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油藏论文_葛红江,王阿丽,程静,林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含水油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藏,剩余,油层,水平,流管,入射角,收率。

含水油藏论文文献综述

葛红江,王阿丽,程静,林云[1](2019)在《高含水油藏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研究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探索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途径,系统研究了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配套的技术方法,包括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技术、体系评价选择、调驱数值模拟、实施工艺及调整措施。以大港油田两个区块实施深部调驱现场试验为例,结合室内数模及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以SMG微球凝胶+交联聚合物连续凝胶+体膨颗粒为主体系、多项技术方法配套的深部调驱技术为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途径,但此项技术需要和油藏相匹配。研究成果对陆上高含水砂岩油藏调驱提高采收率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期刊2019年S1期)

于建设[2](2019)在《攻坚窄薄油层 挖掘增油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原油田应用自主研发的薄互层特高含水期精细注水高效开发技术,在文51油藏建成中国石化精细注水示范区。数据显示,目前,文51油藏注水系统效率达到61.5%,自然递减率大幅下降至1%,阶段采收率提高1.1个百分点。东濮老区的油藏多是中深层油藏,其中薄(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12-02)

李小波,刘威,李健[3](2019)在《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高含水期油藏层系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含水期油藏的层系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在高含水期油藏层系优化过程中的使用过程,并实际验证应用效果。研究表明:使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后,各层之间的矛盾明显减少,且各层系都具有一定的原油储量和厚度,各油井都具有一定的产能,每个层系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开发系统。(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王全贵[4](2019)在《中高含水弧状油藏流场改变的水驱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整体分散、开发调整难度大、开发效益变差等问题,在深化典型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真武地区典型弧状油藏不同注采井网条件下流场分布规律及特征,应用灰色理论方法确定了影响中高含油藏流场分布的主控因素,并开展了流场变换技术政策研究,在真武优选流场变换技术手段开展挖潜,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张会卿,周宗良,曹国明,燕云[5](2019)在《高含水油藏薄砂体精细刻画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港X开发区曲流河薄砂体定量预测难题,提出基于小入射角道集迭加的最大熵地震频谱分解预测方法。首先,建立了地震波入射角与纵向分辨率的理论关系,在分析本区"两宽一高"地震采集参数基础上,优选0~20°入射角道集进行迭加处理;然后应用最大熵谱分解算法制作调谐体,获取调谐频率并计算调谐厚度;最后,通过实钻井数据拟合建立了薄砂体厚度-调谐厚度关系,实现了薄砂体定量预测。新井实施结果证实,该方法能够显着提升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能力,准确实现曲流河薄砂体的定量预测。(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李振泉,郭长春,王军,黄迎松,闫萍[6](2019)在《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新认识——以孤岛油田中一区Ng~上3砂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高含水期是陆相油藏开发的重要阶段,而剩余油研究是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基础。根据孤岛油田中一区特高含水期的3口密闭取心井和17口新钻井资料,从平面、层间和层内对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特高含水期剩余可动油在研究区普遍分布、局部富集,矿场生产动态实践也验证了该认识的正确性。根据研究区夹层分布规律及储层韵律性建立了全遮挡型、半遮挡型和韵律型3大类剩余油局部富集模式,其中,半遮挡型剩余油局部富集模式可进一步分为油井遮挡型、水井遮挡型和井间遮挡型3小类,韵律型剩余油局部富集模式可进一步分为正韵律型和均匀型2小类。新认识突破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分散、局部集中的传统认识,对河流相老油田的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9年06期)

