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接收器论文_刘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接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接收器,明尼苏达大学,可编程,可调,误码率,响动,光子。

光接收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霞[1](2018)在《实用“仿生眼”离我们更近了》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完全采用3D打印技术,在一个半球形表面上打印出了一列光接收器,这一成果标志着科学家向制造出实用“仿生眼”迈出了重要一步,这种“仿生眼”未来可帮助盲人看见东西,或使不盲之人看(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08-31)

商红桃[2](2018)在《一种低功耗的高速光接收器跨阻前置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芯片面积和功耗,提出了一种10 Gbyte/s光接收器跨阻前置放大电路。该电路采用了两个带有可调共源共栅(RGC)输入的交叉有源反馈结构,其中的跨阻放大器未使用电感,从而减少了芯片的总体尺寸。该跨阻前置电路采用0.13μm CMOS工艺设计而成,数据速率高达10 Gbyte/s。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类似电路,提出的电路芯片面积和功耗更小,芯片面积仅为0.072 mm~2,当电源电压为1.3 V时,功率损耗为9.1 mW,实测平均等效输入噪声电流谱密度为20 pA/(0.1~10)Hz,且-3 dB带宽为6.9 GHz。(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8年01期)

马宏财,金光,钟兴,任秉文[3](2013)在《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太阳能聚光接收器布局及形状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聚光系统接收面能流密度的均匀性对系统的性能及转换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聚光系统接收面上能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提出了一种对聚光系统接收器的布局及几何形状进行设计和优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确定聚光系统接收面上的辐射能流分布,同时考虑了太阳形状。建立了以接收面口径大小为约束,以接收面辐射能流密度分布均匀度最高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利用Kiefer-Wolfowitz随机逼近算法进行求解,从而实现了系统的优化。对二维抛物柱面聚光系统实例进行设计优化,在接收面上获得了光强的最佳均匀分布,同时能保持78.25%的高能量接收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优化方法相比传统的试凑法计算效率高,并且得到的设计结果更接近最优解。(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于洪旺[4](2013)在《千倍聚光接收器封装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光光伏(CPV)技术的核心是聚光太阳能电池,它负责将高倍聚焦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聚光太阳能电池与其他类型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资源。具有温度特性好、光电转换效率高、能耗回收周期短等优点。高倍聚光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温度高工作电流大,因此可靠性方面对太阳能电池要求很高。为确保其在光伏系统中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实际使用中聚光太阳能电池被封装到聚光接收器中。聚光接收器多为在基板上焊接电池,二极管以及连接器,基板分为陶瓷基板,铜基板,铝基板等,一般采用覆铜陶瓷基板。再通过金丝键合工艺将电极引出,再将基板粘接到散热器上制作而成。聚光接收器封装不仅保护了太阳能电池,同时也起到散热的作用。然而当聚光倍率达到500倍甚至1000倍时,由于电池温度进一步提高,工作电流的进一步增加,为解决散热问题,将会对接收器的封装技术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在千倍聚光太阳能接收器封装技术的改进,通过大量的实验成功开发全新真空无铅焊接技术,引入金带键合工艺,以及采用全新高导热陶瓷基板,设计匀光棱镜,接收器模块化设计,以及通过“ansys”软件对散热器进行散热仿真分析找出散热规律来优化散热器,以此提高聚光接收器可靠性使其满足千倍聚光系统对散热的要求。最终新工艺及新设计使得高倍率接收器模块能够达到可靠性测试要求,且最终转换效率提高约5%。同功率的聚光组件成本相比500倍聚光组件降低了25%。(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03-01)

宁少春[5](2012)在《一种低成本光接收器的数据恢复电路的设计及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利用FPGA的可编程输入延时单元(IDELAY)和锁相环输出同频多相时钟结合的4倍过采样高速时钟数据恢复电路。可在较低频率同步恢复4位并行数据,有效地增大带宽并降低了终端成本,并采用自动检测和判断的方法检测数据跳变边沿,消除了数据毛刺的干扰。(本文来源于《电子质量》期刊2012年04期)

