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酮论文_崔培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薄荷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薄荷,薄荷醇,荆芥,含油量,薄荷脑,蛇床子,色谱法。

薄荷酮论文文献综述

崔培超[1](2019)在《GC快速测定薄荷药材中薄荷酮和薄荷脑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薄荷药材中薄荷酮和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Agilent DB-1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20:1;进样口温度为220℃;以氮气为载气,流速0.8 mL/min;FID检测器温度为250℃;程序升温。结果:薄荷酮和薄荷脑分别在15.172~303.44μg/mL(r=0.999 9,n=6),44.088~881.760μg/mL(r=0.999 8,n=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薄荷酮和薄荷脑回收率分别100.6%、101.0%。结论:建立的薄荷中薄荷酮和薄荷脑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用于评价薄荷药材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29期)

左文,李婷,王慧[2](2019)在《HPLC法同时测定无糖型消风颗粒中胡薄荷酮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无糖型消风颗粒中胡薄荷酮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胡薄荷酮和毛蕊花糖苷的色谱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1.25~11.25μg(r=0.999,7)、0.95~8.55μg(r=0.999,3);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17%、100.78%;RSD分别为2.83%、2.19%。结论:确定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无糖型消风颗粒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3期)

张美,曹玫,张芦燕,贺凯,韩长锦[3](2019)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α-蒎烯、β-蒎烯、(-)-薄荷酮和薄荷脑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GC-FID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α-蒎烯、β-蒎烯、(-)-薄荷酮和薄荷脑的含量。方法采用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流速1.5 mL·min~(-1),分流比30∶1,进样量1μL。结果α-蒎烯、β-蒎烯、(-)-薄荷酮和薄荷脑分别在质量浓度0.256 8~25.68 mg·L~(-1)(r=0.999 5)、1.040~104.0 mg·L~(-1)(r=0.999 5)、1.643~164.3 mg·L~(-1)(r=0.999 5)和2.302~230.2 mg·L~(-1)(r=1.000)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96.4%、96.8%和96.7%,RSD分别为1.7%、1.9%、1.2%和2.3%。结论本方法可为桑菊感冒片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浴沂,曾平,魏盼中,蒋健,阳亚玲[4](2018)在《薄荷酮甘油缩酮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薄荷醇为原料,经次氯酸钠氧化为薄荷酮。在叁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薄荷酮与甘油缩合合成了薄荷酮甘油缩酮(MGK)。考察了各反应因素对两步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8年10期)

何德云,钟元高,周涛,杜建红[5](2018)在《HPLC法同时测定消银散胶囊中胡薄荷酮和蛇床子素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消银散胶囊中胡薄荷酮和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岛津Wondasil C_(18)-WR(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0∶40),检测波长:300nm,流速:1.0 ml·min~(-1)。结果胡薄荷酮和蛇床子素分别在0.041 54~0.4154mg·ml~(-1)和0.003 552~0.035 52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胡薄荷酮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979 954 X+15 164,r=0.9989(n=6);蛇床子素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3×107 X+552.13,r=1.000(n=6);胡薄荷酮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为1.000%(n=6),蛇床子素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为0.8%(n=6)。结论HPLC法可用于同时测定消银散中胡薄荷酮和蛇床子素的含量。(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黄华花,陈景海[6](2018)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C银翘片中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维C银翘片是由10味中药(山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淡竹叶、牛蒡子、芦根、桔梗、甘草、薄荷素油)和3味西药(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酸氨基酚)组成的感冒类中西复方制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制法]项下规定~[1],山银花、荆芥、连翘先进行挥发油的提取,药渣与其他中药进行煎煮等处理后加入西药成分及辅料制颗粒,而后挥发油、薄荷素油一起与颗粒混匀,压片。挥发性成分为药效成分之一,(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付雨晨,王豪,胡开,吴帆,方瑞琴[7](2018)在《L-薄荷醇氧化制备L-薄荷酮及铬废液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L-薄荷醇为原料,Jone's试剂为氧化剂制备L-薄荷酮。针对实验产生的大量含铬废液,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并将沉淀转化为重铬酸钾回收利用,同时通过DPCI分光光度法测定铬废液处理前后铬浓度,处理后铬浓度为0.03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实验将L-薄荷酮合成与后续铬废液处理结合,有效减少了铬废液的污染。(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10期)

