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粘度论文_王柳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相粘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粘度,制冷剂,液相,表面张力,冷冻剂,等温线,高温。

液相粘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柳磊[1](2018)在《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影响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相有机热载体超温会导致其发生裂解和聚合反应,生成低沸物和高沸物,轻则造成有机热载体粘度增加,恶化炉管传热,重则导致炉管管壁结焦,甚至引起管壁过热而爆管,严重影响有机热载体炉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本文开展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运动粘度是判断有机热载体品质的重要物性参数之一,其检测技术则是影响有机热载体炉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影响规律的研究这一课题出发,开展了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的发展概况、主要技术指标和粘度特性进行了简单介绍。有机热载体是伴随着近年来工业不断提高的需求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有机传热介质,根据沸程可分类为气相有机热载体和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是液相有机热载体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而温度是影响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对超温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即超过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以实际案例分析了超温所带来的危害,并对减缓流速、避免混用、操作规范等减缓超温有机热载体粘度变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以高温粘度仪和高温密度仪为主要仪器搭建了超温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测量平台,测量温度上限为350℃,突破了近年来粘度测量最高允许使用温度的限制;同时,选择五种热稳定性能好、抗氧化性强、使用功能不同的液相有机热载体为实验样品,测量了这几种样品及其混合液在高温(250℃到最高允许使用温度)、超温(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到350℃)间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粘度随温度的变化会出现明显变化,高温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呈对数下降趋势;超温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规律。结合已有的粘度—温度经验式,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单一液相有机热载体超温粘度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式lglg(ν+0.7)=A+BlgT所得出的计算值和实测结果最为接近,平均误差低于4%,精确度较高,可用来预测超温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混合液混合比例不同,其粘度变化也不同,不同型号混合液其粘度变化趋势同混合前,粘度变化的温度节点和混合液性能及所占比有关。本文以运动粘度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用来预测液相有机热载体及其混合液超温时的粘度值,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8)

