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电损失论文_韩一鸣,靳盘龙,郭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停电损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失,电网,模型,雷电,配电网,大停电,故障。

停电损失论文文献综述

韩一鸣,靳盘龙,郭宁[1](2019)在《基于停电损失评价的固原市配网投资效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停电损失评价的固原市配网投资效益评估方法。分别从源、荷视角详述了配网经济效益评估指标;并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处理固原市用户调研数据,建立了居民用电、商业用电、工业用电停电损失模型;评估了基于停电损失的固原市配网投资效益;通过算例分析,得出了系统运营5个月后可收回成套自动开关的安装成本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邱剑洪,王星华,程小庆[2](2018)在《基于停电损失估算的孤岛划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孤岛运行是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策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不同用户停电损失函数、系统节点的故障率和负荷量等元素估算系统的停电损失费用,构建了以岛内功率平衡为约束,以运行时保有停电损失费用最大的孤岛为目标的划分策略,搜索得到最优的孤岛划分策略。该策略更加全面考虑系统的重要元素,使得故障后系统经济损失最小。最后,在IEEE-RBTS BUS6主馈线F4系统上进行分析,并与基于等值有效负荷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函数的孤岛划分方案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停电损失估算模型搜索孤岛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智慧电力》期刊2018年12期)

于群,张铮,屈玉清,贺庆[3](2018)在《基于ARMA-GABP组合模型的电网大停电事故损失负荷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损失负荷作为衡量大停电事故风险的重要指标,如何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选取1981—2016年东北电网和西北电网的大停电事故损失负荷作为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为消除电网发展对数据分析产生的影响,采用相对值法对电网大停电事故损失负荷进行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的特点,将损失负荷相对值的数据结构分解为线性和非线性残差部分,建立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和遗传算法(GA)优化的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东北电网大停电事故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将所提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单一模型和ARMA-BP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预测效果较为理想。为进一步验证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将西北电网大停电事故数据代入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在电网大停电事故损失负荷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8年11期)

文勇军,曾妍,王军,张雄[4](2018)在《在供电可靠性管理指标中设置停电损失费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网停电会导致供电企业及用电客户产生巨大的损失,而现有的可靠性管理指标存在不能完整地反映停电引起的损失或损失的大小,不利于电网建设方案的比选等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停电引起的损失,推导出计算停电损失的公式,利用停电或限电引起的缺供电量、单位供电量利润、单位电量维护费用系数及用电客户赔偿费等值近似计算出停电损失的大小,因此在设置相关指标值后可以确定停电损失的量化数据,有利于相关工作决策更加科学。笔者设置的停电损失费相关指标,可对电网运行中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与考核、建设方案经济比选、施工方案比选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建议论证性后引入考核体系。(本文来源于《红水河》期刊2018年03期)

于群,张铮,屈玉清,贺庆[5](2018)在《基于ARMA-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电网大停电事故损失负荷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预测大停电事故造成的损失负荷,对电网的调度和安全运行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首先用绝对值法和相对值法分别对停电事故的损失负荷数据进行处理,利用ARMA模型对两种停电事故损失负荷数据序列进行预测,对比两种数据序列的预测结果,发现采用相对值法的预测精度更高,此外采用相对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还能消除电网发展对数据分析产生的影响,使预测结果更符合电网实际.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将ARMA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组合模型,并将其用于停电事故的损失负荷预测,通过与其他方法的预测结果及实际事故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该组合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采用相对值法的组合模型对2017年的损失负荷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可为停电事故的规模等级划分及事故风险预警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8年09期)

马梦茹[6](2018)在《考虑停电经济损失的配电网10千伏母线故障恢复重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网结构复杂,事故处理困难,尤其是在10kV母线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时,由于故障瞬间信息量很大,场面复杂且紧迫,要求调度人员凭借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安全快速地恢复失电负荷供电是相当困难的。另外,10kV母线故障这类事故发生的概率虽小,但是造成的停电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对考虑停电经济损失的配电网10kV母线故障恢复重构进行研究,并生成供调度人员快速转移失电负荷的开关操作序列。本文对比分析了配电网络重构常用的叁类算法,并分析了配电网大面积断电故障恢复重构的研究现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对考虑停电经济损失的故障恢复重构进行研究。采用基于图论的简化模型,即将电源、母线、开关和线路T节点看作节点,将相邻节点间的馈线和配电变压器综合看作边,是一种变结构耗散网络模型。为了减小数据的存储,提高搜索效率,对简化模型的数据结构进行了改进。介绍了简化模型中参数的提取,作为故障恢复重构在实际应用中的基础。针对10kV母线故障这类大面积停电事故,本文将故障恢复重构问题描述为约束满足问题的一个叁元组,正常能够加载负荷的联络元件为变量,各联络元件加载的负荷方式集为变量的定义域,且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网分层模型的联络元件加载负荷方式集的生成方法,方便程序实现。以减少停电经济损失最大化为目标函数,采用回溯算法理论进行寻优,并提出一种根据重构前后联络元件加载负荷的不同生成供调度人员快速安全转移负荷的开关操作序列的方法。给出了大面积停电恢复重构的启动条件以及整个重构的流程图,并以一典型配电网作为重构的算例,结果显示以减少停电经济损失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作用,且开关操作组合只针对某个联络元件,不同开关组合可以同时进行操作,减少了停电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付柳笛[7](2017)在《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在苏州投运》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24日,世界首套地区级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在江苏苏州供电公司投入运行,雷电防护将从“传统被动模式”步入“智能动态模式”。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是国际人工智能防雷科学委员会重点示范项目、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十叁五”重点科技项目,也是苏州供电公(本文来源于《国家电网报》期刊2017-05-31)

