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权利体系的核心

劳动力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权利体系的核心

张剑辉[1]2004年在《劳动力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权利体系的核心》文中研究表明一、主要内容 所有权包括物的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所有权仅仅是物的所有权,而资本是物的所有权的根据——资本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社会主义理论按照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核心这一基本原则,从劳动是物的所有权的根据——劳动价值论这一逻辑前提出发,通过揭示资产阶级将所有权限定在“物权”的逻辑矛盾以及资本雇佣劳动关系中矛盾,提出了劳动力所有权;而劳动力所有权的确立,是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结果。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否定资本雇佣劳动经济关系的制度形式。按照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核心这一基本原则,确立并强化劳动力所有权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权利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主义运动在制度化条件下继续发展的要求。公有制的主体、性质、目的和主要矛盾构成了公有制主要内容和基本要素,也构成了劳动力所有权成为公有制权利体系的核心的内在要求。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初级公有制的权利体系存在缺陷,关键是没有确立和保证劳动力所有权在公有制权利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初级公有制权利体系的缺陷影响甚至阻碍了公有制的发展。 中国的初级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立、健全能够保证劳动者根本利益、实现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公有制权利体系。初级公有制的改革与发展的首要环节,是处理好全民所有和国家所有的关系,即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权和国家行使的占有权之间的关系,而关键在于确立和保证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权利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必要方式与机制。二、目的和意义 对劳动力所有权在公有制权利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揭示初级公有制的缺陷和不足,研究我国公有制改革与发展的深层矛盾。 叁、研究方法 确立一个核心概念:“劳动力所有权”。运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通过概念的相互转换和联系探讨公有制的权利体系构成。运用系统分析法,以历史发展和现实矛盾为基础进行理论推导和逻辑演进。以理论分析为主,适当结合现实问题,增强论证力度。 四、研究成果和新的见解 在理论上明确了公有制权利体系构成的核心是劳动力所有权,丰富了所有权的内涵。劳动力所有权在公有制权利体系中的地位,是初级公有制改革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这较一般的只涉及占有权和经营权层面的关于公有制改革的理论,所研究的矛盾的层次更深。

孙志伟[2]2006年在《论公有制企业的性质、权利体系、目的及其实现形式》文中研究说明对公有制企业性质的认识,是与对人本质的认识密切联系的。在人的本质中,劳动是核心要素,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劳动者才是人。劳动者在漫长的历史中从来没有放弃过改变自己命运的斗争,这种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临界点,而且也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才能发展成系统的理论,成为劳动者进行社会变革的理论依据。对人本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使我们必须对资本所有制企业的性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对代替资本所有制企业的公有制企业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相对于作为利润最大化工具的资本所有制企业而言,公有制企业则是工业生产阶段的劳动者的主要社会存在方式,这就是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它是劳动者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并使由协作产生的“集体力”归自己所有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与资本所有制企业中资本所有权是核心权利不同,公有制企业的核心权利是劳动力所有权,劳动力所有权主体决定着公有制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生产资料所有权是公有制企业的重要权利,但由于存在着生产资料所有权作用的二重性,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公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必须受劳动力所有权的制约。另外,在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着所有权和占有权分离的情况,占有权行使机构对劳动者的利益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为了保障所有权主体的利益,就必须使所有权主体能够对占有权行使机构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由此产生的权利就是劳动者的民主权。劳动力所有权、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民主权

张鹏飞[3]2007年在《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及防范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国有资产流失是指运用各种手段以低于其正常价格或公允价值的价格交易以及以国有资产毁损、灭失的形式将国有资产、国有产权及其受益权转化为非国有资产、非国有产权、非国有受益权的过程。国有资产流失的发生、发展由来已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很多且很复杂,有经济层面的原因、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但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主体被虚置、民主法制不健全、劳动者主体意识不强、官文化和小农意识的影响,被私欲膨胀的官僚阶层钻了空子。他们利用法律的漏洞,借种种手段,大肆侵吞、转移国有资产,掠夺国有资产受益权。国有资产流失,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现实上看,都具有巨大的危害性。国有资产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势必影响社会主义的根基;一大批党政干部被诱惑、被腐蚀,走上犯罪道路;国有资产的流失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开、公平、公正的等价交换原则;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成为新自由主义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攻击国有企业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口实。社会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势力的矛盾是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是我国公有制初级阶段片面强调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否认劳动者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没有及时根除官僚资本主义影响的必然结果。紧抓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坚持“经济是劳动者的经济”这一基本原则,围绕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这一主题,对我国现存国有企业的改革指明前进的道路。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深入研究和批判在我国已死灰复燃的官僚资本、快速发展的私有资本对我国国有资产的侵蚀,从而得出符合劳动者利益的结论。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大量国有资产逐步流失到个人手中,许多人在这种“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本文对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层次分析,揭露了各种隐匿、转移、私分、强占国有资产的行为;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各种形式以及国有企业的缺陷;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对策和措施,堵塞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漏洞,提高全国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隐匿、转移、私分、强占国有资产的行为,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指出国有企业改革要符合“自由、民主、公有”的时代精神,国有企业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现代新型合作企业。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1.本文认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所有权主体虚置、官僚资本阶层干扰、官文化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并从经济、政治、文化叁个方面对国有企业的缺陷进行分析。2.本文从实际出发,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各种形式;从企业设立、供应、生产、销售、企业改制、清算等几个方面分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形式。3.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分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并从这几个方面提出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对策。认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对策是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护法(而不是物权法)、和国有企业改革法,实现民主法制,克服官文化和小农意识的影响,排除官僚阶层和既得利益者的干扰破坏,进行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新型合作企业。4.正确的国有企业改革必然符合“自由、民主、公有”时代精神。

