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水油藏开发后期二等层挖潜技术研究与应用

边水油藏开发后期二等层挖潜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边水油藏开发后期二类层挖潜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鑫[1](2021)在《任丘奥陶系潜山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奥潜山油藏位于任丘潜山带北部,平面形态表现为向东北开口的扇形,构造形态表现为向北东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任奥潜山油藏为一厚层状弱边水低饱和油藏。任奥潜山油藏储层地质特征复杂,断层发育且复杂分布,笼统注采开发、高含水区域块状分布,利用静态方法分析不同油组的地质和开发对应性认识不充分,揭示断层、隔层对开发状况的影响机制难度大。因此,摸清油藏地质特征对现有剩余油和水淹程度的影响,弄清剩余油形成机理,有利于为任奥潜山油藏的后续开发治理提供重要理论指导。本论文以任丘奥陶系潜山油藏为研究对象,结合动静态特征深入认识地质和开发对应性,研究任奥潜山油藏储层、隔层、断层的类型及分布特征,隔层、断层在油藏开发、成藏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剩余油富集的影响,摸清油藏水淹规律、剩余油富集机理和剩余油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富集模式制定下步挖潜对策。在结合研究区已有地层划分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任奥潜山油藏储层、隔层、断层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并绘制了分布图;研究得出,隔层对原油富集和剩余油聚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垂向上和侧向上的封闭,断层对剩余油富集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断层与剥蚀面隔层共同作用下形成顶部原油富集,断层与油组间或油藏单元内部隔层共同作用下形成层内原油富集;给出了断层、隔层共同作用下的四种剩余油富集模式: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穿潜山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潜山内幕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A(断层掉向逆倾向);潜山内幕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B(断层掉向顺倾向);提出了任奥潜山油藏剩余油开发对策以及研究区未来可考虑的EOR建议,包括顶部注气方法、多井联动异步注水、掺活性水驱等方法。

张国威[2](2021)在《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大多数水驱开发砂岩油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采成本持续走高,基于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考虑,如何更高效利用已投产井,在较少措施和低操作成本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水驱油藏采出程度,维持老井稳产,一直是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保持老区产能稳定,成为当前维持油田经济有效开发的重要手段。水驱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储层形态、非均质程度、渗透率各向异性程度等,油田在长期水驱过程中逐渐形成油水分布的不均匀,水淹状况日趋复杂、剩余油分散富集。随着时间和应用轮次的增加,常规注采优化措施收效甚微。通过储层方向性特征优化匹配的研究将储层静态特性与注水开发措施联合进行系统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本文首先从储层静态方向性特征研究入手,分析了储层物源、主渗透率、地应力和压裂缝、断层、构造倾角和边底水方位等因素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机理,归纳了储层方向性特征包含的内容;以储层渗透率矢量为代表,研究了渗透率矢量性特征的定量表征方法;基于古水流方向、沉积相和主渗透率方向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提出了基于沉积相的渗透率矢量化方法,将储层沉积特征、渗透率标量有机结合用于渗透率矢量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动态方面,以水驱程度和方向为代表分析了油田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水驱的矢量性特征,通过井组灰色关联分析来实现水驱方向的定量表征。然后以渗透率矢量和井网两组核心参数为代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各向异性地层中井型、井网与储层渗透率矢量的优化匹配关系,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中井型、井网与人工压裂缝的优化匹配关系。技术流程方面,以矢量化井网理论为指导,根据储层矢量性特征分析成果结合优化匹配方法,形成调整井优化部署原则。然后研制了流场优化算法,算法以均衡流场或常用生产指标为目标函数,以井类型、射孔空间位置界限、注采速度界限为边界条件,以部署原则为约束条件,建立最优化数学模型。模型求解过程中,针对老区调整过程中调整方案约束条件复杂的问题,对经典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个体有效性检验模块,建立改进的多目标开发优化遗传算法,完成自动优化。结合计算机编程技术编制了软件来实现考虑储层矢量性特征的多目标注采优化。以濮城油田W51北区为实例,开展了储层方向性特征分析、矢量化调整方案设计、最优化方案模拟求解和最优化方案预测对比;优化方案增油量提高20t/d,综合含水降低约2%,证实了矢量性特征优化匹配技术及相关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于伟男[3](2020)在《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L油田Y区块属于浅层特稠油复式背斜油藏,历经数十年热采阶段后日益凸显较多的开发问题,如边水推进程度过高导致近边水区域的吞吐井含水上升以及垂向和水平方向油层动用不均导致开发效果变差等。Y区块经过高周期吞吐后,近边水区域剩余油逐渐推进至远离边水区域,剩余油整体分布不均,急需措施对区块低部位做到稳油控水,对高部位进行潜力挖掘。应用Petrel re地质建模软件以及CMG数值模拟软件对Y区块目的层分别建立了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与油藏数值模型并对储量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对模型参数进行不断地修正。