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二肽论文_吴桐强,钟蕾,刘庄鹏,胡毅,刘臻

导读:本文包含了谷氨酰胺二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酰胺,幼鱼,培养基,草鱼,仔猪,生长,囊胚。

谷氨酰胺二肽论文文献综述

吴桐强,钟蕾,刘庄鹏,胡毅,刘臻[1](2019)在《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7.16±0.10) g的草鱼幼鱼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0.25%、0.50%、0.75%、1.00%谷氨酰胺二肽的试验饲料。养殖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显着提高了草鱼幼鱼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P <0. 05),显着降低了饲料系数(P <0. 05);且0.25%、0.50%组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2)与对照组相比,0.75%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着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显着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有使血清甘油叁酯和胆固醇含量下降的趋势,其中0.50%组血清胆固醇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血清甘油叁酯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超过0.50%使得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着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0. 50%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着上升(P <0. 05)。0. 75%、1.00%组血清补体4(C4)含量显着降低(P <0.05),皮质醇含量显着升高(P <0. 05)。各添加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显着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0.50%组肠道隐窝深度显着降低(P<0.05),0.75%、1.00%组肠道黏膜厚度显着增加(P<0.05),0.50%和1.00%组杯状细胞数量显着增加(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0.50%谷氨酰胺二肽能够促进草鱼幼鱼营养物质代谢、免疫以及肠道发育,进而促进生长。(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雪,张木子,黎明,章倩,王日昕[2](2019)在《饲料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GD)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的影响。以平均体重为(1.98±0.01) g的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 (对照)、0. 25%、0.50%、0.75%和1. 00%AGD的5种试验饲料,5种试验饲料中AGD含量的实测值依次为0.08%、0.23%、0.56%、0.69%和1.09%。摄食生长试验持续56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AGD添加量的增加,试验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以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补体3和补体4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先增加后降低,0.50%和0.75%AGD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AGD均显着提高了试验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着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0.05)。氨氮胁迫96 h后,对照组试验鱼大脑中氨和谷氨酰胺含量显着高于各AGD添加组(P<0.05),同时累积死亡率也显着高于各AGD添加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AGD能够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基于特定生长率的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获得黄颡鱼幼鱼饲料中AGD的最适添加量为0.56%;综合考虑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推荐黄颡鱼幼鱼饲料中AGD的添加量为0.50%~0.75%。(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石昌荣,唐果,庄荣强,赵玉芬[3](2018)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合成工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la-Gln)类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合成工艺""谷氨酸水解法""D-氯(溴)代丙酸法""N-羧基内酸酐法""活化酯法""叁苯基膦/六氯乙烷缩合法""Ala-Gln peptides drugs""Synthetic process""Appel condensation method"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收录的1987年1月-2017年12月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678篇,其中有效文献25篇。Ala-Gln以往的合成方法主要有谷氨酸水解法、D-氯(溴)代丙酸法、N-羧基内酸酐法、活化酯法、酶催化合成法等,这些方法存在步骤烦琐、反应成本高、带有毒性、合成路线长、大批量生产的产率难以控制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推广应用。叁苯基膦/六氯乙烷缩合法具有合成成本低、可行性好、稳定性高、合成周期短等突出优点,为推动Ala-Gln类药物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8年14期)

