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抗原论文_刘硕,张黎,王玉琳,黄维金,王佑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包膜抗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原,病毒,包膜,蛋白,细胞,疫苗,前列腺。

包膜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刘硕,张黎,王玉琳,黄维金,王佑春[1](2019)在《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变异及抗原表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博拉病毒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中引起严重出血热疾病,死亡率高。包膜糖蛋白为埃博拉病毒唯一与病毒吸附宿主细胞、融合和进入等功能相关的蛋白。包膜糖蛋白突变会影响病毒感染力、细胞嗜性和与抗血清的中和敏感性。本文系统分析了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氨基酸突变,结合抗体结合位点和T细胞表位分析其对于埃博拉病毒感染和疫苗保护效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万明明[2](2019)在《以包膜糖蛋白gB/D为抗原的2型单纯疱疹病毒新型疫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是一种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之一,具有嗜神经性,通过潜伏在神经元细胞中而在体内持续存在。生殖器疱疹是2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通常是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者皮肤表面或分泌物进行传播的,但由于HSV-2病毒通常与艾滋病病毒(HIV)协同感染,因此常能增加HIV感染风险3-4倍。单纯疱疹病毒具有一次感染,终身潜伏,反复复发的特点,光照、免疫功能下降,压力等都会造成病毒的复发。目前针对HSV-2病毒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或治疗,感染HSV-2病毒后只能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来进行治疗,但由于病毒感染时常伴随无症状脱落或轻微瘙痒,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使HSV-2病毒的预防变得极为困难,且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也容易造成耐药突变病毒株的产生,因此对于HSV-2病毒疫苗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由于HSV-2病毒具有感染后潜伏并复发的现象,因此HSV-2病毒的疫苗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预防性疫苗的目的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预防HSV-2病毒的感染,防止病毒的潜伏,常用小鼠作为动物模型,而治疗性疫苗的目的是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应答,主要用于已经感染了HSV-2病毒的患者,通过细胞免疫清除机体内复发的病毒,以及通过缓解病毒复发时的症状产生来降低患者的痛苦,常用豚鼠作为动物模型。本实验分别研究了HSV-2病毒的预防性及治疗性疫苗在小鼠和豚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及保护作用。(1)构建了两种质粒分别为Ucoe-mgB和Ucoe-gBFerritin,并验证了两种质粒在真核细胞293T中的表达。(2)使用293 6E细胞大量表达两种蛋白,并与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评价免疫原性及针对致死剂量攻毒的小鼠的保护力。(3)使用本实验室构建的重组腺病毒疫苗rAd-gD,rAd-△UL25,rAd-gD-△UL25免疫半数致死剂量攻毒的豚鼠,评价重组腺病毒疫苗对于豚鼠的保护力。结果表明:(1)在DNA疫苗的水平上,Ferritin的引入没有提升gB的免疫原性。(2)DNA疫苗与DNA-蛋白联合疫苗对于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上各有优势,细胞免疫对于清除体内初次感染后二次复制出的病毒具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而体液免疫对于初次感染的病毒具有杀伤作用,且几种疫苗均诱导Th1偏向的Th细胞免疫。(3)重组腺病毒疫苗可以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引入UL25作为免疫原后可以更好的保护豚鼠,可以降低病毒复发的频率,在病毒复发时抑制病理状况的产生。(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翁锡君,谢立平,郑祥义,汪朔,蔡柏森[3](2016)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4年1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包膜侵犯组(p T3a期,110例)和局限包膜内组(pT_2期,112例)。采用Gleason评分评价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 PSA),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PSAD。结果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leason评分、tPSA、f/t及PSA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tPSA、f/t、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3〔95%CI(0.549,0.697)〕、0.653〔95%CI(0.582,0.725)〕、0.338〔95%CI(0.267,0.408)〕、0.708〔95%CI(0.641,0.775)〕,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D最佳界点为0.27μg·L~(-1)·cm~(-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48.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0%、8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PSAD是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危险因素〔OR=4.639,95%CI(1.303,16.514),P=0.018〕。结论 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6年20期)