在完成数值模型全区及单井的历史生产动态拟合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了分类,并对剩余油的分布类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合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影响程度的排布顺序。结合Y区块的开发现状及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对目前开发方案进行适用性评价并分析其全区及单井的周期产量递减规律。针对区块整体蒸汽吞吐高周期后产量下降、油汽比降低和高含水等现象需要将吞吐井的生产动态、生产参数与地质因素相互结合,分析高周期蒸汽吞吐收效差的原因。通过对高周期蒸汽吞吐井生产周期优化后对生产井进行细分类别逐步优化,分别优化蒸汽吞吐注采参数和氮气辅助注采参数后综合得出最佳优化方案及结果。结果表明,稠油油藏开发适应性评价适是经济有效提高浅层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最佳前期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井条件,以提高蒸汽吞吐后期单井产能及油汽比为出发点,论证对不同周期不同类型的井分别进行参数优化的开发意义和开发效果,综合优化后采出程度提高3.32%,提采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对稠油油藏的后期开发方式提供借鉴意义。

郭书祥[4](2020)在《留474井区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留474井区地处河北省肃宁县万里乡,构造位置位于饶阳凹陷中部,留70断块南部。留474井区的构造外观表现为西北倾斜和东南抬升的背斜构造,古近系东营组三段和沙河街组一段为研究的目的层段,具备很大的开发潜力。然而留474井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对油藏单元的分布特征,影响油藏单元形成的原理和控制要素认识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油田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留474井区油藏特征及开发特征进行深化研究,对于今后留474井区进行深度挖掘,指导今后对留474井区或类似井区的岩性构造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论文以留474井区为研究对象,针对留474井区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特征,采用油藏单元分析方法,主要从储层和构造两个方面进行油藏单元形成控制因素研究,并结合研究区生产动态特征找出开发中存在问题及开发潜力,提出合理调整对策。为了精确描述复式油气藏特征和形成机理首先提出油藏单元概念,并明确油藏单元研究方法;在研究油藏单元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断层和构造形态对油藏单元形成的影响,并绘制了各小层顶面起伏构造图及油藏单元平面图,进一步研究构造背景对油藏单元的控制作用;分析了沉积阶段对砂体展布特征的影响,进而对油藏单元分布特征的影响,明确沉积相对油藏单元形成的控制作用;为后期对有利区开发潜力分析、制定合理调整对策奠定基础。在研究影响油藏单元形成控制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油藏单元类型,总结得到大王庄油田留474井区的六种油藏单元类型,并依据油藏单元类型对典型井钻遇的油藏单元进行分析,明确油藏单元特征,为有利区预测提供依据。研究了目标区块动态开发特征,并分析了油藏的水淹特征,明确油藏单元水淹影响因素,根据研究成果,分析开发潜力,并提出了三条调整意见。

程强[5](2018)在《曹庄油田古近系剩余油分布与挖潜研究》文中指出曹庄油田含油层系为古近系地层,属复杂小断块油藏,断块多,含油层系多、含油面积小,油层物性差异大。在油田开发生产中遭遇失控储量大,层间出力状况差异大,井网适应性差,水驱控制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区块的采收率,采用“巩固、调整、治理、挖潜”的老区开发研究思路,通过砂层组特征、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储层特征研究等手段,对该油田进行了地质认识。研究区沉积相为扇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和漫滩沉积;联井相剖面为顺物源方向,以扇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为主。从储量动用状况、采收率水平、注水效果三个方面评价了曹庄油田开发效果。运用开发地质学综合分析法、油藏工程动态综合分析法研究了曹庄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平面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曹13断块E2d21-3、4、曹13断块E2d25-6、E2d21、曹13断块E2d11、E2d22-6、8、E2d22、3层系,纵向剩余油主要富集在E2s15-4、E2s17-5、E2d2、E2d1下部层系。基于剩余油分布特点,进行了挖潜技术适应性评价,制定了挖潜综合调整方案,曹南断块将E2d25、E2d1分为一套井网开发(下层系井网),E2d224组合为一套井网(上层系井网);曹北E2s1开展老井复查工作,加强对电性较好的水层、钻遇同层和弱水淹层油井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剩余油挖潜工作。曹北E2d25强化以注采配套、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为中心的注采井网重建实现曹庄油田稳油上产。通过以上工作实现了对曹庄油田古近系油藏的精细挖潜,动静资料结合,多学科协同,弄清了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明确了曹庄油田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现状,并制定了下步调整对策,提出了可操作性调整意见和措施。

赖梅[6](2018)在《M凝析气藏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气藏为带油环凝析气藏,1966年获得高产油气流后,于1972年正式投入开发,目前处于产量递减阶段。由于开发初期采用了衰竭式开采,油环区域压力下降快,因此油气区压力不均衡,油气界面附近的油井发生气窜现象。为保持油气区压力平衡,气区投入开采,但由于气区压力下降过快,导致气井油窜,因此向油气界面处进行注水分隔,但气顶的高速开采,使得注入水向气区水侵,油气分布混杂,产量迅速降低。为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该气藏的剩余气分布情况,本文从气藏地质特征、生产动态资料和测试资料入手,分析气藏剩余潜力和潜力层位,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气分布情况及特征,提出相应的挖潜方案,指导气藏的合理开发。本次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的认识:(1)M气藏属于常温常压凝析气藏,其储渗物性较好,层间非均质性较强,边水不活跃,凝析油含量低。(2)根据生产资料和测试资料对气藏和气井进行了生产动态分析,并采用静态法和动态法计算了气藏的地质储量,评价储层的开发潜力。(3)气藏各小层地质储量分布不均匀,气顶气主要集中在5、6、8小层,平均采出程度为31%,仍具有挖潜潜力。