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雾机论文_陈宝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弥雾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弥雾机,火花塞,松毛虫,幼虫,高压线,葡萄园,火电。

弥雾机论文文献综述

陈宝林[1](2018)在《3M-50型自主作业式温室弥雾机控制系统开发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温室施药机械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喷雾模式设计不合理、农药残留严重、人药接触造成的人身伤害等问题,本文以课题组前期研制的“3M-50型自主作业式温室弥雾机”机械结构为载体,采用无线通讯技术和嵌入式技术开发温室自走定位和喷雾协调的智能施药控制系统,利用此系统可精准、迅速地控制弥雾机对温室内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生长期的作物进行基于精确定位的自动化施药作业。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为了实现3M-50型自主作业式温室弥雾机温室内自主行走、精确定位及协调喷雾,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将弥雾机的控制系统划分为自走测控子系统、喷雾控制子系统和远程控制终端3部分。在此基础上,基于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分别对3部分控制模块进行独立设计与搭建,并采用标准化接口将各模块集成为整机控制系统。(2)研究一种成本低、定位精度高、易于推广的温室内精准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轨道行驶方式,配套设计不同结构的定位锚,并采用接近开关与里程计传感器对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实现弥雾机在直/曲线轨道上的可编程式定位;为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本文分析了弥雾机行驶过程中的静态定位误差和动态定位误差,并研究相应的误差补偿方法。(3)建立一种适应不同种植模式的协调喷雾控制方法,特别针对于我国温室内“密植绿叶菜”和“篱壁式果蔬”2种主要种植模式,实现了全自动化精准喷雾。本文首先根据2种种植模式分别设计自动化喷雾方式,其次建立施药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施药量和辅助气流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结合弥雾机自走控制方法,最终实现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精量、高效、智能化喷雾作业,达到雾滴均匀沉积、减少药液用量的目的。(4)基于搭建的模块化硬件系统,集成上述精准定位和协调喷雾控制方法,开发并实现弥雾机智能化作业控制软件。为简化开发流程,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基于嵌入式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设计了自走测控子系统;为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设计方法UML进行了控制软件建模,并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弥雾机手机客户端控制软件。(5)在上述研究内容基础上,在多个温室环境中开展弥雾机定位精度和喷雾性能试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精准定位方法和协调喷雾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弥雾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弥雾机温室内定位精度可达?3cm;植株上、中、下层雾滴沉积量波动差值均不超过0.4μL/cm~2,雾滴分布均匀性好;此外,弥雾机对控制信号的响应速度小于2s,该系统操作简便、工作稳定、可靠性高。通过以上研究内容,本文实现了3M-50型自主作业式温室弥雾机自走精准定位与协调喷雾功能,能够有效减少喷雾的药液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同时实现了喷雾过程中人药隔离,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有利于现代化设施植保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9)

马伟,祁力钧,王秀,吴亚垒[2](2018)在《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一百零二 温室变量弥雾机的作物叶片温度探测模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室弥雾机采用极细的粒径将雾滴扩散到温室内部,达到全面覆盖消除病害的目的。采用变量控制技术可提升弥雾作业时控制雾滴粒径的精度~([1]),从而提高温室弥雾的精准作业能力。作物叶片温度探测模块作为弥雾机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采集叶面温度为弥雾机提供决策信息。变量弥雾机根据叶面温度改变雾滴粒径的大小,从而改变液滴在叶面的(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吴亚垒,祁力钧,张亚,冀荣华,程浈浈[3](2018)在《温室弥雾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温室环境人机分离自动变量施药,设计基于Wi-Fi与模糊控制的自走式自动变量风送弥雾机。施药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在Eclipse开发环境下采用Socket编程技术实现移动端与弥雾机端双向通信。为满足施药技术要求,采用Mamdani模型制定施药控制规则,将虫害覆盖率和茄子冠层高度参数作为模糊控制模型的输入,根据施药控制规则自动控制电磁阀和继电器以调控喷雾流量和控制施药时间,共同完成弥雾机变量施药。通过流量测定、模糊控制及自动与手动弥雾的沉积试验对施药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施药控制系统可根据占空比准确调控喷雾流量,且占空比与喷雾流量线性度较好,拟合度为R~2=0.996 4,满足该设计喷雾范围要求。2)采样点与喷头距离为1~3m时对单位面积雾滴有效沉积量影响显着,且随着茄子冠层高度的增大和蓟马覆盖率的提高均会使单位面积雾滴沉积量显着提高。3)自动弥雾与手动弥雾沉积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8%,可满足变量喷雾的实际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安民[4](2018)在《弥雾机常见故障排除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弥雾喷粉机简称弥雾机,主要由发动机、风机、喷管、机架、药箱等部件组成。该机具有重量轻、功率大、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1.正确使用1.1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各连接部件是否紧固,有无漏油、漏水现象,并向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加药液前,先用清水试喷,确认无渗漏现象,方可开始工作。1.2由于弥雾机雾粒极细,不易直接观察喷洒效果,一般情况下,只要作物叶面被喷管风流吹动,表明雾点已经到了,不要与手动喷雾器相比,弥雾机的药液浓度比手动喷雾(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8年01期)