刘建利[4]2006年在《中国国有企业人本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干,建国后的管理方式受到前苏联模式的巨大影响,但管理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鞍钢宪法”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历经放权让利、实行承包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几个阶段,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国有企业无论是从企业制度还是内部管理上都出现了明显的“西化”趋向。尽管总体上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如果失去政府支持,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仍远远低于其他性质的企业。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每一个时代都有与之脉搏相契合的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管理方式是什么?国企改革如何深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性课题。本文正是从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现代市场竞争对企业管理的要求出发,提出人本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对企业管理的要求表现于管理的社会属性。由于管理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管理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的管理有本质差别。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决定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资本所有者的利益,管理的实质是监督。在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中,员工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双重所有者成为国有企业的主体,管理目的不在于利润最大化而在于员工素质技能的提

刘明越[5]2013年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所有制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任何所有制都存有一个实现形式的问题。所有制改革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即社会中不同所有制比重的变化;其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即所有制具体采取怎样的形式来实现。我国的所有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沿着这两方面展开的。所有制结构改革,是从单一的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改革,是从传统的公有制企业变为现代公司制度,无论是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还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都清晰地显示了这一演化过程。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微观基础,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国有企业30多年的改革,一方面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要不要坚持国有企业的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是围绕实现形式这一重点问题展开的。目前,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产权制度,实现了产权社会化。在我国,国有企业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担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性的重任,体现公有制的性质,而其创造的财富必须实现社会共享。但国有企业又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成为独立运行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按照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和产权理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强调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即国家所有的性质;一方面也要强调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制后,宏观层面的产权多元化的结构已经形成,而企业微观层面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也随着产权多元化结构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产权“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也逐渐因产权制度改革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发生变化,除涉及国家绝对控股的行业外,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产权已经实现多元化,形成了国有相对控股和国有参股的产权模式。根据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和委托—代理关系,国有企业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也就是全民所有,全民共享。国资委的成立,解决了国家所有权出资人的代管问题,解决了国有资产具体管理的问题。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的目标是保值和增值,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全民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全民共享。实现国企经营成果全民共享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国资委的定位:国有资产代管者职能的完善;其次是对国有资产代管者的监督,以便确保代管者能够真正履职;第叁是探索和形成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共享机制,实现全民共享。

陈锋[6]2006年在《中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并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居民消费进行了科学界定,对今后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做了基本设计。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连续多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也持续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的制度效应释放结束,经济体制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增速放缓。虽然中国的经济仍保持着较高速的增长,但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在二元经济典型的中国,过多关注基础投资本无可厚非,可经济的增长并不能长期依赖于投资和出口。近20年来,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率维持在50%—60%,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近70%的水平。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和谐增长,转变为以居民消费为主要经济增长点。而这种转变有赖于居民收入的合理分配,中国目前经济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处于“断裂”的社会,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呈现多种“断裂”或“割裂”状态,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呈现结构上的“割裂”特征。所以中国居民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和消费能力尚不足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本文首先论证经济增长应主要依赖于居民消费的合理增长,接着以实证研究为主来分析中国居民现阶段的消费需求与收入差距的情况,得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因素,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多元化是造成中国不能实现以居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此,对中国居民的消费进行了科学的界定,认为居民的消费应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为主。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自由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其他方面的需求只能起辅助作用,所以要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等主要产业,从而提高中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技能。 目前已有的对中国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不足的论证,多是从具体政策层面进行探讨。这种探讨当然调整收入差距和扩大居民消费有一定的作用,但不从中国现实的深层次矛盾出发,只是在政策层面讨论,对问题的解决也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无助于现实矛盾的根本解决。 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原因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应是我国劳动者整体的素质技能和他们总体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矛盾造成的。我国劳动者整体上的素质技能还不是很高,这直接影响了由劳动者的劳动力发挥所形成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而影响了

