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效应论文_王超,刘长武,刘德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积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应,体积,水化,砂岩,温差,混凝土,钛酸钡。

体积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刘长武,刘德峰[1](2019)在《单轴压缩下饱水裂隙砂岩体积效应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水和岩样体积对砂岩物理力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采用MTS815型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对干燥和饱水状态下的3种不同体积(高径比2∶1)完整和裂隙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完整和裂隙砂岩的孔隙率与饱和吸水率与岩样体积成正比;干燥和饱水的完整与裂隙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均随体积增大而小幅降低;砂岩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与岩样体积呈负相关,且水降低了砂岩的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干燥砂岩的泊松比随岩样体积增加而增大,而饱水砂岩则随岩样体积先增加,后稳定;干燥的完整和裂隙砂岩的宏观破坏形式由小尺寸的轴向多劈裂面破坏逐渐转变为大尺寸的单一剪切破坏,水的存在对岩样单轴压缩破坏形态没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徐宏哲,李琪,唐锐,尚大晶[2](2019)在《大体积占比模型对混响水池声场分布的阻塞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混响水池是水声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测量装置,相比于消声水池低频吸声效果差、远场测量条件难以实现以及开阔水域测量起伏大且周期长的突出问题,在混响水池中开展声学测量具有背景噪声低、测量重复性好等显着优势。近年来混响水池的低频应用拓展是研究热点。平自红[1]利用CMWA法在有限水域中实现了水听器的自由场校准。Lee[2]在大型圆柱形混响水池中探究了封装气泡阵列对声源辐射声的抑制效果。张义明[3]提(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李亚波,宋清源,杨凯,陈一萍,孙成奇[3](2019)在《试样疲劳性能尺度效应的概率控制体积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试样尺度、缺口和加载方式通常对材料的疲劳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发展关联试样尺度、缺口和加载方式对疲劳强度影响的方法对于从材料疲劳性能到结构件疲劳性能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旋转弯曲加载和轴向加载方式对不同几何形状EA4T车轴钢试样进行了疲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试样尺度的增加,轴向加载下狗骨形试样的疲劳强度明显低于沙漏形试样;相同寿命下,缺口显着降低试样的疲劳强度.疲劳断口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疲劳裂纹均起源于试样表面.沙漏形试样和狗骨形试样疲劳断口大多只有一个裂纹源,而缺口试样疲劳断口均具有多裂纹源特征.然后,采用概率控制体积方法研究了试样尺度、缺口和加载方式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并与临界距离和应变能密度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概率控制体积方法能够更好地关联试样尺度、缺口和加载方式对EA4T车轴钢疲劳强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控制体积的结构件疲劳强度预测方法,并用于具有不连续高应力区域车轴钢试样的疲劳强度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璇[4](2019)在《液滴等体积离散效应及其在流量传感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感器是现实感官与数字信息化世界交互的窗口,传感技术的进步往往能够极大地推动诸多科学领域的变革。由于微流控芯片体积小、高精度、低功耗和高通量等优点,近年来在生物、医学和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微流控微管道中的流体需要被实时而精确地检测与分析,通常液体的流量范围是nL/min至mL/min,这要求流量检测设备具备低微流量的检测能力,较高的分辨率及较大的检测范围。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液滴等体积离散效应的叁层超湿润表面结构(Three-Superwettable Structure,TSS),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此效应的数字液滴微流量传感器。该数字液滴式微流量传感器,通过计算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液滴数来实现液体流量的检测功能。首先介绍了可TSS的结构和原理,其第一层为超疏水喷口面,第二层为超疏水铝箔面,第叁层为超亲水引流面。其次,建立了TSS结构离散过程的相应理论模型,揭示了等容离散效应的机理,表明了TSS中各表面湿润性在离散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数值模拟方法也用于模拟液滴离散化过程,并通过实验探究了液体流量、TSS层间距和TSS双面薄膜规格对离散液滴体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液体流量在小于200μL/min的范围内可保持离散液滴体积的一致性,并且离散液滴的尺寸可由第一第二层的间距来控制。这意味着可通过改变各层的间距来调整流量传感器的分辨率,以适应不同的流量范围。此外,还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数字流量传感器低流量检测的可行性。最后,初步研究了集成式的柔性液滴微流量传感芯片,该传感芯片不仅保留上述流量传感器的特点,还具有成本低和制备工艺简单的优势。未来可将该流量传感器集成于多种微流控芯片中,为多功能微流控芯片的发展提供助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博[5](2019)在《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水化热效应及温控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建以及准备建设的大跨径桥梁日趋增多。随着大跨径桥梁的日趋增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其承重性能良好,且施工过程简单,是大跨径桥梁理想的承重结构,一般大跨径桥梁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作为桥梁基础结构。伴随着大体积混凝土承台的使用,问题也随着而来,其中由大体积混凝土承台过大的内表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所导致的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裂缝对于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耐久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在水泥水化热、施工环境、保温措施以及内部管冷系统的作用下其结构内部产生复杂的温度场,从而导致结构内表温差、最大绝热温升以及表面温度等难以控制。本文以某特大桥(主跨布置为92.75m+6×170m+92.75m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钢构桥)为研究依托工程。通过前期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施工进行指导,通过对主墩承台实施温度监控,与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计算值进行对比,找出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场的控制性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各类文献、资料以及规范等,系统归纳了混凝土绝热温升、混凝土比热容以及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方法,并结合主墩承台施工现场环境,构建主墩承台有限元模型,并对施工进行指导。实际监控主墩承台水化热状态后,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验证了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的准确性,并找出影响主墩承台温度场的控制性因素。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以及Midas FEA对影响主墩承台温度场的控制性因素(混凝土入模温度、有限元软件中绝热温升函数的导热系数、混凝土表面对流系数、环境温度、管冷系统各参数等)进行数值分析,找出控制性因素的影响规律以及影响程度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5)

