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

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

陈霞[1]2004年在《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借助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和修辞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和观点,本文对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阐述。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作者历史地回顾了中外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分析了传统的静态的语境观和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观,并比较了传统语境和认知语境的异同。第二章,作者列述了语境在语用推理过程中的功能:语境是语用推理的前提;语境是语用推理的核心变量,从而揭示了语用推理是高度依赖语境的信息推理过程。第叁章,通过前两个章节对语境的分析,作者阐述了自己对语境的理解与研究,首先认为语境是动态的并尝试性地对动态语境的构成作了划分,指出了动态语境的两种形式: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并对动态语境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做了阐述:消除冗余信息、解歧、限制语义接收和解释语篇构成机制等。第四章,作者阐述了对动态语境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动态语境使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了言语交际的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话语理解是人的一种认知活动。动态语境观对外语教学有很好的启示,动态语境理论告诉我们语言必须从静态的审视回归生活,要改变传统的静态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观,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感知的语言环境,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结束语中,作者指出对动态语境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希望本文能激起更多的人对语境研究的兴趣,从而将对语境的研究推向深入。

刘根辉[2]2005年在《计算语用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 世纪50 年代Chomsky 创立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以来,计算语言学研究已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自然语言处理从字符的输入到词法分析、句法分析、语义分析,一步步接近人类自然语言的本质。语用分析在自然语言处理,尤其是自然语言理解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语用学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作为一门新兴的计算语言学分支学科,计算语用学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国外的研究虽已取得部分成果,但分散于多个研究领域而不成体系。国内的研究除了在人工智能领域曾有相关分析外,也不见系统的有关论述和探讨。因此,以计算语用学为研究内容,开展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探讨,建立相应的形式化模型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介绍了计算语言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理解以及计算语音学、计算词汇学、计算语义学等,概要介绍了国内外计算语言学研究概况,以及计算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哲学角度重点讨论和分析了语用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理论和关联理论等语用学主要论题,其中既有哲学角度的深入探讨,又有语言学角度的科学分析和评价。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为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用现象提供了多种可能的解释,也为计算语用学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语言学界的语用学研究内容和现状,结合语用学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和汉语语用学研究状况,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探讨了汉语语用学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着重指出应在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尤其是开展立足汉语的研究,并着力培养文理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系统探讨了形式语用学研究中的有关问题。介绍了形式语用学的起源,阐述了形式语用学与计算语用学的关系,给出了形式语用学的定义; 在介绍和分析形式语用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形式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思路,指出应进一步明确形式语用学的研究范围,构建相对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同时培养文理兼通的科学人才。从理论上探讨了计算语用学研究的实现途径和方法。结合语言学领域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提出了计算语用学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其中包括语言理解与语用推理、溯因推理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信任推理、动态语境的构建等。这项工作为