梁树军[5](2017)在《弥雾机防治松毛虫幼虫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建平县应用弥雾机进行松毛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2%烟碱·苦参碱,防治松毛虫幼虫80hm2,96h杀虫效果达89%。直接防治成本为85.5元·hm~(-2),仅为同期毒绳防治成本225元·hm~(-2)的38%。试验证明,应用弥雾机是防治辽西地区松毛虫幼虫的新途径,在同类地区松毛虫幼虫防治中具有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7年11期)

李明[6](2017)在《3M-50型自主行走式温室弥雾机研制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施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为有效控制病虫害要进行多次、大量的农药喷洒,国内现有设施植保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以人工或半自动化作业为主,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完全的人药分离,在温室密闭环境下对操作人员人身伤害大,易出现中毒现象,而且“跑、冒、滴、漏”现象造成严重污染;设施蔬菜多样化种植模式下,喷雾模式设计不合理,不能实现精准喷雾,药液喷洒覆盖不均匀,农药有效利用率仅有20%~30%,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差。设施内使用全自动智能化的植保机械,实现精细化喷雾作业,已成为农药增效减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急需研制一种结构轻便、适应性高、智能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设施植保机械,实现温室内高效自主喷雾,依据植株分布位置、枝叶分布密度和冠层轮廓等生长信息或者病虫草害位置信息等进行精准喷雾作业,从而减少药液使用量,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设施农业生产。本文设计研制的3M-50型自主行走式温室弥雾机,提出了“自主行走式物流车+姿态可调风送喷雾”的模块化集成方案。温室弥雾机在日光温室的特殊作业环境和有限的工作区域内,沿单轨运动并进行精确定位、自动物流作业,高压静电风送式远程精细喷雾,完全实现人药分离的全自动化施药,可根据设施蔬菜种植模式优化设定喷雾姿态调节模式,减少药液使用量,提高药液利用率,实现自动化地精准喷雾作业,对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3M-50型自主行走式温室弥雾机的整机结构设计和叁维模型建立;气流辅助系统、药液系统、电动自走式底盘和仿形喷雾姿态调节机构的设计与优化;通过CFD技术模拟3M-50型自主行走式温室弥雾机作业过程中雾滴运动过程,结合理论分析和计算,设计喷雾沉积性能预测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喷雾姿态调节模式进行评价和优化;根据叁维设计模型、理论计算和仿真优化,对样机进行加工试制,并开展了喷雾沉积测试验证试验和日光温室中的植保作业试验。试验表明:3M-50型自主行走式温室弥雾机作业时间内各喷雾性能指标均超出同类喷雾机喷洒质量标准,具有较好的雾滴沉积性能、喷雾量分布均匀性和雾滴在作物的穿透性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7-06-13)

荣喃喃,王冉冉,郭鹏军,李玉道[7](2016)在《微型自走式电动果园弥雾机的研制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果园低矮密植模式,传统的大型机具无法适应封闭式作业环境的现状,设计研制了一款微型自走式电动果园弥雾机。该机具基于先进的电动汽车后桥驱动系统,搭载风送式二次弥雾系统,利用远程遥控技术,无需果农进入园地,即可完成药物喷洒作业。样机试验证明:整机传动效率达85%,稳定性为91%,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16年10期)

张晓辉,王亮杰,侯存良,李岩磊,冯海明[8](2016)在《风送式葡萄园弥雾机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国内大、中型果园弥雾机进地作业困难,植保作业方式多采用大流量、粗雾滴的传统喷雾技术,作业速度缓慢,生产周期长的问题,设计一种以小型四轮拖拉机为动力源,适合目前我国葡萄园篱架式种植方式的工作幅宽可调的轴流风送式葡萄园弥雾机。并通过室外实验,对风送式弥雾机植保作业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测定。雾滴沉积量方面,有风送式较无风送式提高48.9%;雾滴直径方面,有风送式较无风送式,雾滴平均直径由122.3μm减小到90.3μm,雾滴均匀度DR值提高14%,雾滴的均匀性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刘晓亮[9](2016)在《如何排除弥雾机常见故障》一文中研究指出弥雾喷粉机简称弥雾机,主要由发动机、风机、喷管、机架、药箱等部件组成。该机具有重量轻、功率大、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弥雾机是一种适合种植大户使用的植保机械,具有工效高、用药量少、雾滴细等优点。夏季高温季节要在早、晚喷药,以防药液蒸发过快,同时注意劳动安全保护,防止中毒。一、故障排除1.喷雾量减少或喷不出:在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应检查进风阀是否打开,药箱盖是否漏气或橡胶垫圈是否损坏;(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6年13期)

