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在烟草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在烟草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卷烟厂江西南昌330096

摘要:对2000年至2017年期间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与光学检测器、质谱检测器联用测定烟叶原料、卷烟烟气、烟用材料等相关成分的应用进展作了评述,主要对色谱条件、前处理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常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目前UPLC技术使用的优势、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烟草化学分析;应用

引言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已在国内外多个分析领域广泛应用了30年以上。经典的HPLC分析方法优点诸多,如操作方便、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等。与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技术相比,HPLC流动相的低扩散效率(包括被分析物在固定相的低扩散效率)导致其检测效率较低。UPLC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分析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多个分析领域得到发展和应用。近年来,UPLC在烟草分析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烟气成分、烟叶成分、烟用香精香料、烟草香味物质、辅料等相关分析方面。其按照检测原理主要分为光学检测器和质谱(MS)检测器两大类。在光学检测方面,UPLC的开发多是基于成熟的HPLC演变而来,通常是将HPLC洗脱条件进行转换后,再根据试验情况进行微调,其优势在于待测组分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分离效果、更高的灵敏度,低于HPLC系统的检出限。在MS检测方面,主要是针对烟草中痕量成分检测(如亚硝胺),其基质复杂、背景干扰大。常规HPLC对该类物质准确定性定量较为困难,与串联质谱(MS/MS)联用可得到较可靠的分析结果。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因其低流量、高分离度的特点更利于样品气化以及降低共流物导致的离子抑制,可使目标物的分析灵敏度更高,从而被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文从UPLC与光学检测器和MS检测器联用展开综述和讨论,旨在为UPLC在烟草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1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光学检测器联用

1.1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烟气中苯酚、邻/间/对苯二酚、邻/间/对甲酚等7种酚类化合物为强致癌性物质流量1.0mL•min-1,梯度洗脱,分析时间40min,方法的检出限为6.4~22.8ng•支-1,但存在间甲酚与对甲酚无法分离,甚至洗脱后为同一个色谱峰的问题。使用UPLC系统分别建立了上述7种酚类化合物完全分离的分析方法:通过在流动相中添加β-环糊精(β-CD),采用BEHShieldRP18色谱柱(50mm×2.1mm,1.7μm),进样量4μL,流量0.3mL•min-1,梯度洗脱;方法的回收率为95.5%~103.5%,检出限为4~14ng•支-1,分析时间为9.5min。采用BEH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进样量10μL,流量0.3mL•min-1,梯度洗脱,方法的回收率为90%~102%,检出限为0.04~0.35μg•支-1,分析时间为9min。使用五氟苯基固定相色谱柱Kine-texTMPFP(50mm×2.1mm,2.6μm)省去流动相中添加β-CD的步骤,流量0.5mL•min-1,梯度洗脱,可使间、对-甲酚得到完全分离;方法的回收率为86.62%~96.88%,检出限为0.02~0.12μg•支-1,分析时间为7min。由以上方法可知:①UPLC所用的分析时间为HPLC的1/4左右,极大地提高了分析效率。UPLC分析方法较为类似,而采用大体积(10μL)进样量达到更低检出限,表明增大进样量可有效地提高灵敏度,但由于UPLC色谱柱的体积小,进样量过大会使色谱柱过载,导致峰形展宽和灵敏度下降,需根据具体试验现象确定最佳进样量。通过筛选键合相,选择五氟苯基的色谱柱,可实现间甲酚与对甲酚的分离,省去了在流动相中添加β-环糊精的步骤,简化了方法;UPLC管路相对于HPLC管路更细,固体流动相添加剂使用不当易造成管路堵塞,简单的洗脱条件更利于UPLC的使用和维护。④UPLC的低流量减少了试剂排放,更经济环保。