赖祎华[3]2012年在《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口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发轫以来,经历了起始与奠基、思考与探索、质疑与调整等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了迅速发展的跨学科时期。口译活动在语言信息处理、心理认知机制、社会文化属性等方面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口译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无论是战略意义上,还是战术应用上,在其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领域,“跨学科”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大部分研究还是多趋于思辨规约的视角,对于口译活动自身的思维规律、心理机制、制约因素及其认知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还没有较系统的论述。为从整体上系统梳理口译的过程运用程序,蔡小红(2001)曾将口译的研究模式分类为描写性模式和解释性模式。但是笔者认为,以释意派的叁角模型为代表的描写性模式和以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为代表的解释性模式,在当今口译跨学科多视角的发展趋势下都存在缺陷。释意派的叁角模型只描述了口译这一过程,却未指出译员应如何去有效地实施这一过程;而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虽指出了口译过程中译员认知的负荷,却未指明译员该如何做才能减轻或化解口译过程中不应有的负荷。为此,本研究在借鉴当今口译跨学科多视角研究现状的基础,从语言哲学、体验哲学、语言心理学、认知语用学及跨文化交际理论等跨学科视角对口译的认知过程进行探索研究。本研究从哲学的视角对口译研究进行思考,认为口译活动具有以下几点哲学特征:语言世界观的立交桥——口译研究的跨文化交际学思考;语言游戏的关联性——口译研究的语用学思考;体验哲学的经典体现——口译研究的认知学思考;并对口译活动提出揭示其独特属性的定义,即:口译活动是以话语为依托,语用为策略,认知为手段和途径,促进有效交流为目的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过程。这应是口译跨学科多视角研究的又一体现,丰富了口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口译活动的过程体系,本研究借用认知语用学的关联(Relevance)、顺应(Adaptation)理论及口译的释意理论(Deverbalization),将口译研究过程模式的分类,由蔡小红的描写性模式(释意派的叁角模型为代表)和解释性模式(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为代表),拓展出以突出口译技能研究为核心的“综合性模式”,即口译动态RDA模型。在该模型的构建中,运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口译这种特殊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进行有效的解释和指导。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口译的交际特征,指出口译过程中译员对源语的听辨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口译场景中的认知语境为译员的语用推理提供了手段和方法,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的,因此对口译场景中的在场和不在场语境的把握和分析以及译员自身的知识图式的运用就显得极为重要。而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Verschueren认为语境是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总和,是顺应的主要内容。口译中,译员对口译场景中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认知和顺应是实现译语顺应、达到口译目的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因此,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运用对于源语的听辨理解和译语表达是比较完美的结合。而口译中听辨理解的对象和译语表达的目的都是说话人通过源语所欲阐述的意义和交际意图,这样,释意理论的核心内容“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就自然成了关联听辨理解追求的目标和译语顺应表达服务的对象。口译中,译员所承载的记忆及其方法和技巧就应在尊重口译即时、即席场景的情况下,围绕“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这一对象进行。因此,口译动态RDA模型是从交际、语用和认知的视角对口译过程提出的一个综合性的认知、阐释模式。该模式可直接运用于指导口译教学和实践,它不仅是理论上的认知模式,同时也是可运用于实践的规定性模式,即,既是descriptive,同时又是prescriptive。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口译研究来说,口译理论研究的目的,主要还应在于指导口译实践和教学。在此宏观规划的基础上,本研究然后对口译活动具体过程的“听辨”、“记忆”和“表达”这叁个阶段展开具体的微观研究。在口译动态RDA模型之关联听辨(Relevance)阶段,本研究将图式理论与关联语用推理理论综合应用到口译的听辨理解过程中,创造性地指出关联理论的双重语境概念只是为口译的关联听辨理解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而译员大脑中的知识图式则为关联听辨理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同时笔者又提出口译关联听辨理解的认知连通原则,认为可通过概念呼唤、情感协商和意义传承等认知方式,将口译中的各类语境与译员相关的知识图式相互连通互动起来,即可达到高质量的口译听辨理解,又可为口译的记忆和译语表述打良好的基础和铺垫。在口译动态RDA模型之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记忆(Deverblization)阶段,本研究将口译释意理论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进一步拓展深化,探讨记忆机制、口译记忆中的语义表征和“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在口译记忆中的发生机制;然后,再着重从口译记忆特点的视角研究短期记忆容量理论与口译中的记忆单位、短期记忆遗忘曲线与口译笔记,并提出:口译笔记的技巧及其认知理据。