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一、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许丹[1](2021)在《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合成稳定无定形纳米碳酸钙及其载药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酸钙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它既是一种地质矿物,储存着丰富的二氧化碳;又是一种生物组分,作为软体动物外壳、甲壳动物角质层、原生动物骨骼的主要成分。目前发现的碳酸钙有三种无水晶型(方解石、文石和球霰石,其稳定性依次递减),三种水化亚稳态形态(单水方解石、六水碳酸钙和半水合碳酸钙),还有一种及其不稳定的无定形纳米碳酸钙(ACC)相。与其它碳酸钙相比,ACC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溶解度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它同时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容易转化为球霰石、文石或方解石。目前,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ACC仅存在于海胆、螯虾、珊瑚、和腹足动物等生物体中,作为钙离子的临时储存相。因此,控制合成稳定的ACC是非常重要的。以CO2和Ca(OH)2为原料,在甲醇介质中合成ACC,并考察了CO2压力、温度、转速、反应时间对ACC产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ACC纳米粒子在甲醇-水体系中的结晶行为。然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制备了高度稳定的无定形纳米碳酸钙-聚乙烯吡咯烷酮(ACC-PVP)颗粒。并考察了不同PVP添加量对ACC比表面积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热重-差热(TG-DSC)对ACC、ACC-PVP颗粒以及ACC在甲醇-水中的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以5-氟尿嘧啶(5-FU)和姜黄素(CUR)作为模型药物,研究了ACC-PVP作为药物载体的性能,并利用体外溶出实验考察了复合颗粒的溶出性能。研究表明:在ACC的合成实验过程中,当CO2压力为0.4 MPa、温度50℃、转速600 r·min-1、反应时间1 h,得到产率为74.02%的ACC,比表面积高达344 m2·g-1,较高的比表面积是作为药物载体的重要因素。ACC纳米粒子在甲醇-水体系中随着溶液含水量的增加,ACC会转变为亚稳态球霰石再转变为热力学更稳定的方解石。当含水量为18%时,得到了一种高度单分散的方解石。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制备了高度稳定的无定形纳米碳酸钙-聚乙烯吡咯烷酮(ACC-PVP)颗粒,这种颗粒可稳定存在8个月不发生结晶。随着PVP含量的增加,ACC-PVP颗粒的比表面积减少,这可能是PVP吸附在ACC颗粒的孔隙中所致。以5-氟尿嘧啶(5-FU)和姜黄素(CUR)作为模型药物,并利用体外溶出实验考察了复合颗粒的溶出性能。结果表明,5-FU@ACC-PVP颗粒表现出良好的p H响应性,CUR@ACC-PVP颗粒在模拟胃液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药物释放作用,该多孔型ACC-PVP颗粒有希望可作为p H响应性和难溶性药物的给药载体。

华大威[2](2021)在《生物基应激响应医学材料的构筑及响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基应激响应材料由于其安全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多样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目前传统的生物基材料普遍缺少应激响应性,可供选择的生物基应激响应材料种类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生物医药研究对生物基应激响应材料的需求。本论文通过对生物基材料进行改性掺杂等,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应激响应性的生物基材料,并对其应激响应性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并拓宽了生物基应激响应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范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本论文首次提出长效时间响应性这一新概念,利用聚乳酸(PLA)材料结构稳定与聚甘油分子链结构致密的特点,构筑出具有时间响应性的生物基材料并对药物实现了计时与原位防伪,阐明了时间响应灵敏性(扩散系数)与材料分子尺寸和分子链结构间的构效关系。与目前的计时材料主要局限于短期计时(一周左右)相比,本文所构筑的生物基应激响应材料具有长期计时(最长超过1年)的优势。此外,通过数学模型拟合了荧光分子在材料中的扩散行为,证明了材料的荧光恢复曲线具有唯一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时间响应性材料在计时的同时还兼具药物防伪的功能。(2)通过同轴电纺制备了以聚氨酯(PU)为核,以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为壳的同轴纤维,所构筑的同轴纤维力学强度(13.27±2.32 Mpa)远超纯的CAP纤维(0.2±0.03 MPa)。阐明了纤维的力学强度与纤维分子链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聚合物分子链中柔性嵌段与刚性嵌段对纤维力学强度的影响。此外,CAP在碱性环境下去质子化的现象使复合纤维呈现pH响应性。利用模式药物验证了复合纤维的pH响应性与药物释放速率间的关系。(3)通过将金属氧化物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与生物基聚己内酯(PCL)相掺杂电纺得到了负载有Fe3O4的PCL纤维膜,其可在激光介导下实现药物胞内递送。通过对电纺参数的设置,实现了金属纳米颗粒在高分子纤维中的可控分布,阐明了金属纳米颗粒对激光响应性的机理。通过测试药物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薄膜中的释放揭示了药物分子与药物载体间的关系。利用荧光小分子证明了所构筑材料具有激光响应性,可吸收并转化激光能量,从而实现药物的胞内递送。(4)通过将Fe3O4与PLA溶液相掺杂,旋涂制备得到了负载有Fe3O4纳米颗粒的PLA薄膜。揭示了金属纳米颗粒在高分子高粘度系数溶液中具有自发聚集成簇的现象,并且研究了溶液的粘度系数对于其自发聚集现象的影响。通过调节溶液的浓度,实现了对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尺寸与空间分布的控制。探究了金属纳米颗粒聚集体对激光的应激响应机理。通过Fe3O4簇对激光能量的吸收与转化可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空间选择性杀伤,其杀伤精度达到了单细胞水平。利用荧光大分子证明了所构筑的复合膜在激光辐照下可实现胞内递送

郝建霞[3](2021)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尼群地平(NT)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属于第二代二氢吡啶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但是NT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差,极大地限制了在人体内的吸收。因此,本文采用水溶性好、亲水基团多和高溶胀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载体,利用超临界CO2抗溶剂法(SAS)制备固体分散体来提高NT生物利用度。采用SAS法成功制备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和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考察温度、压力、浓度、溶剂等工艺参数对溶出度和粒径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利用红外光谱(FITR)、扫描电镜(SEM)、液质联用(LC-MS)、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TG/DSC)、X-射线粉末衍射(XRD)、核磁共振(1H NMR)等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二元和三元固体分散体提高溶出度的机理进行了推测。采用SAS过程单因素优化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T:HPMC质量比1:2/3,操作压力14 MPa,操作温度40℃,药物浓度为25 mg/m L,混合溶剂甲醇:二氯甲烷(DCM)体积比10:10。体外溶出度结果表明,NT在p H=1.2盐酸缓冲溶液下,溶出度为25.5%,NT/HPMC物理混合物溶出度为28%,而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最高达94.8%,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在不同p H缓冲液下的溶出度测定发现,在p H=1.2、4.5和7.4的缓冲液下,溶出度分别为93.55%、91.15%和72.2%,说明缓冲液p H越低,溶解度和溶出速率越好。NT、NT/HPMC物理混合物、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NT/HPMC/PVP K30物理混合物和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72μg/m L、2.3μg/m L、6.44μg/m L、3.91μg/m L、5.75μg/m L,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和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分别是NT的3.7和3.3倍。由此可以看出通过SAS过程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以显着提高NT的溶解度。XRD分析显示固体分散体呈现无定性状态,NT的晶型消失;SEM显示固体分散体与原料的形貌差别较大,呈现珊瑚状;LC-MS分析显示固体分散体和NT的保留时间一致,固体分散体和NT的[M+H]+离子峰一致,为m/z=360.3,说明利用SAS过程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后NT没有发生化学变化;TG/DSC、1H NMR和FITR分析发现NT的苯环、甲基、氨基等基团与HPMC的羟基、甲基、甲氧基等基团之间存在氢键或者范德华力作用。