孙智征,荀威,张加永,刘传洋,仲嘉霖[6](2019)在《钛酸钡的光学性质及其体积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钛酸钡(BaTiO_3, BTO)是铁电物理学和材料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本文基于准粒子相互作用的GW方法研究BTO材料的光学性质,并研究了等应变情况下的体积效应.第一性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了激子效应的GW (格林函数(G)-库仑势(W))方法得到的激发态性质更接近实验结果.引入等应变调控,发现体积膨胀会导致光学吸收峰红移,体积压缩则光学吸收峰蓝移.同时,探究了体积变化对BTO块材的自发极化和电子结构的影响,发现体积膨胀会使钛原子的d轨道和氧原子的p轨道杂化更显着,进一步导致材料自发极化的增大,而体积压缩对自发极化和dp杂化的影响正好相反.通过比较研究,还发现等应变的体积效应对极化的影响不如等应力体积效应明显.(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欢,曹璐,陈佳艺[7](2018)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心脏照射剂量体积与损伤效应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放射治疗是胸部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具有明确的致心脏损伤作用。随着放射治疗主流技术的进步,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心脏照射的剂量体积分布特点发生了转变。放射相关性心脏疾病(radiation-related heart diseases, RRHDs)的发生显着减少,但在以调强放射治疗为主流的精确治疗时代仍不能确保绝对的心脏安全。本文综述了心脏照射剂量体积分布对放射性心脏损伤风险的影响及心脏照射剂量体积评价指标,并对影响心脏照射剂量体积分布的技术因素及放射相关心脏疾病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刘世建[8](2018)在《某拱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背景,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拱脚承台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主要水化热影响参数的分析,得到了最优水化热施工控制方式,采用全面分层法一次浇筑工艺,有效避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化热温度控制不理想、混凝土开裂的风险,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段俐,康琦,王佳,吴笛,章楚[9](2018)在《热毛细对流流动模式及转捩过程的体积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毛细流动问题是微重力流体物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作为一种典型的热毛细流动体系,我们在实践十号卫星上开展了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的实验研究。通过仔细分析红外热像仪的测量结果,首次全面研究了热毛细对流自由面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及其流动失稳规律,重点探讨体积效应问题。随温差增大,不同体积比情况下,热毛细对流出现流动模式的转变,由定常到多种波形的定向传播的振荡状态,同时我们详尽讨论了体积比效应在临界温差和波数的选择等方面的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司政,杨丹,黄灵芝,李守义,王正鑫[10](2018)在《小温差冷却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小温差冷却的方式,以有效降低水管周边混凝土温度梯度,减小温度应力,防止水管周边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的产生。为验证小温差冷却的影响效应,本文采用叁维有限元热流耦合算法,对传统低温通水冷却和小温差变温通水冷却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低温通水冷却水管周边混凝土温度梯度大、温降速率快,混凝土浇筑早期温度应力易超过同期的允许应力;小温差变温通水冷却水管周边混凝土温度梯度小、温降速率慢,改善了水管周边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因遭受冷却水的冷击而形成早期裂缝。小温差变温通水冷却方式将成为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体积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0引言混响水池是水声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测量装置,相比于消声水池低频吸声效果差、远场测量条件难以实现以及开阔水域测量起伏大且周期长的突出问题,在混响水池中开展声学测量具有背景噪声低、测量重复性好等显着优势。近年来混响水池的低频应用拓展是研究热点。平自红[1]利用CMWA法在有限水域中实现了水听器的自由场校准。Lee[2]在大型圆柱形混响水池中探究了封装气泡阵列对声源辐射声的抑制效果。张义明[3]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积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超,刘长武,刘德峰.单轴压缩下饱水裂隙砂岩体积效应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

[2].徐宏哲,李琪,唐锐,尚大晶.大体积占比模型对混响水池声场分布的阻塞效应研究[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3].李亚波,宋清源,杨凯,陈一萍,孙成奇.试样疲劳性能尺度效应的概率控制体积方法[J].力学学报.2019

[4].李璇.液滴等体积离散效应及其在流量传感上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5].王博.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水化热效应及温控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9

[6].孙智征,荀威,张加永,刘传洋,仲嘉霖.钛酸钡的光学性质及其体积效应[J].物理学报.2019

[7].李欢,曹璐,陈佳艺.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心脏照射剂量体积与损伤效应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18

[8].刘世建.某拱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段俐,康琦,王佳,吴笛,章楚.热毛细对流流动模式及转捩过程的体积效应[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10].司政,杨丹,黄灵芝,李守义,王正鑫.小温差冷却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效应[J].应用力学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挤压态合金的TEM形貌形貌环糊精修饰酞着与叶啦组装体中的能量...—8粗粒化的AB两嵌段共聚物示意图硅与锂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电化学合金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放电电压和容量的...

标签:;  ;  ;  ;  ;  ;  ;  

体积效应论文_王超,刘长武,刘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