方君阳[2](2018)在《卫生陶瓷高温液相粘度对高温塑性形变量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粘土质陶瓷在高温下产生大量液相,使得坯体软化从而发生形变,其形变量和坯体的厚度有关,建筑卫生陶瓷坯体的壁厚越厚高温塑性形变量越小,但是这就造成了建筑卫生陶瓷制品偏重。陶土资源的大量消耗,会直接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高温下陶瓷坯体中产生的液相粘度和陶瓷高温塑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未知。本论文对K-Al-Si系统的液相粘度进行了测量,并找到一个适合于其的粘度模型。与此同时,也重新确定了K_2O-Al_2O_3-SiO_2相图中莫来石区域1300°C和1400°C的等温线,从而为提高陶瓷抵抗高温塑性形变能力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为实现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途径。本文采用了XRD、XRF和EPMA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讨论了最适于K-Al-Si系统粘度模型,并且研究了卫生陶瓷高温液相粘度和高温塑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以高岭土、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和石英为原料制备了A系列陶瓷样品。样品烧成后,对样品吸水率、气孔率和体积密度进行了测定,并对条状样品的高温塑性形变量进行了测量;采用EDS对样品玻璃相进行了定点分析,测量出了样品玻璃相化学成分。研究选取Riboud模型来预测卫生陶瓷高温液相粘度,根据Riboud模型的预报的结果,当高温液相粘度小于2×10~4Pa·s时,形变指数随粘度的降低有较大的升高;当高温液相粘度大于2×10~4Pa·s时,随着粘度的降低,形变指数的变化不大。卫生陶瓷高温塑性形变量与高温液相粘度有关联。(2)为研究最适于K-Al-Si系统的粘度模型,对卫生陶瓷高温液相粘度进行了测量,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型去预测K-Al-Si系统的液相粘度。以钾长石、页岩与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为原料,根据打点测试结果配比相应的化学组成。利用旋转粘度仪,在高温下进行了粘度测量。测量后对淬火后的样品进行了定量XRF分析,并用粘度公式进行了计算。对于卫生陶瓷的液相粘度,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l_2O_3和SiO_2含量越高,粘度越大;碱金属氧化物含量越高,粘度越小;当高温液相粘度小于5000Pa·s时,温度的变化会带来很明显的粘度变化;当高温液相粘度大于5000Pa·s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液相粘度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当有一些细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在液相中,液相的粘度急剧升高,纯液相粘度模型不再适用。与实际粘度相比,Urbain模型预测的粘度偏大,在K-Al-Si系统的粘度预测中并不合适;结果显示,Riboud模型也不适合于卫生陶瓷硅酸盐熔体粘度的预测。在A21、A22、A62样品中,SW模型预测效果最佳;而在A23、A61、A63样品中,则M-SW模型预测效果最好。(3)对K_2O-Al_2O_3-SiO_2相图中莫来石区域1300°C和1400°C的液相线进行了重新确定。以二氧化硅、氧化铝、碳酸氢钾为原料,配比了K_2O-Al_2O_3-SiO_2系统莫来石区1300°C、1400°C等温线选点的化学组成。利用XRD、WDS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和各物相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K_2O-Al_2O_3-SiO_2系统莫来石区1300°C、1400°C等温线。结果表明,重新确定的两条等温线与之前的等温线很接近,但较之之前测定的等温线,重新确定的等温线比之前测定的等温线向左偏移了一点点。(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王瑞林,张坤[3](2016)在《基于液相色谱改性沥青剂量粘度和针入度测试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测试SBS改性沥青剂量,采用粘度法、针入度法和液相色谱法对SBS改性沥青剂量检测,选用3%、3.5%、4%、4.5%、5%SBS改性沥青样品,进行不同温度下粘度、针入度与SBS剂量的标定试验及液相色谱与SBS剂量的标定试验,最后选择任意SBS改性剂剂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粘度法、针入度法、液相色谱法均可用于SBS改性沥青剂量检测,液相色谱法准确度及精密度均高于其他2种方法。为防止出现"叁聚氰胺"类似事件,建议采用液相色谱法不定期地对改性沥青剂量检测的基础上,期间工地现场辅以粘度法与针入度法检测,即可大幅度提高改性沥青质量的检测效率,同时粘度法和针入度法两种方法都较为简单,适用于施工现场及野外检测。(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赵振杰[4](2014)在《高粘度聚酯(PET)液相连续缩聚装置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聚酯产业在聚酯产品的回收利用率、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外国先进的再生聚酯设备制造商看到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纷纷磨拳擦掌伺机进入。王泽新发明的高粘度聚酯(PET)液相连续缩聚装置(专利号:ZL03112545.X)应运而生。众所周知,高粘度聚酯是生产饮料瓶、高强力工业用丝、帘子线和工程塑料的主要原料。这种原料的传统生产方法为固相缩聚,效率低,成本高,工艺复杂。与此相比,由特殊的脱挥器组合成的高粘度聚酯(本文来源于《海峡科技与产业》期刊2014年06期)

袁晓蓉,韩晓红[5](2013)在《新型制冷剂液相粘度测量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研究替代制冷剂的关键技术问题为背景,选取新型混合工质的粘度特性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国内外对于制冷剂粘度的测量方法开展研究,研制出一种适合测量挥发性混合物流体粘度的实验装置,即首先,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研究学者所采用的制冷剂粘度测量方法进行评述。目前据可查的文献中,针对制冷剂粘度特性的研究在国内非常欠缺,主要由美国、日本、乌克兰、希腊等国的学者在进行,他们主要对纯工质的粘度进行了测量,而有关混合工质的粘度测量非常少,仅德国的AP Froba用动态光散射法对混合工质的粘度进行了测量。其次,研究制了适合混合工质粘度测量的实验装置—旋转式毛细管粘度计。该装置的特点或优势在于在压力容器内嵌入旋转式毛细管粘度计,设计耐压能力为8MPa。同时采用非抽放气的方式——利用升液管翻转升液,从而可以避免传统密封型毛细管粘度计由于放气而导致混合物成分变化的不足。测量装置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取决于压力容器的承压能力,与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无关,可根据所需测量的压力范围加工承压能力不同的压力容器,适用范围很广。第叁,搭建新型混合制冷剂粘度测量实验装置,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对仪器常数进行了标定,并用甲醇对标定结果进行了检验,并经过反复改进与调试,目前新型粘度测量装置已具有相当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该粘度测量的装置的研制,不仅可以解决由于放气导致混合物成分的变化和待测流体温度的变化等问题,而且可以在很高压力下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因此,通过改装置,不仅可以精确的获得小纯质制冷剂的液相粘度,更重要的是可以精确的获得混合制冷剂、混合制冷剂与润滑油等混合的液相粘度。这就为研究新型制冷剂的特性参数提供了最基础的手段,同时也为加快新型环保制冷剂的进程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制冷(2013年第01期总第102期)》期刊2013-05-01)