刘敏[4](2021)在《N-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两亲性聚合物是一类特殊的聚合物,能够对外界环境有双重亲和性,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微相分离,形成各式各样的结构。单体是合成聚合物的基础,单体的结构、投料比、加料顺序等都是影响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无规或嵌段共聚物,详细探讨了聚合物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简单高效的一锅法合成了两种新型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TBSE-NVP和[TBSE]2-NVP,其中TBSE-NVP为单官能化单体,[TBSE]2-NVP为双官能化单体)。以AIBN作引发剂,在70 oC下对三种N-乙烯基吡咯烷酮基单体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单体进行了自由基均聚合的研究,结果发现自由基聚合法对上述单体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控性,单体转化率均较高。同时,疏水链段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乙氧基的引入,降低了单体的聚合活性,增强了聚合物的疏水性。(2)采用一锅法对NVP/[TBSE]2-NVP、NVP/LMA、TBSE-NVP/LMA三组体系进行了自由基无规共聚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相似的NVP和[TBSE]2-NVP可以较好地发生自由基共聚合;结构、性质差别较大的NVP与LMA在单体投料比较低时,只发生了单体的均聚合,不能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当增加单体投料比到一定程度时,则可以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形成无规共聚物;而当NVP单体中引入柔性的疏水链段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乙氧基时,单体变为疏水性单体,TBSE-NVP/LMA体系可以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形成P(TBSE-NVP)-co-PLMA无规共聚物。这表明单体的结构、性质和投料比均是自由基共聚合能否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还发现聚合物的组成影响了聚合物的亲/疏水性、热稳定性和熔点等性质,并且对共聚物自组装后的形貌有很大影响。(3)采用顺序加料的方法对NVP/LMA、TBSE-NVP/LMA两组体系进行了自由基嵌段共聚合的研究。结果发现,当NVP/TBSE-NVP与LMA单体投料比较低时,NVP或TBSE-NVP单体不能被引发聚合,只能生成PLMA均聚物;当NVP/TBSE-NVP与LMA单体投料比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形成共聚物。所以在顺序加料法中,可以通过调控单体投料比与单体结构来调控自由基共聚合的发生。这两个体系中所得共聚物是嵌段共聚物还是无规共聚物,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去验证。本文通过采用一锅法或顺序加料法对N-乙烯基吡咯烷酮基单体和LMA不同体系进行了自由基均聚合和共聚合的研究,对并所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单体的结构、性质和投料比是决定自由基共聚合能否发生的关键因素,而聚合物的组成对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这为官能化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为自由基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利娟,李娟,门靖[5](2020)在《叠氮基三甲基硅烷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叠氮基三甲基硅烷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叠氮基三甲基硅烷在金属异核双中心配合物的构筑、叠氮基异吲哚的制备、四唑并哌嗪类螺环化合物的合成、C(sp2)—H和C(sp3)—H的串联双胺化反应及新型2-吡咯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等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杨丽华[6](2020)在《无碱条件下甘油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柴油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来源广泛、燃烧性能好、可降解、可再生、环保等优点。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酯交换技术生产生物柴油,在生产过程中会生成副产物甘油。随着生物柴油生产规模的快速发展,甘油产量急剧增加,将过剩的甘油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研究的热点。常见的甘油转化路径包括氧化、氢解、脱水、酯化、氧化羰基化、酯交换、聚合等。其中,甘油氧化可以制备二羟基丙酮、甘油醛、甘油酸等重要的化学品。前期研究发现,Pt-基催化剂可以在无碱条件下高效且高选择性地催化甘油氧化。然而,由于载体与金属Pt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Pt颗粒易发生团聚和流失,表面Pt原子易被过度氧化,以及反应中生成的醛、酮或酸在Pt表面的强吸附等都容易引起催化剂的失活。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希望通过在碳载体中引入氮原子、优化金属前驱体、添加第二金属(Sb和Ru)和使用金属氧化物(WO3)作为载体等手段来增强Pt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Pt的分散度和改善其电子特性,从而提高催化剂在甘油氧化反应中的活性和稳定性。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将混合的“Vulcan XC-72+聚乙烯吡咯烷酮+尿素”直接热解得到了氮掺杂的碳膜包覆活性炭颗粒的复合载体,再通过微波还原法制备了这种复合载体负载的Pt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将混合的“Vulcan XC-72+聚乙烯吡咯烷酮+尿素”直接热解,会在原始的XC-72载体外形成新的碳材料(碳膜),这些新形成的碳膜增加了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为Pt颗粒的负载提供了更多的位点。与此同时,N的引入还增强了Pt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抑制Pt在还原过程中发生团聚,从而具有更高的分散度。载体中的N还能作为电子供体将电子转移给Pt,可以保护Pt在反应过程中不被过度氧化,进而提高了Pt催化剂在甘油氧化反应中的稳定性。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显着增加甘油的转化率,但同时会促进C-C裂解并降低甘油酸的选择性;改变催化剂用量(甘油/Pt的摩尔比)、增加氧气分压对甘油酸的选择性影响较小。将氯铂酸和正辛硫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Pt(μ-SC8H17)2]n,并以此为前驱体,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作为载体,通过浸渍还原法制备了具有超高分散度的Pt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以[Pt(μ-SC8H17)2]n作为前驱体制备催化剂时,-SC8H17可以增强Pt与碳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Pt可以吸附并沉积在特定位置,从而控制Pt纳米颗粒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和生长,且在后期氢气还原中不会发生团聚和流失。因此,以[Pt(μ-SC8H17)2]n作为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金属分散度和利用效率,且在反应中具有显着提高的稳定性。采用“葡萄糖+三聚氰胺+三氯化锑”混合物直接热解得到的载体,经浸渍、还原制备了N掺杂碳载体负载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催化剂(Sb@PtSb2/NC)。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前驱体中引入三氯化锑能提高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进一步负载Pt以后得到的Sb@PtSb2/NC催化剂中形成的PtSb2合金能促进氧的吸附和活化,从而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同时,PtSb2合金的形成可以抑制二羟基丙酮的进一步氧化,从而提高了产物中二羟基丙酮的选择性。Pt与Sb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该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采用“葡萄糖+三聚氰胺+三氯化钌”混合物直接热解得到的载体,经浸渍、还原的方法制备了N掺杂碳载体负载的Pt Ru合金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中添加Ru可以改变催化剂的结构,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在氢气还原过程中,Ru与Pt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Pt不容易团聚,这显着提高了金属铂的分散度,为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Ru的添加还能增强电子在载体与金属间的转移,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从Ru到Pt的电子转移过程还能保护Pt不被过度氧化,抑制催化剂的失活。采用不同的工艺制备了三种形貌的WO3(棒状、层板状和四棱柱状)负载的Pt催化剂,并详细表征了这些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揭示了Pt颗粒在氧化物载体上的沉积位置和键合模式。结果表明:首先沉积在载体表面的Pt主要与WO3的端基W=O键结合,这使得Pt与WO3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而且棒状WO3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载体中生成的六元环孔道和(100)晶面还可以促进氧的吸附、活化和迁移,因而棒状WO3负载的Pt催化剂在甘油氧化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