张在宝[8](2017)在《电网规划方案的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各行业用电需求量的持续增长,给电网规划、系统安全运行等带来很大压力。为满足负荷日益增长需求,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国家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施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复杂,电网局部甚至某一部件发生破坏,都有可能引发连锁故障反应,并扩大至更大范围。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企业面临大量减产,精密仪器设备毁坏,甚至出现重大人身伤亡,而且引起市政交通混乱、通讯信息中断及各类服务部门不能正常营业等严重的社会影响。鉴于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电网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统一标准,本文从事故经济损失的基础理论出发,找出适用于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的分类方法,然后结合大停电后实际情况,阐述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指标构建原则,选取大停电对社会生产生活中影响最为严重的层面,从伤亡人员、电力部门及电力用户经济损失和大停电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构建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评估指标体系与对应量化模型。其中,通过建立高危行业人员伤亡期望模型、伤亡人员经济损失量化模型计算伤亡人员经济损失;电力企业大停电后经济损失主要计及电费损失;综合分析电力用户生产工艺流程、停电损失等特性,分别建立第一、二、叁产业典型用户及城乡居民单位停电损失随时间变化的具体函数表达式;将大停电事故对生产资料和生产人员的延迟性损失作为间接经济损失主体。最后选取某典型地区,通过实地调研上述模型需要的相关数据,计算出该地区大停电后不同时刻下综合经济损失值,并依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实现了大停电后社会综合损失的评估,然后与国际典型大停电事故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建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为电网规划和运行决策提供良好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3-01)

邝伟明[9](2016)在《配电网重要客户停电损失及补救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网的重要客户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电网企业的用电大户,而且配电网总体停电损失中的大部分是配电网重要客户的停电损失。本文介绍了估算配电网内各重要客户停电损失值的估算方法,即建立基于配电网重要客户的负荷模型、建立配电网系统模型以及建立配电网重要客户的停电费用损失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配电网重要客户停电的补救措施。(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6年14期)

袁修广,黄纯[10](2016)在《计及故障停电经济损失的配电网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输电网安全评估方法并考虑配电网与输电网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停电经济损失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新方法。首先,根据配电网自身的特点对其结构进行适当简化,并在此基础上以各类开关为边界对所研究的配电网络进行故障分区;其次,采用用户调查法获得不同类型电力用户的单位停电经济损失,通过对停电经济损失数据线性相关性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不同类型用户的单位停电经济损失函数;最后,以各区域及各分段开关为评估单元、不同用户的停电经济损失为严重程度,根据风险评估理论计算每个区域、分段开关以及整条馈线的风险值,并通过风险值找到配电网中的薄弱环节。以IEEE-RBTS馈线5为例对所提评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求取的风险值物理概念明确,有利于寻找配电网的风险脆弱点,可以为评估调度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停电损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孤岛运行是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策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不同用户停电损失函数、系统节点的故障率和负荷量等元素估算系统的停电损失费用,构建了以岛内功率平衡为约束,以运行时保有停电损失费用最大的孤岛为目标的划分策略,搜索得到最优的孤岛划分策略。该策略更加全面考虑系统的重要元素,使得故障后系统经济损失最小。最后,在IEEE-RBTS BUS6主馈线F4系统上进行分析,并与基于等值有效负荷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函数的孤岛划分方案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停电损失估算模型搜索孤岛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停电损失论文参考文献

[1].韩一鸣,靳盘龙,郭宁.基于停电损失评价的固原市配网投资效益研究[J].机电信息.2019

[2].邱剑洪,王星华,程小庆.基于停电损失估算的孤岛划分方法[J].智慧电力.2018

[3].于群,张铮,屈玉清,贺庆.基于ARMA-GABP组合模型的电网大停电事故损失负荷预测[J].中国电力.2018

[4].文勇军,曾妍,王军,张雄.在供电可靠性管理指标中设置停电损失费的探讨[J].红水河.2018

[5].于群,张铮,屈玉清,贺庆.基于ARMA-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电网大停电事故损失负荷预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

[6].马梦茹.考虑停电经济损失的配电网10千伏母线故障恢复重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8

[7].付柳笛.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在苏州投运[N].国家电网报.2017

[8].张在宝.电网规划方案的大停电社会综合损失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9].邝伟明.配电网重要客户停电损失及补救措施[J].电子测试.2016

[10].袁修广,黄纯.计及故障停电经济损失的配电网风险评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测试系统采用等比例调整法...测试系统采用削峰填谷法负...系统调整费用和停电损失随...系统调整费用和停电损失随...电力系统可靠性成本—效益曲线停电损失费用对变电站经济容量...

标签:;  ;  ;  ;  ;  ;  ;  

停电损失论文_韩一鸣,靳盘龙,郭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