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球囊导管技术在肝脏分离灌注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

介入球囊导管技术在肝脏分离灌注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

一、介入性球囊导管技术在肝脏隔离灌注中应用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淼[1](2020)在《右上肢缺血预处理对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桡动脉闭塞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一直被认为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自1989年Campeau介绍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和1993年Kiemeneij介绍了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以来,桡动脉途径逐渐被认为是心脏导管技术的主要入路点。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优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在:第一、有更少的术后并发症;第二、患者具有更好的手术耐受性;第三、患者住院时间相对更短,患者住院费用相对要少。因此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更受广大心内科介入手术医师及患者的欢迎。然而经桡动脉途径仍然具有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其中最主要的是桡动脉闭塞症。桡动脉闭塞多数是无症状不易被发现的,因为手掌部接受双重供血。然而桡动脉一旦闭塞,将会限制将来再次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限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瘘等操作的执行。因此辨别并避免桡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增加有益因素和预防及抑制桡动脉闭塞事件的发生非常重要。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闭塞有两个主要的发病机制:血栓形成和血管内膜增生。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可导致血管内膜损伤,桡动脉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功能紊乱,使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降低。桡动脉CT扫描和血管内超声等检查以及组织功能研究表明桡动脉插管后桡动脉结构和功能发生重要改变。如果桡动脉鞘管直径超过桡动脉内径,桡动脉内皮层可能会受到严重破坏。这种内皮损伤是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降低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内皮增生和桡动脉闭塞的关键因素。目前关于缺血预处理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主要是缺血预处理对靶器官及组织的保护效应。目前研究的范围较广,由最早的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保护效应到肝脏、肺脏、脑、肾等组织器官的保护效应均有研究。关于缺血预处理保护组织器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是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引起机体释放一些体液保护因子,从而对机体产生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因此,我们设想缺血预处理可能对距离处理位点最近的动脉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我们以观察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闭塞为出发点,研究缺血预处理对桡动脉闭塞的影响,以及桡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目的:1.缺血预处理对桡动脉闭塞的影响;2.识别桡动脉闭塞的危险及保护因素;3.观察缺血预处理对桡动脉闭塞的远期影响。研究方法:1.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我院首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且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我们根据预实验结果估算本研究单组所需最低样本量为290例,我们连续入选了 755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最终,322例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接受缺血预处理并入组,318例患者入未行缺血预处理组。有115例患者因不符合入组标准,符合排除标准而被排除。入选患者根据其住院号的奇数或偶数被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IC)和非缺血预处理组(non-IC),2.签订同意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知情同意书和同意进行该临床研究的知情同意书;3.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桡动脉直径测量。