杨春苗[7](2020)在《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疼痛,常发生在各类疾病过程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是困扰人类最严重的临床问题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中主要应用的镇痛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及麻醉性镇痛药,但由于其具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因此,一种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的镇痛制剂亟待开发。甲元卿是以鼠妇为君药,延胡索为臣药,徐长卿为佐药,进行科学组方的提取物,口服制剂甲元卿片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研究用于癌痛的治疗,在之前片剂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制备了一种通过皮肤给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新型外用制剂甲元卿成膜凝胶,其避免了口服给药的肝首过效应,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被破坏,并且具有良好的外观形态,涂展性良好,有良好的成膜性,经药效学考察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镇痛制剂。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1.延胡索乙素体外分析方法学的建立本研究参照甲元卿片的质量标准,以臣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为标示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按照2015年《中国药典》中延胡索乙素的检测方法进行含量检测,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在0.5200.0μg/m 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专属性良好;精密度RSD值为1.10%;甲元卿提取液在12 h内稳定性良好,RSD值为1.55%;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7.90101.79%之间,说明此方法可以用来检测甲元卿成膜凝胶及体外透皮接收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2.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制备本研究建立了甲元卿成膜凝胶的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方式对成膜凝胶剂的辅料种类及用量进行了初步考察,确定了对甲元卿成膜凝胶感官评分、成膜时间及累计透皮通量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薄荷油,之后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了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处方并进行验证,得到最终处方为:CMC-Na为1.94%、PVP为1.53%、甘油为10.00%、薄荷油为1.77%、无水乙醇为5.00%、羟苯乙酯为0.05%、甲元卿提取液为20.00%,其余为去离子水。3.甲元卿成膜凝胶质量标准研究本研究对甲元卿成膜凝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甲元卿成膜凝胶外观性状良好,细腻均匀;成膜性良好,可以在160 s左右形成透明薄膜;酸碱度在5.605.70之间,粘度为9.189.38 Pa·s之间,粒度小于180μm,甲元卿成膜凝胶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为166169μg/g;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甲元卿成膜凝胶不耐高温(60.0℃);在高湿(92.5%,25℃)、强光(4500±500 lx)条件下均无明显变化;加速试验表明甲元卿成膜凝胶在温度30±2℃、湿度为60±5%的条件下稳定性良好。4.甲元卿成膜凝胶的镇痛抗炎效果评价本研究考察甲元卿成膜凝胶的镇痛效果,醋酸致痛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甲元卿成膜凝胶低、高剂量组扭体反应次数均明显减少(P<0.001),疼痛抑制率分别达到了47.24%、54.37%;福尔马林致痛试验中,甲元卿成膜凝胶低、高剂量组仅在第二阶段有明显的疼痛抑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说明甲元卿成膜凝胶剂对组织释放炎性介质导致的疼痛有一定镇痛效果。建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考察甲元卿成膜凝胶的抗炎效果,对大鼠足肿胀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甲元卿成膜凝胶低、高剂量组均有一定的炎症抑制作用,高剂量组的治疗作用明显(P<0.01);对大鼠血浆中相关炎性因子含量进行测定,与模型组相比,甲元卿成膜凝胶高剂量组的血清中IL-1β(P<0.01)、IL-6(P<0.01)、TNFα(P<0.01)、PGE2(P<0.001)四种炎症因子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外观性状良好,均匀细腻,可以快速成膜,24 h皮肤累计透过率高的甲元卿成膜凝胶,通过药效学考察,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效果。

郭智琼[8](2020)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1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药用辅料是指在药物制剂中加入的一类改善药物理化性质或生理特性的辅助物质,它对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制剂多样性的发展,药用辅料已经从简单的赋形剂和附加剂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药用高分子辅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缓控释制剂,温敏凝胶,纳米载药系统,靶向释药系统等多种药物递释系统。它除了具有增溶、助溶、提高药品稳定性的作用外,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以物理包埋、化学吸附和离子吸引等途径制成高分子载体药物。不同于传统赋形剂那样可以很快地被体内清除,药用高分子辅料在体内需要进行缓慢地降解并可能长期暴露于体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些以往公认的不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辅料并非药理学惰性物质存在着一定潜在安全性风险,例如:1)高分子辅料组织蓄积及潜在器官毒性;2)产生有毒代谢产物;3)高分子辅料与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转运体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负载药物药效改变或产生新的毒副作用。因此,揭示药用高分子辅料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对药物制剂的科学设计以及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三大主要合成高分子辅料之一广泛且密切的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其中,可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12(Soluble polyvinylpyrrolidone K12,PVP K12)是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主要类别之一,它是由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为单体聚合而成的线性均聚物。PVP K12除了可用作助溶剂、稳定剂、成膜剂、乳化剂等辅助制剂以外,还可以作为载体包裹药物,实现药物在体内的递送与释放。然而,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导PVP K12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PVP K12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命运也不是十分清楚。缺乏精准定量生物样品中高分子辅料的分析方法是其体内命运研究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本课题建立了PVP K12体内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PVP K12的母离子带电规律以及质谱裂解规律研究本课题采用了基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Q-TOF MS)的MSALL数据采集方式和基于API 4000三重四极杆质谱的Q1 MS全扫描模式,分析了PVP K12母离子分布及带电规律。PVP K12的化学结构式为C3H7O-(C6H9NO)n-H,其母离子在质谱上同时存在[M+Na]+峰,[M+H]+峰和[M+H]+脱水峰,且主要以单电荷形式存在。在Q-TOF MS中,PVP K12的母离子主要以[M+Na]+峰存在,在API 4000三重四极杆质谱的ESI离子源内,PVP K12的母离子主要以[M+H]+峰存在。同时,研究了PVP K12的质谱裂解规律,找到了能表征PVP K12的稳定特征碎片离子。PVP K12的子离子碎片符合以下两条数学规律:97+(26)x+(111)y+(14)a+(60)b-(18)c+1 x,y=0,1,2,3…;a,b,c=0,197+(26)x+(111)y+(14)a+(60)b-(18)c+23 x,y=0,1,2,3…;a,b,c=0,1在质谱的离子源和碰撞室内,给予PVP K12一定的碰撞能量和解簇电压,除了会使其C-C键断裂,还会使C-N键断裂,PVP-K12会脱掉吡咯烷酮环,发生重排形成不饱和双键。(2)大鼠血浆中PVP K12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建立了大鼠血浆中PVP K12的LC-MS/MS分析方法,采用API 4000三重四极杆质谱,选择基于源内裂解的多级离子监测(Multiple ion monitoring,MIM)扫描方式对PVP K12进行分析。