徐孝轩,刘德生,宫敬,孙长征[6](2013)在《液相粘度对水平管气液两相流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52m、内径25.7mm的不锈钢管水平环道上,研究了液相粘度对水平管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影响。试验中观测到5种流型:气团流、分层流、分层波浪流、段塞流、波浪流。在气、液折算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随液相粘度增大,气团流的长气泡增长,分层流和段塞流的液膜高度减小,段塞频率增大,波浪的平均液高和振幅增大,波浪的速度和频率减小。绘制了不同液相粘度下的气液两相流型图,当液相粘度不小于20mPa·s时,未观察到分层波浪流;随液相粘度增大,分层流的区域逐渐减小,气团流向段塞流的转换边界向小气速方向偏移,生成波浪流的边界向小液速大气速方向偏移,且更易形成段塞流。使用T-D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当液相粘度相对较大时,该模型不适用于本实验条件下的流型计算。(本文来源于《油气储运》期刊2013年03期)

范晶,郭智恺,赵小明[7](2011)在《HFC-161液相粘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HFC-161及其混合物替代HCFC-22是一种新的替代方案。本文利用毛细管粘度计开展液相粘度实验研究。通过测量HC290标定了液相粘度实验装置的仪器常数,为了验证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常数的准确性,测量了HC600a在285.13K~345.15K温度区间内的液相粘度,与文献值的平均偏差为0.81%。在此基础上,在263.17K~343.13K温度区间内测量了HFC-161在17个不同温度点的液相粘度,并拟合了液相粘度计算公式,便于工程应用。液相粘度的实验测量完善了HFC-161的热物性数据。(本文来源于《2011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1-11-03)

范晶,郭智恺,赵小明[8](2011)在《HFC-161液相粘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HFC-161及其混合物替代HCFC-22是一种新的替代方案。本文利用毛细管粘度计开展液相粘度实验研究。通过测量HC290标定了液相粘度实验装置的仪器常数,为了验证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常数的准确性,测量了HC600a在285.13K~345.15K温度区间内的液相粘度,与文献值的平均偏差为0.81%。在此基础上,在263.17K~343.13K温度区间内测量了HFC-161在17个不同温度点的液相粘度,并拟合了液相粘度计算公式,便于工程应用。液相粘度的实验测量完善了HFC-161的热物性数据。(本文来源于《电器》期刊2011年S1期)

王志飞,王利生,范天博[9](2008)在《烃类混合物液相粘度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计算粘度的Przezdziecki-Sridhar模型,Sastri-Bao模型,PR_η模型和Dymond-Assael硬球模型,并分别用它们计算庚烷-辛烷-壬烷,庚烷-辛烷-已基苯,庚烷-壬烷-己基苯和辛烷-壬烷-己基苯4个叁元体系的从293.15 T到313.15 T温度的粘度。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发现用Sastri-Rao模型,Dymond-Assael硬球模型和PR_μ模型误差较小,而用Przezdziecki- Sridhar模型误差较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08年06期)

