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线跟踪法论文_冯爱景

导读:本文包含了声线跟踪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声场,声速,舱室,声压,评价,噪声控制,室内空间。

声线跟踪法论文文献综述

冯爱景[1](2017)在《基于声线跟踪法的舱室空气噪声控制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舱室噪声控制是现代船舶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船舶舱室噪声具有多声源、多传递路径、受资源限制较多等特点。如何能快速制定噪声控制优化方法对于指导船舶舱室精细化设计尤为重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研究舱室噪声控制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将几何声学中的声线跟踪法引入到船舶舱室噪声预报中。针对声波在舱室中的传播特性,从声源模拟,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参数设置等诸多方面入手研究,系统地建立基于声线跟踪法的船舶舱室声场预报计算方法,并给出适用频率范围。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典型舱室的声场分布,通过与统计能量法作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该方法可以解决中高频段的舱室局部噪声预报问题,以及具有明显指向性声源的模拟问题。其次,为研究该方法在舱室降噪措施设计时的应用,将吸声系数计算公式应用到声线跟踪法的计算中。深入研究吸声系数的计算原理和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提出改进的声电类比法,推导出并联穿孔板、多层穿孔板复合吸声结构以及分层多孔材料复合结构的吸声系数计算公式。采用声线跟踪法研究舱室敷设吸声材料的降噪特性,同时进行典型舱室降噪效果试验,验证理论计算的有效性。最后,基于声线跟踪法在舱室噪声预报中的计算原理及数据,提出舱室空气噪声控制的优化算法—声线搜索法。通过搜索目标舱室的供能声线,计算不同位置舱壁对目标舱室噪声的声灵敏度。根据灵敏度计算结果,快速给出船舶舱室降噪方案,优化舱室中高频噪声。并与统计能量法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该方法可指导船舶舱室降噪精细化设计。本研究得到了潜艇声隐身技术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的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院》期刊2017-03-01)

李锋,蔡铭[2](2016)在《基于改进声线跟踪法的室内交通噪声动态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碰撞点的有效性判断是传统声线跟踪法的一个重要步骤,在计算复杂的室内空间问题时计算量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一种与空间剖分相结合的改进的声线跟踪法。将该方法与微观交通流仿真和车辆噪声排放模型进行结合,实现了道路交通噪声透过窗户在多连通室内空间传播的动态模拟。最后采用该方法对相同道路和交通流条件下不同建筑朝向的4种布局室内噪声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了室内交通噪声的大小和分布与建筑物布局、窗户的朝向、窗户的形式和面积等因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窗户正对道路的房间比窗户侧对道路的房间噪声高4~6 d B(A),房间内等效声级与窗户面积的对数成正比关系。(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6年06期)

朱闪闪,杨涛[3](2016)在《基于声线跟踪法的空气中超声波声场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空气中超声检测存在人力计算复杂、算法验证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线跟踪法的空气中快速超声检测仿真平台。利用CAD软件对目标对象叁维建模,以STL文件格式导入OpenGL环境中,完成了STL模型的读取和重绘。遍历搜索目标对象反射面上的反射点,采用声线跟踪法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模型和斯奈尔定律确定反射声线,接收阵元上不同声线的声压迭加得到超声波接收阵元在发射信号驱动下的回波响应信号。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为空气中超声检测相关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李圣雪,王振杰,聂志喜,王毅,吴绍玉[4](2015)在《一种适用于深海长基线定位的自适应分层声线跟踪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海定位中,声线传播距离长,声速剖面层数多,采用分层等梯度怕线跟踪法运算量大,会明显降低定位的计算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层声线跟踪法,根据声速梯度的变化情况对声速剖面数据进行自适应分层,保留主要声速层以减少运行时间。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前提下显着地提高了计算效率。(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5年05期)

蔡铭,陈志斌,邹竞芳[5](2013)在《一种结合室内空间剖分的声线跟踪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声线跟踪法是应用于室内声场预测的几何声学模拟经典方法之一,但该方法的计算效率随着室内空间布局复杂度的增加而降低。为了高效地应用于各种室内空间布局,提出了一种结合室内空间剖分的声线跟踪法,该方法将整个室内空间剖分成有限个凸多面体子空间,以减少在声线跟踪过程中与声线求交点的墙面数量,并省略了碰撞点有效性判断,显着提高了计算效率,尤其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室内空间布局。(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3年01期)

谭同德,史晓菲,赵新灿,常村红[6](2010)在《基于声线跟踪法的室外声场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部分声场仿真侧重于在室内封闭声场的前提下研究声场能量脉冲响应,进而获得其他声学参数,而室外声场环境由于差别较大,考虑因素较多因此研究较少。该文在经典声线跟踪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虚拟环境中室外声场模型,提出了步长法动态定义接收点的声线跟踪法;在考虑室外环境因素的前提下,模拟计算出不同位置处的能量脉冲响应,经实验验证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0年14期)