解决了“口译动态RDA模型之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意义记忆”阶段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在口译动态RDA模型之译语顺应表达(Adaptation)阶段,本研究就译语表达阶段译员该“怎么说”的问题展开探讨,通过讨论顺应理论与口译研究的关系,提出口译中译语表达的动态顺应策略。在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动态的选择状态下,译员为取得较佳的口译效果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意识状态以顺应译语的表达?为此,笔者从译语语境的动态顺应和译语受众心理的动态顺应,以及译语文化的动态顺应来探讨口译中译语表达的动态顺应。在这叁者之间,本研究认为,动态顺应是主旋律,译语语境是译员可资利用的空间舞台,译语受众心理和译语文化则是译员动态调试自己译语表达顺应过程中意识程度的空间资源。在此基础上对语言所作出的选择才能更有效地顺应译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进而成功地实施口译所肩负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任务。口译动态RDA模型既具描述性,又具规定性的特点,决定它不仅是理论上的认知解释性模式,同时也是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规定性模式。因此,本研究最后还对口译动态RDA模型之实践运用展开探讨。在对口译动态RDA模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口译教育培训及其在我国发展的认识,梳理出口译技能的认知发展模式,并结合本研究的理论研究成果,将口译动态RDA模型的教育培训的指导原则归纳为:跨学科理论原则、实践体验性原则和技能发展性原则。本研究还对口译过程诸阶段的实践运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解论证和说明,并辅以相应的案例分析,以期为指导口译的教学培训和实际工作开辟新的视野和思路。在口译研究进入跨学科多视角的发展时期,我们更应该强调口译研究策略和方法的综合性,有学者提出我们要合理把握和评定定量研究在口译研究中的应用、对象及效果,甚至呼吁口译研究方法的定性“转向”,以强调口译活动的经验性与社会性对口译研究和教学的启示意义,特别明确了口译研究主题应回归口译活动本体的重要性。本研究“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理论与实践运用”权当是关注口译活动本体研究的一次尝试,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口译工作者、口译教师及学员等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关注这一领域,使其蓬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杨红[4]2016年在《汉语合同话语语用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市场经济就是合同经济。合同承载着经济发展的目标和重任,并反映一个国家及其民族国民经济生产力的形成过程。合同作为经济交易的一种基本法律形式,对于保障市场机制下的经济交易安全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合同订立和履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合同话语纠纷案件及其审理判决也相应存在。为此,本研究采用语用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合同话语纠纷产生的根源,分析合同话语的具体行为和行为目的,既有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意义,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合同话语是一种法律话语,既与法学、经济学相关,又涉及到法律语言学等其他学科。作为社会历史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合同是在特定的合同语境中,当事人双方或叁方之间在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合同言语行为,具有社会性。本文基于收集真实的合同话语语料基础上,以合同话语为研究对象,并在梳理国内外的合同行为话语和目的话语的文献基础上,运用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目的原则的理论框架,对合同话语进行定性描写、阐释和语用叁维分析,深究合同话语纠纷产生的的根源。研究合同话语,有利于帮助合同话语人(或合同当事人)正确理解合同法律语言,明确合同双方或多方的言语行为及其行为目的,从而规避合同话语纠纷的发生。研究合同话语,有利于司法人员处理合同话语纠纷案件,找到合同话语所隐含的言外之意间接言语行为以及合同话语背后的真实行为目的。合同话语的语用研究,为分析合同中的话语纠纷产生根源提供新方法,该研究具有可期待的应用价值。经典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目的原则适用于合同话语语用研究。合同话语人的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以及合同话语目的差异性,是合同话语纠纷产生的根源。合同不是单纯的语言,而是一种行为。合同是做事的,合同是一种言语行为,是一同利益的实现过程中,埋下合同陷阱和合同风险的种子,从而导致合同话语纠纷的产生。针对合同话语纠纷的产生,提出解决合同纠纷和目的冲突合同言语行为的归类式博弈策略、信息扩展式博弈策略和蜈蚣式博弈策略。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拟将为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和司法人员审理合同纠纷案件之所用,提高合同订立的质量和合同纠纷案件审理的效率。本研究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表现在:(1)将中西方语用学理论结合起来,对合同的话语行为和话语目的进行叁维分析;(2)提出把合同当作双向或多向的言语行为来分析的研究论点;(3)合同言语行为序列是合同话语连贯的纽带;(4)条件不对称、目的不一致以及利益不确定的动态语境诱发言外之意合同间接言语行为产生;(5)合同话语目的的实现是由合同话语的目的矛盾走向目的统一的一个过程;(6)目的原则在合同话语中的具体运用,丰富和扩展目的原则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7)汉语合同话语语用研究覆盖从立法行为,到法律行为,再到司法行为的全过程。论文的研究内容: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合同话语的概念、概述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以及篇章布局。第二章文献综述。从合同行为话语、目的话语以及其他研究层面,进行国内外合同话语综述和述评,总结成就与不足。第叁章理论框架。阐述经典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以及目的原则的叁维分析框架。第四章从言语行为视角分析汉语合同话语,重点研究合同言语行为和合同言语行为序列。第五章从间接言语行为视角分析汉语合同话语,重点研究合同间接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和合同话语的动态语境。第六章从目的原则视角分析汉语合同话语,重点研究目的冲突合同言语行为的博弈策略、合同话语目的层次以及合同话语连贯关系。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论文的研究结果、最终结论、研究启示、创新点、局限性与不足以及未来展望。