同时对生物样品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考察内容包括选择性、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提取回收率、残留、稳定性等。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3)PVP K12的大鼠血浆药代动力学研究本课题进行了PVP K12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鼠静脉注射5 mg/kg PVP K12后,PVP K12在大鼠血中迅速消除,达峰浓度Cmax为47.8±7.44μg/mL,达峰时间Tmax为0.0167 h,零时血药浓度C0为60.0±11.0μg/mL。消除半衰期t1/2为0.536±0.0769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为14.5±3.12μg/mL·h,AUC(0-∞)为15.4±4.03μg/mL·h,血浆清除率Cl为0.324±0.07 L/h/kg,PVP K12的表观分布容积Vz为0.251±0.0306 L/kg,稳态分布容积Vss为0.228±0.0133 L/kg。给药2.5 h后,血浆中的PVP K12基本消除完全。综上所述,本课题以PVP K12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源内裂解-MIM的LC-MS/MS体内定量分析方法,将其应用于PVP K1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突破了PVP K12质谱体内定量分析的瓶颈,为药用辅料PVP K12在药物设计中的安全评价以及质量评估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支持。

李兆双[9](2020)在《硅橡胶表面松香季铵盐双功能抗菌涂层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硅橡胶作为一种常用高分子材料,具备耐高温、耐老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对人体组织无毒等优点,因此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用植入物材料领域。但是生物医用硅橡胶材料使用过程中与人体组织内部直接接触,细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入侵,极易引发炎症感染。而利用杀菌剂在生物医用硅橡胶材料表面构建抗菌涂层,可以有效地减少此类炎症感染现象的产生。松香是由多种树脂酸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利用松香树脂酸特有的氢化菲环结构以及易于化学改性的双键和羧基官能团,进行化学修饰改造制备得到的马来海松酸季铵盐杀菌剂(MPA-N+)不仅展现出高效的杀菌性能,同时对于正常人体细胞无毒副作用产生,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其作为杀菌剂开发抗菌涂层具有十足的开发潜力。本文以马来海松酸季铵盐(MPA-N+)为杀菌剂,硅橡胶(PDMS)为生物医用植入物基材,首先将马来海松酸季铵盐(MPA-N+)化学接枝于硅橡胶材料表面,构建马来海松酸季铵盐抗菌涂层。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抗菌涂层的防污性能,将马来海松酸季铵盐杀菌剂与两性离子化合物、聚乙二醇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亲水化合物结合,通过物理沉积和不同类型的化学接枝方式在硅橡胶材料表面构建双功能抗菌涂层,并评估其抗菌性能、防污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体内抗炎症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马来海松酸季铵盐抗菌涂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以马来海松酸季铵盐(MPA-N+)为杀菌剂,通过将其化学接枝于硅橡胶材料表面,构建抗菌涂层。涂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展现出高效的杀菌性能,菌落指数降低值分别为3.94,1.49和1.35,并且在PBS溶液中可以稳定保持抗菌性能达6天。此外涂层可以有效的抑制致病菌体在表面成膜生长达5天。针对涂层的生物相容性也进行了评估,涂层对于血红细胞的溶血性为1.45%,无显着的溶血性产生。对于正常人体细胞无毒副作用产生,细胞可以在涂层表面正常生长,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多巴胺-两性离子-松香季铵盐双功能抗菌涂层构建及性能研究。以可聚合松香季铵盐(GMA-MPA-N+)为杀菌剂,两性离子化合物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为防污单体,同时引入多巴胺进行共聚反应合成涂层聚合物,并将涂层聚合物沉积于硅橡胶材料表面,构建抗菌涂层。抗菌涂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展现出高效的杀菌性能,杀菌率分别为90.12%、92.02%和88.41%。同时涂层可以有效地抑制致病菌体在材料表面的成膜生长达5天,具有良好的抗菌体成膜性能。牛血清蛋白、溶菌酶和纤维蛋白原在涂层的附着量分别下降84.88%、75.41%和78.69%,血小板在涂层表面的附着量下降74.79%,展现出优异的防污性能。涂层对于血红细胞的溶血性仅为1.73%,无显着的溶血现象产生。同时,涂层对于正常人体细胞无毒副作用产生,具有良好得生物相容性。通过小鼠皮下组织的植入物感染模型实验测定了涂层的体内抗感染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在小鼠体内仍保持着高效的杀菌性能,有效地抑制了炎症现象的产生。3.聚乙二醇-松香季铵盐双功能抗菌涂层构建及性能研究。以松香季铵盐(MPA-N+)为杀菌剂,通过化学修饰改造引入不同链长的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合成兼具杀菌和防污的双功能涂层单体化合物(APEG-MPA-N+)。采用等离子引发和紫外光条件下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将单体化合物高效接枝于硅橡胶材料表面,构建兼具杀菌和防污的双功能抗菌涂层。抗菌涂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展现出高效的杀菌性能,菌落指数降落值为1.77,0.86和0.84,同时可以有效地抑制致病菌体在材料表面的成膜生长。三种受试蛋白质(牛血清蛋白、溶菌酶和纤维蛋白原)在抗菌涂层的表面吸附量均下降。血小板在涂层表面的吸附量也下降94.65%,展现出优异的防污性能。涂层针对血红细胞的溶血性仅为1.60%,无显着得溶血现象产生,对于正常人体细胞也无显着的毒副作用产生,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小鼠皮下组织的植入物感染模型实验测定涂层的体内抗感染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在小鼠体内仍保持着高效的杀菌性能,有效地抑制了炎症现象的产生。4.聚乙烯吡咯烷酮-松香季铵盐双功能抗菌涂层构建及性能研究。选取可聚合松香季铵盐(GMA-MPA-N+)为杀菌剂,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防污单体化合物,通过表面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在硅橡胶材料表面构建兼具杀菌和防污的双功能抗菌涂层。涂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高效杀菌性能,菌落指数降低值为1.35、1.29和1.02。同时涂层可以有效地抑制致病菌体在材料表面的成膜生长达21天。三种受试蛋白质(牛血清蛋白、溶菌酶和纤维蛋白原)在抗菌涂层得表面得吸附量分别下降63.86%、51.04%和64.69%。血小板在涂层附着量也降低74.79%,展现出优良的防污性能。涂层针对血红细胞的溶血性仅为1.69%,无显着得溶血现象产生,对于正常人体细胞也无显着的毒副作用产生,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小鼠皮下组织的植入物感染模型实验测定了涂层的体内抗感染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在小鼠体内仍保持着高效的杀菌性能,有效地抑制了炎症现象的产生。

李闯[10](2020)在《添加剂作用下阿司匹林结晶模拟和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制药工业中,超过80%的固体药物以晶体形态存在,结晶是医药生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序。晶体形态修饰,即高效制备具有特定晶习的晶体产品是结晶过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阿司匹林结晶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模拟研究溶剂和添加剂与晶面的相互作用,分析晶面结构特征,指导以添加剂作为晶体形貌调控的改性剂的筛选,并通过实验验证添加剂对阿司匹林晶体形貌调控的有效性。基于上述研究,开发了一种阿司匹林冷却-反溶剂结晶工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重量法测定阿司匹林在不同比例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发现其溶解度随着水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考察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阿司匹林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使用的浓度范围内(≤0.1%(w/w)),PVP对溶解度没有影响。使用Apelblat方程、van’t Hoff方程、CNIBS/R-K方程和Jouyban-Acree方程对热力学数据拟合,其中CNIBS/R-K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利用浊度法测定不同溶剂比例、降温速率、搅拌速率、添加剂种类以及添加量等条件对阿司匹林结晶介稳区宽度的影响,为结晶工艺设计和优化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分子模拟方法模拟不同比例乙醇-水混合溶剂中阿司匹林的修正晶习,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吻合良好。通过切割晶面分析各晶面特征,模拟水分子和乙醇分子在阿司匹林晶面上的吸附,并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添加剂与不同晶面的相互作用,为筛选添加剂提供理论指导。在模拟的基础上,筛选出对阿司匹林晶体形貌有明显影响的添加剂,即PVP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不同溶剂比例和添加剂条件下阿司匹林的形貌进行实验研究,发现阿司匹林长径比随着PVP浓度及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HPMC浓度增大而增大。从分子模拟的结果分析,这是由于PVP与(0 1 1)面相互作用最强且随着聚合度的增大相互作用增强,HPMC与(0 0 2)面相互作用最强,PVP和HPMC分别抑制(0 1 1)面和(0 0 2)面的生长造成了阿司匹林形貌的变化。在结晶热力学和晶体形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阿司匹林冷却-反溶剂结晶工艺,并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产品形貌、粒度分布和流动性的影响。最终确定工艺初始和结束时体系的含水量分别为16.31%wt和60%wt、添加剂PVP K88-96浓度为0.05%(g/g溶剂)、加入1%晶种(g/g原料)、降温速率0.3K/min、搅拌速率250rpm和加水速率5ml/min时可得到短棱柱状晶体,并可以显着改善产品粒度分布和流动性。

