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论视野论文_肖冬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命论视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命,视野,美好生活,教学资源,语文教学,对策,课堂。

生命论视野论文文献综述

肖冬梅[1](2019)在《生命论视野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服务于生命本身,人的生命存在是美好生活理论的逻辑起点,完满的个体生命存在是美好生活的目标所在和美好生活理论的价值旨归。美好生活需要是人在生命存在境遇的内外压力下形成的,它是人的生命状况在趋向完善过程中所产生的发展需要,可分为外在性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内在性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促进人生命存在状态更完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的关键点,解除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是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前提,形成符合内在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模式是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落脚点。(本文来源于《中国西部》期刊2019年03期)

余春玉,王雪晴[2](2015)在《生命论视野下高中体育课堂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体育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舞台,它直接影响到师生的生命质量。高中体育课堂应该以师生的生命为原点,促成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实现,使师生能够享有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然而,从生命的角度审视高中体育课堂的现状,却发现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应有的师生生命异化的现象。该文从高中学生和高中体育教师两个方面,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叁个维度对高中体育课堂生命缺失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构建生命化体育课堂的路径。(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刘光明[3](2005)在《生命论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生命论视野的角度,以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为媒介,以蕴涵于语文教学资源中的生命意识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以动态生成的观点阐释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关注语文教学中师生生命内涵的开掘、生命活力的释放;探究生命本质的创造,生命情趣的体验;促使生命境界得以提升,个体生命总体生成。进入21 世纪,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观逐渐从机械论转向生命论。生命论教育观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关注个体生命的创造;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生命论教育观的出现,给当前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本文就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必要的评析,从生命与语文课堂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特点、类别及建构的策略与保障等方面,以生命论的视角,对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从现代生命科学和生命哲学的视野下,本文以非线性思维方式对人之生命加以厘定:人的生命不同于动物的生命,人是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宰者;生命的本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力;人的生命不是单一的线性结构,而是由多重复杂关系构成的开放的网络;人的生命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生成的、流变的。基于此理念,教育的目的应是为了使个体生命内涵获得淋漓尽致的开发,尤其语文教育更是首当其冲的。语文教育对个体生命成长来讲,是奠基而不是拓展;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主力军,它们是源源不断的活水,师生只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就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与生命活动之间有一种其他学科资源所无法企及的特别的亲缘关系,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命的怀抱。生命论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是指支持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并为课堂教学利用的各种条件,这些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语文课堂所利用,为一定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服务,支持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最终使学生生命得以生成与(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5-04-01)

狄燕[4](2003)在《生命论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生命论视野的角度,以语文教学为媒介,以蕴涵于语文中的生命意识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以动态生成的观点阐释当今中学语文教学,关注语文教学中师生生命内涵的开掘、生命活力的释放;探究生命本质的创造,生命情趣的体验;促使生命境界得以提升,个体生命总体生成。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观逐渐从机械论转向生命论。生命论教育观注重个体生命的成长;关注个体生命的创造;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生命论教育观的出现,给当前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本文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必要的评析,从生命与语文、教学原则、实施过程、实施策略等方面,以生命论的视角,对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作了全方位的探讨。 从现代生命科学和生命哲学的视野下,本文以非线性思维方式对人之生命加以厘定:人的生命不同于动物的生命,人是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宰者;生命的本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力;人的生命不是单一的线性结构,而是由多重复杂关系构成的开放的网络;人的生命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生成的、流变的。基于此理念,教育的目的应是为了使个体生命内涵获得淋漓尽致的开发,尤其语文教育更是首当其冲的。语文教育对个体生命成长来讲,是奠基而不是拓展;语文教育与生命活动之间有一种其他学科所无法企及的特别的亲缘关系。语文与生命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命的怀抱。 生命论视野下的语文教学既应。洛守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又应反映出生命这个领域里独特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为此本文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叁个原则:即认知与情感相互渗透的原则,认知与感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情感产生有赖于认知;乐教与乐学相互促进的原则,乐教影响乐学,乐学又促进乐教,有了这种体验,学习与生命的张力就是一体的;个性与创造和谐发展的原则,个性与创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性与创造的和谐发展,即离不开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也是一个激发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 生命论视野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施包括实施过程和实施策略两个方面。从生命论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以生命促进生命,呵护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敞开全部生命拥抱语文,领悟生命本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经历入境一体味一妙悟叁个阶段,此叁者互为联系,相辅相成,逐层深入,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这其实是一幅生命流动的整体图景。实施策略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谋划和操作:重塑教师的生命个性色彩、唤醒主体沉睡的生命意识、创设宽松适宜的教学环境、改变固有的评价方式,即实施的前提、实施的基础、实施的要求和实施的保障。 以生命呵护生命,以生命关照生命,以生命创造生命,从生命论的视角探讨当今语文教学有可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种教学在尊重主体生命、挖掘生命潜能、释放生命活力的基础上,注重让教学透有灵气,让学习充满勃勃生机,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是对语文与生命关系的一种全新的注解。(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3-04-24)

生命论视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中体育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舞台,它直接影响到师生的生命质量。高中体育课堂应该以师生的生命为原点,促成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实现,使师生能够享有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然而,从生命的角度审视高中体育课堂的现状,却发现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应有的师生生命异化的现象。该文从高中学生和高中体育教师两个方面,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叁个维度对高中体育课堂生命缺失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构建生命化体育课堂的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命论视野论文参考文献

[1].肖冬梅.生命论视野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解析[J].中国西部.2019

[2].余春玉,王雪晴.生命论视野下高中体育课堂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5

[3].刘光明.生命论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资源[D].广西师范大学.2005

[4].狄燕.生命论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学生获奖情况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优秀研究生...学生获奖情况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优秀研究生...研究生教育2006年哲学学科毕业博士研究生情...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教材反映生命教...

标签:;  ;  ;  ;  ;  ;  ;  

生命论视野论文_肖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