段李敏[5]2017年在《基于机构话语的身份建构语用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机构话语成为国内外话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而身份及其建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语用学研究的新兴议题。然而,无论是机构话语研究,还是身份研究,在我国俄语学界仍然未引起足够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机构话语和身份这两个研究热点相结合,以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语用方式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认识论基础,以俄罗斯社会语言学中的话语理论和身份研究为宏观理论基石,以语用学、会话分析和话语分析为方法论基础,阐释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和运作机制。文中通过对不同类型俄汉机构话语的分析,探讨机构交际参与者如何用指示语、会话结构、言语行为、(不)礼貌策略以及其他语用方式建构自我和他人身份,探索其建构不同身份的语用动因以及如何通过身份建构达到交际目标,从身份角度解读机构话语的意义,阐释特定机构话语的成因。在分析过程中,我们既考察了机构话语中交际者"默认"的、相对稳定的机构身份及其各个层面,同时也考虑到交际者在互动过程中所建构的不同身份以及身份之间的动态转换。本文由绪论、正文7章、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动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意义、创新之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论文结构。第一章对西方、俄罗斯和我国的身份及其建构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述评。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其中包括身份建构研究的学理基础,身份、机构话语、机构身份等基本概念。第叁章分析了机构话语中指示语的身份建构功能。第四章阐释了机构话语的会话结构——整体结构、局部结构与身份的相互关系,关注了会话中话轮转换的各种手段在建构机构身份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考察了机构话语中的各类言语行为如何建构相应身份。第六章对机构话语中(不)礼貌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礼貌与身份的密切联系。第七章主要分析了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其他语用方式。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附录中列出了本研究的俄汉语料来源。本文对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各种语用方式的考察,证明了语言与身份是一种双向建构的辩证统一关系。语言手段能够标记、表征、再现、凸显或者建构交际者的身份,反过来,交际者的身份也制约和影响着语言的选择。机构话语具有身份指向性,其核心是交际者的机构身份。机构身份是带有机构"烙印"的社会身份,通常成对出现。无论是机构代表还是非机构代表,其在机构话语框架下被机构所规定的身份都是其机构身份。机构代表和非机构代表处于身份不对称和权势不对等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并非固定不变,有时,机构代表和非机构代表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展开权力的动态争夺和身份的动态抗衡。机构话语中用来建构身份的语用方式多种多样。指示语、会话结构、言语行为、(不)礼貌等语用方式都是机构交际参与者身份不对称和权势不对等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权力争夺和身份抗衡的手段。机构身份作为机构话语的固化核心和默认的机构关系,始终控制着机构话语的进程。受机构目标导向,交际者可能会根据需要凸显、强化机构身份,或者隐藏、弱化机构身份,同时也可能建构偏离机构规约要求的其他身份,或者在不同身份之间动态转换。机构话语中的身份建构是机构交际参与者以机构目标为导向,顺应各种语境因素,不断做出选择和调整的动态过程。身份建构不只是由一方完成的,而是交际双方或者多方通过协商共同建构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语用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各种语用方式,对不同类型机构话语的分析揭示了机构话语的全貌和整体性特征,指示语、会话结构、言语行为、(不)礼貌、遵守和违反合作原则、幽默、预设和反预设等语用策略较为全面地呈现出各种语用方式的身份建构功能。这种整合性研究克服了以往对机构话语和身份建构单一分析的不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机构话语和身份建构分析的语用体系。本文结合西方、俄罗斯和中国相关理论所进行的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研究在我国俄语学界应属首创,对俄罗斯相关理论的引介和运用也是对我国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和身份研究的有益补充。