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合成稳定无定形纳米碳酸钙及其载药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1.2.1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的简介
        1.2.2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的用途
        1.2.3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1.2.4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稳定剂综述
        1.2.5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1.3 氟尿嘧啶的研究
        1.3.1 氟尿嘧啶的结构性质
        1.3.2 氟尿嘧啶的药代动力学
        1.3.3 氟尿嘧啶的药理性质
        1.3.4 氟尿嘧啶作为被载药物的研究进展
    1.4 姜黄素的研究
        1.4.1 姜黄素的结构性质
        1.4.2 姜黄素的药代动力学
        1.4.3 姜黄素的药理性质
        1.4.4 提高姜黄素水溶性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与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氟尿嘧啶检测波长的确定
        2.2.2 姜黄素检测波长的确定
        2.2.3 精密度实验
        2.2.4 稳定性测定
    2.3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2.3.1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
        2.3.2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制备条件的优化
    2.4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在甲醇-水中结晶实验及晶型计算
        2.4.1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在甲醇-水中结晶实验
        2.4.2 碳酸钙各晶型含量计算公式
    2.5 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合成稳定无定形纳米碳酸钙
    2.6 载药及体外药物释放
        2.6.1 复合颗粒的制备
        2.6.2 载药量的计算
        2.6.3 体外溶出度的测定
    2.7 检测方法及条件
        2.7.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7.2 X射线衍射仪(XRD)
        2.7.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7.4 高分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7.5 紫外-可见光谱仪(UV)
        2.7.6 比表面积分析仪(BET)
        2.7.7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TG-DSC)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ACC)的表征及其产率优化
        3.1.1 CO_2压力对ACC产率的影响
        3.1.2 反应温度对ACC产率的影响
        3.1.3 反应转速对ACC产率的影响
        3.1.4 反应时间对ACC产率的影响
        3.1.5 ACC的不稳定性
    3.2 无定形纳米碳酸钙在甲醇-水中结晶研究
    3.3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合成稳定ACC及其机理推测
        3.3.1 PVP辅助合成稳定ACC
        3.3.2 PVP含量对ACC-PVP比表面面积的影响
        3.3.3 PVP辅助合成稳定ACC机理推测
    3.4 ACC-PVP载药性能的研究
        3.4.1 5-FU@ACC-PVP复合颗粒的研究
        3.4.2 CUR@ACC-PVP复合颗粒的研究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2)生物基应激响应医学材料的构筑及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基应激响应材料概念
    1.2 生物基应激响材料分类
        1.2.1 pH响应生物基材料
        1.2.2 温度响应生物基材料
        1.2.3 磁响应生物基材料
        1.2.4 电刺激响应生物基材料
        1.2.5 超声响应生物基材料
        1.2.6 光响应生物基材料
        1.2.7 力学响应生物基材料
        1.2.8 离子响应生物基材料
        1.2.9 酶响应生物基材料
    1.3 应激响应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3.1 药物递送
        1.3.2 药物防伪
    1.4 立题依据、研究思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目标
        1.4.4 研究内容
        1.4.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时间响应性生物基应激材料的构筑及其药物防伪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含荧光标记的葡聚糖明胶水凝胶的制备
        2.2.2 PLA-香豆素6(PLA/C6)薄膜的制备
        2.2.3 负载有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明胶水凝胶的制备
        2.2.4 负载有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聚甘油凝胶的制备
        2.2.5 激光漂白动态编码PLA/C6薄膜及聚甘油凝胶
        2.2.6 归一化漂白区域荧光恢复强度(?)的计算
        2.2.7 PLA/C6薄膜的理化表征
        2.2.8 聚甘油凝胶的理化表征
        2.2.9 采用PLA/C6薄膜以及荧光聚甘油凝胶标记药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通过荧光恢复曲线解码荧光强度的概念性验证
        2.3.2 荧光恢复曲线的唯一性(防伪)验证
        2.3.3 动态编码长期防伪效力的验证
        2.3.4 动态编码标签标记药片的实际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H应激响应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同轴纤维的构筑及其药物释放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
        3.2.2 静电纺丝CAP/PU同轴纤维的制备
        3.2.3 CAP/PU同轴纤维材料表征
        3.2.4 细胞培养与生物相容性评价
        3.2.5 pH应激响应药物释放性能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AP/PU纤维的同轴结构
        3.3.2 同轴纤维的力学性能
        3.3.3 纤维的生物相容性
        3.3.4 pH应激响应药物释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响应四氧化三铁/聚己内酯复合纤维膜的构筑及其光致穿孔药物胞内递送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
        4.2.2 激光响应IONPs/PCL纤维膜的制备
        4.2.3 用于细胞培养的IONPs/PCL纤维膜基底的制备
        4.2.4 细胞培养实验
        4.2.5 载FD10 的PVP薄膜的制备及其释放性能测定
        4.2.6 PVP膜与IONPs纤维膜间距的测量
        4.2.7 激光响应IONPs/PCL纤维膜介导光致穿孔及空间选择性胞内递送
        4.2.8 定量分析FD10 胞内递送效率
        4.2.9 电镜与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激光响应IONPs复合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4.3.2 IONPs/PCL+PVP复合胞内递送系统的机制
        4.3.3 激光响应复合膜以低剂量药物实现胞内递送的验证
        4.3.4 空间选择性递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光响应四氧化三铁/聚乳酸复合膜的构筑及其精准杀伤眼部肿瘤细胞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
        5.2.2 PLA-IOC复合膜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5.2.3 激光诱导的微纳气泡的形成
        5.2.4 细胞培养
        5.2.5 激光应激响应PLA-IOC复合膜对细胞的杀伤
        5.2.6 测量PLA-IOC复合膜对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5.2.7 激光应激响应PLA-IOC复合膜空间选择性杀伤
        5.2.8 PLA-IOC复合膜单细胞水平精准杀伤
        5.2.9 PLA-IOC复合膜杀伤细胞的动物模型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LA-IOC复合膜的理化表征
