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区划论文_李好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施肥区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养分,土壤,区划,南平,地理信息系统,果园,分区。

施肥区划论文文献综述

李好中[1](2013)在《新乡市农田土壤养分区划与优化施肥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乡市在坚持长达20余年、106个土壤监测网点定点监测及各县(市)测土配方施肥新增106830个土壤养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与1987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探明了全市农田土壤肥力的分布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同时通过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四项土壤养分指标勘测数据的聚类分析,将全市土壤养分分布区划为四个类型区,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域、不同作物的优化施肥模式。(本文来源于《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9-13)

贺彩平[2](2013)在《基于GIS和模糊聚类的巫山县烟草施肥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区域土壤生态条件空间变异性掌握不足,将影响烟草施肥的针对性与合理性,进而降低烟草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研究植烟区的合理施肥分区,对烟区的管理和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典型山地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巫山县为研究对象,结合5~10年烟草种植数据与烟农施肥习惯调查分析,采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从县域尺度系统研究了植烟区地理条件及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进行了施肥分区,同时对分区结果进行了比较与评价,进而针对不同分区特征提出了施肥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5-10年的烟草种植情况分析表明,巫山县烟草平均种植面积为4331hm2,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2064.8kg/hm2,平均上中等烟叶比例为78.8%。2009年施肥量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当年的烟叶产量,但上中等烟叶比例无明显变化。2010~2012年施肥量降低后,烟叶产量基本保持在2050kg/hm2左右,上中等烟叶比例反而呈上升趋势。(2)烟农施肥习惯调查分析表明,烟草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合理,但投入量偏高,尤其是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总体合理,但各农户间差异较大。(3)各土壤属性属中等变异,且存在中等至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中,土壤pH值的变异系数最低,交换性钙的变异系数最高。土壤养分之间以及土壤养分与海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地统计分析表明,植烟区土壤pH值、速效磷、交换性钙和镁、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锰以及水溶性氯的Co/(Co+C)(块金值/基台值)在0.04%-14.66%之间,空间相关性强烈,其余土壤属性的Co/(Co+C)在35.56%~49.99%之间,空间相关性中等,各土壤属性的最大空间相关距离在1.68-68.67km之间。(4)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施肥分区。差异显着性检验表明各分区间差异显着,且区域内土壤属性分布差异较小、趋于同质性,海拔高度相对一致。(5)第1分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99.27mg/kg、30.09mg/kg和251.11mg/kg,为低氮高磷高钾区;第2分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39.21mg、23.23mg/kg和205.54mg/kg,为中氮高磷中钾区:第3分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2.96mg、17.78mg/kg和184.24mg/kg,为低氮中磷中钾区。第2分区需要重视氮肥的控制,第1、3分区需要重视氮肥的补充,条件许可时可增加高氮的肥料配方。(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3-04-10)

陈朝阳,曾强,贺鹏,陈志厚,陈星峰[3](2011)在《南平烟区植烟土壤中、微量养分丰缺分区及烤烟施肥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集、测定南平烟区代表性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借助GIS、GPS与地统计学模型(Geo-statistic)集成,研究其空间分布状况,并作出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锌、水溶性氯平均含量分别为2.55mg/kg、20.22mg/kg,含量中等以上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94.71%、45.15%;交换性钙平均含量分别为531.69mg/kg,含量较低和中等的面积占93.68%;交换性镁平均含量80.09mg/kg,丰富面积占70.61%;有效硫平均含量35.30mg/kg,含量中等以上面积占89.45%;有效硼平均含量0.26mg/kg,含量低值面积占64.60%。交换性钙和有效锌可划分为2个类区,水溶性氯可划分为4个类区,交换性镁和有效硫、有效硼则可划分为3个类区。同时,根据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水溶性氯等主要养分的分布分区状况和丰缺程度,提出了8个施肥分区和5个烤烟专用肥分区,并根据每个分区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专用肥配方建议,实现烤烟统一、简化施肥。(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1年09期)