此外,本文所使用的不同类型的俄汉机构话语语料对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婧[6]2017年在《关联理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致辞口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从认知这一视角出发,威尔逊和斯波伯提出的关联理论为口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指出言语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实现交际的成功要求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研究指出,关联理论对口译有强大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选用关联理论指导口译实践的研究相对不多,因而对于关联理论指导口译实践活动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为翻译研究论文。基于关联理论这一理论基础和口译活动本身的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口译理解以及该视角下的叁种口译语境:动态语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然后选取习近平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致辞的现场口译作为实例,具体探讨了关联理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致辞口译中的语境应用,并且从词和短语层面、句子结构层面和文化负载词叁个方面展开论述,详细介绍、分析了几种应对策略如:增译,省译,直译,意译等,举例说明了关联理论对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致辞口译中的策略选择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证明,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致辞的现场口译当中,关联理论的主要原则是有效和可行的,事实上,本文的研究也确实佐证了这点。研究表明,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致辞的口译有其自身的具体语境,且现场口译时的策略选择亦可以关联理论作为指导。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从认知语境的前期建立和口译策略的现场选择两个方面对未来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致辞的口译人员有所裨益。同时笔者也希望,在论文中所关注的问题以及论文作者所提出的分析建议等能够对从事会议翻译工作的有关人员有所借鉴和帮助,并对口译翻译理论研究有所帮助。

刘根辉, 李德华[7]2005年在《计算语用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文中研究指明计算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计算语言学分支,主要从计算的角度研究语言理解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哲学和语言学角度的语用学研究成果为计算语用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而形式语用学的发展又为建立科学的计算模型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语言学领域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论题和形式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手段,探讨了计算语用学研究的实现途径和方法,提出了计算语用学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语言理解与推理的关系、溯因推理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信任推理、动态语境的构建等。这项工作为计算语用学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徐杰[8]2012年在《文学语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语境”范畴入手,将“语境”理论引入文学研究之中,提出对“文学语境”的理论研究应该被作为兼容文学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理论范畴。由于文学研究的自律论和他律论的分歧,加上文学现状存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文学语境”在解决文学研究的困境尤为重要。通过综述,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文学语境”理论之中还存在无边界化、相对主义和实体构成论的问题。因而,试图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文学语境理论的机制。这项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来自于语言哲学界的“语言”向“言语”的转向。第一章、“语境研究与语境”部分,旨在从整个人文科学视野的关照下来梳理语境思想在哲学界(强调科学性和正确性的英美语言分析哲学与强调非逻辑性和非工具性的欧陆语言哲学家们两派的语境思想)、语言学界(语境的客观现在性、认知性和动态性叁种研究模式)和文化理论(语域作为小语境和文化研究)之中的理论精髓,批评性地考察语境的本质、性质和结构特征,并分析语境研究存在的困境,寻找出解决的出路。第二章、“文学语境的发展历史和存在方式研究”部分,旨在从历史角度分析文学语境理论在社会历史批评派、新批评派和建构学派与解构学派思想之中的表征,发现文学语境存在主体维度缺失和无边界化的问题,并从不同维度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历史总结基础上提出“文学语境”的内涵性概念、关系型界定,从文学语境的本体言说、实践表征和功能指向叁个维度出发,探求其理论品性和实践属性。第叁章、“文学语境的维度分析及其在文学文体的表征”部分,旨在从空间层域(文学作品语境、文学情景语境和文学文化语境)角度对文学语境进行静态立体研究,并吸收了韩礼德语境理论,从而将叁个层域有机结合起来;从时间生成(文学语境诞生初期、层域结构形成期和成熟期)分析文学语境的形成过程;以文学文体(诗歌、戏剧和小说体例)作为文学语境的实践,分析出各自对应的语境特征,并从这种特征中印证了语境自身的理论规律。结语、旨在对文学语境理论建构进行总体归纳,并反思文学语境的理论品性。