刘庄鹏[4](2015)在《谷氨酰胺、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草鱼幼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试验对象,以商业配方为基础,配置基础饲料,在草鱼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和谷氨酰胺二肽,研究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和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分两部分组成,结果如下:试验一:选取平均体重为(7.16±0.1g)的草鱼750尾为试验对象,在草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00%、0.30%、0.60%、0.90%、1.20%的谷氨酰胺。研究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对草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在车田江水库养殖网箱(1.5×1.5×1.5)中进行,将试验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箱50尾鱼,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谷氨酰胺能显着提高草鱼幼鱼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并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过量添加(1.20%)时,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饵料系数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显着影响了草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P<0.05),其中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力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添加量为1.20%时均表现出下降趋势(P>0.05),当添加0.30%谷氨酰胺时其肠道淀粉酶活力显着降低,并达到最低值(P<0.05)。外源性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显着影响着全鱼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P<0.05),当添加量为0.90%及以上时,全鱼灰分含量显着高于其余试验各组(P<0.05)。在血液指标方面,谷氨酰胺显着提高草鱼幼鱼血清中血糖(GLU)含量,降低了总胆固醇(CHO)和甘油叁酯含量(TG)(P<0.05),当添加0.30%的谷氨酰胺时,血清中尿素氮(BUN)的含量(P<0.05)显着提高;谷氨酰胺的添加均可导致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的升高(P<0.05);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增加,草鱼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 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不断提高,但显着降低了草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溶菌酶、补体C3、C4活力(P<0.05),当谷氨酰胺添加超过0.60%时,血清中分泌型球蛋白(S-LgA)含量显着低于其余各组(P<0.05)。在肠道形态方面,谷氨酰胺显着影响着前肠黏膜厚度、杯状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前肠黏膜厚度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厚(P<0.05),适量的谷氨酰胺能增加草鱼前肠杯状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但过量添加会导致其数量显着下降(P<0.05);谷氨酰胺显着影响着草鱼幼鱼中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和淋巴细胞数(P<0.05)。其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不断增加而升高(P<0.05),同样,过量添加会降低其影响(P<0.05)。综上所述,谷氨酰胺在草鱼幼鱼的日粮中最适添加量为0.60%。试验二:选取平均体重为(7.16±0.1g)的草鱼750尾为试验对象,在草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00%、0.25%、0.50%、0.75%、1.00%的谷氨酰胺二肽(甘氨酰-谷氨酰胺Gly-Glu),研究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在车田江水库养殖网箱(1.5*1.5*1.5)中进行,将试验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箱50尾鱼,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适量(0.25%)的添加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有提高作用,随着谷氨酰胺二肽浓度的增加,饵料系数显着降低(P<0.05);谷氨酰胺二肽显着增加了草鱼幼鱼脏体比(P<0.05),当添加量为0.75%时,其肝体比值最低(P<0.05),对草鱼肥满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谷氨酰胺二肽显着影响着草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P<0.05)。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力随着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当添加量为0.25%时,其活力均为达到最大值。谷氨酰胺二肽显着降低了淀粉酶活力(P<0.05),当添加量为1.00%时,淀粉酶活力有所上升,但始终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外源性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二肽显着影响了全鱼粗蛋白和水分含量(P<0.05)。当添加量为0.50%、0.25%时,其全鱼水分和粗蛋白分别达到最小值(P<0.05)。在血液指标方面,当添加量为0.75%时,血清中血糖(GLU)含量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随着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对血清总蛋白(TP)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的趋势(P<0.05),谷氨酰胺二肽显着提高了血清中尿素氮(BUN)和甘油叁酯(TG)含量(P<0.05),对总胆固醇(CHO)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当添加量为0.50%时,其含量最低;随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GOT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当添加量为0.50%时血清中GPT活力最低(P<0.05);当添加量为0.25%时,谷氨酰胺二肽能显着提高草鱼幼鱼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但显着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P<0.05);当添加量为0.50%时,草鱼幼鱼血清中溶菌酶(LZM)活力达到最高值(P<0.05),谷氨酰胺二肽显着降低了血清中补体C4活力(P<0.05),提高了皮质醇含量(P<0.05)。在肠道形态方面,谷氨酰胺二肽显着影响着草鱼幼鱼前肠杯状细胞数、淋巴细胞数。随着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草鱼前肠杯状细胞数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当添加量为0.75%时其数量达到最低值,但其淋巴细胞数随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多(P<0.05);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中肠绒毛高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显着影响着中肠隐凹深度、黏膜厚度、杯状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P<0.05)。随着谷氨酰胺二肽的添加,草鱼幼鱼中肠隐凹深度和淋巴细胞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当添加0.50%时均达到最小值。黏膜厚度随着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厚,适量的添加能显着提高草鱼幼鱼中肠杯状细胞数(P<0.05)。综上所述,谷氨酰胺二肽在草鱼幼鱼的日粮中最适添加量为0.25%。(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贺光祖[5](2015)在《谷氨酰胺二肽对猪肠上皮细胞更新和蛋白质代谢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旨在探讨谷氨酰胺二肽调控猪肠上皮细胞更新和蛋白质代谢的作用机制,为谷氨酰胺二肽在仔猪营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人类肠道营养提供参考。主要通过体外培养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用等剂量浓度(2.5mM)的Ala-Gln和Gly-Gln替代DMEM-F12培养基中的Gln,采用Edu掺入法、流式细胞分析、同位素示踪、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和技术研究谷氨酰胺二肽对细胞增殖、小肽转运载体表达、蛋白质周转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肠上皮细胞中,与Gln相比,Ala-Gln对细胞增殖和周期均无显着影响,Gly-Gln抑制了细胞增殖;Ala-Gin促进了小肽转运载体PepTl基因表达水平,但对其转录因子Sp1无显着影响;Ala-Gln处理组细胞蛋白质周转与Gln处理组差异不显着,但Gly-Gln显着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促进蛋白质降解; Ala-Gln组细胞mTOR磷酸化水平、4EBP1磷酸化水平和S6K1蛋白质表达水平比Gln处理组细胞均显着升高, Gly-Gln处理组肠上皮细胞mTOR、磷酸化mTOR和S6K1蛋白质水平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组细胞; Ala-Gln处理组细胞UBE3B mRN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Gln组,而Gly-Gln处理组细胞UBE3B mRNA的表达水平与Gin处理组差异不显着。以上结果提示,在体外培养的肠上皮细胞中,Ala-Gln可以替代Gln,发挥促进细胞增殖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孙迎利,杨丽娟,周艳,刘居理,刘淑娟[6](2014)在《谷氨酰胺-丙氨酸二肽在不同培养基中应用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丙氨酸-谷氨酰胺二肽在序贯培养基及一程式培养基中的培养效果和最佳浓度。方法丙氨酸-谷氨酰胺二肽分别按0.7、0.85、1.0、1.15和1.3mmol/L配制序贯系列培养基的囊胚培养液和一程式培养基,将上述培养基分组分别用于小鼠受精卵的体外常规培养,100~104h后,观察其囊胚形成率和孵化率,并以商品化的GⅢ培养基作对照组。结果在序贯培养基中除1.3mmol/l组的囊胚形成率和孵化率显着降低以外,其余各组件均为显着性差异;在一程式培养基中,0.7、0.85和1.0mmol/L组的囊胚形成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但0.7mmol/L组的孵出率显着高于其它各组。结论在体外培养基中,丙氨酸-谷氨酰胺二肽的浓度低于1.0mmol/L时可能更有利于体外培养中小鼠胚胎的发育。(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4年15期)

