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葡萄球菌论文_刘宗争,邓旭明,王建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血葡萄球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葡萄球菌,金黄色,抗体,噬菌体,全人,西林,鉴定。

溶血葡萄球菌论文文献综述

刘宗争,邓旭明,王建锋[1](2019)在《胡椒碱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测定胡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α溶血素(α-Hemolysin, Hla)溶血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初步阐明其机制,为胡椒碱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依据,试验选择Hla为靶标,通过溶血活性试验测定不同浓度胡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共培养物上清液溶血活性的影响,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及生长曲线试验考察胡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试验初步阐明胡椒碱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溶血活性的机制,通过乳酸脱氢酶(LDH)试验考察胡椒碱对共培养物上清液介导的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胡椒碱可显着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Hla的表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培养物上清液的溶血活性,不同浓度胡椒碱均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生长,且可保护A549细胞免于培养物上清液介导的细胞损伤。说明胡椒碱能够通过抑制Hla的表达而缓解培养物上清液介导的A549细胞损伤,可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9期)

尚翠玲,林静,金慧琴,孟佳丽,李昕[2](2019)在《猪源γ-溶血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找到引起养猪场送检猪发病的原因,试验采用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等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生长特性、菌落特征、生化试验结果与葡萄球菌属中的溶血葡萄球菌基本一致,但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并未出现溶血现象;分离菌株与溶血葡萄球菌L50菌株(KU179371. 1)同源性为99. 9%,且进化程度最相近;分离菌株导致小鼠出现运动迟缓、群聚扎堆等临床症状,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相同形态特征和菌体特征的菌株;分离菌株对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敏感,对头孢哌酮、多西环素、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等14种药物耐药。说明从病猪体内分离的菌株是存在多重耐药的γ-溶血葡萄球菌。(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7期)

