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燃烧论文_覃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烷燃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烷,催化剂,尖晶石,水蒸气,组分,障碍物,贵金属。

甲烷燃烧论文文献综述

覃勇[1](2019)在《氧化铝包覆层对甲烷燃烧反应钯催化剂活性结构的稳定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具有高的温室效应,因此天然气应用过程尾气中甲烷的消除是一个迫切和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1。Pd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催化甲烷燃烧反应,并且表现出显着的结构敏感性~2。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结果均表明Pd-Pd Ox界面表现出最高的催化甲烷燃烧活性~(3,4)。但是,在强放热甲烷燃烧反(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肖兴荣,杨波[2](2019)在《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专利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全球和中国专利的申请量趋势、申请国别分布,梳理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国内外重要申请人分布及其研发重点,为行业发展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詹瑛瑛,康亮,周玉常,蔡国辉,陈崇启[3](2019)在《镁助剂改性Pd/Al_2O_3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Mg/Al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载体及活性物种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系列不同含量镁助剂改性的Pd/Al_2O_3催化剂的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研究表明,随着镁添加量的增加,载体由Al_2O_3转变为尖晶石型MgAl_2O_4,进一步增加Mg/Al物质的量比至3∶1时,形成了Mg(Al)O_x固溶体;催化剂中活性相Pd物种以金属Pd,PdO_x或Pd-载体复合氧化物形式存在,各物种的相对含量以及Pd?PdO间的转化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PdO_x物种表现为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而金属Pd和Pd-载体复合氧化物的高温活性较好。当Mg/Al物质的量比为1∶3时,催化剂的Pd?PdO转化能力最强,表现出了最高的甲烷催化燃烧反应活性。(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单天翔,崔淦,李自力,王顺[4](2019)在《水蒸气对甲烷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水蒸气对于甲烷燃烧微观反应进程的影响,利用Chemkin 17.0研究了水蒸气对甲烷燃烧的绝热火焰温度、预混火焰温度和层流预混火焰燃烧速度的作用规律,研究了水蒸气对甲烷燃烧过程中链式反应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蒸气摩尔分数的增加,甲烷燃烧火焰温度降低,预混火焰传播速度下降,且火焰中的H、O、OH自由基浓度均下降,但是OH自由基所占的比例增加,导致由OH自由基所传递的反应占主导地位。水蒸气的加入强化了CH_3?CH_2(s)?CH_2?CH_?CH_2O过程,同时强化了CH_3?CH_3O?CH_2O过程,改变了甲烷燃烧的链式反应。(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玉星,刘鹏,耿晓茹,刘翠伟,张亦翔[5](2019)在《障碍物条件下的甲烷水平喷射火燃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障碍物条件下甲烷水平喷射火的燃烧特性,搭建了实验装置,从障碍物高度、宽度以及与喷射源距离叁个方面进行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的存在能够有效影响火焰的传播;随着障碍物的高度增加,火焰内部局部扰流加强,火焰沿轴线方向的传播速度随之降低;随着障碍物的宽度增加,火焰高度先减小后增大,火焰面积变化不大;随着障碍物与喷射源间距增大,火焰高度先增大后减小,火焰面积不断增大。研究还发现,火焰中心的最高温度基本位于火焰长度的40%~70%位置处,故障碍物位置应设在距离喷射源轴线位置的火焰长度40%~50%处以达到最佳的抑制火焰效果。研究结果能够为以障碍物来控制甲烷水平喷射火危害范围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孟令泉,陈欣,徐祖伟,赵海波[6](2019)在《火焰合成Cu基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中的烧结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温催化燃烧中烧结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巨大,而火焰合成的纳米催化剂的烧结行为鲜有研究.通过火焰喷雾热解合成了以TiO2、ZrO2、Si O2为载体的一系列Cu基负载型纳米催化剂,并将所合成的纳米颗粒用于低浓度CH4催化燃烧以评价其性能.对比反应前后催化剂的BET、XRD及TEM表征,研究了不同催化剂材料在高温催化过程中晶相转变与烧结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发现了CuO-ZrO2的表面扩散主导以及Cu O-TiO2的晶界扩散主导的烧结机制.从催化燃烧测试分析发现,CuO-ZrO2在600℃对甲烷的催化转化率达到了90%,Cu O-TiO2由于其抗烧结性能较差在800℃才达到88%转化率,而Cu O-Si O2反应性最差,在600℃只有30%转化率.结果表明,ZrO2负载型Cu基纳米催化剂活性较高兼具抗烧结性能.(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苗飞飞,毛东森,郭晓明,俞俊,黄厚金[7](2019)在《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催化燃烧的目的是通过催化作用降低其起燃温度(T_(10))和完全转化温度(T_(90)),加深其氧化程度,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简述了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机理,从种类、制备方法以及催化性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最新进展。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越,但高成本以及热稳定性差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尤其是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例如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六铝酸盐系列催化剂等)拥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因其成本低,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和高温热稳定性是今后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应用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赵岩,王谦,吴凡,柏金[8](2019)在《CO_2掺混比对甲烷HCCI燃烧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微型均质充量压燃(HCCI)自由活塞动力装置内自由活塞单次冲击过程,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甲烷掺混不同比例的CO_2时,混合气着火时刻、微燃烧室内的温度、压力以及装置做功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初始当量比为0.5时,甲烷中CO_2的掺混使混合气着火时刻延迟、燃烧速率变慢,微燃烧室内的压力与温度峰值后移且降低,混合气体的爆燃现象得到改善.随着甲烷中CO_2掺混比的增加,混合气的着火与燃烧不断恶化,装置的做功能力不断减弱,同时装置所需的启动能量不断增加;当CO_2掺混比达到40%时,自由活塞的速度增量减少2.67 m/s,平均有效指示压力减少0.584 MPa,同时装置所需的启动能量增加至0.182 4 J.当CO_2掺混比达到58%时,混合气无法被压燃,微动力装置不对外做功.在保证装置做功能力的基础上,甲烷掺混一定比例的CO_2,微燃烧室内平均温度能够降低30~100 K,微动力装置可以降低对微燃烧室材料的依赖,实现低温燃烧.(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鹏,贾志刚,元继宏,姚晋国[9](2019)在《甲烷催化燃烧NO_x排放特性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详细表面反应机理与气相反应机理GRI 3.0对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在微型管道内的催化燃烧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讨论了不同甲烷浓度对NO_x排放量的影响,并对不同孔径内的浓度场、温度场与流场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甲烷浓度的提高增加了反应器的排烟温度和NO_x排放量;孔道内径通过影响气相反应速率和催化反应速率改变了孔道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而影响了NO_x的生成;孔径的减小使得反应器的单位面积放热量和NO_x排放量均降低。以上结果可为优化催化反应器设计、降低其NO_x排放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解亚琼,金丽瑛,马斌,王博远,郭季[10](2019)在《镧钴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甲烷燃烧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aNi_(1-x)Co_xO_3系列催化剂(x=0,0.2,0.4,0.6,0.8,1.0),研究B位离子Co的掺杂对钙钛矿LaNiO_3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程序升温还原、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考察。以催化甲烷燃烧为目标,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o离子的掺杂会改变钙钛矿的晶型结构,改善催化活性,当x=0.8时,LaNi_(0.2)Co_(0.8)O_3的催化甲烷燃烧活性最高,其比表面积为22.4 m~2·g~(-1),T_(10%)(起燃温度)为475℃,T_(90%)(完全转化温度)为610℃。(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甲烷燃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全球和中国专利的申请量趋势、申请国别分布,梳理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国内外重要申请人分布及其研发重点,为行业发展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烷燃烧论文参考文献