邓宸玺,王自蕊,游金明,瞿明仁,叶亚玲[7](2014)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定位与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分离自仔猪空肠上皮的IPEC-1细胞为模型,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la-Gln)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定位与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同代IPEC-1细胞接种至6块6孔细胞培养板上,分别用含0(对照组)、0.25、0.50、1.00、2.00、4.00 mmol/L Ala-Gln的DM EM高糖培养基进行培养,待细胞生长融合达70%以上时,对occludin进行免疫荧光定位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1)对照组细胞可见其胞质内存在团状的阳性荧光染色,而细胞间连接处阳性荧光染色不明显;随着Ala-Gln浓度的升高,细胞间连接处荧光信号逐渐增强,细胞轮廓更加清晰,而胞质内荧光信号逐渐减弱。2)各添加组IPEC-1细胞间occludin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Ala-Gln浓度的升高,occludin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添加量为2.00 mmol/L时达到峰值,且极显着高于其他添加量(P<0.01)。由此可知,Ala-Gln可以上调仔猪小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促进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形成,进而增强仔猪小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霍芳,付石军,郭时金,张志美,沈志强[8](2013)在《谷氨酰胺二肽的生理功能及其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谷氨酰胺二肽是谷氨酰胺和其他氨基酸形成的二肽。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谷氨酰胺二肽能够有效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受损肠道的修复,增强细胞内抗氧化能力及保护肠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维持肠道结构的完整性及增强免疫功能,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及提高生长性能。本文综述了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机制,生理功能及其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机能及激素水平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3年22期)

