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假单胞杆菌论文_黄喆,周静,潘素君,刘敬,戴良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丁香假单胞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杆菌,丁香,变种,效应,晶体,拟南芥,基因。

丁香假单胞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黄喆,周静,潘素君,刘敬,戴良英[1](2019)在《丁香假单胞杆菌Avr基因与寄主植物R基因的互作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卵菌以及真菌体内广泛存在着一类分泌蛋白即效应因子(effector),它们在病原微生物和寄主互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是否属于亲和性互作,效应因子可分为毒性效应因子(Vir)和无毒效应因子(Avr)。介绍了模式病原细菌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效应因子和寄主植物体内的R基因,阐述了Avr基因与R基因的互作机制,包括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最后讨论与展望了丁香假单胞杆菌效应因子与植物R基因的互作研究在植物抗病育种上的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尤恒,刘伟林,熊珍珍,余丽华,曹芳[2](2018)在《磷脂酰胆碱缺失影响丁香假单胞杆菌Ⅲ型分泌系统装置的完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丁香假单胞杆菌1336致病菌缺失pcs基因后不能合成磷脂酰胆碱(PC),也不能诱发植物的超敏反应(HR).从它的基因组中分别克隆出25个T3SS-相关基因,包括编码组件蛋白和表达调控基因.在E.coli中成功表达了其中19个基因,并且纯化出16种蛋白.在野生型和pcs~-突变型中,无论是编码T3SS组件蛋白基因、调节基因还是效应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都没有呈现显着性差异.与野生型比较,1336 pcs~-突变型细胞质中14个T3SS-关联蛋白的相对量也没有显着性差异,但细胞膜中的HrpB、HrpE、HrpF和Hrc J相对量都减少约10%.36%T3SS组件蛋白同时减少可能导致T3SS装置不完整,而这种有缺陷的T3SS装置不能行使正常生理功能.由此可见,膜磷脂中的PC在丁香假单胞杆菌T3SS装置组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郭垚霖,唐海,张秋媚,丁红霞,何增辉[3](2019)在《转胡杨PeBAK1;2基因烟草的获得及对丁香假单胞杆菌抗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BAK1 (BRI1-ASSOCIATED RECEPTORKINASE1)是油菜素内酯信号途径上具有重要功能的植物受体激酶,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许多过程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其在胡杨中的同源基因有2个,分别为PeBAK1;1和PeBAK1;2。本研究克隆了在胡杨中的其中一个同源基因PeBAK1;2,并在烟草中进行了超量表达,通过研究转基因株系对Pst DC3000的抗性表型,以及下游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揭示了PeBAK1;2基因在植物抗丁香假单胞杆菌中的作用和初步的调控机制。抗病表型实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烟草植株相比,PeBAK1;2基因超表达的转基因烟草植株在接种Pst DC3000六天后表现出明显的抗病症状,且转基因叶片中单位面积内的细菌菌落数显着少于野生型;同时,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烟草中与抗病防御相关的Marker基因PR3和PR5的表达量显着升高,且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与先天防卫反应基因BIR1和BON1的表达量也明显升高;此外,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eBAK1;2基因呈现出组成型的表达模式,但在根和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茎中表达量较低。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PeBAK1;2基因通过正向调控抗病相关基因和先天防卫反应基因的转录来提高PeBAK1;2转基因烟草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抗性。(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文彬,孔德昭,唐丽娟,马伟,匡华[4](2016)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一文中研究指出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可以引起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是侵染萝卜、白菜、花椰菜等农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以灭活的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NCPPB1820)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筛选最终获得6株产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与抗体偶联,作为检测探针,分别将6种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进行两两配对筛选。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体特异性较好,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均没有交叉反应。以6号抗体作为检测抗体(6-HRP),以1号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分析法获得了最佳的敏感度。检测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的最低检测限为1.5×105cfu/m L,定量限为4.12×105cfu/m L。基于双抗体夹心的酶免疫方法特异性好,便捷,可以实现对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高通量测定。(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倩,鲍依群,谭小云[5](2015)在《拟南芥果胶甲酯化酶基因PME17在抵御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DC3000株中的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壁是植物抵御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屏障,果胶是细胞壁初生壁的主要组分。果胶甲酯化酶(PME)是修饰果胶的主要酶之一,它在合成细胞壁、调节其弹性和通透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拟南芥基因表达数据库显示,PME17等多个果胶甲酯化酶基因在病原菌侵染情况下强烈表达。本文研究了PME17的组织表达及其在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DC3000株(Pst DC3000)侵染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在未受Pst DC3000侵染的条件下,PME17基因在主根、根毛、子叶、叶毛、花粉等部位表达;在受Pst DC3000感染时,PME17表达显着增强。和野生型相比,pme17突变体对Pst DC3000侵染更加敏感,说明拟南芥PME17基因的表达受Pst DC3000的诱导,并在防御Pst DC3000侵染中起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王瑞,马立志,高蓬明,吉宁,金静[6](2014)在《乙蒜素与溴硝醇、代森锰锌2种农药复配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联合毒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药剂,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乙蒜素分别与溴硝醇、代森锰锌2种药剂复配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联合毒力,并筛选出最佳组配。结果表明,乙蒜素与溴硝醇以1∶5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好,EC50为0.001 mg/mL,共毒系数为214.7,低于农用链霉素(EC50为0.004 mg/mL);乙蒜素与与代森锰锌以1∶3复配时也具有增效作用,EC50为0.005 mg/mL,共毒系数为205.7。(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高航,杜改亮,麻力,徐子勤[7](2013)在《拟南芥抵抗丁香假单胞杆菌过程中AZI1基因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ZI1属于脂转移蛋白家族,它在拟南芥抵抗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可能起着传递信号物质的作用。该实验以过表达和T-DNA插入突变体及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为材料,通过RNA印迹、蛋白质免疫印迹和原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拟南芥壬二酸诱导基因AZI1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抗性功能。结果表明:(1)AZI1基因可以被丁香假单胞杆菌、H2O2和乙烯利诱导,它可能参与水杨酸和乙烯介导的抗菌途径。(2)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丁香假单胞杆菌侵染叶片的叶柄渗出液中存在AZI1蛋白及其同源物EARLI1,并能够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复合体,说明AZI1有可能通过维管组织移动到个体的其他部位,与信号分子的转移有关。(3)AZI1及其同源物EARLI1主要在花序茎的木质化部位表达,过表达AZI1基因能够促进木质素的合成,提高拟南芥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抗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曹鹏,张红梅,赵学琳,李梅,常文瑞[8](2009)在《几种植物致病菌丁香假单胞杆菌效应蛋白的晶体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致病菌丁香假单胞杆菌通过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将多种效应蛋白(effector proteins)注入植物宿主体内,从而干扰植物正常的生理状态,抑制植物(本文来源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2009年S1期)