刘玥欣[8](2018)在《荆芥不同煎煮时间对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及药效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高效液相法检测荆芥不同煎煮时间对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的影响;通过致热法、致急性炎症法、致痛法、致咳法复制感冒相关动物模型,观察荆芥不同煎煮时间对荆芥汤解热作用、抗炎作用、镇痛作用、止咳作用、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荆芥在荆芥汤中最佳煎煮时间,为荆芥特殊煎煮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荆芥不同煎煮时间对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的影响,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柱(250×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柱温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2 nm。采用15%酵母混悬液致热法、蛋清致急性炎症法、热板致痛法、25%氨水致咳法复制感冒相关动物模型,观察感冒相关模型动物体温、足趾肿胀率、痛阈值、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脾脏系数、胸腺系数、脾脏中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变化、血清中免疫因子(IL-1、IL-6)水平。结果:高效液相法检测,胡薄荷酮对照品溶液进样量在1~15μL(0.143~2.14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1号汤剂(荆芥煎煮2.5min组)供试品溶液中胡薄荷酮含量为0.738mg/g;2号汤剂(荆芥煎煮5min组)供试品溶液中胡薄荷酮含量为0.896mg/g;3号汤剂(荆芥煎煮7.5min组)供试品溶液中胡薄荷酮含量为1.040mg/g;4号汤剂(荆芥煎煮10min组)供试品溶液中胡薄荷酮含量为0.827mg/g;5号汤剂(荆芥煎煮12.5min组)供试品溶液中胡薄荷酮含量为0.713mg/g;6号汤剂(荆芥煎煮15min组)供试品溶液中胡薄荷酮含量为0.677mg/g。体温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注射15%酵母混悬液后1h、2.5h、3h、4h、5h、6h、7h、8h时,体温明显升高(P<0.05或P<0.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1(阿司匹林肠溶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5min、7.5min、10min组在注射15%酵母混悬液后1h、2.5h、3h、4h、5h、6h、7h、8h时,体温明显降低(P<0.05或P<0.01或P<0.001);荆芥煎煮2.5min组在注射15%酵母混悬液后1h、4h、5h、6h、7h、8h时,体温明显降低(P<0.05或P<0.01或P<0.001);荆芥煎煮12.5min、15min组在注射15%酵母混悬液后4h、5h、6h、7h、8h时,体温明显降低(P<0.01或P<0.001)。足趾肿胀率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注射蛋清液后0.5h、1h、2h、3h、4h时,足趾肿胀率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1(阿司匹林肠溶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2.5min、5min、7.5min、10min组在注射蛋清液后0.5h、1h、2h、3h时,足趾肿胀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或P<0.001);荆芥煎煮12.5min组在注射蛋清液后0.5h、2h、3h、4h时,足趾肿胀率明显降低(P<0.01或P<0.001);荆芥煎煮15min组在注射蛋清液后0.5h、2h时,足趾肿胀率明显降低(P<0.001)。痛阈值检测,与空白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1(阿司匹林肠溶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2.5min、5min、7.5min组痛阈值明显升高(P<0.001)。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1(枸橼酸喷托维林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2.5min、5min、7.5min、10min组咳嗽潜伏期明显升高(P<0.001);阳性对照组1(枸橼酸喷托维林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2.5min、5min、7.5min、10min、12.5min、15min组咳嗽次数明显降低(P<0.01或P<0.001)。脾脏、胸腺指数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1(枸橼酸喷托维林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7.5min、10min组脾脏系数明显升高(P<0.01或P<0.001);阳性对照组1(枸橼酸喷托维林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7.5min、10min、12.5min、15min组胸腺系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1或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1(枸橼酸喷托维林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2.5min、5min、7.5min、10min、12.5min组CD4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01);阳性对照组1(枸橼酸喷托维林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5min、7.5min、10min组CD8水平明显升高(P<0.001)。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1(枸橼酸喷托维林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2.5min、5min、7.5min、10min、12.5min组IL-1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或P<0.001);阳性对照组1(枸橼酸喷托维林片)、阳性对照组2(感冒疏风胶囊)、荆芥煎煮2.5min、5min、7.5min、10min、12.5min组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在煎煮过程中,荆芥煎煮7.5min时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最高,对感冒相关模型动物体温、足趾肿胀率、痛阈值、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荆芥在荆芥汤中使用特殊煎煮方法(即“后下”),可能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3-01)