根据手术顺序,给予缺血预处理组患者行缺血预处理,用水银血压计将袖带绑在右上臂,给予加压至200mmHg,持续约5min,然后释放,持续约5min,共4个循环。4.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600mg或者替格瑞洛180mg.根据患者手术顺序,患者依次送入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常规选取右侧桡动脉作为冠状动脉造影首选入径血管,桡动脉穿刺点选取距离桡骨茎突2-3cm,搏动最强点,用2%利多卡因局麻,以20G穿刺针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桡动脉血管穿刺,穿刺成功见回血后沿穿刺针送入导丝,沿导丝置入动脉鞘管,经鞘管侧孔给予普通肝素至少3000U,如有需要术者根据患者情况及公斤体重酌情增加剂量(普通肝素100IU/kg)。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应用6F指引导管,术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管。5.术后均用标准的旋压式动脉压迫止血带进行压迫止血,以刚能触到桡动脉搏动为标准,每1.5-2小时左右给予压迫止血带减压1圈直至完全减压。6.术后第二天行桡动脉B超,查看患者桡动脉通畅情况;7.记录桡动脉缺血结束至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时间,术前桡动脉直径,围手术期间患者用药,研究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史,检验指标等因素。8.随访9.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连续变量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分类记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连续变量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对影响桡动脉闭塞的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识别桡动脉闭塞的各项危险因素及其对桡动脉闭塞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缺血预处理组与非缺血预处理组临床资料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共322例患者,术后24小时有3位发生桡动脉闭塞,闭塞率为0.93%;非缺血预处理组共318例患者,术后24小时有14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闭塞率为4.4%;两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桡动脉闭塞率明显降低,P=0.006.2.早期桡动脉闭塞危险因素分析桡动脉闭塞组β受体阻滞剂应用率明显低于非桡动脉闭塞组(41%&69%,P=0.014);桡动脉闭塞组曲美他嗪应用率明显低于非桡动脉闭塞组(17.6%&49.1%,p=0.01);桡动脉闭塞组桡动脉内径明显小于非桡动脉闭塞组(2.31 ±0.53&2.59±0.47,P=0.015);桡动脉闭塞组缺血预处理率明显低于非桡动脉闭塞组(17.6%%51.2%,p=0.006).3.早期桡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将桡动脉内径,缺血预处理,β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等放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桡动脉内径小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早期桡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预处理及β受体阻滞剂是桡动脉闭塞的保护因素。4.随访术后约第650天左右随访时发现,缺血处理组与非缺血处理组两组桡动脉内径较术前均明显减小。缺血处理组随访前后桡动脉内径比P=0.024;非缺血预处理组随访前后桡动脉内径比之P=0.047。约术后890天左右再次随访上次现场随访患者,两次随访桡动脉内径未见明显差异。研究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有益于降低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24小时内桡动脉闭塞率。桡动脉内径小,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小时桡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预处理以及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能是桡动脉闭塞的保护因素。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可能会导致术后桡动脉内径一定程度的减小。背景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因其更少的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等优势被广大术者及患者所接受,但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方法可导致桡动脉血管损伤,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1.桡动脉内径与鞘管大小之间的关系在桡动脉急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桡动脉穿刺引起桡动脉内膜撕裂;3.鞘管的拉伸效应和鞘管本身的通过;4.导管在插入和撤出桡动脉的过程中桡动脉痉挛。