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菌株论文_武芳,李勇,路兆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离菌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菌株,杆菌,鉴定,虫草,肠道,脱氨酶,细菌。

分离菌株论文文献综述

武芳,李勇,路兆军[1](2019)在《盐碱土壤中微生物菌株的分离、筛选与功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盐碱土壤中微生物菌株的分离、筛选和功能评价,结果表明,菌株DY23具有较好的耐盐碱能力,在培养基的NaCl浓度达到20%且pH值为12.0的条件下仍可生长;对棉枯萎病、黄瓜枯萎病、小麦纹枯病和烟草赤星病均具有生防作用;具有较好的溶磷能力;可分泌生长素IAA,对小白菜有较好的促生作用;经16SrRNA序列的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的比对,显示其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3期)

唐贤华,张崇军,隋明,周文,舒学香[2](2019)在《高产虫草酸蛹虫草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蛹虫草子实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中分离纯化高产虫草酸的蛹虫草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以虫草酸含量为响应值,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一株高产虫草酸的菌株YCC-1,并被鉴定为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菌株YCC-1产虫草酸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7.8%、初始pH值6.0、培养温度25℃、转速140 r/min。在此最优条件下,虫草酸含量为132.65 mg/g,较优化前提高22.86%,为蛹虫草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生产虫草酸提供试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1期)

费诗萱,张敏,王迎,杨苗,余旋[3](2019)在《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红枣根际促生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定向富集法从红枣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细菌,同时检测其产生长素(IAA)、固氮和解磷等促生特性。结合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盆栽试验验证3株高效产ACC脱氨酶的根际促生菌株Pseudomonas fluorescens、Pseudomonas putida和Serratia plymuthica对红枣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红枣根际共分离出10株产ACC脱氨酶的菌株,其ACC脱氨酶活性在14.23~433.05μmol/(mg·h)。这些菌株都具有产IAA、固氮和解无机磷能力。2)经鉴定,10株菌株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3)接种Pseudomonas putida菌剂和Serratia plymuthica菌剂均可显着促进红枣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植株株高、生物量、叶片氮及磷含量。2种菌株的接种效应明显优于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剂,且复合菌株应用促生效果优于单一菌株。(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夏静,余文静,王雪娇[4](2019)在《2017-2018年某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鉴定仪鉴定菌种,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进行药敏实验检测。结果判读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8年相关标准。结果 2017-2018年共检出临床分离细菌5 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612株(70.7%),革兰阳性菌1 496株(29.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6.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高达87.0%,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比例分别为50.8%和22.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总体耐药率低于2.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2.1%和11.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到了45.0%和42.0%。结论该二级医院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需重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感染控制工作。(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0期)

陈丽娥,孙盛,俞赟霞,李理,陈彩玲[5](2019)在《西北传统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及提高免疫力菌株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新疆、西藏、青海等地采集的泡菜、酸奶酪、酥油等样品中,进行了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纯化和16s鉴定,共分离到乳酸菌232株。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L-12和IL-10的检测,初步筛选出4株可能具有免疫力相关功能的菌株。通过环磷酰胺造模免疫力低下小鼠模型,饲喂乳酸菌,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一株发酵乳杆菌691,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增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1),脾淋巴细胞增殖OD570值从0.197提高到0.322(P<0.001),NK细胞活性从51.9%提高77.6%(P<0.01),碳廓清指数从3.371提高到4.250(P<0.01)和吞噬实验OD540值从0.136提高到0.162(P<0.05)。表明这株发酵乳杆菌具有显着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免疫力的功能,可用于相关食品中。(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王丹丹,陈国强,张常印,俞正玉,祝昊丹[6](2019)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引起2018年5月江苏泰州某规模化养猪场育肥猪发病死亡的病原,本试验无菌采取病死猪肺脏组织,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随后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在病原分离培养过程中,需在含有NAD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该分离菌通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菌呈红色,可判定新分离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根据生化试验和PCR结果可判定该分离菌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小鼠毒力试验结果显示,当分离株菌液浓度达到3×10~8 CFU/mL时便可引起BALB/c小鼠死亡,浓度为2×10~9 CFU/mL时对BALB/c小鼠的致死率达到100%,表明该分离菌株对BALB/c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及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等14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中度敏感,对链霉素耐药。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感染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0期)