顾钰民[7]2000年在《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文中提出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国内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在分析制度起源问题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在经济活动与制度因素的关系中,提出了价值运动的两个制度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问题上,重点分析了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生产总过程运行制度;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对财产公有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研究的新观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揭示制度因素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马淮[8]2005年在《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文中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一个关乎劳动者的前途与命运、关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自20世纪50年代建成以来,由于本应行使占有权的国家机构代行了所有权,导致全体劳动者的所有权被虚置,由此形成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矛盾一直制约着中国国有经济的存续与发展。多年以来,我国虽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但由于一直未能触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矛盾,致使我国国有经济在资产结构、运行机制、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出现多种问题。研究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坚持劳动者所有权的基础上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症结并提出解决思路,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系统抽象法为基本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详细占有资料。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明确主体、规定矛盾,建立概念体系。全文围绕矛盾层层展开,以重新界定国有资产及其管理体制为出发点,在分析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最终针对主要矛盾提出深化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共分五部分。导言;首先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价值,在提出本文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最后简要概括本文的结构和主要观点。第一章,国有资产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和公有制的基本原则出发重新界定国有资产,指出国有资产是归全体劳动者个人所有,交由国家机构共同占有的具有增值性、流动性的资产。国有资产在外延上小于国有财产,是国有财产中用于经营性的那一部分资产。在此基础上,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对象、内容、目的进行分析,并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新进行概念界定,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劳动者依据其个人所有权,依法对占有权、经营权等各派生权利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管理、监控的组织结构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第二章,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演变历程;依据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将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进历程划分为叁个阶段:建国一1957年,高度行政集权的“国有国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阶段;1957年一1978年,以行政性分权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调整阶段;1978至今,以向企业放权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阶段。本章依次对各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进历程进行说明。 第叁章,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指出所有权与占有权的矛盾是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创时形成,集中体现于国家行政机构在虚置劳动者所有权的同时,高度集中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以及国家行政权。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矛盾作用于国有经济的各个方面,导致政资不分、国有资产流失、资产结构不合理、经营权建设难以规范以及经营效益低下。 第四章,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矛盾的解决。针对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矛盾,以确立劳动者所有权为核心提出矛盾解决思路:理论上明确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以及由其派生的全体劳动者对国有资产的个人所有权;实践中落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各项权利,包括通过民主权落实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权,控制国家机构的国有资产占有权,以及规范企业经营权;制度上则通过民主法制以及建立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国有资产占有委员会,保障劳动者所有权的实现。 关键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所有权,占有权,民主法制

吴茉[9]2011年在《我国国有企业职工权利地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进行经济生产的基本单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财政投资等手段建立了一批主干性国有企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随后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一系列发展改革阶段:从“一五”时期、1958~1960年的大跃进、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期到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国有企业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层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从1979~1986年的扩权让利和利改税政策,到1986~1992年的承包责任制,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国有企业主人翁的国企职工,其主体地位有逐步被削弱的趋势。本文就我国国有企业职工权利地位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主体地位改变的内在原因,从而试图寻找保障我国国企职工权利地位实现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职工应有的权利关系。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权利体系揭示出作为企业主体的企业职工应享有的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劳取酬、组织和参加职工协会、社会保障以及对经营管理的建议和参与权等。接着深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国企职工权利地位的变化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前,国企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享有民主参与权,企业管理模式基本体现了职工的主体地位。改革开放后,国企改革主要围绕经营权和产权进行。这一过程中,职工应有的权利并没有得到明确和落实,主体权力却逐步丧失或虚置,日益成为雇佣劳动者。分析导致企业职工权利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叁方面:一方面由于将职工劳动力看成是生产要素导致其劳动力所有权没有得到明确;二是由于国家机构代替行使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以行政方式行使占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和管理权,使得真正的所有权主体虚置;叁是由于长期以来小农意识对国企职工主体意识的冲击以及工人组织的流于形式导致职工主体意识薄弱。通过明确落实国企职工的劳动力所有权是国企改革的核心、作为所有者的劳动者才是企业改革的主体等原则试图寻求保障我国国企职工权利地位实现的思路。最终得出只有使民主制成为企业运行的内在机制以及加强企业职工自身的联合提高其主体意识才能保证职工权利地位真正实现的结论。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以及逻辑分析与历史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最典型的方法,在详尽介绍国有企业职工的权利地位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分析其内在的矛盾,从而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张春敏[10]2005年在《马克思公有制权利体系理论及其误读》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公有制权利体系理论是当前研究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包括劳动力所有权体系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体系两方面的内容,但后人把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等同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直接造成了对马克思公有制权力体系理论的误读:将公有制等同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否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将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解为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种误读反映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是劳动者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社会主义改革就是通过建设民主法制,促进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的实现,并根据这两个权利来控制和监督行使占有权的国家和其他机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劳动力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权利体系的核心[D]. 张剑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04

[2]. 论公有制企业的性质、权利体系、目的及其实现形式[D]. 孙志伟.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3]. 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及防范对策研究[D]. 张鹏飞.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4]. 中国国有企业人本管理研究[D]. 刘建利.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5]. 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问题研究[D]. 刘明越. 复旦大学. 2013

[6]. 中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D]. 陈锋.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7].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D]. 顾钰民. 上海财经大学. 2000

[8].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D]. 马淮.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9]. 我国国有企业职工权利地位研究[D]. 吴茉.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10]. 马克思公有制权利体系理论及其误读[J]. 张春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  

劳动力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权利体系的核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