(4)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并完成拟合,研究表明,储层由于受层间非均质性、各小层动用程度差异性、平面非均质性、井网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可将剩余气分为封闭型、井网不完善型、层间干扰型。(5)根据剩余潜力分析和数值模型剩余气分布情况,综合提出了封层避水、调层挖潜、高水淹带排水等提高气藏采收率方案,预测10年后气藏的产气量变化情况,并优选出了一套最佳方案。通过对M凝析气藏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优选方案的预测,对同类型凝析气藏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宋瑞娟[7](2018)在《留楚油田开发评价及挖潜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留楚油田位于河北省的饶阳县境内,1996年投入注水开发以来已有二十余年,注水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油藏开发矛盾越来越加剧,油层分布呈“短牙刷”状,砂体数量多,规模小,叠置关系复杂,水驱调整难度较大。储层非均质严重,纵向上油水井动用油层多,水淹状况复杂,剩余油认识难度大。近几年以来,留楚油田通过开展以水井为中心的注采井网调整、注采关系完善、单井组调驱、酸化增注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工作,油藏水驱效果有所好转,但随着注水见效井含水上升加快、调驱井的失效,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又有所加快。如何控制主力层的含水上升速度,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是实现油藏稳产的关键。首先开展油藏工程评价,进行井网及注采适应性研究,结合地质基础研究留楚油田的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富集规律,并对剩余油潜力进行评价;其次通过对前期的室内调驱体系试验、数值模拟得到的调驱方案进行效果跟踪评价,总结经验;最后,针对油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相应的留楚油田综合调整部署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构造控制为主的高部位主力油砂体,储量基数大,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目标,岩性控制为主的低部位油砂体,水驱动用程度低,也具备一定的剩余油潜力,楚102断块注水开发时间较短,注水方向性较强,主力砂体平面、层内剩余油潜力大,是剩余油挖潜的主体。前期单井组调驱在留楚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采用复合调驱技术也改善了开发的效果。通过井组选择和配套措施、方案及注入工艺优选几个方面深部调驱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目前已见到较好的阶段增油效果,对应油井不同程度有见效显示,表现为液量基本稳定,含水逐渐下降,油井见效率为77%。与调驱前对比,井区日产液基本稳定,含水由83%降至72%,日产油,平均日增油均有所提升,与调驱前对比,断块自然递减减缓2.6个百分点。

李沙白[8](2017)在《RB潜山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研究》文中指出RB潜山油藏为厚层状弱边水碳酸盐岩油藏,油藏天然能量较弱、地质条件复杂,经过多年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由于该油藏具有地层倾角大、断层发育、储层呈层状且各油组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使得油藏连通关系复杂,注采矛盾突出,经过多次注水调整后,水淹状况严重,油藏开发形式逐渐变差,因此,搞清油组间的连通性和断层的封堵性,加大对水驱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确定剩余油类型和模式,优选剩余油潜力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挖潜办法,保证油田持续稳产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RB潜山油藏开发后期特征及存在问题,在细化断控体和精细储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注水开发调整实践和开发动态特征,开展油藏水淹规律的研究;动静结合,找出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特点,优选出重点剩余油潜力区,并提出油藏综合治理和调整建议,为下步油藏治理工作指明方向。通过开展综合地质研究表明,构造和低渗透是控制RB潜山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厚度大分布稳定的隔层配合封闭性较好的断层,是形成剩余油富集区的有利条件。从主控因素和水驱特征出发,结合生产动态特点,可知该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平面上主要集中在各构造单元的高部位、稀井网区,纵向上集中在相对低渗透层(亮甲山组及下马家沟组的部分小层、套管固封段)和凤山组顶部剥蚀线附近,在此基础上优选了9个剩余油潜力区加以论证,为后期挖潜提供了方向。针对剩余油分布特点及开发状况,明确了老井措施挖潜、部署调整井、长停井恢复等技术对策,就措施方式而言,注灰、酸化(酸压)、堵水和提液仍是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主要的挖潜方式,且具有相似的增油机理:即抑制高含水的大中裂缝产能,发挥含油饱和度高的中、小、微裂缝潜力。对比各类措施方式及效果,注灰实现累计增油最多且平均单井增油较高的手段;酸化和提液是实施有效率高措施方式;堵水是使用次数最多的措施方式,但是在油藏开发后期适应性相对较差。本次共优选措施3类井11口,提出新钻井4口,实施后预计增油1.59×104t,可有效地减缓油藏递减,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