孙付伟[9](2013)在《甘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对黄羽肉鸡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360只1日龄优质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饮用凉开水配制的浓度为0、0.01、0.05和0.10mg/L的甘氨酰谷氨酰胺(Gly-Gln)二肽溶液,连续饮用41 d。用甘油叁酯试剂盒测定肝脏总甘油叁酯的含量。采用相对定量RT-PCR的方法来检测ACC(acetyl-CoA carboxylase)和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α)mRNA的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①Gly-Gln二肽能够呈现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肝脏ACC mRNA的表达水平,0.10 mg/L Gly-Gln二肽处理组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②Gly-Gln二肽能够显着上调PPARα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其中0.05 mg/L Gly-Gln二肽处理组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③Gly-Gln二肽具有提高肝脏甘油叁酯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结果提示,Gly-Gln二肽能够通过降低肝脏甘油叁酯的合成,促进代谢,从而减少脂肪沉积水平。(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3年10期)

吴家鑫,张国栋,齐鹏,何继红[10](2013)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谷氨酰胺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对动物健康与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作为谷氨酰胺替代品,具有与谷氨酰胺基本相同的生物功能,近年来颇受业界关注。本文综述了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饲料广角》期刊2013年17期)

谷氨酰胺二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GD)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的影响。以平均体重为(1.98±0.01) g的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 (对照)、0. 25%、0.50%、0.75%和1. 00%AGD的5种试验饲料,5种试验饲料中AGD含量的实测值依次为0.08%、0.23%、0.56%、0.69%和1.09%。摄食生长试验持续56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AGD添加量的增加,试验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以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补体3和补体4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先增加后降低,0.50%和0.75%AGD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AGD均显着提高了试验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着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0.05)。氨氮胁迫96 h后,对照组试验鱼大脑中氨和谷氨酰胺含量显着高于各AGD添加组(P<0.05),同时累积死亡率也显着高于各AGD添加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AGD能够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基于特定生长率的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获得黄颡鱼幼鱼饲料中AGD的最适添加量为0.56%;综合考虑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推荐黄颡鱼幼鱼饲料中AGD的添加量为0.50%~0.7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谷氨酰胺二肽论文参考文献

[1].吴桐强,钟蕾,刘庄鹏,胡毅,刘臻.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2].李雪,张木子,黎明,章倩,王日昕.饲料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3].石昌荣,唐果,庄荣强,赵玉芬.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合成工艺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8

[4].刘庄鹏.谷氨酰胺、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5

[5].贺光祖.谷氨酰胺二肽对猪肠上皮细胞更新和蛋白质代谢的调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6].孙迎利,杨丽娟,周艳,刘居理,刘淑娟.谷氨酰胺-丙氨酸二肽在不同培养基中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

[7].邓宸玺,王自蕊,游金明,瞿明仁,叶亚玲.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定位与表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4

[8].霍芳,付石军,郭时金,张志美,沈志强.谷氨酰胺二肽的生理功能及其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J].中国饲料.2013

[9].孙付伟.甘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对黄羽肉鸡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

[10].吴家鑫,张国栋,齐鹏,何继红.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广角.2013

论文知识图

谷氨酰胺标准曲线4.2.3 测定方法的精...各组断奶仔猪(49 d)十二指肠绒毛长度...组再灌注1小时:肝细胞仅有轻度的肿胀、...组再灌注24小时:肝脏结构紊乱,可见片...各组断奶仔猪(49 d)回肠绒毛长度、隐...组再灌注24小时:肝细胞仅见细胞轮廓,...

标签:;  ;  ;  ;  ;  ;  ;  

谷氨酰胺二肽论文_吴桐强,钟蕾,刘庄鹏,胡毅,刘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