荣喃喃[10](2016)在《电动力微型弥雾机总成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力微型弥雾机是指由电动力驱动,集合智能电力电子技术,实现自动控制施药的微型环保弥雾机具。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智能检测技术、电池技术、电子技术以及远程遥控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各类环保高效的电动力(动力电池)农用机具逐步取得较大进展,结合精准对靶、变量喷药等多种新型作业方式的弥雾机具更是得到了国内外农业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国内果园培植模式的特殊性和当前弥雾机具的多种缺陷,探索电动力弥雾机具的开发历程,设计研制了一套电动力微型弥雾机总成控制系统。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针对国内果园的培植模式和弥雾作业需求,在分析电动力弥雾机作业原理基础之上,结合已有的四轮机械底盘和风送式弥雾技术,提出并设计了电动力总成控制系统方案,并在之后的试验中证明此方案的可行性。(2)对整机电动部件进行了选型和装配设计,包括高压水泵、中压风机、后桥驱动电机、转向电机、高压喷头和远程遥控收发设备,经后期试验证明所选部件的型号参数满足雾滴直径、弥雾范围、驱动功率等作业标准。(3)设计研制了总成控制器,主要工作包括后桥驱动电机的Matlab模型搭建仿真、总成控制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设计、总成控制器的电路板实物和外壳制作。(4)基于所选的电动部件和研制的总成控制器,搭建了电动力弥雾机的整机和控制系统实物,并进行多方面性能测试。经过多方面的测试和调试,本总成控制系统作业达到基本的弥雾作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控制、绿色环保和高效节能的设计目的。其中电源部分叁个电压(15V、12 V、5 V)输出纹波均小于250 mV,在宽电压输入工况下输出稳定;远程遥控信号收发成功率达99%;弥雾部分工作良好,药液喷射雾面达5 m2,雾滴直径为50μm~60μm,全程整车越障能力良好;总成控制器的控制性能良好,多种运行工况下驱动电机响应时间均小于3 s,功率传输效率为90%,整机续航时间达3.8 h。本论文工作为研究开发适合低矮密植培植模式和环保农业理念的低成本微型弥雾机提供了基础,为推动绿色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专门化的发展提供了探索和范例。(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6-06-13)

弥雾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温室弥雾机采用极细的粒径将雾滴扩散到温室内部,达到全面覆盖消除病害的目的。采用变量控制技术可提升弥雾作业时控制雾滴粒径的精度~([1]),从而提高温室弥雾的精准作业能力。作物叶片温度探测模块作为弥雾机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采集叶面温度为弥雾机提供决策信息。变量弥雾机根据叶面温度改变雾滴粒径的大小,从而改变液滴在叶面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弥雾机论文参考文献

[1].陈宝林.3M-50型自主作业式温室弥雾机控制系统开发与试验[D].山东农业大学.2018

[2].马伟,祁力钧,王秀,吴亚垒.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一百零二温室变量弥雾机的作物叶片温度探测模块设计[J].农业工程技术.2018

[3].吴亚垒,祁力钧,张亚,冀荣华,程浈浈.温室弥雾机控制系统的设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

[4].王安民.弥雾机常见故障排除技巧[J].农民致富之友.2018

[5].梁树军.弥雾机防治松毛虫幼虫试验初报[J].防护林科技.2017

[6].李明.3M-50型自主行走式温室弥雾机研制与试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

[7].荣喃喃,王冉冉,郭鹏军,李玉道.微型自走式电动果园弥雾机的研制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16

[8].张晓辉,王亮杰,侯存良,李岩磊,冯海明.风送式葡萄园弥雾机的设计与试验[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

[9].刘晓亮.如何排除弥雾机常见故障[J].农民致富之友.2016

[10].荣喃喃.电动力微型弥雾机总成控制系统的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弥雾机工作原理简图背负机动弥雾机顺风喷雾在一个...热雾机施药与弥雾机施药防治玉...利用热雾机和弥雾机施药防治玉...利用热雾机和弥雾机施药防治玉...轻型电动弥雾机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弥雾机论文_陈宝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