪污罪之定罪量刑问题研究

    贪污罪之定罪量刑问题研究

    林铤[1]2012年在《混合身份共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身份犯而言,如果是在单独犯的场合,其主体身份对于定罪量刑的具体影响,由于存在着刑法分则的明确规定,故一般不会发生多大的问题。因此,身份犯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于共同犯罪之中,特别是行为人具有不同身份情况的场合,如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此身份者与...
  • 论刑事政策与定罪量刑

    论刑事政策与定罪量刑

    胡印富[1]2015年在《论刑法中的犯罪人格》文中研究指明任何刑法理论的研究都摆脱不了主观与客观、规范与事实两对范畴的藩篱,刑法中犯罪人格的研究也落此窠臼。但是刑法中犯罪人格理论建立于刑法客观化观念基础之上,是对刑法精确主义的体现于深化。所谓刑法客观化,是指犯罪构成、刑事责任、刑事制裁等相关内容的研...
  • 我国罚金刑的批判与完善

    我国罚金刑的批判与完善

    袁媛[1]2005年在《对我国罚金刑制度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罚金刑的扩大适用成为了一个发展趋势。对于罚金刑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在逐步展开,从立法实践上看,各国纷纷适应本国国情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罚金刑制度。在国内,随着1997年新刑法的制定和颁布,罚金刑的适用范围扩大,学者们纷纷对罚...
  • 辩诉交易探究

    辩诉交易探究

    刘宇[1]2014年在《辩诉交易及其中国化探究》文中提出辩诉交易是指控方与辩方就是否达成有罪诉讼而进行的司法交易。辩诉交易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和传播,目前在许多国家作为提高司法效率、缩短诉讼期限的有力手段,发挥着巨大的法律作用。辩诉交易已经成为一项广泛适用的司法实践制度,它的实...
  • 论刑法上的法条竞合

    论刑法上的法条竞合

    吕英杰[1]2008年在《刑法法条竞合理论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条竞合在体系上属于罪数论的问题,是"本来一罪";又其本质是非真正竞合,因此"法条竞合"应名之为"法条一罪"。法条一罪不仅是法条自身的形式逻辑关系,只有数法条侵害的法...
  • 数额犯若干问题研究

    数额犯若干问题研究

    陈建清[1]2016年在《论数额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包括以下论题和论点:犯罪数额是指由刑法或司法解释规定的犯罪行为指向、损害或犯罪所得的表现为货币金额的财产或行为数目。它具有结果要件的属性,是数额犯既遂的成立条件。犯罪数量是指无法或无需通过货币计价,而是以其他计量单位计算的物、...
  • 法定从宽量刑情节研究

    法定从宽量刑情节研究

    郭磊[1]2011年在《量刑情节适用研究》文中指出量刑情节的适用是刑罚裁量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目的是通过具体的量刑情节对刑罚(基准刑)的调整更好的达到罪责刑相适应目的。可以说,量刑情节适用的方法和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决定着犯罪人的量刑结果(宣告刑)的公正与否。在以往的研究中,量刑情节适用问题多是在研究...
  • 论交通肇事罪

    论交通肇事罪

    顾凌燕[1]2007年在《论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文中研究说明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我国现行刑法典和司法解释分别作了规定,其中司法解释规定了四种逃逸行为,即基本犯范畴的逃逸、情节加重犯范畴的逃逸、逃逸致人死亡和构成共同犯罪的逃逸。本文以司法解释规定的这四种逃逸行为为主线,通过从理论上分析立法...
  • 刑法理论的“主义”之辩

    刑法理论的“主义”之辩

    黄赞旭[1]2003年在《刑法理论的“主义”之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抱着探讨中国刑法法治建设进途的初衷,考察刑法的主、客观主义理论的分野与融合,希冀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从而使我国刑法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第一部分考察刑法主、客观主义理论的分野。首先界定刑法主、客观主义判断的标准,指出从刑法理...
  • 受贿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受贿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王刚[1]2016年在《我国贪污受贿罪量刑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以200份贪污受贿案件判决书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文中研究指明对200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贪污受贿罪量刑存在量刑偏轻、量刑失衡、基准刑之裁量唯数额论、从宽量刑情节认定不严格和适用不规范等问题,其产生原因包括法制传统、司法体制、立法...
  • 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李伟[1]2006年在《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文中认为本文第一部分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发展进行考察,主要叙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脱胎于封建主义社会时期的罪刑嬗断,随着启蒙思想的深入与资本主义革命的胜利,逐渐被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为刑法的基本原则。早期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基于刑事古典学派报应主义下的罪刑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