[1].覃勇.氧化铝包覆层对甲烷燃烧反应钯催化剂活性结构的稳定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19

[2].肖兴荣,杨波.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专利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9

[3].詹瑛瑛,康亮,周玉常,蔡国辉,陈崇启.镁助剂改性Pd/Al_2O_3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Mg/Al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载体及活性物种形成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9

[4].单天翔,崔淦,李自力,王顺.水蒸气对甲烷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9

[5].李玉星,刘鹏,耿晓茹,刘翠伟,张亦翔.障碍物条件下的甲烷水平喷射火燃烧特性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9

[6].孟令泉,陈欣,徐祖伟,赵海波.火焰合成Cu基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中的烧结行为[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9

[7].苗飞飞,毛东森,郭晓明,俞俊,黄厚金.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应用技术学报.2019

[8].赵岩,王谦,吴凡,柏金.CO_2掺混比对甲烷HCCI燃烧特性的影响[J].内燃机学报.2019

[9].王鹏,贾志刚,元继宏,姚晋国.甲烷催化燃烧NO_x排放特性的数值模拟[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解亚琼,金丽瑛,马斌,王博远,郭季.镧钴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甲烷燃烧活性研究[J].化学通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甲烷浓度对甲烷燃烧反应性能的...型PLNCG中空纤维膜用于甲烷燃烧温度对甲烷燃烧反应性能的影响:燃烧通道内CH4浓度分布情况吹扫气流速对甲烷燃烧反应性能...LaCuxAl12-xO19-δ催化甲烷燃烧

标签:;  ;  ;  ;  ;  ;  ;  

甲烷燃烧论文_覃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