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基复合材料论文_杨少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铁合金基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纳米,金属,前驱,合金,石墨,铁合金。

铁合金基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杨少锋[1](2011)在《叁维网络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耐磨性优良的陶瓷相与韧性、塑性、导热导电性良好的金属相形成互穿结构存在于整体材料中,通过陶瓷和金属的优良特性的相互补充,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叁维网络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在耐磨、耐蚀、采矿等设备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目前,利用铁合金熔液无压浸渗陶瓷骨架工艺制备此类互锁结构的复合材料的主要困难在于:一是铁合金与陶瓷之间属于不润湿体系,铁合金不能自发的浸渗陶瓷骨架;二是铁合金与陶瓷之间的界面仅靠单一的机械结合,结合强度低,无法承载比较大的载荷和传递能量;叁是铁合金的熔点高,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制备难度大。本研究以解决铁合金与陶瓷之间的润湿和界面结合为目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叁维网络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组织以及摩擦磨损规律。本研究中,采用在陶瓷中添加部分的金属Ni颗粒+镍盐液相浸渍-化学处理新工艺+铁合金无压浸渗和砂型铸造新工艺,解决了氧化铝陶瓷与铁合金润湿性差的问题,成功的制备出界面结合强度高的叁维网络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并进行了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分析了该类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规律。在陶瓷粉中添加部分的金属镍,经球磨-压制和有机泡沫浸渍-高温烧结,制备了含镍实芯陶瓷骨架和多孔陶瓷,镍颗粒均匀的分布在陶瓷中,部分颗粒相互连接,形成了联通结构;并首次采用镍盐液相浸渍-化学处理新工艺,对陶瓷体(多孔陶瓷)和氧化铝微粒进行Ni包覆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此新工艺,能够在陶瓷体和陶瓷微粒表面形成均匀的、较致密的Ni包覆层,可以进一步改善与金属之间的润湿性。采用铁合金真空无压浸渗制备实芯陶瓷增强的304不锈钢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陶瓷与金属之间在界面无微裂纹存在,两相机械啮合,并存在一定厚度的浸渗层;通过对界面断口的XRD分析,有(Fe_xAl_y)_3O_4和(Al_xCr_y)_2O_3两个新相出现;界面结合机构为机械啮合、存在扩散层以及界面反应的混合机构,此混合机构大大提高了金属基体/陶瓷增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界面强度(拉伸试验)达到63MPa ,而已有的研究中,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拉伸)强度最高为22MPa。采用砂型铸造制备了叁维网络陶瓷增强球墨铸铁、耐磨钢、高铬铸铁复合材料。所得到的复合材料无宏观铸造缺陷,陶瓷与铁合金的界面结合良好,界面结合机构为机械啮合、存在扩散层的混合机构。对叁维网络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发现,在低摩擦频率、中低摩擦载荷的摩擦工况下,由于复合材料中陶瓷骨架与金属基体界面结合良好,陶瓷相在磨损表面形成硬质突体并承载主要的载荷,从而抑制叁维网络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中金属相的塑性变形,减少偶件同金属相的接触,减轻粘着磨损,并有利于氧化膜在磨损表面的留存,复合材料的磨损以氧化磨损为主,摩擦系数稳定,其耐磨性明显优于所用金属材料本身;高摩擦频率,高摩擦载荷,磨损机制包括了氧化磨损、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叁种机制的共同作用,并且金属基体不同,摩擦机制以及耐磨性、磨损面的形貌存在很大差异;叁维网络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中金属相的硬度对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硬度较高的金属,所制备的叁维网络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越好。(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1-04-11)