        5.3.2 PLA-IOC复合膜对激光的应激响应
        5.3.3 PLA-IOC复合膜对细胞活性影响
        5.3.4 PLA-IOC复合膜的空间选择性杀伤
        5.3.5 PLA-IOC复合膜动物组织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授权发明专利
    三.获奖情况
    四.主持科研项目
    五.参加国际(内)学术会议
参考文献

(3)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尼群地平的研究
        1.2.1 尼群地平简介
        1.2.2 尼群地平的研究进展
    1.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研究
        1.3.1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简介
        1.3.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应用
    1.4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研究
        1.4.1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简介
        1.4.2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
    1.5 固体分散体
        1.5.1 固体分散体简介
        1.5.2 固体分散体的应用
    1.6 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
        1.6.1 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简介
        1.6.2 超临界沉淀技术的应用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2 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尼群地平及其固体分散体检测波长的确定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基础计算公式
    2.4 SAS装置图和反应流程
    2.5 工艺条件的优化
    2.6 溶出度与溶解度的计算
        2.6.1 溶解度的计算
        2.6.2 溶出度的计算
    2.7 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2.7.1 扫描电镜(SEM)分析
        2.7.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7.3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2.7.4 热重-差示扫描热量(TG-DSC)分析
        2.7.5 粒径分析
        2.7.6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UV-Vis)分析
        2.7.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分析
        2.7.8 核磁共振谱(~1H NMR)分析
第三章 NT/HPMC二元固体分散体的工艺研究
    3.1 工艺参数对NT/HPMC二元分散体溶出度的影响
        3.1.1 溶剂的影响
        3.1.2 反应物料配比的影响
        3.1.3 药物浓度的影响
        3.1.4 转速的影响
        3.1.5 温度的影响
        3.1.6 压力的影响
    3.2 固体分散体在不同PH溶出度
    3.3 固体分散体溶出度与前人研究比较
    3.4 不同工艺参数对分散体平均粒径的影响
        3.4.1 反应物料配比对粒径的影响
        3.4.2 溶剂对粒径的影响
        3.4.3 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3.4.4 转速对粒径的影响
        3.4.5 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3.4.6 压力对粒径的影响
    3.5 NT/HPMC固体分散体的表征
        3.5.1 扫描电镜(SEM)分析
        3.5.2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3.5.3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3.5.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3.5.5 红外光谱分析
        3.5.6 核磁共振
        3.5.7 分散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T/HPMC/PVP K30三元固体分散体的工艺研究
    4.1 NT/HPMC/PVP K30三元分散体载药量及包合率的测定
    4.2 工艺参数对NT/HPMC/PVP K30三元分散体的溶出度的影响
    4.3 扫描电镜(SEM)分析
    4.4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4.5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4.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4.7 红外光谱分析
    4.8 核磁共振
    4.9 分散体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
    4.10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缩写及符号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4)N-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两亲性聚合物
        1.1.1 两亲性聚合物的分类
        1.1.2 两亲性聚合物的自组装
    1.2 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
        1.2.1 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应用
        1.2.2 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3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聚合物
        1.3.1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聚合物的性质
        1.3.2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聚合物的应用
    1.4 立题依据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N-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物及其均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及纯化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部分
        2.2.1 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制备
        2.2.2 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均聚合
        2.2.3 单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均聚合
        2.2.4 双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均聚合
        2.2.5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单体的均聚合
    2.3 测试与表征
        2.3.1 结构的测定
        2.3.2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2.3.3 聚合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2.3.4 X射线衍射仪测试
        2.3.5 接触角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体的结构表征
        2.4.2 均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4.3 均聚物热稳定性的表征
        2.4.4 均聚物的接触角测试
        2.4.5 均聚物的X射线衍射仪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N-乙烯基吡咯烷酮无规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 实验部分
        3.2.1 NVP/[TBSE]_2-NVP的无规共聚合
        3.2.2 NVP/[TBSE]_2-NVP共聚物的脱保护
        3.2.3 NVP/LMA的无规共聚合
        3.2.4 TBSE-NVP/LMA的无规共聚合
    3.3 聚合物的表征
        3.3.1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测定
        3.3.2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VP-co-P([TBSE]_2-NVP)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4.2 PVP-co-PLMA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4.3 P(TBSE-NVP)-co-PLMA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4.4 无规共聚物热稳定性的表征
        3.4.5 无规共聚物的DSC表征
        3.4.6 两亲性共聚物的接触角测试
        3.4.7 两亲性共聚物自组装的形貌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N-乙烯基吡咯烷酮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 实验部分