孙茂,何学文,邓嘉强,徐悦,王君锐[3](2019)在《亚抑菌质量浓度的百里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α-溶血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的感染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治疗金葡菌肺炎的新靶标。因此,研究百里香酚对金葡菌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测定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生长曲线并进行了溶血试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荧光定量PCR以及细胞毒性试验。【结果】百里香酚对金葡菌USA300的MIC为256μg/mL,亚抑菌质量浓度的百里香酚(32μg/mL)可下调金葡菌hla和RNAIII的转录水平,降低α-溶血素的表达,对溶血素介导的肺癌上皮细胞A549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百里香酚具有成为新型抗金葡菌感染药物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春,吴桐,秦大莲,于红,谢翔[4](2019)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全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全人源单链抗体文库中筛选并鉴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α-HL)单链抗体。方法:IPTG低温诱导α-HL融合蛋白表达并纯化鉴定;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单链抗体文库中筛选抗α-HL全人源单链抗体(sc Fv)。将筛选并测序鉴定正确的15株sc Fvs插入p LZ16载体进行表达验证和ELISA鉴定。结果:表达纯化的α-HL融合蛋白为可溶性蛋白,大小约为90 k D。采用表达的α-HL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经过4轮噬菌体展示筛选,ELISA结果显示大约有34%的sc Fvs与α-HL具有结合特性。将与α-HL结合良好且序列正确的15株sc Fvs插入p LZ16载体中进行可溶性表达后,经Western blot验证正确; ELISA鉴定结果显示:sc Fvs与购买的α-HL(Sigma,USA)、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与白色葡萄球菌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筛选到抗α-HL全人源单链抗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张波,王曼,王凤青,张蕾,管玉[5](2019)在《牛源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单链抗体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腺炎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抗生素是治疗奶牛乳腺炎的首选方法,但易出现耐药菌株。而目前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疫苗也不能对奶牛乳腺炎提供足够的保护,疫苗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激发机体产生抗体,故被动免疫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抗体也许能对感染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首先扩增得到影响其致病性的重要毒力因子-α溶血素(Hla)的编码基因,然后将其转化到E.coli中进行表达并纯化,再以此纯化产物为抗原,从牛源噬菌体单链抗体表达文库中筛选到了一株针对α溶血素(Hla)高亲和力的scFv,最终将该scFv进行纯化。本研究一方面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奶牛乳腺炎提供一种新思路,另一方面也为分子水平上研究α溶血素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阻断分子。(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郜梦露[6](2019)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表型与杀白细胞毒素基因及耐药性间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金黄色葡萄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机会致病菌之一,其可产生多种毒素。例如:杀白细胞毒素,溶血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肠毒素等。金葡菌通过各种毒素及侵袭酶的综合作用,对人体及动物造成多种感染。其毒力因子杀白细胞毒素作为金葡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可以加重诱发各种感染,如:表皮感染,坏死性肺炎等。通常,多数金葡菌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h后生成完全溶血性的β溶血环(SCHP)。在我们的工作中,观察到小部分金葡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成了不完全性溶血环(SIHP),且此小部分金葡菌的抗生素耐药与产β溶血环的金葡菌耐药情况有所不同。目的:本实验目的是分别探究不完全溶血表型的金葡菌(SIHP)和携带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金葡菌的耐药性特征,并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不完全性溶血表型与其杀白细胞毒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2016年-2017年间保存的754株金葡菌中采用随机抽选并排除重复菌后获得211株金葡菌。211株菌经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VITEK V3.0)技术鉴定为金葡菌。每株金葡菌在四种的哥伦比亚血固体培养基(OXOID UK,bioMérieux French,BD USA,TianDa China)分别培养24小时,传至十代后仍保持产生不完全溶血环性状的金葡我们称之为不完全溶血性金葡菌(SIHP),反之,形成完全溶血环的金葡菌称为完全溶血性金葡菌(SHCP)。经PCR及凝胶电泳成像法检测pvl基因。用MicroScanWalkAway96(SIMENS)仪器检测了所有待测菌的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所使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11株金葡菌经鉴定,52(24.64%)株保持不完全溶血环性状即为SIHP,159(75.36%)株为SHCP。同时,211株金葡中15株(7.11%)金葡菌含有pvl基因,其中在SIHP中有8(15.38%)株,SHCP中有7株(4.40%),SIHP的pvl基因的阳性率显着高于SHCP,两者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20种抗生素中,SIHP有七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跟SCHP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七种抗生素分别是:苯唑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pvl阳性菌4种抗生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性与pvl阴性菌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IHP菌株中pvl的检出率高于SCHP。pvl阳性菌对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抗性较低。此外,SIHP菌株对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的敏感性显着高于SCHP,同时SCHP菌株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显着高于SIHP。研究结果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张贵堂[7](2018)在《1例耐甲氧西林溶血表皮葡萄球菌检测及用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淋球菌尿道炎合并或继发感染耐甲氧西林溶血表皮葡萄球菌检测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指导临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溶血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文献未见报道,产β-内酰胺酶菌株临床报道文献资料较少。方法从门诊淋球菌感染患者尿道分泌物中检测出耐甲氧西林溶血表皮葡萄球菌1例,对19种抗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苯唑西林耐药,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中介,米诺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夫西地酸、呋喃妥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敏感;纸片法,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均耐药。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以耐甲氧西林菌株(MRSE)居多,MRSE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应加强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94期)

李春,吴桐,秦大莲,于红,谢翔[8](2018)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全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从全人源单链抗体文库中筛选并鉴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α-HL)单链抗体。方法 :IPTG低温诱导α-HL融合蛋白表达并纯化鉴定;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单链抗体文库中筛选抗α-HL全人源单链抗体(scFv)。将筛选并测序鉴定正确的15株scFvs插入pLZ16载体进行表达验证和ELISA鉴定。结果 :表达纯化的α-HL融合蛋白为可溶性蛋白,大小约为90kDa。采用表达的α-HL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经过4轮噬菌体展示筛选,ELISA结果显示大约有34%的scFvs与α-HL具有结合特性。将与α-HL结合良好且序列正确的15株scFvs插入pLZ16载体中进行可溶性表达后,经Western blot验证正确;ELISA鉴定结果显示:scFvs与购买的α-HL(Sigma,USA)、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与白色葡萄球菌无交叉反应。结论 :成功筛选到抗α-HL全人源单链抗体。(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期刊2018-11-07)