徐智渊,孟现阳,吴江涛,刘志刚[10](2007)在《振动弦粘度计研制及MTBE饱和液相粘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振动弦粘度计,测量不确定度为±2%.用新研制的粘度计,对293.15~383.15 K温度区间内的甲基叔丁醚(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饱和液相粘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本文实验数据拟合了甲基叔丁醚饱和液相粘度方程,方程和实验数据的平均和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0.49%和1.21%,可以满足工程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液相粘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粘土质陶瓷在高温下产生大量液相,使得坯体软化从而发生形变,其形变量和坯体的厚度有关,建筑卫生陶瓷坯体的壁厚越厚高温塑性形变量越小,但是这就造成了建筑卫生陶瓷制品偏重。陶土资源的大量消耗,会直接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高温下陶瓷坯体中产生的液相粘度和陶瓷高温塑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未知。本论文对K-Al-Si系统的液相粘度进行了测量,并找到一个适合于其的粘度模型。与此同时,也重新确定了K_2O-Al_2O_3-SiO_2相图中莫来石区域1300°C和1400°C的等温线,从而为提高陶瓷抵抗高温塑性形变能力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为实现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途径。本文采用了XRD、XRF和EPMA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讨论了最适于K-Al-Si系统粘度模型,并且研究了卫生陶瓷高温液相粘度和高温塑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以高岭土、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和石英为原料制备了A系列陶瓷样品。样品烧成后,对样品吸水率、气孔率和体积密度进行了测定,并对条状样品的高温塑性形变量进行了测量;采用EDS对样品玻璃相进行了定点分析,测量出了样品玻璃相化学成分。研究选取Riboud模型来预测卫生陶瓷高温液相粘度,根据Riboud模型的预报的结果,当高温液相粘度小于2×10~4Pa·s时,形变指数随粘度的降低有较大的升高;当高温液相粘度大于2×10~4Pa·s时,随着粘度的降低,形变指数的变化不大。卫生陶瓷高温塑性形变量与高温液相粘度有关联。(2)为研究最适于K-Al-Si系统的粘度模型,对卫生陶瓷高温液相粘度进行了测量,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型去预测K-Al-Si系统的液相粘度。以钾长石、页岩与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为原料,根据打点测试结果配比相应的化学组成。利用旋转粘度仪,在高温下进行了粘度测量。测量后对淬火后的样品进行了定量XRF分析,并用粘度公式进行了计算。对于卫生陶瓷的液相粘度,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l_2O_3和SiO_2含量越高,粘度越大;碱金属氧化物含量越高,粘度越小;当高温液相粘度小于5000Pa·s时,温度的变化会带来很明显的粘度变化;当高温液相粘度大于5000Pa·s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液相粘度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当有一些细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在液相中,液相的粘度急剧升高,纯液相粘度模型不再适用。与实际粘度相比,Urbain模型预测的粘度偏大,在K-Al-Si系统的粘度预测中并不合适;结果显示,Riboud模型也不适合于卫生陶瓷硅酸盐熔体粘度的预测。在A21、A22、A62样品中,SW模型预测效果最佳;而在A23、A61、A63样品中,则M-SW模型预测效果最好。(3)对K_2O-Al_2O_3-SiO_2相图中莫来石区域1300°C和1400°C的液相线进行了重新确定。以二氧化硅、氧化铝、碳酸氢钾为原料,配比了K_2O-Al_2O_3-SiO_2系统莫来石区1300°C、1400°C等温线选点的化学组成。利用XRD、WDS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和各物相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K_2O-Al_2O_3-SiO_2系统莫来石区1300°C、1400°C等温线。结果表明,重新确定的两条等温线与之前的等温线很接近,但较之之前测定的等温线,重新确定的等温线比之前测定的等温线向左偏移了一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相粘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柳磊.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影响规律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8

[2].方君阳.卫生陶瓷高温液相粘度对高温塑性形变量影响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3].王瑞林,张坤.基于液相色谱改性沥青剂量粘度和针入度测试法研究[J].公路工程.2016

[4].赵振杰.高粘度聚酯(PET)液相连续缩聚装置简介[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

[5].袁晓蓉,韩晓红.新型制冷剂液相粘度测量装置的研制[C].浙江制冷(2013年第01期总第102期).2013

[6].徐孝轩,刘德生,宫敬,孙长征.液相粘度对水平管气液两相流型的影响[J].油气储运.2013

[7].范晶,郭智恺,赵小明.HFC-161液相粘度的实验研究[C].2011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2011

[8].范晶,郭智恺,赵小明.HFC-161液相粘度的实验研究[J].电器.2011

[9].王志飞,王利生,范天博.烃类混合物液相粘度的预测[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

[10].徐智渊,孟现阳,吴江涛,刘志刚.振动弦粘度计研制及MTBE饱和液相粘度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

论文知识图

软性磨粒流湍流参数曲线在反相乳液中制备氧化硅粒子的SEM照片...(a)和X3(b)在1600℃保温3h合成...不同液相粘度条件下气相流体流...液相粘度对气泡的相分配的影响

标签:;  ;  ;  ;  ;  ;  ;  

液相粘度论文_王柳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