手术过程中对桡动脉的损伤可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如穿刺部位的出血、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其中最重要是桡动脉闭塞。桡动脉闭塞的原因主要是桡动脉损伤后诱发桡动脉内原位血栓形成及桡动脉内中膜增生。肢体缺血预处理即多数文献提及的远端缺血预处理,其实施过程是通过对血压袖带进行充气,压力达到阻断肢体动脉血流得目的并持续几分钟,然后将血压袖带放气使得肢体血流再通并持续几分钟,如此反复几个循环。其作用过程使得神经内分泌激活,促使机体释放保护性因子,最终起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应激、甚至抗细胞凋亡等效果,进而发挥其保护缺血再灌注组织器官的作用。我们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肢体缺血预处理可能有助于降低桡动脉闭塞率,但其机制不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降低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可能机制。通过动物模型模拟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过程对桡动脉的损伤过程,研究缺血预处理对兔股动脉经机械损伤后机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不进行缺血预处理,不进行股动脉穿刺,第一天采血5ml,第二天采血5ml后解剖兔右侧股动脉。缺血预处理组(IC):对兔右侧下肢进行缺血预处理,不对股动脉穿刺。缺血预处理后第二天解剖兔右侧股动脉,缺血处理前及解剖前分别采血5ml;单纯股动脉穿刺组(P):对兔右侧股动脉单纯进行股动脉穿刺留鞘。第二天解剖右侧穿刺留鞘股动脉,股动脉穿刺前及解剖前分别采血5ml;缺血预处理+股动脉穿刺组(ICP):对兔右下肢进行缺血预处理,1.5小时后进行股动脉穿刺留鞘,第二天行穿刺股动脉解剖,缺血预处理前及股动脉解剖前分别采血5ml。对血液标本离心并分装,检测兔穿刺留鞘前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E选择素、P选择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等。留取损伤血管组织,并观察损伤血管的病理变化及血管内皮PI3K/AKT/eNOS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1.各组兔右侧股动脉内径及基础血浆指标的比较:术前四组兔右侧股动脉内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四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干预前兔血清vWF、P选择素、E选择素、tPA、PAI-1、NO、ET、TNF-a、IL-6、IL-10 水平无显着差异。2.各组处理前后血浆指标的比较。正常对照组与单纯缺血预处理组比较,血浆vWF、P选择素、ET-1、tPA、PAI-1、IL-6、IL-10、TNF-a 水平两组间无显着差异,但血浆NO水平在缺血预处理组明显升高。血浆vWF、P选择素、E选择素、PAI-1、IL-10、ET-1水平在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和缺血预处理+股动脉穿刺留鞘组均明显升高。vWF、PAI-1两组间升高幅度无显着差异。缺血预处理组+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血浆P选择素、ET-1术后水平升高幅度显着低于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血浆IL-6、TNF-a水平在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两者血浆水平在缺血预处理+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较术前未见显着差异,且两指标在缺血预处理+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升高值显着低于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血浆tPA水平在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和缺血预处理组+股动脉穿刺留鞘组均显着降低,两组间血浆tPA水平术后较术前降低幅度无显着差异。血浆NO水平在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较术前显着降低,其在缺血预处理+股动脉穿刺留鞘组术后较术前无显着差异,且血浆NO水平在缺血预处理组+股动脉穿刺留鞘组降低幅度显着低于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3.病理结果:1)HE染色对照组及缺血预处理组HE染色显示兔股动脉内膜完整,弹力膜连续,内皮细胞清晰可见;股动脉穿刺组和缺血预处理组+股动脉穿刺组兔股动脉,内皮细胞部分脱失,内膜连续性中断,弹力膜断裂明显,且部分存在中膜变性。2)免疫组化检测四组血管内皮PI3K、AKT、eNOS的表达情况。单纯缺血预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发现缺血预处理组血管内皮P13K、AKT、eNOS表达明显增强;缺血预处理组+股动脉穿刺留鞘组与单纯股动脉穿刺留鞘组相比血管内皮P13K、AKT、eNOS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抗炎、改善内皮功能、调节黏附分子的释放可能是缺血预处理抑制血栓形成,进而影响桡动脉闭塞率的作用机制。缺血预处理通过PI3K/AKT/eNOS蛋白通路调节血管内皮释放NO进而发挥其作用。