张学强[6](2012)在《光通信中Si基集成解复用光接收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集成电路和集成光路都有了相当程度发展的今天,发展光电子集成自然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在光电集成研究中硅材料更受青睐。然而,在制作光通信系统中的有源器件时硅材料却没有Ⅲ-Ⅴ族化合物材料的优势。因而结合硅材料和Ⅲ-Ⅴ族化合物材料的优势制作硅基有源器件具有相当广阔的前景。另外,由于能以较低的成本、较简单的结构形式极大地扩大单根光纤的传输容量,波分复用系统已经成为光网络中的主导技术。所以制作运用于波分复用系统的集成解用接收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针对具有平顶陡边光谱响应的硅基集成解复用光探测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结合Si基材料在光电集成中的优势和Ⅲ-Ⅴ族化合物光探测器的优良特性,对键合工艺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运用苯并环丁烯树脂(BCB树脂)和粘附剂AP3000在Si片和Ⅲ-Ⅴ族化合物光探测器外延片键合中的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2.运用传输矩阵法,深入的分析了分布布拉格反射镜原理和Fabry-Perot腔原理。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多腔级联Fabry-Perot滤波器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根据波分复用系统的带宽要求设计了叁种具有平顶陡边透射谱的多腔级联硅基介质薄膜Fabry-Perot滤波器。3.设计了一种具有平顶陡边光谱响应的Si基光探测器。并用传输矩阵法对探测器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光探测器拥有相对较高的量子效率和非常良好的平顶陡边光谱响应特性。而且其光谱响应完全能够满足密集波分复用对带宽的要求。4.参与制作了具有平顶陡边光谱响应的Si基长波长光探测器,并对该光探测器的响应谱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器件在波长1549.2nm附近量子效率达到了56%,响应谱-0.5dB带宽为0.61nm,-3dB带宽为0.69nm,-25dB带宽为1.16nm。(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2-01-12)

娄本浊,金卫东,张军,王少清[7](2007)在《光子相关谱仪中光接收器的设计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光接收器在光子相关谱仪中的作用;提出散射光接收器的一般性设计标准和性能评价判据,并用其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散射光接收器的性能做了分析;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标准和性能判据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祝军生,伍浩成,覃波,赵灏[8](2006)在《基于10Gb/s光接收器信号丢失的探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光功率较低时增大信号丢失(LOS)滞回的方法,介绍了如何在给定BER下设置10Gb/s光接收器报警光功率(本文来源于《今日电子》期刊2006年03期)

杨元兆,张海涛,金伟[9](2005)在《应用于有线局域网中的无线光接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无线上网,免去PC机之间繁琐的导线连接.可采用遵守无线局域网协议的无线网卡和微波收发器.但现有大多数PC机配置的是有线局域网网卡,这里利用现有的有线网网卡,和无线红外光传输方式同样实现了PC机在有线局域网中的无线上网,而且较之微波方式,具有免电磁干扰、免频率使用申请、价格便宜、安全性高等优点.在室内漫反射的无线红外光作为信息载体,使用大面积PIN探测器和高灵敏度接收电路制作的无线光接收器,和已有的有线局域网中的10M网卡,能够获得10M传输速度的无线上网,同时接收器具有一定的漫游性,可以在室内进行移动通信.文中分析无线光接收器的灵敏度和带宽,并给出利用该接收器无线上网后的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李雷[10](2005)在《安捷伦发布MOST耐高温光发送器与光接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日前发布了工作频率更高的光发送器与光接收器。工作频率均为-40~95℃,其特点是最高工作温度比竞争产品提高了10℃。除适合于在炎热的天气下(本文来源于《轻型汽车技术》期刊2005年02期)

光接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降低芯片面积和功耗,提出了一种10 Gbyte/s光接收器跨阻前置放大电路。该电路采用了两个带有可调共源共栅(RGC)输入的交叉有源反馈结构,其中的跨阻放大器未使用电感,从而减少了芯片的总体尺寸。该跨阻前置电路采用0.13μm CMOS工艺设计而成,数据速率高达10 Gbyte/s。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类似电路,提出的电路芯片面积和功耗更小,芯片面积仅为0.072 mm~2,当电源电压为1.3 V时,功率损耗为9.1 mW,实测平均等效输入噪声电流谱密度为20 pA/(0.1~10)Hz,且-3 dB带宽为6.9 GHz。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接收器论文参考文献

[1].刘霞.实用“仿生眼”离我们更近了[N].科技日报.2018

[2].商红桃.一种低功耗的高速光接收器跨阻前置电路设计[J].电子器件.2018

[3].马宏财,金光,钟兴,任秉文.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太阳能聚光接收器布局及形状优化设计[J].光学学报.2013

[4].于洪旺.千倍聚光接收器封装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3

[5].宁少春.一种低成本光接收器的数据恢复电路的设计及FPGA实现[J].电子质量.2012

[6].张学强.光通信中Si基集成解复用光接收器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7].娄本浊,金卫东,张军,王少清.光子相关谱仪中光接收器的设计与评价[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8].祝军生,伍浩成,覃波,赵灏.基于10Gb/s光接收器信号丢失的探测[J].今日电子.2006

[9].杨元兆,张海涛,金伟.应用于有线局域网中的无线光接收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5

[10].李雷.安捷伦发布MOST耐高温光发送器与光接收器[J].轻型汽车技术.2005

论文知识图

激活能计算拟合图反射定理的矢量表达台湾大学范光照教授提出的一种二次衍...台湾大学范光照教授提出的改进的二次...不同接收器遮挡的半径对接收器上辐射...接收器相对焦面不同的位置对接收器上...

标签:;  ;  ;  ;  ;  ;  ;  

光接收器论文_刘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