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氏杆菌论文_成莉凤,冯湘沅,段盛文,郑科,刘正初

导读:本文包含了欧文氏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糖,氏杆菌,甘露,菌株,胡萝卜,缺失,放线菌。

欧文氏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成莉凤,冯湘沅,段盛文,郑科,刘正初[1](2015)在《来源于欧文氏杆菌CXJZ95-198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高效表达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构建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高效表达体系。从原基因工程菌株slp-man-p ET28a/JM提取重组质粒slp-man-p ET28a,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用水解圈大小,β-甘露聚糖酶活力高低和天然半纤维素底物降解能力等综合指标衡量新基因工程菌株的β-甘露聚糖酶表达效果。新基因工程菌株slp-man-p ET28a/BL在选择平板上能产生明显的水解圈,其分泌的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达645.5 U/m L,是原基因工程菌株slp-man-p ET28a/JM分泌的1.28倍,是出发菌株Erwinia carotovora CXJZ95-198分泌的1.97倍;新基因工程菌株在苎麻原料发酵液的COD净增加值达5.13 g/L左右,分别为原基因工程菌株和出发菌株净增值的1.5、1.2倍;其还原糖生成量为0.721 mg/m L,比原基因工程菌株和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6.7%和10.1%。新基因工程菌株的β-甘露聚糖酶分泌量大幅度提高,可为麻类生物脱胶β-甘露聚糖酶制剂制备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10期)

司贺龙,赵斌,刘廷辉,邢继红,董金皋[2](2013)在《欧文氏杆菌铁代谢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欧文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基因组中与铁代谢相关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到71个与铁代谢相关的基因,其中,有51个为已知功能基因,20个为推测功能基因。在获得的71个基因中,12个基因参与铁载体合成、27个基因与Fe3+吸收有关、3个基因与Fe2+吸收有关、10个基因与亚铁血红素吸收有关、1个基因与编码贮铁蛋白有关、7个基因与铁吸收调控有关、还有11个基因可能与铁代谢有关。(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22期)

赵玲,柴兆祥,李金花,王蒂[3](2011)在《四株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亚种新菌株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棋盘式取样法,从正茬、重茬、连作2年和连作3年的马铃薯播前、现蕾期、成熟期和收获期4个不同阶段采集马铃薯根围土样。以稀释平板法,用选择性培养基CVP分离软腐欧文氏杆菌,共得到42个菌株。在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的过程中发现编号为GAUP-b410、GAUP-b492、GAUP-b416和GAUP-d34等4个菌株的主要性状一致,且与其他菌株的性状不同。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这4个菌株均能引起马铃薯薯片腐烂。对其中的2个菌株进行了16S rDNA序列分析,其PCR产物的序列与GenBank上登记的18个分离自中国大白菜上的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均达99%。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系统发育树状图,菌株GAUP-b410亦与这18个E.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菌株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菌株GAUP-b492与其中的16个E.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菌株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这4个菌株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亚种(E.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新菌株。(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李炫,彭克勤,刘正初[4](2010)在《欧文氏杆菌CXJZ95-198甘露聚糖酶基因N端缺失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用PCR的方法从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欧文氏杆菌CXJZ95-198中克隆到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全长以及其N端缺失81、111、141 bp的片段,连接到pET28a载体再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透明圈法鉴定其酶活性。结果表明,删除了manA N端111 bp的翻译产物依然具有酶活性,删除了N端141 bp的翻译产物无酶活性,manA N端111~141 bp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1期)