张润军[2](2019)在《pH和ROS双响应性靶向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防治血管再狭窄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CVD)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心血管病每年可导致1790万人死亡,约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1%。研究表明,血管炎症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再狭窄、颅内动脉瘤和主动脉瘤、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通过调节参与炎症反应的不同分子和细胞过程,已经有大量的治疗方法被研究用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尽管在临床前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大多数已检测的抗炎药物的理想疗效尚未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在很大程度上,这可能与治疗分子递送到血管炎症部位的效率低下有关,这是由于它们的非特异性分布和从循环中被快速消除造成的。即使是炎症血管内局部吸收的药物,由于扩散不受控制,滞留时间也很短。近年来,基于纳米粒的靶向治疗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可以特异性地递送不同的治疗和成像药物,用于检测或治疗血管炎症。尤其广泛的纳米粒已被设计作为靶向载体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的肢体缺血、再狭窄、腹主动脉瘤和缺血性卒中。在这些例子当中,聚合脂质纳米粒、脂质体、重组高密度脂蛋白、来源于细胞的囊泡、无机纳米粒和金属纳米粒以及混合纳米粒被用于递送治疗药物,从小分子药物、多肽/蛋白质到核酸,治疗与血管炎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除了通过受损的内皮细胞层或EPR效应被动靶向到血管病变部位,纳米粒还可通过调节它们的物理性质(如几何结构和顺应性),分子基团的修饰或特殊细胞膜的功能化,使血管靶向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血管炎症部位异常变化的生物化学信号,设计合成纳米粒的组成成份,有针对性地释放药物载荷。然而,这些血管靶向纳米治疗的转化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虽然直接调控抗原特异性亲和力可以增强纳米粒在血管的聚集,但仅用分子基团修饰后,纳米粒的靶向效率仍然非常有限。对于以细胞膜为基础的仿生策略衍生的纳米药物治疗,其相对复杂的配方流程和不明确的成分可能会妨碍其后续的大规模生产和临床研究。此外,需要进一步改进对感兴趣的血管病变部位的不可控的释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双重或多重刺激响应性纳米粒能够在其作用的部位更精准地控制负载药物的释放,大大提高了药物的递送效率。在这方面,对多种生物化学信号或生物化学/物理信号敏感的纳米粒已被广泛用于肿瘤、糖尿病、炎症等多种疾病的靶向治疗。然而,基于这些响应性纳米粒治疗的临床转化并不简单,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于更复杂的药物研发,尤其是在可重复性和质量控制方面。此外,针对目前大多数靶向血管的响应性纳米载体,体内安全性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因为大多数静脉注射纳米粒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并聚集于肝脏和脾脏等器官。因此,亟待开发能够响应与血管炎症相关的生物化学信号,具有理想的靶向能力和良好的药物控释性能且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纳米药物递送平台。通过对环糊精的化学功能化,最近开发了一系列在酸性和氧化应激条件下具有高度可调控水解行为的响应性材料。体外细胞培养和不同动物模型的在体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基于这些载体材料构建的纳米粒对低pH值和高ROS刺激具有较好的响应性及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鉴于血管内皮损伤后局部存在炎症微酸性环境和增高的氧化应激,通过整合优化活性氧和pH响应性的环糊精材料的比例,构建活性氧和pH双响应性纳米粒,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有效和安全的纳米平台,用于血管炎症部位的药物递送。此外,结合分子靶向策略还可以进一步增强血管的靶向性和体内双响应性纳米粒治疗的有效性。本研究课题基于前期合成的pH响应性和活性氧(ROS)响应性的载体材料,以雷帕霉素为模型药物,构建了pH和ROS双响应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的血管炎症模型中,通过与非响应性、pH或ROS单一响应性纳米粒治疗比较,考察和评价了pH和ROS双响应性纳米粒的治疗优势以及双响应性主动靶向载药纳米粒在体防治血管再狭窄的效果。研究内容:1.基于β-CD的载体材料的合成1.1 pH响应性β-环糊精材料(ACD)的合成先将1 g β-CD 溶解在8 mL无水DMSO中,然后加入4 mL的2-甲氧基丙烯(MP),磁力搅拌溶解并与有机试剂充分混匀,最后加入16 mg的吡啶对甲苯磺酸盐(PTS)。室温条件下反应3 h,然后加入0.3 mL三乙胺终止反应。得到的产物加超纯水沉淀,离心,洗涤3次冻干得到白色粉末。1.2 活性氧响应性β-环糊精材料(OCD)的合成将5.55 g 4-PBAP加入到36 mL无水二氯甲烷(DCM)中充分溶解,然后加入7.65 g 1,1’-羰基二咪唑(CDI)。室温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0.5 h,再加入40 mL DCM,用30 mL超纯水洗涤三次。再用饱和NaCL洗涤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真空浓缩得到 CDI 活化的 PBAP(CDI-PBAP)。随后,将 250 mg β-CD 和 1.52 g CDI-PBAP 加入至20 mL无水二甲基亚砜中,再加入800 mg DMAP反应过夜。