焦健[9](2017)在《文119断块Es1、Es2段油藏剩余油评价》文中提出文119断块Es1、Es2段油藏为狭长形典型复杂断块油藏,含油区受主断层控制,在断层一线形成狭长的含油分布;断块为三角洲前缘河流相沉积,河道多呈“指状”分布,河道窄,与断层走向近似正交,使含油分布不连续,井间连通性差,是典型的岩性、构造复合控制的复杂断块油藏。断块于1999年1月正式投入开发,历史上共进行了五次开发调整,目前已经进入了开发末期。本文针对文119断块地质特征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工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进而从开发特征研究入手,划分开发阶段,并详细分析了开发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经过大量研究与应用,本文进一步完善了累计产量曲线预测可采储量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并结合产量递减曲线法、水驱曲线法等油藏工程方法,对可采储量及采收率进行了预测并对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然后,利用产液剖面资料或地层系数KH值逐井进行产量劈分,通过单井累计产量曲线分析法,计算和预测了单井单层的剩余油可采储量,并结合含水率和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计算了单井单层剩余油潜力系数,最后,利用三维储层建模方法,展布了各小层的剩余油潜力系数分布,对油藏剩余油潜力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三维展示。发现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和边水侵入,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原始狭长的含油分布,目前已经收缩为“牙刷状”形态的剩余油分布,且分布于主控断层的下降盘,以及其分支断层交接地区,分析认为是指状河道与主控断层近似正交造成的。参考国内外剩余油类型的划分方法,结合本地区剩余油特征,本文将文119断块Es1、Es2段油藏剩余油划分为5种类型:主断层遮挡致使注采井网不完善型剩余油、致密岩性切割分散块状剩余油、断层交叉切割型剩余油、井间平衡滞留型剩余油、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通过构造特征、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研究了形成剩余油的主控因素,并动静结合,预测了剩余油挖潜的有利地区。最后,在本文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研究了降低层间矛盾,协调产吸剖面,提高水驱动用程度的控水稳油技术措施,结合注采井网的适应性分析,研究了开发调整治理方案,提出了调整井位和挖潜措施,为油藏的进一步开发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徐丽丽[10](2017)在《XX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文中指出XX油田长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该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地层压力逐渐下降、产量递减较快,同时由于葡萄花和高台子两套油层储层物性差异及葡萄花油层边水推进的影响,导致该油田含水上升幅度大。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受注入水和边水的双重作用,原注水井网不完善,地下油气水分布逐渐复杂化,剩余储量动用难度增大,导致该油田挖潜难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效果。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1)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2)注采井网适应性研究;3)边水能量研究;4)油气平衡开采试验研究。利用动态分析法、数值模拟法、沉积相法、动态监测法等国内外成熟的剩余油研究方法,进行XX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所认识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再结合油田注水开发实际指导挖潜剩余油。针对目前注采井网存在的问题,利用动态监测及数值模拟等技术进行注采井网适应性研究,编制调整方案,增加水驱控制程度,提高采收率;针对油田受边水推进含水上升快的问题,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法,开展边水能量研究,通过加强抽汲参数调整、加强合理套压控制、加强堵水工作等技术手段,抑制边水推进,有效控制含水上升;针对油田油气水分布复杂的实际,进行油气平衡开采现场试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进一步摸索油气平衡开采方法。本文以XX油田为研究对象,开展剩余油分布状况分析与储层潜力模拟分析,并进行配套挖潜措施综合研究,从而形成XX油田综合挖潜的新模式,对其它类似油藏的后期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边水油藏开发后期二类层挖潜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边水油藏开发后期二类层挖潜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任丘奥陶系潜山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剩余油控制因素研究
        1.2.2 剩余油富集模式研究
        1.2.3 剩余油开发对策研究
        1.2.4 剩余油成藏机理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第2章 任丘奥陶系潜山油藏概况
    2.1 油藏特征
    2.2 地层及构造特征
        2.2.1 地层划分标志
        2.2.2 小层对比及划分
        2.2.3 地层构造等值线
    2.3 岩性及沉积特征
        2.3.1 岩性特征
        2.3.2 沉积特征
    2.4 油藏物性特征
        2.4.1 储层流体性质
        2.4.2 裂缝厚度与孔渗特征
        2.4.3 含油性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藏隔层与断层分布特征研究
    3.1 隔层类型及分布特征
        3.1.1 隔层类型
        3.1.2 隔层分布特征
    3.2 隔层厚度及分布特征
        3.2.1 隔层厚度
        3.2.2 隔层厚度分布特征
    3.3 内幕断层与穿潜山断层分布特征
        3.3.1 内幕断层与穿潜山断层命名
        3.3.2 内幕断层与穿潜山断层分布特征
    3.4 断层封闭类型
        3.4.1 断层密闭性判别方法
        3.4.2 断层密闭性认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藏剩余油富集机理研究
    4.1 剩余油控制因素
        4.1.1 地质因素
        4.1.2 开发因素
    4.2 剩余油富集模式
        4.2.1 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
        4.2.2 穿潜山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
        4.2.3 潜山内幕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A(断层掉向逆倾向)
        4.2.4 潜山内幕断层+不整合面+隔层控制型B(断层掉向顺倾向)
    4.3 隔层作用下的剩余油富集机理
        4.3.1 隔层对原油富集作用的影响
        4.3.2 隔层对剩余油赋存特征的影响
    4.4 断层与隔层共同作用下的剩余油富集机理
        4.4.1 断层与隔层共同作用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4.4.2 断层与隔层共同作用对原油运移起遮挡作用
