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之研究

    我国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之研究

    王洋[1]2016年在《论P2P网贷个人信用征信相关法律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序言中对P2P网贷在我国普惠金融的地位进行了阐述,由此引出P2P网贷的征信问题。P2P网贷是我国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进入我国市场时间并不算长,因此存在诸多风险,其中由于其相关配套的征信系统不健全导致的风险首当其冲。第...
  • 企业信用法律规制研究

    企业信用法律规制研究

    熊振华[1]2012年在《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规制研究》文中认为类似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叁鹿毒奶粉事件和银广夏虚假信息披露事件等企业商事信用缺失事件在新世纪以来频频见诸报端,来自各级法院的审判实践亦表明,此类案件数量还在持续上升,企业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企业商事信用源自于信用...
  • 管理层收购交易结构的法律分析

    管理层收购交易结构的法律分析

    柳士强[1]2004年在《管理层收购:经营者激励的一种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围绕调整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展开,其核心是调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即要求所有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促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保持一致。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实际上就是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产权激...
  • 论WTO中的补贴概念——兼论中国对补贴的入世承诺

    论WTO中的补贴概念——兼论中国对补贴的入世承诺

    刘雪红[1]2015年在《“超WTO义务”问题的法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其他国际组织相比,WTO具有明显的“规则导向”特性,但WTO加入议定书及“超WTO义务”问题却暴露出WTO加入制度中的规则空白。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角探讨“超WTO义务”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导论部分简要介绍研...
  • 中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本研究

    中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本研究

    江永红[1]2004年在《中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疾病肆虐,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在不断反思自身行为之后,终于意识到人类要长期延续下去,就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放眼...
  • 工程造价管理双轨并行局面下的造价体制改革

    工程造价管理双轨并行局面下的造价体制改革

    刘伟伟[1]2004年在《工程造价管理双轨并行局面下的造价体制改革》文中指出为了规范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计价行为,维护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合法经济权益,就必须要求大家共同使用规范、统一、实用的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法与目前我国实行的预算单价法相比,有简单、清晰、可操作性强、不易留结算尾巴等优点...
  • 人力资源素质开发系统工程探析

    人力资源素质开发系统工程探析

    吕云峰[1]2004年在《人力资源素质开发系统工程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江泽民主席2001年在APEC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到“在21世纪的社会发展中,知识不断更新,科技不断突破,经济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这样紧迫。”21世纪,又...
  • 我国人力资本增值状态与对策

    我国人力资本增值状态与对策

    孟欣[1]2004年在《我国人力资本增值状态与对策》文中提出人力资本是人的健康、体能、教育、知识、技能等的综合体,它存在于人体之中,通过投资形成,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增加。除具有资本的共性外,人力资本还具有它本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它的两重性、价值属性和产权属性上。基于这些特点,人力资本在其使用和循环过...
  •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民有经济研究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民有经济研究

    肖晖[1]2004年在《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民有经济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的主题是发展和壮大推动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基础力量——民有经济,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本论文第一章构建起一个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之比较的分析视角。意在指出,尽管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
  • 劳动力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权利体系的核心

    劳动力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权利体系的核心

    张剑辉[1]2004年在《劳动力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权利体系的核心》文中研究表明一、主要内容所有权包括物的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所有权仅仅是物的所有权,而资本是物的所有权的根据——资本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社会主义理论按照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核心这一基本原则,从劳动是物的所有权的根据—...
  •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研究——兼论西方有效需求理论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研究——兼论西方有效需求理论

    安慧[1]2004年在《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状态的根本改变。商品生产能力的提高,使我国经济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有效需求问题成为宏观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促...
  • 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刘信[1]2004年在《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科技产业化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实践证明,农业科技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农业科技产业化,使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对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产...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演进中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演进中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韩其峰[1]2004年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演进中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快速的经济全球化步伐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态势越来越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也随之倍受政府界、学术界所瞩目。电子信息产业的国...
  • 常州市精细化工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常州市精细化工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宗纲[1]2004年在《常州市精细化工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文中认为精细化工是常州市叁大新兴产业之一,文中分析了国际、国内、江苏省内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对国际农药和医药及其中间体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研究;对目前国内外精细化工的核心工艺和专用化技术进行了探讨;本文对常州市精细化工行业的企...
  • 基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研究

    王素辉[1]2004年在《基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迈入21世纪以来,日益严重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迫使企业必须遵守可持续发展的信条。在严格的环境行为准则约束下,企业经营的环境成本不断增加,环境风险日益增大。本论文分析具有煤炭企业特点的环境成本的本质内涵、环境成...
  • 我国软件产业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我国软件产业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董国强[1]2004年在《我国软件产业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文中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对于软件产业的发展来说,人力资本无疑是其发展的基本保证。本文试图以软件产业发展自身特征的经济学分析为基础,并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对软件产业人力...
  •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价方法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价方法研究

    张莉[1]2006年在《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供应链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价问题是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关键问题。为了研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水权转让要求的水价理论,针对经典工程水价研究视角局限在工程与经济方面、忽视市场供求主体沟通协调的缺陷,本文在系统科学、博弈论和供应链理论的指导下,运...
  • 论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论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胡竹枝[1]2005年在《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中小企业对融资方式进行选择时,需要权衡融资期限、融资成本、资金使用的自由度、资金到位率、融资主体的自由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运用模糊集中意见决策法对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可以导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倾向,依次是自我积累、股票...
  • 要素市场化与经理人市场的隐性激励

    要素市场化与经理人市场的隐性激励

    袁江天[1]2004年在《要素市场化与经理人市场的隐性激励》文中认为创造性地运用企业理论关于“企业是一系列合同的纽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改革开放25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提出生产要素市场化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在众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过程中,企业家才能的市场化成为当前中国国企改革的“短板...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

    彭新媛[1]2007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为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其动因和手段、研究其防范和治理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和特征入手,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在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