最后,加入超纯水沉淀、离心收集,洗涤三次后冻干得到白色粉末。采用FT-IR和1H NMR对合成的上述两种响应性载体材料进行表征。2.不同纳米粒的制备采用纳米沉淀/自组装法制备基于不同材料的载RAP纳米粒。具体过程如下:精确称取 50 mg PLGA,ACD,OCD或ACD/OCD以不同的质量比混合(80:20、60:40、50:50、40:60、20:80)的载体材料和10 mg RAP共同溶于2 mL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对于PLGA和ACD纳米粒,使用乙腈;OCD纳米粒,使用无水甲醇;ACD/OCD采用1:1(v/v)无水甲醇和乙腈混合溶剂制备有机相。另将0.6 mL卵磷脂无水乙醇溶液(10mg/mL)和9 mg DSPE-PEG2000溶解在10 mL的去离子水中,油浴加热至65℃ 1 h。然后,将有机相缓慢加入至上述的预热溶液中,磁力搅拌2 h。最后获得的纳米粒溶液用去离子水透析24 h,冻干后即得到不同的载RAP纳米粒(RAP/ACD NP,RAP/AOCD NP,RAP/OCD NP及RAP/PLGA NP)。空白纳米粒,Cy5或Cy7.5荧光标记的纳米粒均通过类似的方法制备获得3.不同纳米粒的表征不同NPs在水溶液中的粒径及粒径分布,Zeta电位通过马尔文粒径仪检测。取新鲜制备的纳米混悬液,滴加到载膜铜网上,室温晾干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子形态并拍照采集图像。同样将制备好的纳米粒混悬液滴加至云母片,喷金晾干后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形态并拍照采集图像。载RAP纳米粒在加入适量无水甲醇和乙腈混合溶液后离心,取上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RAP载药量。此外,Cy5或Cy7.5的含量通过荧光光谱仪测定。4.不同空白纳米粒体外水解实验将不同的纳米粒分别分散于pH 5、pH 6、pH 7.4以及加入1 mM H202 0.01 M的PBS缓冲液中。37℃孵育不同时间后,于设定时间点采集样品测定纳米粒溶液在500 nm波长处的透光率。最后,根据透光率计算纳米粒的水解百分比。5.载雷帕霉素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实验将新鲜制备冻干的pH/ROS双响应性载RAP纳米粒5 mg分别分散在8 mL不同pH值(pH 5、pH 6、pH 7.4)以及加入 1 mM H2O2 0.01 M 的 PBS 缓冲液中,置于37℃孵箱内震荡混匀。在既定的不同时间点,将含有纳米粒的溶液以19118 g离心,取适量上清液并补充等量相同介质。HPLC检测RAP药物浓度,绘制纳米粒的药物累积释放曲线。单一响应性载药纳米粒RAP/ACD NP和RAP/OCD NP仍用相同的方法检测其不同时间点的累积药物释放量,绘制相应药物释放曲线。6.纳米粒的细胞吞噬实验将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株(MOVAS)以2×105个/孔的密度接种于12孔板中,孵育24小时后,去除培养基并加入相同浓度的Cy5荧光标记的不同纳米粒,在37℃条件下与平滑肌细胞孵育不同的时间。观察前,用溶酶体探针LysoTracker Green染色标记晚期核内体和溶酶体,DAPI染色细胞核。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并采集荧光图像。同样,在平滑肌细胞孵育24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Cy5标记基于不同载体制备的纳米粒与细胞共同孵育6小时后,考察细胞对纳米粒的剂量依赖性吞噬。另外,通过流式细胞术定量细胞对Cy5标记的不同纳米粒的吞噬,荧光活化细胞分选(FACS)测定荧光强度。考察孵育时间及纳米粒剂量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吞噬行为的影响。7.不同载雷帕霉素纳米粒体外抑制rVSMCs增殖和迁移的作用研究MOVAS细胞以5000个/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37℃孵箱培养24 h后,改为含有0.5%FBS的新鲜DMEM培养基,同时加入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20 ng/mL)及RAP终浓度为1 μM的不同载RAP纳米药物(RAP,RAP/PLGA NP,RAP/ACD NP,RAP/OCD NP及RAP/AOCD NP)。正常对照组加入培养基,阳性对照组仅加入PDGF-BB,继续培养24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8 μm孔径的Transwell小室评价载不同RAP纳米粒对PDGF-BB诱导的大鼠VSMCs迁移的影响。将MOVAS细胞以2×105个/孔的密度接种于12孔板中。37℃卵孵箱培养24 h后,改为含有0.5%FBS的新鲜DMEM培养基,同时加入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20 ng/mL)及RAP终浓度为1 μM的不同载RAP纳米药物(RAP,RAP/PLGA NP,RAP/ACD NP,RAP/OCD NP 及 RAP/AOCD NP)与平滑肌细胞共同孵育。阳性对照组加入PDGF-BB,而正常对照组不加PDGF-BB和游离的雷帕霉素。6 h后,胰酶消化收集细胞,200μL培养基重悬,将不同治疗组的细胞分别加至Transwell上室,下室则加入600 μL含0.5%FBS和20 ng/mL PDGF-BB的培养基。孵箱内静置8 h后,用棉签轻轻擦去Transwell膜上方未迁移的细胞。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0.1%结晶紫染色。最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随机选取5个视野计数染色细胞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8.