刘金凤[2](2010)在《钴铁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钴铁(CoFe)合金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磁记录、催化、吸波、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有的合成方法受混合前驱体中金属元素活性和分布均匀性等因素的制约,在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均匀性的控制上存在一定困难,并且还原剂和有机修饰剂的选取对产品的纯度和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本论文首次以层间阴离子为CO32-的叁元LDHs无机材料为单一前驱体,通过氢气热还原制备了CoFe/MgO、CoFe/Al2O3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前驱体的化学组成以及还原条件实现了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及结构的控制,并对产物的磁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MgCoFe-CO3-LDHs为前驱体,制备了CoFe/MgO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还原条件对其结构组成的影响。在450℃还原时,CO32-已分解完全,产物由体心立方晶相的CoFe合金和立方晶相的MgO基质组成,当还原温度升高至700℃左右时,CoFe合金逐渐从体心立方晶系向面心立方晶系转变。本文在较低的还原温度下制备了纯度较高的CoFe/MgO纳米复合材料,且超细的CoFe合金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在晶相MgO基质中。2.利用MCoFe-LDHs (M为非过渡金属元素)前驱体组成和结构的可调控性,通过改变层板金属元素的种类及比例实现了对CoFe合金纳米复合材料化学组成的调控。改变层板上非过渡金属元素M的种类,调变了非磁性基质的成分,制备了CoFe/Al2O3纳米复合材料;调变前驱体层板上金属元素M/Co/Fe的比例,调控了磁性组分CoFe合金的化学组成(Co/Fe=0.5,1,2)及其在产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51%~87%)。3.本文对CoFe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的磁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oFe合金磁性纳米粒子与非磁性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CoFe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的矫顽力相比单一的CoFe体系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CoFe合金质量百分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加,矫顽力也随之略有增加;在相同的还原条件下,当磁性组分CoFe合金的化学组成具有等原子比例时,CoFe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最大。(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0-05-20)

刘兰香,黄玉安,黄润生,唐涛,徐铮[3](2007)在《纳米镍-铁合金/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电磁屏蔽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铁磁性纳米金属颗粒如Ni、Co、Fe及其合金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靶向给药[1]、用作高密度磁记录材料[2]、磁流体[3]、催化剂[4]、电磁屏蔽材料(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铁合金基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钴铁(CoFe)合金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磁记录、催化、吸波、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有的合成方法受混合前驱体中金属元素活性和分布均匀性等因素的制约,在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均匀性的控制上存在一定困难,并且还原剂和有机修饰剂的选取对产品的纯度和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本论文首次以层间阴离子为CO32-的叁元LDHs无机材料为单一前驱体,通过氢气热还原制备了CoFe/MgO、CoFe/Al2O3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前驱体的化学组成以及还原条件实现了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及结构的控制,并对产物的磁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MgCoFe-CO3-LDHs为前驱体,制备了CoFe/MgO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还原条件对其结构组成的影响。在450℃还原时,CO32-已分解完全,产物由体心立方晶相的CoFe合金和立方晶相的MgO基质组成,当还原温度升高至700℃左右时,CoFe合金逐渐从体心立方晶系向面心立方晶系转变。本文在较低的还原温度下制备了纯度较高的CoFe/MgO纳米复合材料,且超细的CoFe合金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在晶相MgO基质中。2.利用MCoFe-LDHs (M为非过渡金属元素)前驱体组成和结构的可调控性,通过改变层板金属元素的种类及比例实现了对CoFe合金纳米复合材料化学组成的调控。改变层板上非过渡金属元素M的种类,调变了非磁性基质的成分,制备了CoFe/Al2O3纳米复合材料;调变前驱体层板上金属元素M/Co/Fe的比例,调控了磁性组分CoFe合金的化学组成(Co/Fe=0.5,1,2)及其在产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51%~87%)。3.本文对CoFe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的磁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oFe合金磁性纳米粒子与非磁性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CoFe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的矫顽力相比单一的CoFe体系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CoFe合金质量百分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加,矫顽力也随之略有增加;在相同的还原条件下,当磁性组分CoFe合金的化学组成具有等原子比例时,CoFe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最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合金基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杨少锋.叁维网络陶瓷/铁合金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刘金凤.钴铁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

[3].刘兰香,黄玉安,黄润生,唐涛,徐铮.纳米镍-铁合金/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电磁屏蔽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07

论文知识图

不同预制块中高碳铬铁粉下制备的WC/钢...合金雾化粉和W型铁氧体试样的微波电磁...铁合金/W型六角晶系Ba铁氧体复合材料的...6.5CPO合金与CPlO复合材料的...6.5CPO合金与CPlO复合材料的...不同材料的比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标签:;  ;  ;  ;  ;  ;  ;  

铁合金基复合材料论文_杨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