陈荣[9]2011年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境概念由波兰籍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Bronislaw Kaspar)于1923年正式提出,意味着他晚年的研究从人类学领域转向语言学领域。至此,语境研究突破了语言的边界,被延展到人类社会文化领域,语言的理解逐渐复归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基底。语境边界的拓展为语言学研究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社会文化境脉中鲜活的语言事实进入语言研究的视野,语言研究与语境研究至此获得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激发了语言学领域中语用研究的繁荣局面。每一种语言研究范式都蕴含一定的语境观念,并对外语教学产生影响,为外语词汇的理解与运用提供特定的语境阐释方式。词汇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核心知识领域,然而传统主流语言学理论的研究重心在于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分析,词汇仅被看作语法结构的填充物。因此,在我国外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长久以来虽屡遭诟病,其生命力却依然旺盛。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勃兴,学者们开始探索其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语境与英语词汇的关联、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语境问题及语境认知转向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旨在克服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孤立主义倾向,为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从方法论上看,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视野利用整体论视角分析英语词汇理解和运用的语境关联,克服词汇教学中的孤立主义倾向,认定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仅从语言内部知识系统内部或语言外部知识系统来检视都是不全面的,语言认知主体(学习者)只有将语境的叁个维度内化为认知语境方能促成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建立词汇的认知语境关联,在认知语境表征中理解和运用词汇,体现为词汇与图式、词汇与框架、词汇与范畴等认知域之间的关联;从认知语境维度看,词汇教学关联性体现在词汇与语言语境,词汇与情景语境,词汇与文化语境的认知关联。词汇教学过程中建立词汇的认知语境关联,体现了词汇教学的联系主义观点,消弭去语境化的词汇教学取向,有助于学习者在词汇运用中建构意义,复归英语词汇理解与运用的语言环境,丰富学习者的词汇语义网络。论文第一章在分析语境内涵基础上探讨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联,然后从语境看英语词汇教学的特征,最后分析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语境观念和行为之间的冲突。第二章探讨语言理论演进过程中语境研究视角的转变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结构主义语言思想中的语境实际上表现为语言内部的语境,反映在词汇教学方面,导致词汇教学中的“孤立主义”倾向。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主张从社会文化视角考察语言在使用中的意义,使语境研究突破了“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弊端,拓展了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视野,词汇教学中表现为“联系主义”取向,但是对词汇内在语境和外在语境的相互作用依然不够重视。认知语言学范式蕴含语境的认知观,主张词汇知识与百科知识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界限,主张词汇意义的理解与运用就是词汇的概念化过程,词汇是语言认知主体进入百科知识领域的认知参照点。据此,指出认知语言学视野下语境表征为范畴、图式、框架、脚本等认知模式,它们为词汇的理解与运用提供了有效的认知途径,具有一定的心理现实性。在传统语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认知语境的叁个维度,即认知语境是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认知化的结果,认知语境主要由词汇知识、世界知识和逻辑知识构成,落实到词汇学习中,表现为词汇使用中的语言知识、情景知识、文化知识的建构。第叁章首先探索词汇理解和运用中的认知语境表征,即范畴、图式、框架,然后以具体的词汇教学案例初步分析范畴、图式及框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第四章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认知语境表征。在传统语境的基础上,论述英语词汇理解与运用叁个认知语境维度,分别论述语言认知语境、情景认知语境和文化认知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第五章对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策略进行研究,首先指出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原则,然后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基于认知语境的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最后分析教师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谌莉文[10]2011年在《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从概念整合认知视角研究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原则及其认知运作机制。在此项研究中,口译思维过程指口译发生时的后台认知,聚焦正式会议交替传译(以下统称口译)所涉及的译员大脑思维的心智运作;意义协商亦称概念化协同运作,指口译心智运作的特殊意义构建,表征为涉及一系列复杂输入维度的概念整合思维。研究试图说明,通过意义协商机制运作,译员将动态感知的语言信息和交际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经验信息不断进行在线整合,获得一连串思维顿悟。截至目前,大多数针对口译思维过程的研究(如信息加工、脑神经、认知心理等)都是围绕口译程序的串行加工进行反复论证,而对于语言信息处理、记忆分析以及意图实现之间的概念接口与概念化方式尚缺乏系统描写,口译思维过程所蕴含的认知本质扑朔迷离。