细胞周期检测MOVAS细胞以5×105个/孔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37℃孵箱培养24 h后,改为含有0.5%FBS的新鲜DMEM培养基,同时加入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及RAP终浓度为1 μM的不同载RAP纳米药物(RAP,RAP/PLGA NP,RAP/ACD NP,RAP/OCD NP及RAP/AOCD NP)。正常对照组加入培养基,阳性对照组加入PDGF-BB。细胞与不同载药纳米粒共同孵育24 h后,胰酶消化并收集细胞,70%乙醇固定,4℃孵育过夜。通过洗涤后,将不同载药纳米粒干预的细胞与RNase在37℃条件下孵育30分钟,然后用碘化丙啶在4℃避光条件下进行细胞染色30分钟。最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平滑肌细胞在G1、S、G2/M期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分析。9.免疫印迹分析将MOVAS细胞分别与不同载RAP纳米粒共同孵育24 h后,胰酶消化细胞,加入细胞裂解液,使细胞完全裂解,然后4℃条件下,12000 g离心30 min,收集上清,用BCA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将含有50 μg蛋白的样本在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分离,电泳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5%脱脂牛奶封闭,在4℃条件下,将膜与一抗体孵育过夜:(1)Cyclin D1 抗体,稀释1:200;(2)p27kip1抗体,稀释1:250;(3)β-actin抗体,稀释1:1000。然后在37℃条件下,将膜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共同孵育1 h,二抗稀释倍数为1:1500。洗涤三次后,通过增强型化学发光试剂盒荧光成像显示特异性条带,同时进行半定量分析。10.不同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实验研究将MOVAS细胞以10000个/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空白纳米粒(PLGA NP,ACD NP,OCD NP及AOCD NP),共同孵育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性。11.SD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再狭窄模型的建立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麻醉起效后,颈部脱毛备皮,消毒,行颈前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皮下软组织及颈前肌肉组织,暴露颈动脉分叉,游离左侧颈总动脉及颈内、颈外动脉,将2F Fogarty取栓球囊导管由颈外动脉切口插入至颈总动脉近心端,PTCA压力泵以适当压力充盈球囊,旋转并回撤球囊至颈外动脉,重复三次,完全剥脱颈总动脉血管内皮。然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评价血管内皮损伤情况。12.颈动脉损伤部位酸性炎症微环境和氧化应激水平的考察与评价采用细胞内pH荧光探针BCECF-AM对颈动脉损伤部位组织的pH值变化进行定性评价。在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建立后,于不同时间点取材损伤的颈动脉组织,O.C.T.包埋后,冰冻组织切片(8 pm)。然后,用10 μM ROS荧光探针DCFDA或5μM超氧阴离子荧光探针DHE分别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检测球囊损伤局部组织ROS及超氧阴离子水平。另外,采用相应诊断试剂盒分别对损伤局部组织过氧化氢(H202)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检测。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水平。同样,典型促炎细胞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的表达水平也通过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13.靶向Ⅳ型胶原的双响应性载RAP纳米粒的构建将靶向血管内皮下Ⅳ型胶原的多肽(KLWVLPKGGGC-Am)溶解在含有5 mmol/L EDTA的中性PBS缓冲液中,以二硫键/TCEP摩尔比1:1的比例,加入适量的TCEP断键溶液还原。然后,将多肽和DSPE-PEG-MAL以5:4的摩尔比,在4%乙醇溶液中,室温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4h,合成KLWVLPKGGGC-DSPE-PEG三嵌段共聚物,未结合的游离肽通过透析去除。最后,将载体材料OCD/ACD以80:20质量比,DSPE-PEG-peptide/DSPE-PEG以1:9摩尔比混合,采用纳米沉淀自组装的方法,制备靶向IV型胶原的双响应性载RAP纳米粒。14.靶向纳米粒体外胶原结合实验的研究将Ⅳ型胶原溶解在0.25%醋酸中,配制浓度为0.5 mg/mL的胶原溶液。将100μL胶原溶液加入到96孔板中,4℃条件下孵育过夜。在胶原涂层或没有胶原涂层的孔板中先用50%血清封闭1 h后,再加入100μL用25%牛血清配制的Cy7.5荧光标记的双响应性靶向纳米粒(Cy7.5/TAOCD NP),纳米粒浓度(0.2 mg/ml)。孵育1 h后,用包含0.05%吐温20的PBS缓冲液洗板3次。最后,通过IVIS光谱系统观察并拍摄孔板荧光图像。15.