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食品质量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罗元焯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摘要:在进行食品质量检测工作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与灵敏度,同时还能加快分离速度,提高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本文先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与优点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该方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食品质量检测;高效液相色谱;应用

1引言

当前,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极为关注。以往在进行食品质量检测时,主要应用的是传统液相色谱法。随着检测工艺与设备的不断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现阶段已经成为了食品安全检测的主要手段。

2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概述

2.1基本概念

所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通常又被称作高压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作是色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HPLC法主要是在HPLC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液相色谱技术,并经过改进与创新而形成的综合性分离分析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将液体作为流动相,并借助于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混合溶液或者是缓冲液等泵入到色谱柱。这样一来,液体将会在柱内被分离,进而可以对试样做出全面的分析。目前,这一方法在化学、医学以及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下图1为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流程图。

图1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流程图

2.2HPLC法的优点

一方面,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有着适用范围广、分离效率高的优势,同时还具有速度快、流动相选择范围广等诸多的优点。对于当前全部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而言,都可以使用HPLC法。另一方面,具体检测工作中,所应用的分离与液相处理技术,可以在现代生物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因而,检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更高,检测结果更具价值。另外,检测工作中不需要人工进行过多的预处理,因而检测结果更为精确。尤其在进行一些低、热稳定性差或者分子量大的化合物检测时,该方法有着较高的精确效果。

3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3.1药品残留检测

3.1.1农药残留

蔬菜、水果种植环节中,会喷洒一定量的农药,因而会造成农药残留问题。借助于HPLC技术,可以对热稳定性差、不挥发性的化合物做出检测。当前,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利用HPLC-质谱联用法进行农药检测,该方法能够对水果、蔬菜中残留的20多种农药含量做出准确的测定。具体检测中,首先要获取待测样本,经过固相萃取之后还要利用C18柱进行分离。之后,再利用流动相进行洗脱,比如在甲酸-乙晴-甲酸水溶液中,样品的回收率可以达到76%以上,检测时要保证最低检出限不高于0.003mg/kg。

3.1.2兽药残留

为保证禽畜的正常生长,养殖环节会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等药剂。在进行激素的检测工作时,由于动物自身分泌系统与内脏分泌出的激素数量较少,因而在正常的情况下,动物体内的激素含量相对较小。但是,在进行肉制品的检测时,往往会出现性激素含量超标等问题。当人们摄取此类的动物制品之后,将导致生理平衡被打破,甚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一系列问题。在借助HPLC技术进行肉制品的检测工作时,可以对待检产品中的雌酮、雌二醇以及乙烯雌酚的含量做出精确的检测。具体检测时,可以选择甲醇-水,检测中要将流速控制为1ml/min左右。此外,检测波长要设定成280nm。对于上述3种激素的最低检出限,只有控制在0.8mg/L、0.9mg/L与0.4mg/L的范围内,才能确保动物制品的安全性。比如,在进行畜牧粪便中5种磺胺类、4种四环素类、2种喹诺酮类以及氯霉素和呋喃唑酮的检测工作时,可以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检测中,采用乙腈和0.01mol/L草酸作为流动相分离4种四环素类和氯霉素,乙腈和0.025mol/L醋酸铵作为流动相分离5种磺胺类和其它3种抗生素。一般来说,检出限0.01-0.05mg/L,定量下限0.03-0.167mg/L,采用柠檬酸缓冲液酸化的乙腈对猪粪便样品前处理,采用EDTA-Mcllvaine提取液对鸡粪便样品前处理,两类样品均通过HLB固相萃取小柱纯化富集。

3.2N-亚硝胺的检测

在进行腊肉、咸菜等腌制食品的加工时,往往会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等物质,以作为腌制食品的发色剂。一般来说,硝酸盐自身并不具有危害性,但是一旦出现添加量过大的问题,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可能造成肝癌、结肠癌等病症的出现。因而,要加强对N-亚硝胺的检测。以往测量工作中,使用的是气相色谱法。由于这一方法的测量精度较低,同时需要耗费1h左右的时间,因而当前主要用到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检测的全过程只需13min,并且检测的结果较为精确。

3.3多环烃与杂环芳烃的检测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油炸、烧烤肉制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进行上述制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多环烃等污染物,这些物质可能存在致癌的风险。以往在进行这些致癌物的检测工作时,主要应用的是氧化铝层析柱法进行检测。但是,这一方法需要10多个小时的检测时间,并且检测环节存在一定的误差。因而,现阶段主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该方法应用的全过程不会超过20min。具体检测时,要用到十二烷以及化学键合薄壳型硅胶等物质,以起到填充的作用。

3.4芳香胺的检测

食品制造环节中,往往会添加一些成色剂,比如芳香胺等。一个人如果长期、大量的摄入这些物质,将对人体代谢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膀胱癌等病症的出现。我国法律规定,食品制作过程中禁止添加芳香胺,因而做好芳香胺的检测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检测工作中,可以使用PermaphaseETH色谱柱,移动相可以选用甲醇-环戊烷。这样一来,就可以对芳香胺的主要有毒物质做出相应的检测。

3.5HPLC在食品营养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一方面,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检测,是确保食品质量达标的重要因素。以往在进行碳水化合物的检测时,用到的是示差折光检测器,由于该设备的灵敏度相对较低、检出限高,因而检测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进而导致检测工作的精确性难以保证。同时,对于糖类、酸类等物质的检测时,会用到气相色谱法,该方法的缺点是沸点高、不易气化,因而检测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复杂的预处理,这一过程中将出现较大的检测误差。此外,检测时还有用到磁纸层析法、酶法等,由于检测期间的困难较大、灵敏度低,同样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处理,因而这些方法都已经被淘汰。另一方面,借助于HPLC技术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具体检测工作中,对于样品的处理相对简单,同时可以达到定量检测以及定性检测的目的。另外,在进行维生素的检测时,由于维生素的种类相对繁多,比如维生素H、B6、B12等,可以借助微生物法进行相应的测定。但是,对于其余种类的维生素,需要使用HPLC技术做出检测。检测时,首先需要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酸进行消化,之后再添加酶进行蛋白质的分解。最后,可以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维生素的提取。这一过程中,要对固有波长进行合理设置。利用HPLC技术,还可以对有机酸做出检测,检测时要利用C18柱进行分离,这一检测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且准确度较高。

3.6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下转第450页

标签:;  ;  ;  

食品质量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