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论文_秦艳丽,徐海萍,代秀娟,翟月,杨丹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乙烯,高密度,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稻壳,结晶,纤维。

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秦艳丽,徐海萍,代秀娟,翟月,杨丹丹[1](2019)在《改性石墨烯/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PTC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改性的石墨烯为导电填料,采用熔融法制备正温度系数(PTC)的改性石墨烯/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测试仪以及拉伸测试仪等,观察改性石墨烯/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的微观形貌,研究改性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在HDPE基体中分散性较好,在室温电阻率同为18.5Ω·㎝条件下,改性前复合材料耐电压冲击为250V,改性后复合材料耐电压冲击为400V,改性后的石墨烯加入HDPE,能够明显地提高复合材料增强耐电压性能,在石墨烯用量同为8.0%(体积百分数)条件下,改性前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25.6MPa,改性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27.7MPa,改性后的石墨烯加入HDPE,能够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周亮,任夏瑾,张东红,蔡红珍,姚金刚[2](2019)在《甜高粱杆含量对甜高粱杆/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注塑成型法制备了甜高粱杆/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借助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同步热分析仪以及扫描电镜等仪器,研究了甜高粱杆含量对甜高粱杆/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甜高粱杆含量的增加,甜高粱杆/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冲击强度逐渐降低;甜高粱杆的加入对甜高粱杆/HDPE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胡小霞,林健勇,李铭,陈政豪,宋伟[3](2019)在《不同多巴胺添加量对竹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海洋贝类对固体表面超强黏附现象的启发,采用盐酸多巴胺对竹塑复合材料进行增强改性。分别使用多巴胺添加量为0、0.25%、0.50%、1.00%处理了毛竹竹粉,制备出竹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D0、D0.25、D0.50、D1.00。竹粉与复合材料的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法、物理力学测试、SEM和接触角法。结果显示:多巴胺可以作为竹粉/高密度聚乙烯体系有效的表面改性剂,不同多巴胺添加量改性后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都有提高。适合的多巴胺添加量是0.50%,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升7.74%、27.78%。不同多巴胺添加量处理的竹粉具备相同结晶结构。多巴胺添加量不同,一定程度改变了竹粉的分子结构。SEM分析显示,D0.50中竹粉分散均匀,与聚乙烯结合最为紧密。多巴胺抑制了竹粉的亲水性能,使得改性竹粉水接触角增大。(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周攀攀[4](2019)在《纳米纤维素-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界面相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烯是一种综合性能较为优异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应用于各种工业制品,但相比于工程塑料,聚乙烯机械性能差,易变形老化等缺点制约了聚乙烯的应用范围。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基聚合物,具有独特的优异性能,比如低密度,高强度(约3GPa),高弹性模量(138GPa),使得纳米纤维素在弥补聚乙烯性能缺陷上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对纳米纤维素进行酯化改性,降低纳米纤维素表面极性,提高与聚乙烯基体的界面相容性,改善所制备的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论文采用两种纳米纤维素(NFC和NCC)和不同添加量的纳米纤维素制备聚乙烯复合材料,并从纤维基本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去分析复合材料的性质变化。结果表明:短棒状的NCC比细丝状NFC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都要高;添加纳米纤维后,NCC-HDPE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结晶性能要比NFC-HDPE的好,在5%添加量时,N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为优异,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为29.2MPa和655.8MPa。采用烯基琥珀酸酐对纳米晶须进行酯化改性,并从引入不同性质基团和改变羟基取代度两个方面去探究改性NCC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NCC经酯化改性,在表面引入长而柔软的疏水长链,形成刷毛状结构;表面能和极性分量降低,C12-3-NCC的表面能和极性分量分别为36.4 mJ/m~2,2.75 mJ/m~2,接近HDPE的表面能和极性分量。本论文比较和研究了不同碳链长度的改性剂处理的NCC和具有不同羟基取代度的NCC对HDPE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机械性能、热特性以及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CC表面链长度增大以及C12-NCC的表面羟基取代度增大,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机械性能随之提高;C12-3-HDPE的拉伸强度为33.1MPa,弹性模量为745.5MPa,分别比HDPE提高了24.9%,38%,断裂伸长率降低;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分别比5%NCC-HDPE提高了16.1%,4%,139%。综上,与NCC相比,酯化改性的NCC表面碳链长度的增加以及表面羟基取代度的增加有利于NCC与基体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且5.0%C12-3-NCC添加量下的C12-HDPE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及力学性能最优。