        4.4.3 断层与隔层共同作用对剩余油赋存起遮挡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藏水淹规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5.1 油藏水淹规律
        5.1.1 油藏重力水驱特点
        5.1.2 水淹界面的确定原则
        5.1.3 各油组水淹分布
    5.2 剩余油分布与储量计算
        5.2.1 剩余油分布特征
        5.2.2 剩余油区块评价
        5.2.3 剩余油储量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油藏剩余油开发对策研究
    6.1 顶部注气方法
        6.1.1 顶部注气方法作用机理
        6.1.2 注气方式和位置选择
    6.2 多井联动异步注水,近似形成周期注水
        6.2.1 周期注水机理
        6.2.2 研究区周期注水方法建议
    6.3 掺活性水驱
        6.3.1 活性水驱主要的增油机理
        6.3.2 研究区活性水驱建议方法
    6.4 整体开发对策分类
        6.4.1 第一类措施(4 口)
        6.4.2 第二类措施(9 口)
        6.4.3 第三类措施(1 口)
        6.4.4 第四类措施(6 口)
        6.4.5 第五类措施(9 口)
        6.4.6 第六类措施(5 口)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常规井网及注采优化方法
        1.2.2 矢量井网及注采优化设计
        1.2.3 基于优化算法的注采优化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储层的方向性特征
    2.1 物源方向与沉积方向
    2.2 主渗透率方向
    2.3 主应力方向和裂缝方向
    2.4 断层走向和构造倾角
    2.5 边底水的侵入方向
第三章 渗透率的矢量性特征
    3.1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及其定量表征
        3.1.1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
        3.1.2 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
    3.2 渗透率的方向及其表征
        3.2.1 渗透率各向异性的表征
        3.2.2 差变函数分析储层渗透率方向性
        3.2.3 TDS技术确定油藏平面渗透率各向异性
        3.2.4 裂缝性油藏主渗透率及主裂缝方向识别方法
        3.2.5 基于沉积相的渗透率矢量化方法
第四章 砂岩油藏水驱开发的矢量性特征
    4.1 水驱程度的非均匀性及其表征
        4.1.1 水驱程度的表征参数
        4.1.2 水驱程度的时变特性
    4.2 水驱方向的量化分析
        4.2.1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水驱方向分析方法
        4.2.2 方法的软件实现
第五章 井网与矢量性特征的优化匹配
    5.1 矢量化井网的优化原则
    5.2 排状井网与主渗方向的优化匹配
    5.3 面积注水井网与主渗方向的优化匹配
        5.3.1 反七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5.3.2 五点法、矩形五点、菱形五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5.3.3 九点井网与主渗方向的匹配
    5.4 水平井与储层方向性特征的优化匹配
        5.4.1 水平段方位与储层方向性特征的匹配
        5.4.2 水平段长度与储层砂体展布的匹配
        5.4.3 水平井注采井网与主渗方向性特征的匹配
    5.5 井网与裂缝方向的优化匹配
        5.5.1 直井井网与裂缝方位的匹配
        5.5.2 水平井井网与裂缝方位的匹配
第六章 基于油藏矢量性特征的优化方法
    6.1 深度水驱均衡驱替模式
        6.1.1 实施均衡驱替的优点
        6.1.2 实施均衡驱替方式
        6.1.3 实施均衡驱替的数值模拟分析
    6.2 均衡驱替的流场表征与评价
        6.2.1 水驱强度的综合表征参数体系
        6.2.2 水驱强度的计算
        6.2.3 流场优化调整原则与方法
    6.3 最优化数学模型
        6.3.1 目标函数
        6.3.2 约束条件
    6.4 数学模型求解
        6.4.1 改进的多变量开发优化遗传算法
        6.4.2 约束问题的处理
        6.4.3 遗传编码方法
    6.5 优化算法的软件实现
        6.5.1 ECL数据接口
        6.5.2 流场表征模块
        6.5.3 约束条件设置模块
        6.5.4 遗传算法模块
        6.5.5 流场优化软件实现
        6.5.6 测试实例
        6.5.7 软件设置
        6.5.8 测试结果分析
第七章 基于矢量性特征的矢量井网重构实例
    7.1 油藏概况
        7.1.1 地质概况
        7.1.2 开发历史
        7.1.3 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储层方向性特征分析
        7.2.1 物源方向与砂体分布特征
        7.2.2 渗透率的矢量化
        7.2.3 断层走向与构造倾角特征
    7.3 水驱的方向性特征
        7.3.1 井排的方向性特征
        7.3.2 水驱的方向性特征
        7.3.3 剩余油分布的方向性特征
    7.4 调整潜力区的识别
    7.5 潜力区局部剩余油分布矢量特征
    7.6 矢量化井网重构原则
    7.7 调整方案设计优化
        7.7.1 调整思路
        7.7.2 调整方案优化计算
    7.8 调整方案预测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3)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蒸汽吞吐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油藏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2.1 地质概况
        2.1.1 地层层序
        2.1.2 构造特征
        2.1.3 储层特征
        2.1.4 温压特征
        2.1.5 流体性质
    2.2 开发现状
第三章 工区油藏数值模拟
    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3.1.1 构造模型的建立
        3.1.2 属性模型的建立
        3.1.3 储量拟合
        3.1.4 地质模型粗化
    3.2 数值模型建立
        3.2.1 网格模型的建立
