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相萃取论文_樊轻亚,许卫军,代春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水相萃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灯盏,离子,液体,高效,色谱,安替比林,太行。

双水相萃取论文文献综述

樊轻亚,许卫军,代春美[1](2019)在《双水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倒提壶中8种生物碱》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萃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测定倒提壶中8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双水相的萃取条件对倒提壶中8种生物碱萃取率的影响,最佳萃取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为30%,K_2HPO_4·3H_2O的质量分数为20%,萃取剂与样品相比为6∶1,水相的pH值为4.0。以乙腈-0.1 mol/L醋酸铵为流动相进行UHPLC-MS/MS分析,8种生物碱之间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各成分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标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准确,可满足倒提壶中生物碱检测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梦瑶,王书雅,谢云峰,黄蔚霞,翟晨[2](2019)在《基于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番茄中抗氧化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_4mim] Cl/K_2HPO_4双水相体系,建立了萃取分离番茄中5种抗氧化酶(CAT、POD、SOD、AAO、PPO)的新方法。以番茄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离子液体和用量、K_2HPO_4的用量、体系pH及萃取时间等参数对番茄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缓冲溶液法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K_2HPO_4浓度为0.16 g/mL,[C_4mim] Cl浓度为0.40 g/mL,pH为7.5,30℃200 r/min提取20 min时,提取的5种抗氧化酶活性比缓冲溶液法提取的酶活性高、稳定性好且萃取时间缩短了10 min。该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且实现多种酶的同时、快速、高活性提取,为植物性农产品的多酶快速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肖丹,胡昕,杨万林,李晚谊,李智敏[3](2019)在《双水相萃取法测定灯盏花及提取物中灯盏花乙素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建立由乙醇和(NH_4)_2SO_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萃取灯盏花中灯盏花乙素。【方法】用HPLC法对灯盏花乙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影响双水相体系的成相和灯盏花乙素萃取率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灯盏花粗提液经过双水相体系萃取之后,能有效减低大分子物质和极性分子的干扰。乙醇体积为1.5 mL、(NH_4)_2SO_4质量分数为25%、pH为6.0时,双水相体系对灯盏花乙素的萃取率达到94.2%。【结论】对灯盏花样品进行的检测和加标回收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较高,结果可靠,操作简单,绿色无污染。(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孙曼曼[4](2019)在《酶解耦合双水相萃取黄酮类成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酶解辅助提取的高效性、条件温和以及双水相萃取的分层效应、选择性等特点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环保的的生物提取分离技术?酶解耦合双水相萃取技术,并将其应用菟丝子黄酮、淫羊藿黄酮的选择性提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验中将酶解耦合双水相萃取技术应用到菟丝子黄酮类成分的提取中。采用28%(w/w)乙醇-18%(w/w)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作为最佳萃取体系,将酶解与双水相体系(aqueous two-phase system,ATPS)结合,发现利用加酶后提取效果明显优于未使用酶的。通过研究酶种类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发现与单一酶提取效果相比,采用5%(w/w)纤维素酶和5%(w/w)蛋白酶构成的复合酶的提取效率更显着。另外,研究发现不同产地菟丝子的品质有所差异。与山东泰安产地的菟丝子黄酮相比,虽然内蒙古产地的菟丝子黄酮中金丝桃苷的含有量较少,但是紫云英苷、槲皮素的含量相对较多。实验中以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评估菟丝子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菟丝子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较强。菟丝子黄酮清除自由基能力与其浓度呈密切相关。通过对菟丝子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动力学研究,发现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与加热回流溶剂萃取(heated reflux solvent extraction,HRSE)和超声辅助萃取(ultrasounic-assisted extraction,UAE)法对比,本方法的黄酮提取率高,达到18.75 mg/g。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易、实验条件温和,是一种选择性好、绿色环保的提取分离方法。(2)将采用28%(w/w)乙醇-18%(w/w)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淫羊藿提取物中的淫羊藿苷,得到淫羊藿苷的含量为2.95%。随后,将酶解法与双水相萃取技术相耦合应用于淫羊藿总黄酮生物转化及产物提取中。实验中采用果胶酶水解淫羊藿总黄酮,考察了影响酶解转化的因素,包括酶的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另外,实验对酶学性质进行考察,发现葡萄糖对酶的酶解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机试剂乙醇会使酶的活性丧失;预先向样品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会提高酶的活性,促进淫羊藿总黄酮的水解。采用最优工艺条件:酶用量12 mg、底物浓度为1.07 mg/mL,预先酶解液中加入0.8 g硫酸铵、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2.5℃,淫羊藿总黄酮中淫羊藿苷的转化率达到99.0%以上。另外,淫羊藿总黄酮中其他未知黄酮也发生了水解转化,具体的转化规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2)

