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位移论文-杨旭,李淑智,冯永保

振动位移论文-杨旭,李淑智,冯永保

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位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溢流阀,主阀芯材料,涡流检测,力学性能

振动位移论文文献综述

杨旭,李淑智,冯永保[1](2019)在《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振动位移检测中阀芯材料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溢流阀主阀芯位移检测系统中主阀芯材料的选择问题,从不同材料对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影响和对主阀芯力学性能的影响两个方面研究确定主阀芯材料。利用Ansoft Maxwell研究4种材料对涡流检测的影响,分析线圈阻抗随检测距离的变化规律及对变压器型等效电路的适用性;而后研究4种材料下主阀芯的力学性能,分析比较主阀芯应力和形变分布及寿命和安全系数;最后选定主阀芯材料。结果表明:铝合金材料可用在涡流检测中,适用于变压器型等效电路,并且符合主阀芯力学性能要求,因此选定铝合金为主阀芯材料。(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21期)

左曙光,黄荣奎,冯朝阳,胡坤[2](2019)在《考虑驱动线圈位移变化的电动振动台非线性电磁力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建立电动振动台的精确子域解析模型,求解区域划分为励磁线圈区域、驱动线圈区域和气隙区域,并采用基于傅里叶理论的通用公式给出各子域的磁感应强度通解,通过各子域之间的边界条件确定通解中的未知系数,从而实现电动振动台的磁场解析。以某一大型电动振动台为例,将气隙磁通密度解析计算结果与二维有限元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解析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在静态磁场解析结果基础上,考虑驱动线圈位移变化,利用电磁力求解公式计算得出驱动线圈随位移变化的非线性分布的电磁力。通过分析得出,负载磁场对原励磁磁场的影响使得气隙中磁通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加剧,从而导致驱动线圈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非线性的电磁力。(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张雷,孙秀荣[3](2019)在《铅直圆筒内细长杆柱在屈曲位移激励下的横向振动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铅直圆筒内受交变拉压轴向载荷作用的细长杆柱,当杆柱底端所受到的轴向压力大于杆柱屈曲的临界载荷时,细长杆柱在圆筒内将产生螺旋屈曲,杆柱的屈曲变形将激励杆柱在圆筒内产生横向振动。以细长杆在圆筒内的瞬时屈曲构型作为杆柱横向振动的位移激励,建立了屈曲位移激励下的细长杆在圆筒内横向振动与杆管碰撞规律的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井深进行离散,Newmark法对时间进行离散,以恢复系数法建立了细长杆和圆筒的碰撞条件,对细长杆在圆筒内的横向振动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细长杆和圆筒内壁的碰撞现象主要发生在细长杆底端受压发生屈曲后,且几乎沿整个圆筒都有发生,从圆筒顶部至底部的碰撞力峰值逐渐增大;而在杆柱底端受拉时碰撞现象很少,碰撞力也较小。(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彭映成,郭弦,陈荣,邢园丁,黎小毛[4](2019)在《基于PDV技术的惯性滑块式振动位移传感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在爆炸冲击作用下,防护结构体防护作用的效果,需要测量其内部位移。基于光子多普勒测速(PDV)技术,设计了一种惯性滑块式水平位移传感器,PDV系统采用了长景深的测量探头,保证了较大的位移测量范围,传感器结构采用了一种极低摩擦系数的滑动套衬与光轴滑块,减小了位移测量误差。冲击实验的测量结果证明,该传感器测量范围达±2 cm,实现了较长时间的振动测量。(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9年09期)

韩建平,张一恒,张鸿宇[5](2019)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振动台试验结构模型位移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位移传感器受成本、量程、采样频率限制,且现场安装繁琐,因此有必要发展非接触技术,如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位移测量等。本文通过计算机视觉方法,借助MATLAB编写一套非接触式的位移测量程序,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中进行楼层位移测量。与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果相比,基于视觉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小,相关系数及方差计算结果表明视觉方法的测量结果是可接受的。进一步,利用视觉方法测得的位移响应,采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识别结构模型的模态参数,获得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比等参数,并与基于加速度传感器记录的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通过视觉测量获得的位移响应可以较好地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因此,使用单个相机即可有效代替大量传统的接触式传感器实现对结构的整体测量。(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4期)