纳米粒体内靶向血管内皮损伤部位的研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建立后,即刻经尾静脉分别注射Cy7.5荧光标记的不同纳米粒(Cy7.5/PLGA NP,Cy7.5/ACD NP,Cy7.5/OCD NP 及 Cy7.5/AOCD NP),在体循环8 h后,取材完整的颈动脉及主要脏器,进行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IVIS)观察纳米粒在血管内皮损伤部位的荧光强度及组织分布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另外,在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经尾静脉注射Cy7.5荧光标记的双响应性纳米粒(Cy7.5/AOCD NP),在预设不同观察时间点取材损伤的颈动脉组织,离体成像观察和定量分析荧光强度,评价纳米粒的靶向和滞留时间变化情况。16.靶向纳米颗粒与损伤颈动脉的特异性结合的评价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建立后,即刻经尾静脉注射Cy5荧光标记的靶向纳米粒(Cy5/TAOCD NP,25 μg/kg)。在体循环0.5 h后,给予安乐死,取材颈动脉组织,Tissue-Tek O.C.T.包埋,冰冻组织切片(5μm),FITC标记的抗体染色血管内皮下IV型胶原,DAPI染核后,盖玻片封片,通过CLSM观察颈动脉组织荧光分布及靶向纳米粒与胶原共定位情况。17.不同载雷帕霉素纳米粒对SD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的疗效评价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5),包括假手术组(正常组)、生理盐水治疗组(模型组),以及RAP/PLGA纳米粒组、RAP/ACD纳米粒组、RAP/OCD纳米粒组及RAP/AOCD纳米粒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按上述方法实施颈动脉球囊损伤。在颈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分别于术后即刻(0d),4 d,8 d,12 d尾静脉注射RAP终浓度为1 mg/kg的不同载RAP纳米粒。在另一项单独设计的实验研究中,RAP/AOCD纳米粒或RAP/TAOCD纳米粒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即刻(0 d),5 d,10 d分别以终浓度1 mg/kg的RAP经尾静脉注射给药。在血管成形术后第14 d,给予大鼠安乐死。原位灌注后取材损伤的颈动脉段及主要脏器,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研究,考察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18.双响应性纳米粒的急性毒性和载雷帕霉素纳米药物治疗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评价实验12只雄性SD大鼠(180-250g)随机分为4组(n=3)。在AOCD纳米粒组,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250、500或1000 mg/kg)AOCD纳米粒。正常对照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仔细观察各组动物的相关毒性症状和行为活动状况。在规定的时间点称量检测体重变化。在给药后第14 d,给予大鼠实施安乐死,即刻采集血样进行血液学和生化相关指标分析。收集主要脏器并称重,分析计算脏器指数(每只大鼠的器官重量与体重之比),同时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健康雄性SD大鼠16只,体重(180-250 g)随机分为4组(n=4)。空白纳米粒组按11.5 mg/kg AOCD NP治疗(相当于RAP纳米粒的治疗剂量1 mg/kg),另外两组分别按1 mg/kg RAP/AOCD NP或 3 mg/kg RAP/AOCD NP,尾静脉注射,每周 2 次,连续 12周。正常对照组大鼠则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治疗期间,每天动态观察各组动物死亡率、外貌、全身状况和行为异常等情况。每周记录食物和水的消耗以及体重变化情况。第12周,给予安乐死。采集血液样本,化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血液学和生化指标。取主要脏器包括心、肝、脾、肺、肾并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同时制备组织学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另外,用抗CD3抗体和抗CD19抗体对脾脏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评价长期载RAP纳米药物对SD鼠免疫功能的影响。19.双响应性载雷帕霉素纳米粒长期治疗后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的定量研究实验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18-22 g)随机分为4组(n=6)。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空白纳米粒组按11.5 mg/kg(相当于载RAP纳米粒治疗剂量1 mg/kg)剂量尾静脉注射AOCD NP。另外两组小鼠分别给予RAP/AOCD NP,1 mg/kg或3 mg/kg,尾静脉注射,每周2次,连续给药12周。在治疗期间,观察小鼠的一般身体状况的任何变化,包括外貌,摄食、饮水,行为活动及死亡率等。第12周,对小鼠实施安乐死。取脾脏并将分离的脾脏组切成小块,加入无菌PBS缓冲液,对组织进行彻底研磨,然后在淋巴细胞分离培养基中离心收集细胞。将FITC标记的抗CD3抗体及PE标记的抗CD19抗体在4℃条件下,与脾脏组织提取的淋巴细胞共同避光孵育30 min后,用流式细胞染色缓冲液洗涤细胞2次,PBS缓冲液重悬细胞。最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脾脏组织中T细胞和B细胞的百分率进行定量分析,评价RAP/AOCD NP治疗对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1.pH和ROS双响应性纳米粒的制备基于β-环糊精(β-CD),通过单步缩醛化反应合成pH响应性的载体材料(ACD),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证实ACD被成功合成。