刘建利,李志宏,陈江华,张庆刚,李天福[4](2004)在《GIS应用于植烟土壤肥力分区及施肥区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PS和GIS技术研究了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植烟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和施肥分区。结果表明,红塔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大部分地区含量大于1.5%,总体分布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氮的分布规律与有机质分布状况相似,60%以上的土壤速效氮含量高于95mg/kg;东南部土壤速效氮含量较低,介于65~95mg/kg之间。大部分土壤速效磷含量大于20mg/kg;绝大部分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50 mg/kg,钾是本区域优质烤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中钙、镁和硫等中量元素含量比较丰富,但存在区域性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土壤中硼和钼两种微量元素处于临界含量水平。锌、锰、铁和铜等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水平较高,也存在土壤分布变异性较大的问题。土壤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低于植烟土壤含氯量最高限。同时,根据土壤中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分布状况和丰缺程度,提出了该区域的4个施肥分区,并针对每个分区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6个烟草专用肥配方。(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宋枫春,王晋旭,赵江,孙福萍,杨扎根[5](2003)在《晋城市果园土壤养分调查及施肥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晋城市257个果园土壤养分采集点的调查、化验及分析表明,近年来晋城市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重氮轻磷钾,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的现象。根据不同区域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结果,对果园有机肥、化肥施用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不同地区化肥肥效的规律分区划片,将全市果园土壤施肥区划为山地果园区、丘陵果园区、平川果园区叁大区,并提出各个区今后的施肥方向。(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03年03期)

施肥区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区域土壤生态条件空间变异性掌握不足,将影响烟草施肥的针对性与合理性,进而降低烟草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研究植烟区的合理施肥分区,对烟区的管理和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典型山地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巫山县为研究对象,结合5~10年烟草种植数据与烟农施肥习惯调查分析,采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从县域尺度系统研究了植烟区地理条件及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进行了施肥分区,同时对分区结果进行了比较与评价,进而针对不同分区特征提出了施肥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5-10年的烟草种植情况分析表明,巫山县烟草平均种植面积为4331hm2,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2064.8kg/hm2,平均上中等烟叶比例为78.8%。2009年施肥量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当年的烟叶产量,但上中等烟叶比例无明显变化。2010~2012年施肥量降低后,烟叶产量基本保持在2050kg/hm2左右,上中等烟叶比例反而呈上升趋势。(2)烟农施肥习惯调查分析表明,烟草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合理,但投入量偏高,尤其是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总体合理,但各农户间差异较大。(3)各土壤属性属中等变异,且存在中等至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中,土壤pH值的变异系数最低,交换性钙的变异系数最高。土壤养分之间以及土壤养分与海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地统计分析表明,植烟区土壤pH值、速效磷、交换性钙和镁、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锰以及水溶性氯的Co/(Co+C)(块金值/基台值)在0.04%-14.66%之间,空间相关性强烈,其余土壤属性的Co/(Co+C)在35.56%~49.99%之间,空间相关性中等,各土壤属性的最大空间相关距离在1.68-68.67km之间。(4)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施肥分区。差异显着性检验表明各分区间差异显着,且区域内土壤属性分布差异较小、趋于同质性,海拔高度相对一致。(5)第1分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99.27mg/kg、30.09mg/kg和251.11mg/kg,为低氮高磷高钾区;第2分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39.21mg、23.23mg/kg和205.54mg/kg,为中氮高磷中钾区:第3分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2.96mg、17.78mg/kg和184.24mg/kg,为低氮中磷中钾区。第2分区需要重视氮肥的控制,第1、3分区需要重视氮肥的补充,条件许可时可增加高氮的肥料配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施肥区划论文参考文献

[1].李好中.新乡市农田土壤养分区划与优化施肥模式[C].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2].贺彩平.基于GIS和模糊聚类的巫山县烟草施肥区划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陈朝阳,曾强,贺鹏,陈志厚,陈星峰.南平烟区植烟土壤中、微量养分丰缺分区及烤烟施肥区划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

[4].刘建利,李志宏,陈江华,张庆刚,李天福.GIS应用于植烟土壤肥力分区及施肥区划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4

[5].宋枫春,王晋旭,赵江,孙福萍,杨扎根.晋城市果园土壤养分调查及施肥区划[J].山西农业科学.2003

论文知识图

科技附二:1995年获县级科技进步奖项目科技2002年获得丽江地区科技进步奖项目科技体制改革与管理云南省1986年度科技进步...科研成果附1 1997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奖项目...产量预测附表1987年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

标签:;  ;  ;  ;  ;  ;  ;  

施肥区划论文_李好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