李炫[5](2010)在《欧文氏杆菌甘露聚糖酶基因同源高效表达与缺失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本纤维生物提取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分泌复合酶系降解草本纤维原料中的非纤维素物质而获得纯净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方法,本室筛选和改造的欧文氏杆菌变异菌株CXJZ95-198和CXJZU120是迄今报道草本纤维提取效率最高的菌株,为了研究CXJZ95-198甘露聚糖酶基因的特点,提高CXJZU-120甘露聚糖酶表达水平,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欧文氏杆菌变异菌CXJZ95-198的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及其翻译产物进行了相似度比对,信号肽,跨膜区,系统进化树,二级结构和同源叁维建模的分析、预测,结果表明manA核酸序列与其他来源的甘露聚糖酶基因序列相似度很低,翻译产物是胞外酶,N端前27AA可能为信号肽序列,根据叁维结构预测结果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分别扩增出manA 5'端截去0,81,111,141bp的四个甘露聚糖酶基因部分缺失片段,连接pET28a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结果证明,manA的翻译产物N端27个AA为信号肽序列,跨膜分泌时会被切割,N端27-37个AA缺失后对酶活无明显影响,N端37-47个AA缺失会引起酶活性丧失。将manA基因连接pEASY E1 express载体转入E.coli BL21(DE3)中,经透明圈,抗生素筛选后再将重组质粒从BL21(DE3)重组菌中提取出来,导入欧文氏杆菌变异菌株CXJZU-120中进行同源表达,用透明圈法发现CXJZU-120重组菌较原始菌在甘露聚糖酶筛选培养平板上产生的水解圈大2/3,培养25h后酶活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菌的甘露聚糖酶酶活较原始菌提高2.1倍。(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0-06-13)

石岩[6](2010)在《欧文氏杆菌突变体的构建及枯草芽孢杆菌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是人类生存的第二大必需物质,伴随石油、森林和土地资源的短缺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开发非棉、非木纤维资源迫在眉睫。由于生物法提取草本纤维能有效降低传统方法和常规方法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该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起来。构建细菌突变体是发现新基因、分析基因功能、了解某些生物机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转座子Mini-Tn10对迄今报道的草本纤维提取效率最高的菌株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变异菌株CXJZU-120进行随机突变,获得5523个突变体。采用非纤维素降解实效法和水解圈法等进行功能性鉴定,筛选出3个非纤维素降解活性降低或丧失的突变体,这为深入研究非纤维素降解机理,寻找与非纤维素降解相关基因和构建新一代高效菌株奠定了基础。以可水解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E-91为材料,运用PCR技术从该菌的基因组中扩增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β-manA)片段,经过克隆、测序、BLAST分析,证实由该DNA片段推导的编码蛋白具有β-甘露聚糖酶的保守结构域,是该家族成员,又经SDS-PAGE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5kD附近可见明显的蛋白表达带。将其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后获得的重组载体通过电击的方式转化到草本纤维提取高效菌种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E. carotovora)CXJZU-120中,经DNS法测定,该工程菌与出发菌株相比,β-甘露聚糖酶的活力提高了183-259%。其非纤维素物质降解的多项参数较原始菌株有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0-06-01)

石岩,刘正初,徐君飞,张居作,李炫[7](2010)在《Mini-Tn10转座子构建欧文氏杆菌突变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细菌突变体是发现新基因、分析基因功能、了解某些生物机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转座子Mini-Tn10对迄今报道草本纤维提取效率最高的菌株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变异菌株CXJZU120进行随机突变,获得5 523个突变体。采用非纤维素降解实效法和水解圈法等功能性鉴定,筛选出3个非纤维素降解活性降低或丧失的突变体,为深入研究非纤维素降解机理,寻找与非纤维素降解相关基因并构建新一代高效菌株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1期)

