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态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模式——《多模态语用学与翻译:源语文本分析新模式》评述

    多模态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模式——《多模态语用学与翻译:源语文本分析新模式》评述

    论文摘要翻译作为跨语言信息传播与交流不仅涉及文本的语符转换,更涉及多模态的综合与交互,基于这种认识的多模态翻译实践及研究正方兴未艾。建构针对多模态系统的宏观翻译理论框架,揭示多...
  • 礼貌的语用研究与英语教学

    礼貌的语用研究与英语教学

    陈蔚[1]2017年在《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材语用失误的研究分析》文中认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能用英语进行得体地交流和表达。学生在掌握了英语的各种语用规则和语用规律基础上,还要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这是保证学生减少和避免语用失误,实现成功交际的关键。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
  •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分析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分析

    梁琦秋[1]2012年在《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语言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文化各方面愈来愈大的影响力,网络语言研究也逐步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要认识网络世界中这一新的语言形式,选择怎样的切入点便成为首要问题。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因而也是语言学所关注...
  • 服装销售中说服语言的语用研究

    服装销售中说服语言的语用研究

    安美丽[1]2004年在《服装销售中说服语言的语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中国自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以来服装销售中的说服语言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修辞学、社会心理学、中国古代的纵横术关于说服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表明,这些领域对说服的研究都有不足之处。维索尔伦的语用纵观顺应论受进化论的影响,试图借助非语言因...
  • 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

    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

    陈霞[1]2004年在《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借助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和修辞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和观点,本文对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阐述。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作者历史地回顾了中外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分析了传统的静态的...
  • 中美文化差异之言语行为比较——“承诺”的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之言语行为比较——“承诺”的文化差异

    董臻[1]2003年在《中美文化差异之言语行为比较——“承诺”的文化差异》文中提出本文旨在于中美两国人在言语行为上的差异,尤其在“承诺”方面的差异。作为前沿性的研究本文着眼于检验在语言社会功能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在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下,在美国和中国几所着名的大学展开问卷调查。借助于计算机,各项数据采...
  • 礼貌原则与跨文化语用失误

    礼貌原则与跨文化语用失误

    苏可[1]2012年在《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合作与日俱增无疑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显然,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同凡响的重要作用。多年以来,语言本身一直被传统的语用学当做研究的重点,而对语言和人类社会环境及人类文化的密切联系谈及甚...
  • 听力理解方式的批判性研究——重在英语口语语篇的语用学解读

    听力理解方式的批判性研究——重在英语口语语篇的语用学解读

    秦俊红[1]2003年在《听力理解方式的批判性研究——重在英语口语语篇的语用学解读》文中认为听力水平是衡量外语学习者总体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听力教学的研究受到了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专家的广泛重视。本论文介绍并比较了传统的、语用的乃至认知图式的听力理解模式,以便探索出一种综合或互补的听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