哈明昊,佘会元,吴建秋,孙莉萍,沈文娟[4](2015)在《乙型肝炎病毒包膜区和核心区CTL抗原表位变异对感染慢性化及疾病转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HBV包膜区和核心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抗原表位变异的规律及对疾病发展转归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无症状HBs Ag携带者(ASC)3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3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23例。采用DNA测序法检测HBV包膜区和核心区病毒序列及表位变异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在入组患者中,HBV包膜区CTL抗原表位41~49、88~96、97~108、172~180和185~194变异率分别为48个(55.2%)、13个(14.9%)、11个(12.6%)、9个(10.3%)和6个(6.9%);HBV CTL 41~49位变异率在CHB和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异率分别为60.0%和65.2%,显着高于ASC[31.6%,P<0.05];HBV核心区CTL抗原表位18~27和91~95的变异率分别为18个(56.2%)和14个(43.8%),HBV CTL18~27位的变异率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分别为20.0%和30.4%,显着高于ASC[10.5%,P<0.05];多变量分析表明,HBV核心区CTL 41~49的变异是预示HBV感染后患者肝内炎症活动、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进展、迁延并发生肝炎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V CTL变异是HB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预示病情将进展或加重。(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闫晶晶,吕茂民,赵雄,尹惠琼,章金刚[5](2015)在《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B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包膜糖蛋白B(glycoprotein B,g B)的结构及理化特性,预测g B的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基于HCMV g B的序列,利用两种在线B细胞表位预测程序及DNAstar软件对g B进行预测;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同源构建g B叁级结构模型,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与结论综合多项分析,预测得到HCMVg B的多个线性B细胞表位,为后续验证其优势中和表位,建立富含高效价中和抗体的原料血浆的筛选方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期刊2015年03期)

彭波,谢伟岸,黄超洋,刘腊兰,吴舒婷[6](2013)在《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B的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B(gB)的叁级结构并预测其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根据人巨细胞病毒gB蛋白的胞外域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其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联合在线B细胞表位预测程序BcePred,通过其理化特性来综合预测该蛋白可能的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的同源建模方法构建gB蛋白的叁级结构模型,对在生理叁聚体条件下该蛋白各预测表位进行验证.结果:成功预测出人巨细胞病毒gB蛋白的多个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区段,其中预测出的5个表位区段不属于任何已发现的抗原区域,为后续验证其优势中和表位,研制安全、高效的表位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刘安兵,黄雅萍,胡建华,梁韩英,杨熔[7](2013)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gB抗原血症及gB特异性CD8~+T细胞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HCMVgB抗原血症在HCM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以及gB诱导的特异性CD8+T细胞在控制病毒激活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移植术后时间进行分组,免疫组化法检测92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白细胞样本中的gB、IE和pp65抗原,分析gB抗原检测在监测HCMV感染中的意义。应用SYFPEITHI和REVEALTM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肽结合力测定筛选出潜在T细胞表位,进而合成MHC-肽五聚体,应用基于流式细胞术的五聚体染色分析筛选出gB相对优势表位。结果 HCMV gB抗原与pp65和IE抗原检测均呈正相关,其阳性率(82.6%)和pp65抗原阳性率(90.2%)差异无显着意义(P=0.065),但比IE抗原阳性率(92.4%)低(P=0.035)。叁种抗原检测阳性率在移植术后1年内无显着差异;而在移植术1年后,gB阳性率低于IE和pp65阳性率(P=0.005),并且在gB阴性而IE或pp65阳性的标本中,IE或pp65阳性值处于一个较低的范围(1~6/5×104WBC)。gB332-340可能是CD8+T细胞的免疫优势靶位,其诱导的gB特异性CD8+T细胞与gB抗原血症的发生呈现负相关。结论 HCMV gB对移植术后早期诊断感染有潜在的价值,并可能是一个提示病毒感染能力的指标;在对长期随访病人HCMV感染的监测中,gB与pp65、IE正相关,或许成为诊断HCMV感染的重要补充;gB特异性CD8+T细胞的免疫应答在控制HCMV感染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田晓晨,闻玉梅[8](2010)在《剖析乙肝病毒的包膜——乙肝表面抗原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乙肝表面抗原作为病毒的包膜蛋白,在病人体内大量存在,甚至远远超过成熟病毒颗粒的含量。这表明表面抗原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笔者介绍了乙肝表面抗原在乙肝持续性感染致病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自然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王正茂,李琳,管文燕,李越希[9](2010)在《真核细胞表达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包膜糖蛋白B及其抗原性与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纯化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 I)包膜糖蛋白gB,并分析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化学合成了包膜糖蛋白gB1胞外区基因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至HEK293细胞,表达的蛋白用羊抗HSV1+HSV2血清作为一抗,用ELISA检测其抗原性;用纯化的gB1蛋白免疫昆明小鼠,观察诱发抗体产生的时间及其效价,并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抗gB1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重组gB1抗原的能力,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重组gB1蛋白,ELISA证实羊抗HSV1+HSV2多抗能够识别重组gB1蛋白;重组gB1蛋白免疫小鼠7周后,小鼠血清中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5×103,表明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并纯化的重组gB1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为HSV检测试剂和疫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康高飞,雷鸣[10](2009)在《我国登革2型病毒包膜E蛋白B区抗原表位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预测登革2型病毒包膜E蛋白B区抗原表位。方法采用哈佛大学分子免疫基金会在线提供的抗原肽预测软件结合Hopp&woods亲水性参数、Janin可及性参数、极性参数、柔韧性参数及二级结构方案对登革2型病毒包膜E蛋白B区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登革2型病毒包膜E蛋白B区抗原表位可能位于第40-46位、第121-147位,第131-137位氨基酸区域内或附近,这2个被预测的区域均含有β-转角或无规卷曲结构。结论该研究对应用合成肽抗原进行登革热早期诊断及相关抗体的制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09年06期)