        3.2.2 流体模型的建立
        3.2.3 数值模型初始化
    3.3 储量及生产历史拟合
        3.3.1 储量拟合
        3.3.2 生产动态模型的建立
        3.3.3 单井历史拟合结果
        3.3.4 全区历史拟合结果
第四章 高周期吞吐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1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1.1 剖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4.1.2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4.2 剩余油分类及成因分析
        4.2.1 储层非均质性
        4.2.2 井网控制不住
        4.2.3 边水锥进过快
    4.3 高周期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研究
        4.3.1 油藏地质因素
        4.3.2 油藏开发因素
        4.3.3 主控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第五章 注采参数优化
    5.1 目前注采参数适应性评价
        5.1.1 全区生产动态分析
        5.1.2 单井生产动态分析
        5.1.3 全区开发特征分析
        5.1.4 单井开发特征分析
        5.1.5 边水油藏开发方式
    5.2 注采参数优化
        5.2.1 生产周期优化
        5.2.2 注采参数优化
        5.2.3 衰减期优化方案及结果
        5.2.4 衰减后期优化方案及结果
    5.3 氮气辅助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5.3.1 注氮量优化
        5.3.2 衰减期注氮方式优化
        5.3.3 衰减后期注氮方式优化
    5.4 综合优化方案及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留474井区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1.2.2 开发对策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油藏地质概况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储层特征
        2.4.1 储层岩性特征
        2.4.2 储层物性特征
    2.5 流体性质及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藏单元分布特征及储量计算
    3.1 油藏单元概念及研究方法
        3.1.1 油藏单元概念
        3.1.2 油藏单元研究方法
    3.2 油藏单元分布特征
        3.2.1 油藏单元剖面分布特征
        3.2.2 油藏单元平面分布特征
    3.3 储量计算
        3.3.1 储量计算方法及参数确定
        3.3.2 储量计算结果及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藏单元形成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4.1 构造背景对油藏单元的控制作用
    4.2 沉积相对油藏单元的控制作用
        4.2.1 沉积相分布特征
        4.2.2 砂体展布特征
        4.2.3 沉积相对油藏单元的影响
    4.3 油源断层对油藏单元的影响
    4.4 成藏模式及油藏单元类型
    4.5 油藏单元类型分析
        4.5.1 断层上升盘控制型
        4.5.2 断层下降盘控制型
        4.5.3 抬升构造与窄河道控制型
        4.5.4 抬升构造与宽河道控制型
        4.5.5 穹隆构造与窄河道控制型
        4.5.6 穹隆构造与宽河道控制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藏动态分析
    5.1 开发历程
        5.1.1 留70-14井区
        5.1.2 留474井区
    5.2 开发特征
        5.2.1 产能特征
        5.2.2 含水变化特征
    5.3 注水见效分析
    5.4 油藏单元产能劈分
    5.5 油藏水淹特征
        5.5.1 纵向水淹规律
        5.5.2 平面水淹规律
        5.5.3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
    5.6 油藏动用程度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开发潜力分析及调整对策
    6.1 剩余油分布规律
    6.2 开发潜力分析
    6.3 调整对策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曹庄油田古近系剩余油分布与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标工区概况
        1.3.1 地质概况
        1.3.2 开发概况
    1.4 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1.4.1 研究方向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储层特征研究
    2.1 研究方法
    2.2 储层特征
        2.2.1 砂层组特征及细分
        2.2.2 沉积相特征
        2.2.3 沉积微相特征
        2.2.4 储层物性及成岩作用
        2.2.5 储层分类
第3章 曹庄油田开发效果分析
    3.1 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3.2 可采储量分析
    3.3 注水效果分析
        3.3.1 井网分布情况分析
        3.3.2 水驱控制情况分析
        3.3.3 地层压力水平分析
        3.3.4 水驱波及系数分析
        3.3.5 小结
第4章 曹庄油田古近系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水淹规律研究
    4.3 剩余油分布特征
第5章 曹庄油田挖潜对策
    5.1 挖潜技术适应性分析
        5.1.1 低阻油层挖潜
        5.1.2 注采井网完善
        5.1.3 侧钻挖潜井间剩余油
    5.2 综合调整方案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M凝析气藏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凝析气藏研究现状
        1.2.2 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研究
    2.1 地质特征
        2.1.1 构造特征
        2.1.2 地层特征
    2.2 储集层特征
