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稳定性论文_郑超绘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壳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壳,稳定性,区域,地质,地质灾害,地表,张家口。

地壳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郑超绘[1](2019)在《区域地壳稳定性发展历程及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地质构造环境复杂多样,活动断裂发育较为广泛,地震活动频发,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西部发生过2次特大地震,其中一次为1920年在西藏察隅发生8.5级特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2度,因地震造成将近4000人死亡。另一次为1950年海原发生8.5级强烈地震,除郯城特大地震外,有史料记载以来郯庐断裂带还发生过6次7级以上地震,郯庐断裂带上一系列强震记录,且安徽境内曾经发生过3次5级以上地震,小震频繁,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对断裂带进行未来活动趋势、地震活动性以及区域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08期)

郑超绘[2](2019)在《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岩石圈断裂带,也是一条巨大的强震活动带,沿郯庐断裂带城市与重大工程分布较多、人口密集,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展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深大断裂的分布情况及其活动性做了系统研究,确定了以郯庐断裂带为主的共17条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具有显着影响的深大断裂。并对区域内的地震活动、地质灾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活动断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活动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崩滑流易发性以及采空塌陷敏感性6个因素作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评价因子,对每一个评价因子进行分类赋值,并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空间加权迭加法,建立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最后,绘制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地壳以稳定和较稳定为主,占总面积的87.3%;较不稳定区域约占总面积的7.9%,而不稳定区域仅占总面积的4.8%。这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断裂构造虽然分布较为密集,但断裂的活动性总体不强,仅在近东西向的肥中断裂、晓天-磨子潭断裂断裂与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交汇处稳定性较差;地震虽然较为频繁,但震级不高,故而该区域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仅在定远、明光市北部、泗县等部分地区处需要重点考虑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该区域的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可为这一区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杨立鹏[3](2019)在《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龙江引水工程自西南向东北主要包括陇南、陇中、陇东地区,途径区构造复杂,地震次数频繁,强震和地质灾害多发,工程地质问题明显。而其区域地壳稳定性如何,尚无专门研究。本论文从构造稳定性评价和地表稳定性评价两个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白龙江引水工程途径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梳理了影响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做出了定量化评价。构造稳定性评价是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面,而断裂带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又是影响构造稳定性分析评价的两个最重要指标。通过对研究区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的统计分析,得出强活动断层占比23.8%,较强活动断层占比33.3%,中等活动断层占比28.6%,弱活动断层占比14.3%,断裂带强、较强活动占优势。通过对研究区内、外地地质灾害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多发,表现形式不一。在中部和南部以崩塌、滑坡为主,泥石流多具伴生性,表现为以陇南为代表的粘性泥石流区,以陇西、天水、庆阳为代表的黄土泥石流区。研究区地质灾害的优势展布方向与NEE向断裂线相吻合,在南北两个方向呈明显递减趋势。构造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不稳定区占38.9%,次不稳定区占27.4%,次稳定区占16.6%,稳定区占17.1%;地表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不稳定区占59.6%,次不稳定区占11.0%,次稳定区占12.3%,稳定区占17.1%;综合来看,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不稳定区占66.3%,次不稳定区占12.1%,次稳定区占4.5%,稳定占区17.1%。从总体上来看,评价结果表明引水区途径地壳不稳定占优,构造稳定性主导,地表稳定性与构造稳定性具有一致性。通过对研究区历史地震的统计和强震分析,对比区域稳定性评价结果图与甘肃省地震危险性区划图,发现评价图中大部分不稳定区及较不稳定区与地震危险性区划的预测范围具有吻合性,表明强震活动是影响研究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震危险区多为不稳定区。(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孟晖[4](2019)在《《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图》编制完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以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作为评价关键因素,开展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果。近日,该中心编制完成了《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图》。该图宏观反映了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和安全程度,揭示了区域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9-02-26)

何明英,黄维富[5](2019)在《长江叁峡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库区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叁峡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及库区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的关键在于调查研究叁峡库区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演化规律。河流地貌、阶地堆积物、成层水平溶洞、夷平面、地壳基本性质、断裂活动性及重磁异常等,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以及叁峡库区的稳定性。本研究结合长江叁峡地区的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内新构造运动及库区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供区内地质研究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9年02期)