郑琳,洪志明,李瑜珍,张惠媚,卫清[9](2018)在《复方中药对溶血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临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溶血葡萄球菌的生物膜生成能力进行筛选,并测试临床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常用复方中药体外抗生物膜活性。方法:采用体外半定量结晶紫法检测各种复方中药的抗生物膜活性;采用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模型检测抗细菌附着活性。结果:从前列腺液中收集到的溶血葡萄球菌95%的菌株都能生成生物膜;所筛选的复方中药中,前列通瘀胶囊清除生物膜能力最强;且能有效抑制生物膜生成的溶血葡萄球菌在前列腺上皮细胞的附着作用。结论:生物膜是细菌感染引发慢性前列腺炎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前列通瘀胶囊能有效清除溶血葡萄球菌生物膜。(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20期)

范菲楠,刘翠玉,黄晓丽,李彩圆,聂署萍[10](2018)在《不同方法鉴定临床分离株有β溶血环的葡萄球菌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2 compact)、国产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系统Clin-TOF-Ⅱ型仪器及其搭载的Bio Explorer V2.1鉴定数据库(Clin-TOF质谱系统)和乳胶凝集法鉴定临床分离株有β溶血环的葡萄球菌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Clin-TOF质谱系统和乳胶凝集法分别鉴定193株临床分离株有β溶血环的葡萄球菌,其中103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0株为溶血葡萄球菌,评价叁种方法的鉴定性能。叁种方法结果不一致时,采用16Sr DNA扩增测序进行结果验证。结果 VITEK-2 compact、Clin-TOF质谱系统和乳胶凝集法鉴定对10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准确率、特异性和假阴性率分别为100%(103/103)、99.03%(102/103)、96.12%(99/103),100%、100%、100%和0、0.97%、3.74%。VITEK-2 compact、Clin-TOF质谱系统对90株溶血葡萄球菌鉴定结果正确率均为100%,而乳胶凝集法鉴定结果均为非金黄色葡萄球菌。VITEK-2 Compact、Clin-TOF MS和LAT与参考方法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TEK-2 compact鉴定时间为4.58±0.23h,而Clin-TOF MS系统和乳胶凝集法鉴定时间分别为27.84±1.96min和2.22±0.51min。通过方差分析,叁种检测方法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叁种方法对临床分离株有β溶血环的葡萄球菌鉴定准确率和特异度均较好。与VITEK-2 compact相比,Clin-TOF质谱系统,检测速度快,通量高,可作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鉴定有β溶血环的葡萄球菌的常规方法。而乳胶凝集法成本低、时效快,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查鉴定。(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8年14期)

溶血葡萄球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找到引起养猪场送检猪发病的原因,试验采用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等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生长特性、菌落特征、生化试验结果与葡萄球菌属中的溶血葡萄球菌基本一致,但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并未出现溶血现象;分离菌株与溶血葡萄球菌L50菌株(KU179371. 1)同源性为99. 9%,且进化程度最相近;分离菌株导致小鼠出现运动迟缓、群聚扎堆等临床症状,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相同形态特征和菌体特征的菌株;分离菌株对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敏感,对头孢哌酮、多西环素、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等14种药物耐药。说明从病猪体内分离的菌株是存在多重耐药的γ-溶血葡萄球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血葡萄球菌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宗争,邓旭明,王建锋.胡椒碱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的表达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2].尚翠玲,林静,金慧琴,孟佳丽,李昕.猪源γ-溶血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3].孙茂,何学文,邓嘉强,徐悦,王君锐.亚抑菌质量浓度的百里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4].李春,吴桐,秦大莲,于红,谢翔.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全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初步鉴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5].张波,王曼,王凤青,张蕾,管玉.牛源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单链抗体研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9

[6].郜梦露.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表型与杀白细胞毒素基因及耐药性间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7].张贵堂.1例耐甲氧西林溶血表皮葡萄球菌检测及用药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8].李春,吴桐,秦大莲,于红,谢翔.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全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初步鉴定[C].第十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2018

[9].郑琳,洪志明,李瑜珍,张惠媚,卫清.复方中药对溶血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J].中医药导报.2018

[10].范菲楠,刘翠玉,黄晓丽,李彩圆,聂署萍.不同方法鉴定临床分离株有β溶血环的葡萄球菌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

论文知识图

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照片溶血葡萄球菌linA/linA′基因...溶血葡萄球菌(51株)对13种抗生素...溶血葡萄球菌ermC基因PCR产物溶血葡萄球菌16S rRNA基因序列...溶血葡萄球菌msrA/msrB基因P...

标签:;  ;  ;  ;  ;  ;  ;  

溶血葡萄球菌论文_刘宗争,邓旭明,王建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