(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蒋敏,梅长彤,刘朝政[5](2019)在《改性木质素对木质素/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质素作为自然界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生物质聚合物,有效利用率尚不到2%,因此对木质素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分别将未改性木质素和不同化学改性处理(马来酸酐相容剂MAPE、聚四氟乙烯PTFE、尿素Ur)的木质素进行球磨,同时将球磨后未改性木质素进行冷冻-干燥(FD)处理,然后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熔融挤出,研究了不同改性处理木质素对HDPE/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未处理木质素的复合材料,MAPE、PTFE、Ur和FD处理的木质素/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9. 45%、10. 55%、14. 06%和25. 17%。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木质素的加入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HDPE的结晶行为,其中尿素改性的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仅为16. 25%。FD和MAPE处理后的木质素/HDPE复合材料的黏度较未处理前有所降低。SEM图片显示改性处理后的木质素较未改性的木质素在塑料基体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祁睿格,何春霞,付菁菁,赵丽梅,姜彩昀[6](2019)在《无机纳米粒子对木粉/高密度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热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3种无机纳米粒子(纳米碳酸钙(NPCC)、纳米蒙脱土(NMMT)和纳米氧化铝(NAL))对木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木塑复合材料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木粉/HDPE木塑复合材料,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和热膨胀系数仪分析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并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3种无机纳米粒子对木粉/HDPE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有一定影响.其中:添加NPCC可使木粉/HDPE木塑复合材料的线性热膨胀系数降低38.95%,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从而在受热过程中的起始热分解温度提高了2.8℃,600℃时的残重率提高了39.1%;同时,添加NPCC的木粉/HDPE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幅度最大,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2.86%、11.05%和35.32%.(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栗越[7](2019)在《改性连续芳纶纤维增强木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塑复合材料(WP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装潢、汽车等领域的新型环保材料。但由于木塑复合材料强度较低、韧性差、易蠕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工程结构材料领域的应用。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对扩展其应用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共挤出成型的方法制备连续芳纶纤维增强木粉/高密度聚乙烯(WF/HDPE)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蠕变行为及尺寸稳定性等进行表征,研究连续芳纶纤维添加量和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1)使用共挤出成型法制备连续芳纶纤维(CAF)增强WF/HDPE复合材料,探究CAF添加量对WF/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添加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提高;在本实验范围内,添加3根芳纶纤维束时,复合材料力学强度达到最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62.20%、62.38%及188.78%。添加CAF后,复合材料的变形速率减慢,蠕变变形及卸载后的残余应变均显着降低。但随着CAF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厚度膨胀率增大。(2)分别使用NaOH、H3P04、KH550叁种改性方法处理CAF。XPS分析结果表明,采用NaOH、H3P04改性芳纶纤维后,芳纶纤维表面O元素含量、O/C值和C-N/C-O含量增加,C元素含量及-C=O的含量降低,表明羧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引入纤维表面。纤维经KH550改性后,Si元素含量、O/C值及N/C值增加,出现Si-N及Si-O峰,表明KH550引入纤维表面。经过上述叁种方法改性后,芳纶纤维表面出现沟槽或凸起,增加了芳纶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叁种改性处理仅发生在CAF表面,不影响纤维结晶结构,但CAF的拉伸强度有一定降低,其中H3P04改性后的CAF拉伸强度最小。(3)CAF经过NaOH、H3P04、KH550改性后,对WF/HDPE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明显提高。KH550改性效果最佳,与未改性相比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9.8%,冲击强度提高12.7%,界面剪切强度提高25.35%。CAF经过改性后,复合材料的蠕变变形显着降低;KH550处理效果最佳,对比改性前,短期弯曲蠕变在30℃的蠕变应变下降8.0%,60℃下变化不明显;短期扭转蠕变在30、60℃的蠕变应变下降10.5%、20.0%。CAF经酸碱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及厚度膨胀率减小;经KH550改性,复合材料吸水率及厚度膨胀率略有增大;经过沸水煮2 h后,CAF改性后比改性前增强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降幅减小。(4)使用多巴胺、多巴胺-KH550协同改性CAF。XPS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巴胺改性,纤维O/C值增加,出现C-O峰,且-C=O的含量降低,说明多巴胺包覆在纤维表面;与KH550改性相比,采用多巴胺-KH550协同改性,纤维表面Si元素含量、O/C值、N/C值、Si-0键含量进一步增加,表明经协同改性后纤维表面包覆更多的KH550。经过多巴胺-KH550改性后,纤维表面出现沟槽和凸起,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增加;改性仅发生在CAF表面,不影响纤维结晶,CAF拉伸强度基本不变。(5)对比未改性的CAF,CAF经过多巴胺-KH550改性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16.3%,冲击强度提高18.0%,界面剪切强度提高35.2%;短期弯曲蠕变在30、60℃的蠕变应变下降20.0%、13.0%;短期扭转蠕变在30、60℃的蠕变应变下降18.4%、25.0%;吸水率基本不变,厚度膨胀率减小;经过沸水煮2 h后,CAF改性后比改性前增强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降幅减小。(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3-01)