窦怀智,吴雯雯,丁黎,陆兵,邵元健[9](2017)在《10种薄荷含油量及薄荷醇和薄荷酮含量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索氏提取法获得10种薄荷叶、茎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气相色谱法对提取的油进行分析,比较其中薄荷醇和薄荷酮的含量。结果表明:10种薄荷叶的含油量在14.7~33.8 mg/g,其中美国薄荷叶的含油量最高;茎的含油量范围在3.5~11.8 mg/g,其中留兰香茎的含油量最高;叶中薄荷醇含量范围在6.8~11931.4μg/g,其中胡椒2品种的叶薄荷醇含量最高;叶中薄荷酮含量范围在2.6~1492.7μg/g,其中亚洲薄荷的叶薄荷酮含量最高;茎中的薄荷醇含量低于5 000μg/g,薄荷酮含量低于900μg/g。比较薄荷醇和薄荷酮的含量可知,种植胡椒薄荷2和亚洲薄荷两个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香料香精化妆品》期刊2017年06期)

吴雯雯,陆兵,邵元健,Dou,Huai-zhi,Huang,jian[10](2017)在《10种薄荷含油量、薄荷醇和薄荷酮含量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索氏提取法获得10种薄荷叶、茎的油脂,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对提取的油脂进行分析,比较薄荷醇和薄荷酮含量大小。结果表明:10种薄荷叶的含油量范围在1.47%~3.38%,其中美国薄荷叶的含油量最高;茎的含油量范围在0.35%~1.18%,其中留兰香茎的含油量最高;叶中薄荷醇含量范围在0.00068%~1.19314%,其中胡椒2品种的叶薄荷醇含量最高;叶中薄荷酮含量范围在0.00026%~0.14927%,其中亚洲薄荷的叶薄荷酮含量最高;茎中的薄荷醇含量低于0.50%,薄荷酮含量低于0.09%。比较薄荷醇和薄荷酮的获得率,种植胡椒2和亚洲薄荷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第五届生物技术药物理化特性分析与质量研究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期刊2017-07-18)

薄荷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无糖型消风颗粒中胡薄荷酮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胡薄荷酮和毛蕊花糖苷的色谱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1.25~11.25μg(r=0.999,7)、0.95~8.55μg(r=0.999,3);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17%、100.78%;RSD分别为2.83%、2.19%。结论:确定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无糖型消风颗粒的质量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薄荷酮论文参考文献

[1].崔培超.GC快速测定薄荷药材中薄荷酮和薄荷脑的含量[J].化工管理.2019

[2].左文,李婷,王慧.HPLC法同时测定无糖型消风颗粒中胡薄荷酮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J].中医药导报.2019

[3].张美,曹玫,张芦燕,贺凯,韩长锦.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α-蒎烯、β-蒎烯、(-)-薄荷酮和薄荷脑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

[4].张浴沂,曾平,魏盼中,蒋健,阳亚玲.薄荷酮甘油缩酮的合成工艺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8

[5].何德云,钟元高,周涛,杜建红.HPLC法同时测定消银散胶囊中胡薄荷酮和蛇床子素含量[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8

[6].黄华花,陈景海.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C银翘片中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的含量[J].山西医药杂志.2018

[7].付雨晨,王豪,胡开,吴帆,方瑞琴.L-薄荷醇氧化制备L-薄荷酮及铬废液的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8].刘玥欣.荆芥不同煎煮时间对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及药效作用的影响[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

[9].窦怀智,吴雯雯,丁黎,陆兵,邵元健.10种薄荷含油量及薄荷醇和薄荷酮含量对比分析[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7

[10].吴雯雯,陆兵,邵元健,Dou,Huai-zhi,Huang,jian.10种薄荷含油量、薄荷醇和薄荷酮含量对比分析[C].第五届生物技术药物理化特性分析与质量研究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2017

论文知识图

明目上清片中挥发性成分薄荷酮等...薄荷酮薄荷酮薄荷酮薄荷酮加氢合成薄荷醇的产物分...薄荷酮

标签:;  ;  ;  ;  ;  ;  ;  

薄荷酮论文_崔培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