本研究以系统科学的自组织运动机理为整体观照,以Fauconnier&Turner(Fauconnier 1997;Fauconnier &Turner 1996,2002)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视点,结合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与认知科学中描述言语交际的相关原理,采用理论模式探讨与实据论证相结合的办法,考察口译思维过程中不易察觉的概念化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围绕意义协商机制运作的口译思维过程认知模式。基本理论假设是,口译思维过程通过体现人类高度复杂经验认知的概念化系统得到表征,其心智运作绝不是简单和笼统的输入——输出机制,而是以动态、开放、立体的思维主体意义协商运作为核心机制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意义构建,体现为独特的概念整合思维流程,并通过叁阶合成运作得到模式表征。口译思维流程以心智空间为基本认知单位,涉及源语空间、感知空间、关联空间、语境空间、理解空间、记忆空间和译语空间的概念合成运作,输入维度涵盖语言、交际和经验叁类相互关联的范畴层级,通过空间意义协商,不断进行合成运作,在合成空间出现一系列概念突显。意义协商机制体现为包括从源语表征空间到译语表征空间之间的前知识突显、双重语境连通和主体性对话互动等概念化方式。意义协商贯穿于口译思维理解、口译思维推进和口译思维重构等程序,通过不断出现的新生结构,实现口译认知交际的言效契合。研究旨在揭示系统与要素以及各范畴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具有解释性及可操作性的口译思维过程认知模式,并从概念层面把握口译意义协商认知运作的思维规律。在研究方法上,沿用Setton(1999)所提倡的多元定性研究路线,既包括自下而上的理论探讨,也包括自上而下的实证分析。理论探讨以内省法为主导,借鉴现代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哲学、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现场会议口译语料进行观察分析,构建体现口译概念整合思维的意义协商模式。为进一步说明模式的有效性,实证分析以定量数据为主、定性分析为辅,采用实验法和调查法进行多方位举证;通过变量赋值与研究对象的范畴分类,科学量化关涉语言与思维操作的相关变量;最后分析各变量在口译概念整合不同阶段的作用、相互关系和不同变化,获得对译员相关概念化能力的综合评价。主要发现如下:首先,口译思维后台认知并非体现由源语到译入语的简单映射,而是表征为认知主体不断进行概念整合的意义协商,涉及一系列概念化运作,既包括认知过程,也包括认知结果。语言结构的解码与编码的实质在于具有不同思维模式与个性化特征的概念范畴的在线交流与合作,促发来自不同心智空间的参与要素不断进行概念合成运作,以获得认知效用最大化。其次,口译思维过程中,能力取决于大脑对概念框架的组构,综合体现为建立在许多子系统基础上的意义协商运作。因此,口译认知能力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涉及一系列概念化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互为关联、互为激活的概念整合。第叁,意义协商既是统领口译各项概念化运作的认知机制,也是区别系统内部概念化类型的态度尺度。口译概念整合包含无数发展变化和错综复杂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都是通过上一层级的概念化运作获得概念突显,相关的子系统又通过进一步概念化运作,作为输入成分进入新的合成运作。第四,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机制活跃于概念整合系统思维网络,体现出不同类型的认知取向,主要归属于简单合成与复杂合成两大类。该项研究是针对口译心智运作的概念化本质所进行的系统尝试,力求做到理论推陈出新、论证细致严密。如提出前知识突显假说,说明前知识突显是意义协商的概念化表征,存在于口译概念整合的任何阶段,体现出贯穿口译思维过程的前知识结构动态发展观,澄清了口译界广为承认但缺乏明晰的前知识运作本质;提出双重语境连通假说,论证了口译概念化认知中在场与不在场概念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口译语境是一个伴随口译思维进程而变化发展的意义构建概念化实质,为进一步认识言语交际中的语境概念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提出言效契合假说,通过重新解读口译思维过程的主体间性,将不同认知主体的互动融通视作形成空间关联的重要理据,口译言语行为认知通过围绕意义协商空间运作的概念整合思维模式得到合理化解释;最后,在可行性实证研究中,采用变量赋值和范畴分类方法,对一些相对模糊的认知概念进行标准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数据验证的效度。通过系统论证,解决了口译思维过程探讨中一些长久以来未曾得到明确解答和深入讨论的关键问题。该研究亦可为进一步揭示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注意、记忆等微观认知机制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D]. 陈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计算语用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刘根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3]. 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D]. 赖祎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4]. 汉语合同话语语用研究[D]. 杨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 基于机构话语的身份建构语用方式研究[D]. 段李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6]. 关联理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致辞口译中的应用[D]. 赵婧. 内蒙古大学. 2017

[7]. 计算语用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J]. 刘根辉, 李德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

[8]. 文学语境研究[D]. 徐杰. 浙江大学. 2012

[9].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 陈荣. 西南大学. 2011

[10]. 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D]. 谌莉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