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经济发展中的管理体制与财务动作问题研究

    国有经济发展中的管理体制与财务动作问题研究

    柏波[1]2006年在《新体制下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与运营研究》文中提出经过20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比较明确,目前逐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监管体系以及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与被监管企业的两级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并推进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政府和企业、国...
  •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孙国锋[1]2003年在《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已经全面摆脱了短缺经济时代,买方市场取代了卖方市场,大多数商品出现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剧烈,并且,最近几年市场已经出现通货紧缩迹象...
  • 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

    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

    蔡典维[1]2003年在《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不仅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掀起了重重波澜,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革命,而且在政治领域引发了诸多嬗变。本文主要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的走向及其崛起对政府作用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知识...
  • 国有资本运营中的激励与约束问题研究

    国有资本运营中的激励与约束问题研究

    胡良才[1]2015年在《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为“党”)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这为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按照《公司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国有资产向企业出资...
  • 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姜运仓[1]2005年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提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发展趋势下,区域合作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正不断被加强。作为处理区域问题的有力手段,区域合作能够使得国家集中力量并从积极的外部效应中获取最佳利...
  •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措施研究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措施研究

    鲜菊香[1]2003年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拥有全国71.4%的国土,27.4%的人口,有着丰富的资源,而其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8.6%,富饶的资源和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80年代初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 基于财务的国有资本营运战略研究

    基于财务的国有资本营运战略研究

    刘阳[1]2003年在《基于财务的国有资本营运战略研究》文中提出2000年,我参加了郭复初教授主持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财务问题》课题研究。我选择了“国有资本营运战略研究”这一题目。从十一届叁中全会到十五届四中全会,再到党的十六大,我们的党和政府一直在寻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本管理...
  • 现代化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论稿

    现代化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论稿

    吴建国[1]2003年在《现代化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论稿》文中研究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得到朝野一致的重视,现代化问题则是20世纪末叶以来学术界的热门课题。然而,学术界至今尚未全面考察过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以及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也没有探讨过两者之...
  • 论“走出去”战略与制度创新

    论“走出去”战略与制度创新

    王志民[1]2003年在《论“走出去”战略与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的“世界市场”和“全球生产”理论,列宁、毛泽东的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联系理论和邓小平、江泽民的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水平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经营中的一...
  • 中日经济合作博弈研究

    中日经济合作博弈研究

    马学礼[1]2016年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亚经济合作一直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进程,本文仅是对这一进程的技术性解释。区域经济合作原本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由于未能考虑到政治因素的重要性,因而难以刻画其全貌。事实上,各国在制定区域经济...
  • 中国开放型经济及其经济开放度研究

    中国开放型经济及其经济开放度研究

    刘刚[1]2016年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贸易额、FDI...
  •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政府调节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政府调节

    郭晓丽[1]2016年在《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改革开放后,伴随着GDP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但居民收入分配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基尼系数大大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收入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的永恒主题...
  • 邯郸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邯郸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马曙晓[1]2007年在《邯郸市主城区空间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是以政府目标和城市问题为导向,从政治、经济、资源等宏观角度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策略性建议的一种规划决策的研究。目前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己展开了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但是邯郸市在这方面尚未涉足。邯郸是河北...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

    温俊萍[1]2006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关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文献已有不少。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对局部经济安全问题的探讨,缺乏对...
  • 1979—1983年中国国民经济调整试析

    1979—1983年中国国民经济调整试析

    杨喆菲[1]2003年在《1979—1983年中国国民经济调整试析》文中指出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经验不足,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了几次过热,为此政府相应的进行了多次经济调整。为揭示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1983年经济调整的特点,从而探索调整的发展趋势,本文在介绍此次经济调整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新中国...
  • 黑龙江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发展战略研究

    黑龙江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发展战略研究

    赵国明[1]2003年在《黑龙江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黑龙江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以下称HCR)这一国家级对俄科技合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特点,通过对其外部环境(包括国际政治环境及两国政府关系、两国科技合作的政策及法律环境、中俄两国经济环境、中俄两...
  • 培养健康的国有资本人格的伦理思考

    培养健康的国有资本人格的伦理思考

    古景春[1]2003年在《培养健康的国有资本人格的伦理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主导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手段;它承担着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其它经济成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重大责任。这些作用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国有资本...
  • 加入WTO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及政府体制创新问题研究

    加入WTO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及政府体制创新问题研究

    李厚刚[1]2003年在《加入WTO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及政府体制创新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全面体现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和特征的国际性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实质在于,通过规制一国政府的行为,来改变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入世之后,我国政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特区探索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特区探索

    文华锋[1]2003年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特区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加快,中国加入WTO背景下,怎样定位中国经济特区,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首先考察了经济全球化的各个方面,在此前提下,对中国经济特区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前途等作了...
  • 技术创新中的政府行为——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

    技术创新中的政府行为——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

    曾方[1]2003年在《技术创新中的政府行为——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文中提出从熊彼特创新学说诞生以来,技术创新研究的主流是主要集中于企业技术创新上,认为技术创新是与市场价值和商业利润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企业的全面参与和推动作用下,技术创新才最终有可能实现,企业对技术创新活动的介入是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