李纳[5](2019)在《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红旱莲中金丝桃苷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药材质量标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修订红旱莲药材质量标准;建立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IL-ATPs)萃取红旱莲中金丝桃苷的方法,并将其用于红旱莲药材质量标准【含量测定】项的研究中,实现对红旱莲药材质量标准的全面提升。方法:对[C_nmim]Br(n=2、4、6、8)、[C_nmim]BF_4(n=2、4、6、8)、[C_4mim]N(CN)_2与Na_2SO_4、(NH_4)_2SO_4、Na_2HPO_4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分别绘制双节线、系线,考察了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侧链长度、阴离子种类与无机盐的种类对成相能力的影响,分析成相规律,优选出成相能力最强的离子液体种类;利用优选出[C_nmim]BF_4(n=2、4、6、8)与(NH_4)_2SO_4、Na_2SO_4组成双水相体系,分别对金丝桃苷溶液进行萃取,测定其萃取效率E以及分配系数K_d,根据实验结果,优选出[C_8mim]BF_4与(NH_4)_2SO_4组成的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适用于金丝桃苷萃取;利用该体系,对红旱莲药材中金丝桃苷进行提取,通过体系中离子液体含量、盐含量、药材加入量、超声温度、pH值、超声时间等单因素考察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优选出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萃取红旱莲中金丝桃苷最佳提取条件,用于红旱莲质量标准中。最后利用固-液吸附法对离子液体进行回收。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项下相应通则进行水分、灰分、浸出物的测定,并做出限度规定;利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红旱莲药材中金丝桃苷含量以及红旱莲药材不同部位金丝桃苷含量,据此对药材中“叶”含量下限进行规定。结果:采用[C_8mim]BF_41.0ml、(NH_4)_2SO_41.50g与蒸馏水2ml组成的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对0.1g红旱莲药材中金丝桃苷的萃取效率最佳,可达96%;在该条件下,金丝桃苷在4.956~74.346μg/ml(r=0.9997)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专属性、重复性良好;样品溶液48h内稳定性良好,用该方法对红旱莲中金丝桃苷含量进行测定,其含量为1.11mg/g;采用传统提取方法后测定,样品中金丝桃苷含量为1.15mg/g,RSD为2.5%,二者含量无显着性差异。质量标准草案中修正了药材基源;新增了鉴别项包括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检查项、浸出物等考察项目,并规定叶不得少于15.0%;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6.0%;以稀乙醇作溶剂,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8.0%;新增了以金丝桃苷为含测指标的含量测定项,按干燥品计算,含金丝桃苷(C_(21)H_(20)O_(12))不得少于0.040%。结论:通过对不同种类离子液体与不同无机盐系线与双节线的绘制、金丝桃苷溶液萃取率与分配系数的测定,确定了用于萃取红旱莲中金丝桃苷双水相体系的构成;通过体系中离子液体含量、盐含量等单因素考察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优选出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萃取红旱莲中金丝桃苷最佳提取条件,建立了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联用HPLC-UV测定红旱莲中金丝桃苷含量的方法,并应用于红旱莲药材的质量标准提升;对红旱莲药材进行定性研究,实现对红旱莲质量标准进行全面提升。本研究修订了红旱莲药材质量标准;为提取红旱莲中金丝桃苷提供一种新方法;同时为中药材目标成分提取分离建立了一种新模式。(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小蒙,吴格格,高仕谦,王俊霞,张占恩[6](2019)在《聚乙二醇/无机盐双水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5种叁嗪类除草剂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取10.0mL环境水体样品,加入0.90g聚乙二醇-2000,超声溶解后,加入3.25g硫酸铵,超声萃取10min,离心后移取上层萃取相50μL,用流动相稀释至200μL,经0.22μm有机滤膜过滤,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滤液中5种叁嗪类除草剂的残留量。以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乙腈(7+3)溶液为流动相,串联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5种叁嗪类除草剂的质量浓度均在0.100~10.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72~24.3ng·L~(-1)。方法用于环境水体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0.8%~11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17%~6.4%。(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9年05期)