        2.2.1 储层物性
        2.2.2 储层非均质特征
        2.2.3 孔隙结构特征
        2.2.4 原始油气分布特征
    2.3 储集层流体特征
        2.3.1 油气性质
        2.3.2 地层水性质
        2.3.3 压力、温度特征
    2.4 气藏相态研究
        2.4.1 等组分膨胀实验
        2.4.2 定容衰竭实验
    2.5 开发概况
        2.5.1 气藏开发历程
        2.5.2 气藏开采特征
        2.5.3 气井生产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藏地质储量评价研究
    3.1 容积法
        3.1.1 容积法储量参数确定
        3.1.2 容积法储量计算
    3.2 动态分析法
        3.2.1 带油环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法
        3.2.2 水驱特征曲线法
        3.2.3 产量递减法
        3.2.4 累计产量法
    3.3 地质储量对比分析
    3.4 开发潜力评价
        3.4.1 采收率分析
        3.4.2 单井潜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剩余气分布研究
    4.1 数值模型建立
        4.1.1 M凝析气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4.1.2 数值模拟物理性质
        4.1.3 储量核算
        4.1.4 模型初始化
        4.1.5 历史拟合
    4.2 剩余储量及分布研究
        4.2.1 各小层剩余气总量分析
        4.2.2 剩余气分布特征研究
        4.2.3 剩余气分布特征总结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藏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
    5.1 提高采收率基础方案
        5.1.1 生产制度
        5.1.2 生产预测
        5.1.3 方案评价
    5.2 气井封层避水
        5.2.1 封堵层位选择
        5.2.2 生产制度
        5.2.3 生产预测
        5.2.4 方案评价
    5.3 气井调层挖潜
        5.3.1 射孔层位选择
        5.3.2 生产制度
        5.3.3 生产预测
        5.3.4 方案评价
        5.3.5 采气量优化
    5.4 高水淹带排水
        5.4.1 排水井位选择
        5.4.2 生产制度
        5.4.3 生产预测
        5.4.4 方案评价
    5.5 各小层针对性挖潜
        5.5.1 低储量层位调层方案
        5.5.2 3小层调层方案
        5.5.3 4小层调层方案
        5.5.4 5小层调层方案
        5.5.5 6小层调层方案
        5.5.6 8小层调层方案
    5.6 挖潜方案优选
        5.6.1 气井挖潜方案优选
        5.6.2 小层挖潜方案优选
    5.7 经济评价
        5.7.1 经济评价原则
        5.7.2 评价结果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留楚油田开发评价及挖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部调驱研究现状
        1.2.2 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措施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油藏地质分布
        1.3.2 前期单井组及室内体系实施效果评价
        1.3.3 油藏工程评价及油藏挖潜技术研究
        1.3.4 综合调整部署方案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留楚油田地质开发特征
    2.1 基本地质特征
        2.1.1 地质特征
        2.1.2 储层特征
        2.1.3 油藏分布特征
        2.1.4 流体性质
    2.2 开发特征
        2.2.1 开发历程
        2.2.2 开发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留楚油田油藏工程评价
    3.1 开发层系适应性评价
    3.2 开发方式适应性分析
    3.3 开发井网适应性评价
    3.4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3.4.1 楚29+40 断块
        3.4.2 楚102 断块
        3.4.3 剩余油潜力分析
    3.5 措施适应性分析
        3.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5.2 注水开发效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前期调驱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4.1 前期调驱方案
    4.2 现场注入实施情况
        4.2.1 实施概况
        4.2.2 现场注入跟踪与调整
    4.3 效果分析
    4.4 调驱见效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油藏潜力研究及挖潜对策研究
    5.1 油藏潜力研究
        5.1.1 总体储采状况
        5.1.2 剩余油纵向分布
        5.1.3 储量动用及水淹特点
        5.1.4 剩余油潜力
        5.1.5 饱和度测试
    5.2 油藏挖潜技术对策研究
    5.3 综合部署方案原则及具体内容
        5.3.1 方案部署原则
        5.3.2 综合部署方案具体措施
    5.4 经济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RB潜山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油藏概况
    2.1 地质特征
        2.1.1 构造特征
        2.1.2 地层特征
        2.1.3 储层特征
        2.1.4 油藏特征
    2.2 开发特征
    2.3 存在问题
第三章 水淹规律研究
    3.1 顶部面积注水期见水规律
    3.2 边部注水及底部注水见水规律
    3.3 线状注水见水规律
    3.4 周期注水见水规律
    3.5 低注采比连续注水见水规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4.1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4.1.1 断层封闭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1.2 隔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1.3 裂缝发育程度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2.1 数值模拟研究