1.2生物碱类的检测

卷烟烟气中的生物碱以烟碱为主,占生物碱总量的95%以上。通常气相色谱法(GC)进行测定,分析时间6~8min。建立了UPLC同时测定烟碱、可替宁、降烟碱、麦思明和新烟碱等5种生物碱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比了不同提取溶剂超声提取烟末的效果,结果显示使用0.5%(质量分数)氢氧化钠-乙醇(1+10)混合液时提取完全。采用BEH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和乙酸钠溶液体系,流量0.6mL•min-1,梯度洗脱,可调波长紫外(TUV)检测器于波长259nm处检测。

2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检测器联用

2.1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检测

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是卷烟烟气中的主要致癌物质之一,其在烟气中的含量很低,且烟气中基质复杂、化学成分较多,要准确定性定量分析TSNAs难度较大。分析TSNAs的常用方法为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CORESTA)推荐的气相色谱-热能分析法(GC-TEA),分析时间约26min,方法的检出限为0.24~0.79ng•支-1。使用UPLC-MS/MS系统建立了烟气中TSNAs的分析方法,见表4。其中:文献[48]方法中设置柱温60℃,可消除N′-亚硝基降烟碱(NNN)和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质子化后会存在异构体的现象,异构体相互转化会产生肩峰。由表4可见:①与GC-TEA[42-45]相比,UPLC-MS/MS的分析时间缩短了约2/3,且方法的检出限较低。使用的是全自动二维在线固相萃取(SPE)-UPLC-MS/MS系统,该方法的测定下限为目前报道方法中最低值,使用自动样品在线SPE系统对样品进行提取、净化和富集,避免了人为操作中的耗时、耗力及不稳定因素,使用传统离线SPE对样品进行净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基质效应,但存在耗时长且处理样品数量有限等不足。以上方法的检出限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厂家的MS检测器原理和结构的差异、试验过程中的液相分离情况、MS检测器各参数的设置等均会影响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同时,使用UPLC-MS/MS系统时需注意:虽然该系统无需实现各目标物的完全分离,可通过MRM模式提取离子对实现各个目标物的准确定性定量,但共流出物会与目标物争夺电子,导致目标物带电不理想,从而影响方法的灵敏度。

2.2羰基化合物的检测

用2,4-二硝基苯肼处理过的剑桥滤片捕集烟气后,加入吡啶-乙腈溶液振荡提取,并加入内标进样,建立了UPLC-MS/MS测定主流烟气中8种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ESI-)、MRM模式,BEHPhenyl色谱柱(100mm×2.1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溶液,流量0.25mL•min-1,梯度洗脱,方法的检出限为0.08~0.28μg•L-1,分析时间为12min。分析时间有所缩短,还利用MS检测器高灵敏度及高选择性的特点,解决了使用UPLC-PDA系统对8种羰基化合物无法完全分离且有杂质干扰从而影响准确定量的问题。

结语

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MS技术的日新月异,单一UPLC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分析领域的要求。近年来,UPLC和MS联用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也进一步弥补了单一UPLC技术的不足,尤其是UPLC-MS/MS技术的发展。超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MS/MS技术与UPLC联用,很大程度上可以简化样品前处理过程,较为适合复杂基质中痕量成分的分析。高分辨率质谱(HRMS)技术的出现,进一步为目标分析物提供了更为精准而全面的数据,大大减小筛查和确证的误差,避免假阳性判定。UPLC作为一种新型分析技术的手段,具有其他检测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已应用在烟草化学分析领域的多个方面。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UPLC与新型技术联用的研究和开发,为同时检测复杂基质中的痕量多组分提供了极具发展潜力的方向。如何建立灵敏度更高、提取范围更广、提取效率更高、操作更简单、更环保的UPLC分析方法依然是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刘正聪,陆舍铭,桂永发,等.烟草科技[J],2008(10):43-46.

[2]GB/T21130-2007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苯并[α]芘的测定[S].

[3]张霞,刘志华,孔维松,等.分析试验室[J],2013,32(10):99-102.

标签:;  ;  ;  

超高效液相色谱在烟草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