杨勇,闫国翔,马彦云[6](2019)在《银川盆地地壳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银川盆地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为评价该区域地壳的稳定性,用重力资料解译3条北西断裂,并结合已有的构造认识,讨论深部构造样式和浅部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及活动性,以及地震活动特征、大地形变特征及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模型将银川盆地按照77个待评区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银川盆地总体处于稳定与不稳定之间;贺兰山断裂、黄河断裂附近以及盆地的中部贺兰等地区,由于断裂活动性强、构造复杂,深部构造交汇等特征,稳定性相对较差,而盆地的北部和南部稳定性则相对较好.(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袁星芳,宋明忠,韩忠[7](2018)在《威海市城镇化扩展区地壳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地壳稳定性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威海市城镇化扩展区以往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地震、活动断裂、工程地质条件、地面沉降4个一级评价因子,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频率、断裂活动速率、断裂活动影响范围、岩土体分区、软土厚度、地面沉降速率、地面沉降影响范围10个二级评价因子。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一级评价因子、二级评价因子的权重;其次,采用综合指数法对二级评价因子进行评价;最后,在二级评价因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威海市城镇化扩展区整体处于次稳定区(占总面积的70.05%),局部第四系地带处于次不稳定区(占总面积的28.79%),双岛湾地区为不稳定区(占总面积的1.16%)。(本文来源于《城市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程宏超,魏永霞,李志刚[8](2018)在《安徽省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新构造活动、现今地壳形变、地震等要素分析,建立了安徽省构造稳定性和地表稳定性评价的划分原则。据此划分原则,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将地壳稳定性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其中稳定区占评价区面积的10.41%、次稳定区占89.09%、次不稳定区占0.50%。地壳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地壳稳定性评价对城市规划及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国土资源》期刊2018年04期)

戚帮申,丰成君,谭成轩,张鹏,孟静[9](2018)在《张家口及邻区地壳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家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的重要地区,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办城市之一,近年基础设施发展迅速,该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对于重大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实施、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理论方法,以构造稳定性为主,突出地球物理场、活动断裂、现今构造应力场、地震危险性、现今地壳变形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并配合岩土体结构及地质灾害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1)地壳稳定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张家口及邻区以稳定和次稳定为主,分别占评价总面积的22.6%和55%,少量次不稳定或不稳定区,分别占19.1%和3.3%,不稳定区主要分布于延矾盆地和怀涿盆地北缘,应为京张高铁重点设防地段;2)张家口及邻区可划分为8个稳定性差异大的一级分区,19个差异明显的二级分区,以及42个叁级分区;3)崇礼和延庆冬奥会场区地壳稳定性主要次稳定级—稳定级,具有很好的地质安全保障,为冬奥会规划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本文来源于《城市地质》期刊2018年03期)

李振,彭华,姜景捷,孙尧[10](2018)在《侧扫声纳在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地壳稳定性调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展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地壳稳定性评价,利用Sonar Beam S-150D侧扫声纳系统在琼州海峡海底开展了地形地貌调查,获得了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区的侧扫声纳影像。通过数据分析、图像判读,分析了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可能的危害。在琼州海峡海底发现软土、活动沙波、岸坡及活动构造等微地貌单元,跨海通道工程施工、运行阶段都将遭受相关地质灾害的危害。这些资料和分析为跨海通道工程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工程规划线路优选、建设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表明侧扫声纳技术可应用于海底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工作中。(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地壳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岩石圈断裂带,也是一条巨大的强震活动带,沿郯庐断裂带城市与重大工程分布较多、人口密集,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展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深大断裂的分布情况及其活动性做了系统研究,确定了以郯庐断裂带为主的共17条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具有显着影响的深大断裂。并对区域内的地震活动、地质灾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活动断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活动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崩滑流易发性以及采空塌陷敏感性6个因素作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评价因子,对每一个评价因子进行分类赋值,并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空间加权迭加法,建立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最后,绘制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地壳以稳定和较稳定为主,占总面积的87.3%;较不稳定区域约占总面积的7.9%,而不稳定区域仅占总面积的4.8%。这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断裂构造虽然分布较为密集,但断裂的活动性总体不强,仅在近东西向的肥中断裂、晓天-磨子潭断裂断裂与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交汇处稳定性较差;地震虽然较为频繁,但震级不高,故而该区域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仅在定远、明光市北部、泗县等部分地区处需要重点考虑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该区域的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可为这一区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壳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郑超绘.区域地壳稳定性发展历程及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研究现状[J].安徽建筑.2019

[2].郑超绘.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9

[3].杨立鹏.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D].兰州大学.2019

[4].孟晖.《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图》编制完成[N].中国矿业报.2019

[5].何明英,黄维富.长江叁峡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库区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J].现代矿业.2019

[6].杨勇,闫国翔,马彦云.银川盆地地壳稳定性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袁星芳,宋明忠,韩忠.威海市城镇化扩展区地壳稳定性评价[J].城市地质.2018

[8].程宏超,魏永霞,李志刚.安徽省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J].上海国土资源.2018

[9].戚帮申,丰成君,谭成轩,张鹏,孟静.张家口及邻区地壳稳定性研究[J].城市地质.2018

[10].李振,彭华,姜景捷,孙尧.侧扫声纳在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地壳稳定性调查中的应用[J].地质力学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西安市地壳稳定性模糊评价待评区...区域地壳稳定性模糊数学评判结...河北平原区区域地壳稳定性模糊数...渭南地区地壳稳定性分区图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区域地壳稳定性量化评价流程图...

标签:;  ;  ;  ;  ;  ;  ;  

地壳稳定性论文_郑超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