杨高峰[8](2019)在《高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主要原料,使用碳纳米管(CNTs)为增强剂材料,进行聚乙烯/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配方设计。通过设计不同原料配比的配方进行哈克密炼机混炼、造粒机造粒,再经平板硫化剂压片,最后裁成测试样条,然后通过使用各项专业仪器设备对各组配方样条的拉伸性能、结晶性能及热性能进行测试,最终得到HDPE 99.7%,碳纳米管0.3%的配方为最优配方。CNTs使得聚合物的ΔH_f以及T_m下降。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T_c值逐渐上升。含量为0.3%时,材料断面依然有少量平滑区域。PE-CNTs复合材料晶格数量大致相同,晶格的好坏程度大致相同。当碳纳米管含量为0.3%(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最高、刚度最大、拉伸强度最大。(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04期)

吴正环,赵学礼,王权,董晓传,陈阳[9](2019)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协同表面改性滑石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强增韧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HDPE),采用钛酸酯偶联剂(TCA)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H-g-PE)对填料滑石粉(Talc)进行了协同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剂的配比对RHDPE/Tal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CA、MAH-g-PE的含量分别为Talc的0.5%和40%时,RHDPE/Tal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幅最大;当TCA、MAH-g-PE的含量分别为Talc的1.0%和16%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增幅最大。随着MAH-g-PE含量的增加,RHDPE/Talc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提升、结晶度增大;而加快升降温速率,则会使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升高、结晶温度下降,同时导致晶区紊乱、结晶粒径差异增大。(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张庆法,杨科研,蔡红珍,孔令帅,刘建彪[10](2018)在《稻壳/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与稻壳炭/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挤出法制备稻壳/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稻壳炭/HDPE复合材料。利用SEM、XRD对稻壳/HDPE和稻壳炭/HDPE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稻壳和HDPE之间的结合方式与稻壳炭和HDPE之间的结合方式存在根本性的差异,稻壳/HDPE复合材料表现为稻壳被HDPE所包裹,稻壳炭/HDPE复合材料表现为HDPE嵌入稻壳炭的孔隙中;稻壳和稻壳炭的加入都会影响HDPE基复合材料的结晶峰强度,但不会对其微晶结构产生影响;无论是抗弯强度、拉伸强度还是抗蠕变强度,稻壳炭/HDPE复合材料都远远强于稻壳/HDPE复合材料。(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注塑成型法制备了甜高粱杆/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借助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同步热分析仪以及扫描电镜等仪器,研究了甜高粱杆含量对甜高粱杆/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甜高粱杆含量的增加,甜高粱杆/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冲击强度逐渐降低;甜高粱杆的加入对甜高粱杆/HDPE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秦艳丽,徐海萍,代秀娟,翟月,杨丹丹.改性石墨烯/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PTC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2].周亮,任夏瑾,张东红,蔡红珍,姚金刚.甜高粱杆含量对甜高粱杆/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的影响[J].塑料科技.2019

[3].胡小霞,林健勇,李铭,陈政豪,宋伟.不同多巴胺添加量对竹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4].周攀攀.纳米纤维素-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界面相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5].蒋敏,梅长彤,刘朝政.改性木质素对木质素/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19

[6].祁睿格,何春霞,付菁菁,赵丽梅,姜彩昀.无机纳米粒子对木粉/高密度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热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7].栗越.改性连续芳纶纤维增强木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8].杨高峰.高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9

[9].吴正环,赵学礼,王权,董晓传,陈阳.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协同表面改性滑石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晶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19

[10].张庆法,杨科研,蔡红珍,孔令帅,刘建彪.稻壳/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与稻壳炭/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对比[J].复合材料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纳米纤维素-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对纳米氢氧化镁/高密度聚高分子材质防风抑尘网高分子材质防风抑...高分子材质防风抑尘网高分子材质防风抑...填充不同炭黑的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a)和6wt%b)的碳纳米管/高密度

标签:;  ;  ;  ;  ;  ;  ;  

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论文_秦艳丽,徐海萍,代秀娟,翟月,杨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