蔡能,白蓉,欧文,熊艳,覃事栋[7](2019)在《正丙醇-氯化钠-二安替比林苯基甲烷双水相萃取光度法测定Cr~(6+)》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正丙醇-氯化钠双水相体系中,二安替比林苯基甲烷(DAPM)与Cr~(6+)形成的配合物在两相中的分配行为。结果表明,在H_3PO_4(1+4)溶液中,DAPM与Cr~(6+)形成的配合物被萃取到正丙醇相中,最大吸收波长为491 nm,Cr~(6+)在0.005~0.04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最低检出限为0.003μg·mL~(-1),其相关系数为0.995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3.59×10~5 L·mol~(-1)·cm~(-1)。(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葛水莲,陈建中[8](2019)在《C_2H_5OH-(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太行菊总黄酮及其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优化了太行菊总黄酮(FFO:Flavonoids from 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双水相萃取体系并研究其抑菌活性。超声波辅助C_2H_5OH-(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FFO,依据Design-Expert8.0(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总黄酮萃取率为响应值进行方差分析,获取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6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对比MIC和MBC确定其抑菌活性。23 g/mL C_2H_5OH-17 g/mL (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体系下FFO萃取率最高。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表明,pH和NaCl的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差异显着;最优双水相萃取体系:pH7.76、粗提液质量分数是19.35%、NaCl质量分数为2.38%,萃取率Y极大值为96.68%(P=0.994);FFO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高剂量作用下抑菌率可达98.57%,MIC为1.56 mg/mL;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次之,对青霉和黑曲霉抑制作用最弱。(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王钰,沙鸥,冯艳丽,宋跃,施礼数[9](2019)在《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铬(Ⅵ)》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取水样2.0mL,用水定容至20.0mL,加入1.0mL硫酸(1+7)溶液,2.5g·L~(-1)二苯碳酰二肼溶液1.0mL,立即混匀。10.0min后,依次加入24.0g·L~(-1)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溶液1.0mL,24.0g磷酸氢二钾,混匀后,进行双水相萃取,以3 500r·min~(-1)转速离心2.0min。将上层离子相移出,用水定容至3.0mL,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液,于波长533nm处测量吸光度。Cr(Ⅵ)的质量浓度在0.015~0.300mg·L~(-1)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7.8×10-4 mg·L~(-1),富集倍数为6.67倍。方法应用于测定实际水样中的Cr(Ⅵ),加标回收率在95.3%~111%之间。(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9年03期)

裴莹,黄斌[10](2019)在《双水相萃取发酵液中的α-酮戊二酸》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型的低分子有机溶剂/无机盐双水相体系来萃取分离发酵液中的α-酮戊二酸。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α-酮戊二酸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确定了其最佳吸收波长为235.14 nm,确定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在0.005—0.25 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浊点法绘制了丙酮/(NH_4)_2SO_4双水相体系的相图。实验主要研究丙酮用量、(NH_4)_2SO_4用量和萃取温度对α-酮戊二酸在两相中分配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系统总量40 g,发酵液用量10 g,丙酮10 g,硫酸铵4 g,温度25℃。在此条件下,α-酮戊二酸的分配系数为1.67,萃取率为90.14%。(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双水相萃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C_4mim] Cl/K_2HPO_4双水相体系,建立了萃取分离番茄中5种抗氧化酶(CAT、POD、SOD、AAO、PPO)的新方法。以番茄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离子液体和用量、K_2HPO_4的用量、体系pH及萃取时间等参数对番茄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缓冲溶液法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K_2HPO_4浓度为0.16 g/mL,[C_4mim] Cl浓度为0.40 g/mL,pH为7.5,30℃200 r/min提取20 min时,提取的5种抗氧化酶活性比缓冲溶液法提取的酶活性高、稳定性好且萃取时间缩短了10 min。该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且实现多种酶的同时、快速、高活性提取,为植物性农产品的多酶快速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水相萃取论文参考文献

[1].樊轻亚,许卫军,代春美.双水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倒提壶中8种生物碱[J].分析测试学报.2019

[2].李梦瑶,王书雅,谢云峰,黄蔚霞,翟晨.基于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番茄中抗氧化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肖丹,胡昕,杨万林,李晚谊,李智敏.双水相萃取法测定灯盏花及提取物中灯盏花乙素含量[J].西南农业学报.2019

[4].孙曼曼.酶解耦合双水相萃取黄酮类成分方法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9

[5].李纳.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红旱莲中金丝桃苷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药材质量标准中的应用[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6].李小蒙,吴格格,高仕谦,王俊霞,张占恩.聚乙二醇/无机盐双水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5种叁嗪类除草剂残留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9

[7].蔡能,白蓉,欧文,熊艳,覃事栋.正丙醇-氯化钠-二安替比林苯基甲烷双水相萃取光度法测定Cr~(6+)[J].广东化工.2019

[8].葛水莲,陈建中.C_2H_5OH-(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太行菊总黄酮及其抑菌活性[J].食品科技.2019

[9].王钰,沙鸥,冯艳丽,宋跃,施礼数.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铬(Ⅵ)[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9

[10].裴莹,黄斌.双水相萃取发酵液中的α-酮戊二酸[J].化学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连续磁性双水相萃取示意图风干香肠粗酶液(a)和双水相萃取越桔果汁和双水相萃取液的花青...微胶囊双水相萃取挥发油工艺图连续双水相萃取流程双水相萃取策略对花青素分配的...

标签:;  ;  ;  ;  ;  ;  ;  

双水相萃取论文_樊轻亚,许卫军,代春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