        4.2.1 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4.2.2 单官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4.3 聚合物的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VP-b-PLM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4.4.2 P(TBSE-NVP)-b-PLM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4.4.3 嵌段共聚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核磁谱图
附录 B 红外光谱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5)叠氮基三甲基硅烷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叠氢基三甲基硅烷的合成
    1.1 相转移催化法
    1.2 连续合成法
2 TMSA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1 钛-镍异核双中心配合物的构筑
    2.2 叠氮基异吲哚的制备
    2.3 四唑并哌嗪类螺环化合物的合成
    2.4 TMSA的发展前景
        2.4.1 C(sp2)—H和C(sp3)—H的串联双胺化
        2.4.2 新型2-吡咯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3 结束语

(6)无碱条件下甘油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生物柴油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1.1.2 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背景
    1.2 甘油选择性氧化制备甘油酸
        1.2.1 单金属催化剂
        1.2.2 双金属催化剂及三金属催化剂
    1.3 甘油选择性氧化制备二羟基丙酮
        1.3.1 Pt-Bi催化剂
        1.3.2 Pt-Sb催化剂
    1.4 载体对催化剂的影响
        1.4.1 碳载体
        1.4.2 氧化物载体
    1.5 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
    2.1 实验试剂
    2.2 催化剂的表征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2.2.2 拉曼光谱分析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5 氮气等温吸脱附分析
        2.2.6 扫描电镜分析
        2.2.7 透射电镜分析
        2.2.8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
        2.2.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检测
    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2.3.1 常压下的甘油氧化反应
        2.3.2 高压下的甘油氧化反应
    2.4 反应产物分析
        2.4.1 检测仪器和分析条件
        2.4.2 反应物和各产物定性和定量分析
        2.4.3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氮掺杂的碳膜包覆活性炭负载的铂催化剂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氮掺杂的碳膜包覆的复合载体的制备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的表征及结果分析
        3.3.2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3.3.3 不同反应条件对Pt_(2.5)/N_(5.2)C-XC-72 上甘油氧化活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t(μ-SC_8H_(17))_2]_n作为前驱体制备的铂催化剂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载体的制备
        4.2.2 前驱体[Pt(μ-SC_8H_(17))_2]_n的制备
        4.2.3 催化剂的制备
        4.2.4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表征及结果分析
        4.3.2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氮掺杂具有核壳结构的Sb@PtSb_2/NC催化剂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载体的制备
        5.2.2 催化剂的制备
        5.2.3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的表征及结果分析
        5.3.2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氮掺杂碳负载PtRu合金催化剂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催化剂的制备
        6.2.2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催化剂的表征及结果分析
        6.3.2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形貌三氧化钨负载的Pt/WO_3催化剂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载体的制备
        7.2.2 催化剂的制备
        7.2.3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催化剂的表征及结果分析
        7.3.2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或已完成的相关论文和科研成果

(7)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索引表
第1章 前言
    1.1 疼痛
    1.2 镇痛药物的研究现状
        1.2.1 化学镇痛药物
        1.2.2 中药镇痛药物
    1.3 鼠妇的研究现状
    1.4 延胡索的研究现状
    1.5 徐长卿的研究现状
    1.6 凝胶剂
        1.6.1 凝胶剂的类型
        1.6.2 新型凝胶剂的类型及其应用
    1.7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延胡索乙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甲元卿提取液的制备
        2.2.2 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甲元卿提取液的制备
        2.3.2 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制备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仪器
        3.1.2 材料与试剂
        3.1.3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甲元卿成膜凝胶处方初步筛选
        3.2.2 甲元卿成膜凝胶制备工艺考察
        3.2.3 甲元卿成膜凝胶处方优化分析
        3.2.4 甲元卿成膜凝胶最终处方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甲元卿成膜凝胶处方初步筛选
        3.3.2 甲元卿成膜凝胶制备工艺考察
        3.3.3 甲元卿成膜凝胶处方优化分析
        3.3.4 甲元卿成膜凝胶最终处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甲元卿成膜凝胶质量标准研究
    4.1 仪器与试剂
        4.1.1 仪器
        4.1.2 材料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甲元卿成膜凝胶理化性质的考察
        4.2.2 甲元卿成膜凝胶主要成分的分析
        4.2.3 甲元卿成膜凝胶稳定性考察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甲元卿成膜凝胶理化性质的考察
        4.3.2 甲元卿成膜凝胶主要成分的分析
        4.3.3 甲元卿成膜凝胶稳定性考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甲元卿成膜凝胶的镇痛抗炎效果评价
    5.1 仪器与试剂
        5.1.1 仪器
        5.1.2 材料与试剂
        5.1.3 实验动物
    5.2 实验方法
        5.2.1 甲元卿成膜凝胶镇痛效果考察
        5.2.2 甲元卿成膜凝胶抗炎效果考察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醋酸扭体实验
        5.3.2 福尔马林致痛实验
        5.3.3 甲元卿成膜凝胶抗炎效果考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1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药用高分子辅料的药代动力学
    1.2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类、性质及应用
        1.2.1 PVP的分类
        1.2.2 PVP的性质和应用
    1.3 PVP K12 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1.4 聚乙烯吡咯烷酮体内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方案
第2章 PVP K12 的质谱分析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方案
    2.3 试验仪器、药品与试剂
    2.4 实验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PVP K12 的分子量分布及带电规律
        2.5.2 PVP K12 的质谱裂解
第3章 大鼠血浆中PVP K12 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3.1 试验仪器、药品与试剂
    3.2 溶液和样品的配制
    3.3 大鼠血浆中PVP K12 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3.3.1 质谱条件
        3.3.2 色谱条件
        3.3.3 大鼠血浆样品前处理
        3.3.4 讨论