包膜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是一种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之一,具有嗜神经性,通过潜伏在神经元细胞中而在体内持续存在。生殖器疱疹是2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通常是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者皮肤表面或分泌物进行传播的,但由于HSV-2病毒通常与艾滋病病毒(HIV)协同感染,因此常能增加HIV感染风险3-4倍。单纯疱疹病毒具有一次感染,终身潜伏,反复复发的特点,光照、免疫功能下降,压力等都会造成病毒的复发。目前针对HSV-2病毒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或治疗,感染HSV-2病毒后只能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来进行治疗,但由于病毒感染时常伴随无症状脱落或轻微瘙痒,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使HSV-2病毒的预防变得极为困难,且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也容易造成耐药突变病毒株的产生,因此对于HSV-2病毒疫苗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由于HSV-2病毒具有感染后潜伏并复发的现象,因此HSV-2病毒的疫苗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预防性疫苗的目的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预防HSV-2病毒的感染,防止病毒的潜伏,常用小鼠作为动物模型,而治疗性疫苗的目的是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应答,主要用于已经感染了HSV-2病毒的患者,通过细胞免疫清除机体内复发的病毒,以及通过缓解病毒复发时的症状产生来降低患者的痛苦,常用豚鼠作为动物模型。本实验分别研究了HSV-2病毒的预防性及治疗性疫苗在小鼠和豚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及保护作用。(1)构建了两种质粒分别为Ucoe-mgB和Ucoe-gBFerritin,并验证了两种质粒在真核细胞293T中的表达。(2)使用293 6E细胞大量表达两种蛋白,并与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评价免疫原性及针对致死剂量攻毒的小鼠的保护力。(3)使用本实验室构建的重组腺病毒疫苗rAd-gD,rAd-△UL25,rAd-gD-△UL25免疫半数致死剂量攻毒的豚鼠,评价重组腺病毒疫苗对于豚鼠的保护力。结果表明:(1)在DNA疫苗的水平上,Ferritin的引入没有提升gB的免疫原性。(2)DNA疫苗与DNA-蛋白联合疫苗对于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上各有优势,细胞免疫对于清除体内初次感染后二次复制出的病毒具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而体液免疫对于初次感染的病毒具有杀伤作用,且几种疫苗均诱导Th1偏向的Th细胞免疫。(3)重组腺病毒疫苗可以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引入UL25作为免疫原后可以更好的保护豚鼠,可以降低病毒复发的频率,在病毒复发时抑制病理状况的产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膜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1].刘硕,张黎,王玉琳,黄维金,王佑春.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变异及抗原表位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19

[2].万明明.以包膜糖蛋白gB/D为抗原的2型单纯疱疹病毒新型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翁锡君,谢立平,郑祥义,汪朔,蔡柏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

[4].哈明昊,佘会元,吴建秋,孙莉萍,沈文娟.乙型肝炎病毒包膜区和核心区CTL抗原表位变异对感染慢性化及疾病转归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

[5].闫晶晶,吕茂民,赵雄,尹惠琼,章金刚.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B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J].军事医学.2015

[6].彭波,谢伟岸,黄超洋,刘腊兰,吴舒婷.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B的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

[7].刘安兵,黄雅萍,胡建华,梁韩英,杨熔.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包膜糖蛋白gB抗原血症及gB特异性CD8~+T细胞测定[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

[8].田晓晨,闻玉梅.剖析乙肝病毒的包膜——乙肝表面抗原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机制[J].自然杂志.2010

[9].王正茂,李琳,管文燕,李越希.真核细胞表达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包膜糖蛋白B及其抗原性与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

[10].康高飞,雷鸣.我国登革2型病毒包膜E蛋白B区抗原表位的预测[J].海南医学.2009

论文知识图

登革2型病毒包膜E蛋白抗原性分析NDV 膜融合脂体电镜图片1 MCM7、RBL2/p130 及 cyclin D1 在肝组...重组质粒PcDNA3.1一M的酶切鉴定pVAX1/gB680+pp65m免疫小鼠血清抗HCM...结构

标签:;  ;  ;  ;  ;  ;  ;  

包膜抗原论文_刘硕,张黎,王玉琳,黄维金,王佑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