高新尚,周廷美,莫易敏,郭胜会,占魁[6](2019)在《横向振动下螺栓临界松动位移载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螺栓在横向振动下易松动的问题,借助公式确定了临界松动位移值的理论范围,建立了具备本体结构特征及材料塑性的M10六角头法兰面螺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该模型在幅值为0.1 mm~0.4 mm的横向振动下的预紧力衰减曲线以及转角、应力变化情况,总结了螺栓的临界松动规律,确定了该螺栓的临界松动位移值,获取了临界松动载荷值,并通过横向振动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可靠性。研究表明:横向振动的位移幅值越大,螺栓松动越快,但存在临界松动位移载荷,低于该值时,夹紧力仅因塑性变形而少量衰减,不会松动失效;高于该值时,发生旋转松动,夹紧力大幅衰减至完全失效;M10螺栓临界松动位移量为0.2 mm,临界松动载荷值为2 448.5 N,该方法所得结果略保守,可直接用于指导螺栓防松选型设计。(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4期)

王体强,王永志,袁晓铭,汤兆光,王海[7](2019)在《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加速度积分位移方法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体应变变形是土工测试技术的重要难题之一,加速度积分位移是目前动荷载下原位监测和模型试验中认识土体剪应变响应的一种普遍方法,但缺乏验证与可靠性研究。设计砂质边坡-摇臂-质量块振动台模型试验,实测两地震荷载下多组工况的质量块加速度与位移响应时程,探讨了4种代表性方法求解动态、永久位移的可靠性及偏转影响。结果表明,动态位移求解采用高通滤波是一种可靠途径且受积分方式影响较小,各方法在动态位移工况中积分位移与实测相比,峰值平均误差小于等于25%;双拟法积分位移发生严重偏离,与函数形式和处理过程相关。永久位移求解采用高通滤波导致加速度低频成分缺失而无法得到永久位移;双拟法积分位移与实测相比吻合较好,两地震荷载中误差分别为7%和5%;偏转对动态位移求解可靠性影响较小,但对永久位移影响严重,双拟法呈现发散而失真。试验方法与结论,对认识加速度积分位移求取土体剪应变的可靠性和合理选取数据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李强,方一鸣,李建雄,郑会成[8](2019)在《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中非线性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系统中偏心轴转角与结晶器振动位移间的非线性周期函数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处理算法,即通过建立偏心轴转角误差与结晶器振动位移之间的映射关系,来保证电机转角与结晶器振动位移非线性关系逆解的唯一性,从而减小控制器设计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环节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PID控制器,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张丹,吴志坚,梁庆国,赵多银,梁超[9](2019)在《黄土斜坡坡面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平凉崆峒区黄土塬斜坡为原型,开展含裂隙黄土斜坡和不含裂隙黄土斜坡的对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斜坡坡面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规律。通过叁维光学测量分析系统,高精度、实时获得斜坡表面的变形量。试验表明:随着输入地震荷载的增加,含裂隙黄土斜坡和不含裂隙黄土斜坡坡面PGD均呈现出随着坡高的增加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在相同地震波输入下,水平向加载作用下坡面峰值位移略大于垂直向加载,有裂隙斜坡坡肩处位移值约为无裂隙斜坡的1.5倍。通过对比坡面不同高度处的PGA放大系数,表明两类斜坡水平向的加速度放大效应大于垂直向放大效应,并在坡肩达到最大值,呈现出高程效应与趋表效应;有裂隙斜坡坡肩处的PGA放大系数明显大于无裂隙斜坡。(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2期)