    3.4 分析方法验证
        3.4.1 选择性
        3.4.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3.4.3 准确度与精密度
        3.4.4 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3.4.5 残留考察
        3.4.6 稳定性
第4章 PVP K12 的大鼠血浆药代动力学研究
    4.1 试验仪器、药品与试剂以及试验动物
    4.2 溶液和样品的配制
    4.3 给药方案及样品收集
    4.4 待测样品处理及分析
    4.5 试验结果及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硅橡胶表面松香季铵盐双功能抗菌涂层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防污涂层改性
        1.2.2 杀菌剂涂层改性
        1.2.3 松香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2 马来海松酸季铵盐抗菌涂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2.3 马来海松酸季铵盐抗菌涂层的制备
        2.2.4 杀菌性能测试
        2.2.5 抗菌体成膜测试
        2.2.6 溶血性测试
        2.2.7 细胞毒性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及润湿性
        2.3.2 涂层杀菌性能
        2.3.3 涂层抗菌膜生长性能
        2.3.4 涂层溶血性及细胞毒性
    2.4 本章小结
3 聚多巴胺-两性离子-松香季铵盐双功能抗菌涂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2.3 涂层化合物的合成及双功能涂层的构建
        3.2.4 杀菌性能测试
        3.2.5 抗菌体成膜测试
        3.2.6 蛋白质吸附测试
        3.2.7 血小板吸附测试
        3.2.8 溶血性测试
        3.2.9 细胞毒性测试
        3.2.10 体内抗感染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及润湿性
        3.3.2 涂层抗菌性能
        3.3.3 涂层抗菌膜生长性能
        3.3.4 涂层的防污性能
        3.3.5 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3.3.6 小鼠体内抗炎症
    3.4 本章小结
4 聚乙二醇-松香季铵盐双功能抗菌涂层构建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2.3 单体化合物及双功能涂层的构建
        4.2.4 杀菌性能测试
        4.2.5 抗菌体成膜测试
        4.2.6 蛋白质吸附测试
        4.2.7 血小板吸附测试
        4.2.8 溶血性测试
        4.2.9 细胞毒性测试
        4.2.10 体内抗感染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体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
        4.3.2 涂层润湿性,形貌和化学组成
        4.3.3 涂层的抗菌,防污和抗生物膜性能
        4.3.4 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4.3.5 小鼠体内抗炎症
    4.4 本章小结
5 聚乙烯吡咯烷酮-松香季铵盐双功能抗菌涂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2.3 单体化合物合成及双功能涂层的构建
        5.2.4 杀菌性能测试
        5.2.5 抗菌体成膜测试
        5.2.6 蛋白质吸附测试
        5.2.7 血小板吸附测试
        5.2.8 溶血性测试
        5.2.9 细胞毒性测试
        5.2.10 体内抗感染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涂层润湿性,形貌和化学组成
        5.3.2 涂层的杀菌性能
        5.3.3 涂层的抗成膜性能
        5.3.4 涂层的防污性能
        5.3.5 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5.3.6 小鼠体内抗炎症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添加剂作用下阿司匹林结晶模拟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晶体结构和结晶工艺的基本概念
        1.2.1 晶体
        1.2.2 晶型
        1.2.3 晶胞
        1.2.4 晶系
        1.2.5 结晶工艺的基本概念
    1.3 晶体形貌的调控方法和研究现状
        1.3.1 添加剂
        1.3.2 溶剂
        1.3.3 过饱和度
        1.3.4 温度
        1.3.5 晶种
        1.3.6 搅拌速率
        1.3.7 晶体形貌的在线检测
        1.3.8 基于晶体形貌的群体粒数衡算模型模拟晶体群体的形状分布
    1.4 分子模拟在晶体研究中的应用
        1.4.1 晶体结构模拟
        1.4.2 晶体理论形貌模拟
        1.4.3 晶体实际形貌模拟
    1.5 阿司匹林的结晶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阿司匹林结晶热力学研究
    2.1 溶解度
        2.1.1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2.1.2 溶解度模型
    2.2 介稳区
        2.2.1 介稳区的测定方法
    2.3 实验研究
        2.3.1 试剂与仪器
        2.3.2 溶解度的测定
        2.3.3 溶解度的计算
        2.3.4 溶解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2.3.5 介稳区的测定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溶剂比例对溶解度的影响
        2.4.2 添加剂对溶解度的影响
        2.4.3 溶解度数据拟合及热力学分析
        2.4.4 介稳区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溶剂与添加剂作用下的分子模拟
    3.1 引言
    3.2 模拟计算
        3.2.1 力场及电荷分配方法筛选
        3.2.2 理论晶习预测
        3.2.3 修正模型晶习预测
        3.2.4 晶面结构分析
        3.2.5 溶剂分子吸附研究
        3.2.6 添加剂分子吸附研究
    3.3 结果讨论
        3.3.1 力场筛选结果
        3.3.2 理论晶习
        3.3.3 修正晶习及结果讨论
        3.3.4 晶面结构分析
        3.3.5 溶剂分子吸附分析
        3.3.6 添加剂分子吸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溶剂及添加剂对阿司匹林形貌的影响研究
    4.1 晶体生长方法
        4.1.1 降温法
        4.1.2 溶剂挥发法
        4.1.3 扩散法
    4.2 添加剂筛选思路
    4.3 实验研究
        4.3.1 试剂与仪器
        4.3.2 阿司匹林晶体培养
    4.4 结果讨论
        4.4.1 溶剂比例对阿司匹林晶体形貌的影响
        4.4.2 溶剂比例对阿司匹林晶体长径比的影响
        4.4.3 添加剂对阿司匹林晶体形貌的影响
        4.4.4 添加剂对阿司匹林晶体长径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添加剂作用下阿司匹林结晶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研究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初始条件的确定
        5.2.3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5.3 结果讨论
        5.3.1 添加剂浓度的影响
        5.3.2 晶种加入量的影响
        5.3.3 降温速率的影响
        5.3.4 搅拌速率的影响
        5.3.5 加水速率的影响
        5.3.6 结晶工艺条件的确定
        5.3.7 产品XRD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论文的创新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合成稳定无定形纳米碳酸钙及其载药性能的研究[D]. 许丹.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生物基应激响应医学材料的构筑及响应机理研究[D]. 华大威.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及其性能研究[D]. 郝建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4]N-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D]. 刘敏. 辽宁大学, 2021(12)
  • [5]叠氮基三甲基硅烷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马利娟,李娟,门靖. 有机硅材料, 2020(04)
  • [6]无碱条件下甘油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D]. 杨丽华. 浙江大学, 2020
  • [7]甲元卿成膜凝胶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D]. 杨春苗. 吉林大学, 2020(08)
  • [8]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1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郭智琼. 吉林大学, 2020(08)
  • [9]硅橡胶表面松香季铵盐双功能抗菌涂层构建及性能研究[D]. 李兆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10]添加剂作用下阿司匹林结晶模拟和实验研究[D]. 李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