徐君飞,刘正初,张居作,陈汉忠,段盛文[8](2009)在《欧文氏杆菌变异菌株木聚糖酶纯化及其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现有309份菌种资源中筛选出木聚糖酶高产菌株(Erwinia),发酵液酶活达到408U。采用超滤和凝胶层析法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电泳纯木聚糖酶,回收率高达69.17%,比活达到28453.6U/mg。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采用SDS-PAGE和凝胶层析测得分子量分别为22.54和21.89kD;IEF-PAGE测得等电点为9.63;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时,Km和Vmax分别为0.5mg/mL和533U;最适作用pH5.8,稳定pH3.4~6.4;最适作用温度60℃,在pH5.8条件下稳定温度0~65℃;Fe2+和Co2+有激活作用,Cu2+有强烈抑制作用。用ESI-MS/MS法分析,该菌株分泌的木聚糖酶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木聚糖酶基因表达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刘丹丹,郝再彬,李海云,张杰[9](2009)在《茶多酚对草生欧文氏杆菌抑菌功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了22种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和质量(以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率表示),并分析了它们的相关性,同时进行了茶多酚对草生欧文氏杆菌的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茶叶的茶多酚含量和质量相关,相关系数为R2=0.934 4。其次,以茶多酚含量作为评价茶叶抗氧化性指标不够准确,应当以质量或抑菌的生物学功效作为评价茶叶的指标更为准确。第叁,不经过高温以及不接触金属加工的绿茶抑菌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09年06期)

李雅华,咸洪泉,李树文,樊连梅,高彩霞[10](2009)在《拮抗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的放线菌的分离和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板稀释法进行了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以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var. carotovora)为拮抗对象,筛选拮抗放线菌。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F10、F4、F5、F11等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的12株放线菌。分别对这12个菌株进行发酵,根据发酵液和菌丝破碎稀释液的拮抗活性复筛。复筛结果表明,12个菌株中,发酵液的拮抗活性F11最强,F1、F9次之;菌丝体破碎稀释液的拮抗活性F12最强,F3、F11、F1、F10次之。不同菌株产生的拮抗物质在细胞内外的分布不同。(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欧文氏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欧文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基因组中与铁代谢相关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到71个与铁代谢相关的基因,其中,有51个为已知功能基因,20个为推测功能基因。在获得的71个基因中,12个基因参与铁载体合成、27个基因与Fe3+吸收有关、3个基因与Fe2+吸收有关、10个基因与亚铁血红素吸收有关、1个基因与编码贮铁蛋白有关、7个基因与铁吸收调控有关、还有11个基因可能与铁代谢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欧文氏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1].成莉凤,冯湘沅,段盛文,郑科,刘正初.来源于欧文氏杆菌CXJZ95-198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高效表达体系构建[J].中国农学通报.2015

[2].司贺龙,赵斌,刘廷辉,邢继红,董金皋.欧文氏杆菌铁代谢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

[3].赵玲,柴兆祥,李金花,王蒂.四株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亚种新菌株的分离鉴定[J].草业学报.2011

[4].李炫,彭克勤,刘正初.欧文氏杆菌CXJZ95-198甘露聚糖酶基因N端缺失表达[J].湖南农业科学.2010

[5].李炫.欧文氏杆菌甘露聚糖酶基因同源高效表达与缺失表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6].石岩.欧文氏杆菌突变体的构建及枯草芽孢杆菌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7].石岩,刘正初,徐君飞,张居作,李炫.Mini-Tn10转座子构建欧文氏杆菌突变体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

[8].徐君飞,刘正初,张居作,陈汉忠,段盛文.欧文氏杆菌变异菌株木聚糖酶纯化及其酶学性质[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9

[9].刘丹丹,郝再彬,李海云,张杰.茶多酚对草生欧文氏杆菌抑菌功效的研究[J].植物保护.2009

[10].李雅华,咸洪泉,李树文,樊连梅,高彩霞.拮抗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的放线菌的分离和筛选[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论文知识图

部分菌株ERIC-PCR的扩增结果欧文氏杆菌ITS序列进化树蛋白抑菌抗病实验(28℃,24h)欧文氏杆菌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4 所欧文氏杆菌 CXJZ95-198 产酶...3-1激发波长为351nm时接收到的几...

标签:;  ;  ;  ;  ;  ;  ;  

欧文氏杆菌论文_成莉凤,冯湘沅,段盛文,郑科,刘正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