刘高文,张诺[7](2019)在《断块油藏纯47块特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断块油藏纯47块特高含水后期因天然堤渗透率低、河道渗透率高,导致纵向水驱不均衡,以及受夹层物性和分布的影响平面控油差异大和长期强注强采导致油井高液特高含水、区块开发效益差等问题,本文针对性建立了适配井网模式,挖潜天然堤剩余油,精细夹层分布及控油规律研究进行产注结构调整,变流线控液控含水。实施调整后纯47块整体开发形势变好,区块日产油由42.0t上升至50.5t,综合含水由95.5%下降至93.6%,采收率预计提高1%,经济寿命期预计延长5~10年。(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彭彬彬[8](2019)在《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潜力精细化定量表征研究——以魏岗油田四区Ⅳ断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精确描述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有效剩余潜力区,提高复杂断块油田整体开发水平,综合应用地质建模、数值模拟、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等手段,开展了魏岗油田四区Ⅳ断块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按水驱开采状况评价思路,提出将剩余油按水淹程度、采出程度、驱替倍数及流动区域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精细化定量表征。(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张东,侯亚伟,杨东东,彭琴,孙恩慧[9](2019)在《底水油藏特高含水期相渗曲线重构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底水稠油油藏生产特征表现为初期含水上升快,开发的主要阶段为特高含水期。该类型油藏处于特高含水期时,依据行业标准测得的相渗曲线残余油饱和度端点值偏低,常规相渗曲线计算开发指标方法针对性不强,导致预测开发指标与油田实际动态规律不符。对此,结合底水油藏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规律,建立了底水油藏水平井流管模型,通过拟合实际生产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反求相渗曲线特征参数最优解,实现特高含水期相渗曲线的重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相渗曲线更加符合油田的实际生产规律,可为该类型油藏处于特高含水期时的动态预测及精细挖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恩慧,杨威,汪巍,李博,郭敬民[10](2019)在《底水油藏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水平井产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搞清底水油藏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水平井产能预测,考虑水平井进入高含水期,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含水饱和度半对数曲线不再呈线性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高含水期下新的油水相渗表征公式,给出高含水期水平井油水两相产能公式。通过实例对比,与常规的水平井产能公式计算结果相比,利用本文公式计算出结果与水平井实际产量的相对误差最小,仅为6.2%,对高含水期下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9年09期)

含水油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原油田应用自主研发的薄互层特高含水期精细注水高效开发技术,在文51油藏建成中国石化精细注水示范区。数据显示,目前,文51油藏注水系统效率达到61.5%,自然递减率大幅下降至1%,阶段采收率提高1.1个百分点。东濮老区的油藏多是中深层油藏,其中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含水油藏论文参考文献

[1].葛红江,王阿丽,程静,林云.高含水油藏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研究实践[J].天津科技.2019

[2].于建设.攻坚窄薄油层挖掘增油潜力[N].中国石化报.2019

[3].李小波,刘威,李健.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高含水期油藏层系优化[J].当代化工.2019

[4].王全贵.中高含水弧状油藏流场改变的水驱技术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9

[5].张会卿,周宗良,曹国明,燕云.高含水油藏薄砂体精细刻画技术探讨[J].天津科技.2019

[6].李振泉,郭长春,王军,黄迎松,闫萍.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新认识——以孤岛油田中一区Ng~上3砂组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

[7].刘高文,张诺.断块油藏纯47块特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

[8].彭彬彬.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潜力精细化定量表征研究——以魏岗油田四区Ⅳ断块为例[J].石化技术.2019

[9].张东,侯亚伟,杨东东,彭琴,孙恩慧.底水油藏特高含水期相渗曲线重构方法及应用[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9

[10].孙恩慧,杨威,汪巍,李博,郭敬民.底水油藏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水平井产能预测[J].石油化工应用.2019

论文知识图

试验区纵向切分Fig.4-4-11Longitu...火烧山H1油藏生产历史产油拟合图火烧山H1油藏生产历史含水率拟合图4 魏家楼长6特低渗透高含水油藏油...夹层厚度对不同韵律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火山岩油藏直井初期含水图

标签:;  ;  ;  ;  ;  ;  ;  

含水油藏论文_葛红江,王阿丽,程静,林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