庞钰鑫,刘雪薇,黄嘉玲,左浩江,许欣[7](2019)在《市售川产水豆豉分离株中高产蛋白酶与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菌属鉴定与产酶能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并鉴定72株川产水豆豉分离株中高产蛋白酶及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为深入研究水豆豉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其发酵菌株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酪蛋白法和对硝基苯-β-D半乳糖吡喃糖苷(pNPG)法分别测定菌株产蛋白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选出优势菌株,通过形态学、生化特征、16S rRNA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其进行鉴定。绘制菌株生长曲线和产酶曲线并测得其遗传稳定性。结果选择产蛋白酶能力前10名菌株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最高者(0.084 U/L)作为优势菌株,表型及分子生物学法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生长曲线、产酶曲线符合枯草芽孢杆菌特性,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其产酶能力能稳定遗传至第9代并于第10代开始下降。结论从72株川产水豆豉分离株中筛选出的高产蛋白酶和β-葡萄糖苷酶菌株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冯卫东[8](2019)在《美分离出近八千种人体消化道菌株样本》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纽约9月2日电(记者冯卫东)人体消化道是成千上万种不同细菌的家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目前已分离保存了近8000种人体消化道菌株的样本,并揭示了其遗传和代谢背景。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医学》上。研究小组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9-04)

李秋桐,母应春,苏伟[9](2019)在《除膻菌株分离鉴定及其对膻味脂肪酸降解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离筛选出能作用于膻味脂肪酸的微生物,从火腿和土壤中分离出11株菌,这11株菌均能对羊油脂进行水解。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和ITS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6株细菌和5株霉菌。分别将11株菌接种到加入4-甲基辛酸和4-乙基辛酸的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发现4-甲基辛酸的减少量达到30%~70%,4-乙基辛酸减少量达到10%~70%。这11株菌对膻味脂肪酸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羊肉除膻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08期)

易天凤,吴友根,于靖,张军锋,杨东梅[10](2019)在《海南广藿香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株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海南广藿香的根、茎、叶和花等组织中分离获得61株内生真菌,采用显微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15个属,其中优势菌群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和干酪酵母菌属(Meyerozyma)。以澳洲坚果叶枯病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火龙果溃疡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拮抗菌株筛选,发现镰刀菌属(Fusarium)菌株PfuJ20、PfuG16和PfuG5对澳洲坚果叶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棒孢属(Corynespora)菌株PfuH2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效果较好。采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各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动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作用评价,发现镰刀菌属PfuJ20、PfuG16对各细菌均有较强抑制效果,而链格孢属(Alternaria)PfuH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效果相对最强。结果表明,海南广藿香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部分内生真菌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分离菌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研究以蛹虫草子实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中分离纯化高产虫草酸的蛹虫草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以虫草酸含量为响应值,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一株高产虫草酸的菌株YCC-1,并被鉴定为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菌株YCC-1产虫草酸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7.8%、初始pH值6.0、培养温度25℃、转速140 r/min。在此最优条件下,虫草酸含量为132.65 mg/g,较优化前提高22.86%,为蛹虫草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生产虫草酸提供试验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离菌株论文参考文献

[1].武芳,李勇,路兆军.盐碱土壤中微生物菌株的分离、筛选与功能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9

[2].唐贤华,张崇军,隋明,周文,舒学香.高产虫草酸蛹虫草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J].中国酿造.2019

[3].费诗萱,张敏,王迎,杨苗,余旋.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红枣根际促生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效果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4].夏静,余文静,王雪娇.2017-2018年某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9

[5].陈丽娥,孙盛,俞赟霞,李理,陈彩玲.西北传统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及提高免疫力菌株的筛选[J].中国乳品工业.2019

[6].王丹丹,陈国强,张常印,俞正玉,祝昊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8型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9

[7].庞钰鑫,刘雪薇,黄嘉玲,左浩江,许欣.市售川产水豆豉分离株中高产蛋白酶与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菌属鉴定与产酶能力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8].冯卫东.美分离出近八千种人体消化道菌株样本[N].科技日报.2019

[9].李秋桐,母应春,苏伟.除膻菌株分离鉴定及其对膻味脂肪酸降解能力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9

[10].易天凤,吴友根,于靖,张军锋,杨东梅.海南广藿香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株筛选[J].热带作物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部分酵母菌株ITS序列系统发育树基于MLST基因的进化树甜瓜球腔菌对甜瓜植株的离体(A)和活...基于遗传距离的亚种群UPGMA聚类图新疆与西藏样品中分离菌株所...、SS2、SS7、SS9特异性目的片断Fi...

标签:;  ;  ;  ;  ;  ;  ;  

分离菌株论文_武芳,李勇,路兆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