蒋忠进,邱小军,崔铁军[7](2008)在《基于声线跟踪法对闭空间声场预测的接收球半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接收球半径是采用声线跟踪法进行声场预测的一个重要参数。以前所用到的接收球半径一般是通过经验估计得到的,缺乏详细的理论分析。本文从声波传播机理角度分析了根据声线密度来确定接收球半径的原因,并推导了矩形闭空间中声线密度和接收球半径的计算方法。声线密度可以通过原始声线数目,声场空间体积与形状,边界吸声系数来确定。在一给定闭空间里,声线密度可看作是均匀分布的,所以接收球半径与空间位置无关,可看作是一个常数。但对不同的声场空间来说,由于空间体积、形状和吸声系数的变化,声线密度是不同的,因此接收球半径也会不同。声线密度越大,接收球半径越小;声线密度越小,接收球半径越大。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接收球模型能用来较准确地预测闭空间里的声压级和混响时间等声学参数。(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08年06期)

张梅玲,齐娜[8](2007)在《声线跟踪法听觉精度的主观评价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引言声线跟踪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经典室内声场模拟算法,可通过模拟房间的客观声学参数实现预测房间音质效果的目的。随着声场可听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扩展,在不同应用场合都希望能够在保证基本听音效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简化算法。因此,需要将声场仿真结果与主观听音评价相结合,根据听觉的特点对声场仿真的精度以及参数设置进行调节。本文针对不同尺寸的房间, 采用不同声线数目进行声线跟踪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初步的主观评价实验,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及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期刊2007-09-01)

蒋忠进,邱小军[9](2007)在《基于声线跟踪法的稳态声场空间分布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一种新的声线跟踪模型来预测稳态声场的能量分布,声场空间分布能通过一次仿真就得到预测并成像.接收球在这种方法中没有被使用,因为预测的目标不是一个点而是整个叁维空间.首先建立一个叁维的能量数组以模拟整个声空间,该数组的行数,列数和层数分别与声空间的宽,长和高成正比.能量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被用于记录声空间中某一个小立方体的声强,而该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与该立方体在声空间中的位置相同.每根声线的传播路径都被跟踪,其传播路径将被离散化为一系列均匀分布而又密集的节点,每个节点的坐标都被计算出来以找到能量数组中位置相同的元素,该节点的声强将被记录在它所对应的数组元素中.当全部声线都被跟踪完毕时,声强空间分布就已经建立在能量数组中了.某一个平面内或某一条线上的声强级和声压级分布都可以直接根据能量数组中的值计算出来并成像.在进行的实验中对稳态声场的声压级进行测量和预测,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因此这种新的声线跟踪模型的有效性得到证明.(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曲文元,熊建设,秦勃,蔡杰[10](2006)在《基于声线跟踪法开发超声无损检测动态仿真软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声线跟踪法”为基础,运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 isual C++和叁维场景开发工具OpenGL,按照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开发了超声波无损检测仿真软件。该系统实现了超声检测过程的叁维可视化并对超声波传播路径和A型显示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模拟。该文对仿真过程中的叁维介质建模和传播路径模拟计算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采用CSG/B-Rep混合模型表示法对叁维介质模型进行快速建模,并且采用声线跟踪法对传播路径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6年04期)

声线跟踪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碰撞点的有效性判断是传统声线跟踪法的一个重要步骤,在计算复杂的室内空间问题时计算量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一种与空间剖分相结合的改进的声线跟踪法。将该方法与微观交通流仿真和车辆噪声排放模型进行结合,实现了道路交通噪声透过窗户在多连通室内空间传播的动态模拟。最后采用该方法对相同道路和交通流条件下不同建筑朝向的4种布局室内噪声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了室内交通噪声的大小和分布与建筑物布局、窗户的朝向、窗户的形式和面积等因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窗户正对道路的房间比窗户侧对道路的房间噪声高4~6 d B(A),房间内等效声级与窗户面积的对数成正比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声线跟踪法论文参考文献

[1].冯爱景.基于声线跟踪法的舱室空气噪声控制优化方法[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7

[2].李锋,蔡铭.基于改进声线跟踪法的室内交通噪声动态模拟[J].应用声学.2016

[3].朱闪闪,杨涛.基于声线跟踪法的空气中超声波声场仿真[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6

[4].李圣雪,王振杰,聂志喜,王毅,吴绍玉.一种适用于深海长基线定位的自适应分层声线跟踪法[J].海洋通报.2015

[5].蔡铭,陈志斌,邹竞芳.一种结合室内空间剖分的声线跟踪法[J].应用声学.2013

[6].谭同德,史晓菲,赵新灿,常村红.基于声线跟踪法的室外声场仿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

[7].蒋忠进,邱小军,崔铁军.基于声线跟踪法对闭空间声场预测的接收球半径计算[J].应用声学.2008

[8].张梅玲,齐娜.声线跟踪法听觉精度的主观评价实验[C].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2007

[9].蒋忠进,邱小军.基于声线跟踪法的稳态声场空间分布计算[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0].曲文元,熊建设,秦勃,蔡杰.基于声线跟踪法开发超声无损检测动态仿真软件[J].计算机仿真.2006

论文知识图

常梯度声线跟踪法示意图声线跟踪法流程图层内常梯度声线跟踪法结果声线跟踪法框图四个不同的室内布局图用导航信息改正位里夸.44基于声线

标签:;  ;  ;  ;  ;  ;  ;  

声线跟踪法论文_冯爱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