曹鹏,张红梅,赵学琳,李梅,常文瑞[9](2009)在《几种植物致病菌丁香假单胞杆菌效应蛋白的晶体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致病菌丁香假单胞杆菌通过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将多种效应蛋白(effector proteins)注入植物宿主体内,从而干扰植物正常的生理状态,(本文来源于《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期刊2009-07-12)

J.H.Martin,王国平[10](1991)在《南非落叶果树上丁香假单胞杆菌的侵染和系统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栽培在温带和地中海地区的核果类和仁果类果树,至少受到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4个变种,即 syringae、morsprunorum、papulans 和 persicae 的侵染。国际上认为 syringae 变种在这些病原物中最为重要.在南非,syringae 变种导致核果类果树溃疡、苹果树皮疱斑和梨花枯萎.在其它国家,morsprunorum 变种使樱桃和其它核果类果树发生叶斑和溃疡.但在南非,该变种实际上仅(本文来源于《国外农学(果树)》期刊1991年01期)

丁香假单胞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丁香假单胞杆菌1336致病菌缺失pcs基因后不能合成磷脂酰胆碱(PC),也不能诱发植物的超敏反应(HR).从它的基因组中分别克隆出25个T3SS-相关基因,包括编码组件蛋白和表达调控基因.在E.coli中成功表达了其中19个基因,并且纯化出16种蛋白.在野生型和pcs~-突变型中,无论是编码T3SS组件蛋白基因、调节基因还是效应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都没有呈现显着性差异.与野生型比较,1336 pcs~-突变型细胞质中14个T3SS-关联蛋白的相对量也没有显着性差异,但细胞膜中的HrpB、HrpE、HrpF和Hrc J相对量都减少约10%.36%T3SS组件蛋白同时减少可能导致T3SS装置不完整,而这种有缺陷的T3SS装置不能行使正常生理功能.由此可见,膜磷脂中的PC在丁香假单胞杆菌T3SS装置组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丁香假单胞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1].黄喆,周静,潘素君,刘敬,戴良英.丁香假单胞杆菌Avr基因与寄主植物R基因的互作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9

[2].尤恒,刘伟林,熊珍珍,余丽华,曹芳.磷脂酰胆碱缺失影响丁香假单胞杆菌Ⅲ型分泌系统装置的完整性[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郭垚霖,唐海,张秋媚,丁红霞,何增辉.转胡杨PeBAK1;2基因烟草的获得及对丁香假单胞杆菌抗性的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4].王文彬,孔德昭,唐丽娟,马伟,匡华.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

[5].张倩,鲍依群,谭小云.拟南芥果胶甲酯化酶基因PME17在抵御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DC3000株中的功能[J].植物生理学报.2015

[6].王瑞,马立志,高蓬明,吉宁,金静.乙蒜素与溴硝醇、代森锰锌2种农药复配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联合毒力[J].江苏农业科学.2014

[7].高航,杜改亮,麻力,徐子勤.拟南芥抵抗丁香假单胞杆菌过程中AZI1基因功能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3

[8].曹鹏,张红梅,赵学琳,李梅,常文瑞.几种植物致病菌丁香假单胞杆菌效应蛋白的晶体学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09

[9].曹鹏,张红梅,赵学琳,李梅,常文瑞.几种植物致病菌丁香假单胞杆菌效应蛋白的晶体学研究[C].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2009

[10].J.H.Martin,王国平.南非落叶果树上丁香假单胞杆菌的侵染和系统扩展[J].国外农学(果树).1991

论文知识图

红阳猕猴桃感染细菌性溃疡病的典型症状

标签:;  ;  ;  ;  ;  ;  ;  

丁香假单胞杆菌论文_黄喆,周静,潘素君,刘敬,戴良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