        4.2.2 剩余油现场挖潜现场试验
        4.2.3 动静关联分析剩余油分布
    4.3 剩余油潜力区优选及论证
        4.3.1 无井控制断块单元剩余油潜力
        4.3.2 有井控制断块单元剩余油潜力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
    5.1 老井措施挖潜技术
        5.1.1 注灰措施分析
        5.1.2 酸化措施分析
        5.1.3 堵水措施分析
        5.1.4 提液措施分析
    5.2 潜力长停井生产恢复
    5.3 布钻调整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文119断块Es1、Es2段油藏剩余油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的分布形式
        1.2.2 剩余油的成因类型
        1.2.3 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沉积特征
    2.3 储层特征
第3章 开发特征与效果评价
    3.1 文119断块开发历程
    3.2 文119断块开采特点及存在问题
    3.3 文119断块产量递减曲线分析
        3.3.1 产量递减类型判断和递减率计算
        3.3.2 产量递减曲线可采储量预测
    3.4 文119断块累计产量曲线分析
        3.4.1 累计产量曲线分析原理
        3.4.2 累计产量曲线分析和可采储量预测
    3.5 文119断块水驱特征曲线分析
第4章 剩余油分布与评价
    4.1 文119断块剩余油平面分布
        4.1.1 单井累计产量曲线特征
        4.1.2 单井剩余油可采储量分布特征
    4.2 文119断块剩余油纵向分布
        4.2.1 单井产量劈分
        4.2.2 分层剩余油分布
    4.3 文119断块剩余油潜力评价
        4.3.1 剩余油潜力分布特征
        4.3.2 剩余油潜力空间分布特征
        4.3.3 小层剩余油潜力分布特征
第5章 剩余油类型与主控因素
    5.1 剩余油类型
    5.2 剩余油主控因素
第6章 综合调整治理方案
    6.1 文119断块剩余油挖潜有利类型和井区评价
    6.2 文119断块剩余油挖潜措施
        6.2.1 剩余油挖潜措施
        6.2.2 综合调整治理方案
        6.2.3 方案实施注意事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XX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目的与意义
    0.2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3.1 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油田概况
    1.1 地质概况
    1.2 勘探发现简况
    1.3 开发历程
        1.3.1 开发方案编制
        1.3.2 油田开发调整历程
第二章 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
    2.1 水驱动用状况分析
        2.1.1 注水井吸水状况分析
        2.1.2 油井产出状况分析
    2.2 XX油田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
    2.3 未动用储层开发潜力分析
第三章 注采系统调整方案编制
    3.1 注采井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注采系统调整方式研究
        3.2.1 转注井优选
        3.2.2 配注强度方案优选
    3.3 开发效果预测
第四章 边水能量评价与治理
    4.1 边水推进状况分析
        4.1.1 葡萄花油层边水水侵量大,已推进到构造较高部位
        4.1.2 高台子油层边水发育,油井含水上升快
    4.2 边水能量评价
        4.2.1 应用油藏工程方法评价边水
        4.2.2 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法评价边水
    4.3 控制合理生产压差,抑制边水推进
        4.3.1 确定合理生产压差
        4.3.2 加强综合治理,控制含水上升
第五章 油气平衡开采现场试验研究
    5.1 油气平衡开采试验
    5.2 油气同层补孔效果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四、边水油藏开发后期二类层挖潜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任丘奥陶系潜山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开发对策研究[D]. 韩鑫. 燕山大学, 2021(01)
  • [2]非均质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矢量性特征及优化匹配研究[D]. 张国威.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D]. 于伟男.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留474井区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D]. 郭书祥. 燕山大学, 2020(01)
  • [5]曹庄油田古近系剩余油分布与挖潜研究[D]. 程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M凝析气藏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D]. 赖梅.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7]留楚油田开发评价及挖潜对策研究[D]. 宋瑞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RB潜山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研究[D]. 李沙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8)
  • [9]文119断块Es1、Es2段油藏剩余油评价[D]. 焦健.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3)
  • [10]XX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D]. 徐丽丽.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标签:;  ;  ;  ;  

边水油藏开发后期二等层挖潜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