解逸渊[10](2019)在《索-梁耦合结构在风雨荷载激励下的振动位移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索结构是桥梁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在风雨荷载下极易发生大幅振动,影响结构安全。但是,分析斜拉索风雨振时,学者们通常仅选取索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实际工程中,梁、索共同工作,二者之间耦合作用不容忽视。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增大,主梁的细柔特性更加明显,索梁的几何非线性和构件模态的相互影响,加剧了索振动的非线性行为,使其特性更加区别于单根拉索,因此索梁耦合结构将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将系统分析在风雨荷载激励下,梁所受外部激励形式、索梁频率比等参数对结构振动的影响,为耦合结构设计和减振提供理论指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建立静止雨线下索-梁耦合结构的振动控制方程并验证其准确性。利用数值方法,对该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和物理响应进行分析。具体研究索、梁在不同外部频率激励和结构参数下,斜拉索的振动位移响应,提出有效控制斜拉索振动的方法。根据动力响应计算结果,选取索梁固有频率比为1:2,外部激励与梁形成主共振的工况,定量分析斜拉索和梁的非线性物理响应。讨论外激励与梁频率差异、索梁之间频率差异、外部激励荷载的幅值、风速共四种因素对斜拉索和梁的非线性物理响应的影响,为减小结构振动中的非线性响应提供设计思路。建立运动雨线下索-梁耦合结构的振动控制方程并验证准确性。研究不同共振形式下斜拉索的风雨振。并针对每种共振形式,控制外部激励幅值以得出不同激励下斜拉索的振幅,及振幅随激励的变化规律。在此计算的基础上,选择能够展现出经典风雨振现象的工况。考虑风速脉动成分的影响,提出斜拉索净阻尼计算公式,研究脉动幅值和脉动频率对斜拉索振动的影响。考虑索梁构件之间模态的相互耦合,重新计算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基于耦合结构振动控制方程,引入模态耦合影响分别得到静态和动态雨线情况下斜拉索的振动特性。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考虑模态耦合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模态的耦合加剧了导致结构非线性力学行为的复杂性。通过模态分岔图、庞加莱截面和相轨迹图,对两种情况下斜拉索和主梁的振动行为进行分岔和混沌分析,得出各自的振动特点,提出不同情况下对斜拉索进行减振的主要方案。(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振动位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建立电动振动台的精确子域解析模型,求解区域划分为励磁线圈区域、驱动线圈区域和气隙区域,并采用基于傅里叶理论的通用公式给出各子域的磁感应强度通解,通过各子域之间的边界条件确定通解中的未知系数,从而实现电动振动台的磁场解析。以某一大型电动振动台为例,将气隙磁通密度解析计算结果与二维有限元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解析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在静态磁场解析结果基础上,考虑驱动线圈位移变化,利用电磁力求解公式计算得出驱动线圈随位移变化的非线性分布的电磁力。通过分析得出,负载磁场对原励磁磁场的影响使得气隙中磁通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加剧,从而导致驱动线圈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非线性的电磁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位移论文参考文献

[1].杨旭,李淑智,冯永保.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振动位移检测中阀芯材料的选择[J].机床与液压.2019

[2].左曙光,黄荣奎,冯朝阳,胡坤.考虑驱动线圈位移变化的电动振动台非线性电磁力建模与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9

[3].张雷,孙秀荣.铅直圆筒内细长杆柱在屈曲位移激励下的横向振动仿真[J].力学与实践.2019

[4].彭映成,郭弦,陈荣,邢园丁,黎小毛.基于PDV技术的惯性滑块式振动位移传感器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9

[5].韩建平,张一恒,张鸿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振动台试验结构模型位移测量[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6].高新尚,周廷美,莫易敏,郭胜会,占魁.横向振动下螺栓临界松动位移载荷的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7].王体强,王永志,袁晓铭,汤兆光,王海.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加速度积分位移方法可靠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9

[8].李强,方一鸣,李建雄,郑会成.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中非线性处理[J].中国机械工程.2019

[9].张丹,吴志坚,梁庆国,赵多银,梁超.黄土斜坡坡面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10].解逸渊.索-梁耦合结构在风雨荷载激励下的振动位移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标签:;  ;  ;  ;  

振动位移论文-杨旭,李淑智,冯永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