根据ACD 1H NMR谱计算,环缩醛与线性缩醛的摩尔比约为0.62,缩醛化度约为90%。此外,(OCD)通过在β-CD分子上将氧化敏感性苯硼酸酯单元4-PBAP以羰基键合的方式引入β-CD合成ROS响应性载体材料,1H NMR谱证实,每个β-CD分子大约有7个PBAP单元。采用改良的纳米沉淀/自组装法制备基于上述两种不同响应性的载体材料的双响应性纳米粒,将ACD和OCD以不同重量配比,构建了 pH/ROS双响应性纳米粒。基于ACD/OCD的不同纳米粒,在质量比为 100:0、80:20、60:40、50:50、40:60、20:80、0:100 时,分别命名为 ACD NP、AOCD8020 NP、AOCD6040 NP、AOCD5050 NP、AOCD4060 NP、AOCD2080 NP和OCD NP。透射电镜(TEM)观察,在不考虑组成分差异的情况下,所制备的纳米粒均为球形,形态规则,粒径均一。马尔文粒径电位检测显示所有制备的纳米粒Zeta-potential均为负值,平均流体力学粒径变化范围从121±2到186±4 nm。不同纳米粒的粒径分布相对较窄。提示ACD与OCD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混合相容性。2.不同双响应性纳米粒的体外水解特性基于载体材料ACD和OCD构建的pH/ROS双响应纳米粒的体外水解,在含有1mM H2O2及不同pH值的PBS缓冲液中进行。对于ACD NP,在pH 5或pH 6的微酸性条件下均表现出明显的快速水解,而H2O2的存在对其水解几乎无任何影响,具有良好的响应低pH的特性。相对于ACD NP,OCD NP的水解则与pH无关,在H202存在的条件下,OCD NP水解迅速。相比在不同的pH值,OCD NP在pH值为5、6或7.4时均表现出类似的水解特性。基于载体材料ACD和OCD构建的双响应性纳米粒,它们的水解行为依赖于pH和H202,通过在含有1 mM H2O2及不同pH条件的PBS缓冲液中,比较基于不同比例ACD和OCD载体材料制备的双响应性纳米粒水解试验的结果,提示基于ACD/OCD的纳米粒具有pH和ROS双重响应的能力。AOCD2080 NP和AOCD8020 NP在1 mM H2O2和pH 5、6或7.4环境中,表现出更为理想的双响应的特性。此外,在H202存在的情况下,AOCD2080 NP在不同pH值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水解行为,因此,AOCD2080纳米粒进一步被用于后续的课题研究。采用基于ACD和OCD的复合材料,成功地构建了 pH/ROS双响应性纳米药物递送平台。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改变ACD/OCD的质量比,可以很容易地调控制备得到的纳米载体的精确的水解敏感性。3.pH和ROS双响应性载药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通过不同响应性空白纳米粒制备响应的载RAP纳米粒。同时,利用PLGA制备了非响应性载药纳米粒作为对照。与相应的空白纳米粒相似,四种载药纳米粒Zeta-potential均为负值,平均流体力学粒径变化范围从121±2到179±6 nm。RAP/PLGA纳米粒、RAP/ACD纳米粒、RAP/OCD纳米粒、RAP/AOCD纳米粒的载药量分别为4.5±0.4%、9.4±0.2%、8.2±0.1%、8.7±0.4%。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研究检测了不同纳米药物的响应性释放行为。对于RAP/AOCD NP,与中性(pH=7.4)PBS缓冲液相比,RAP的释放在微酸性(pH=5或pH=6)PBS缓冲液中明显加快。同时,无论在上述三种不同pH值的PBS缓冲液中,在1mM H2O2存在的条件下都显着增加了载药纳米粒的药物释放速度。因此,RAP/AOCD NP表现出理想的pH/ROS双响应的释药能力,这与相应的空白纳米粒AOCD2080 NP的双响应性水解特性相吻合。另外,单一响应性载药纳米粒RAP/ACD NP和RAP/OCD NP药物释放也同样符合相应纳米载体的水解性能。通过利用基于pH响应性和ROS响应性材料设计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简单、成功地构建出pH/ROS双响应性载RAP纳米粒。4.体外rVSMCs对双响应纳米粒的摄取Cy5标记的双响应性纳米粒(Cy5/AOCD NP)与VSMCs孵育1 h后,VSMCs中的荧光信号随着Cy5/AOCD纳米粒的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强,提示细胞对纳米粒的内吞呈现剂量依赖性的特点。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一致,流式细胞术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定量进一步证实了 VSMCs对Cy5/AOCD NP的有效细胞摄取呈剂量依赖的方式。在相同剂量的Cy5/AOCD NP下,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Cy5荧光在VSMCs中的分布也随之增加。而且,通过溶酶体探针Lysotracker对晚期核内体和溶酶体进行染色,发现血管平滑肌中内吞Cy5/AOCD NP从核内体/溶酶体转运到细胞质中(核内体/溶酶体逃逸现象)。同样,FACS的分析表明,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VSMCs内吞Cy5/AOCDNP的作用增强。这些结果充分表明,大鼠VSMCs可以有效地内吞基于ACD和OCD材料构建的pH/ROS双响应性纳米粒。在酸性和氧化应激微环境的亚细胞细胞器中,与pH响应性或ROS响应性的纳米粒相比,双响应性纳米粒能够更快地释放负载的药物分子。5.双响应性载药纳米粒的体外生物学效应不同响应性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均较PLGA纳米粒低。载雷帕霉素纳米粒在相对低剂量下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经RAP原料药和不同的RAP纳米粒治疗24小时,可显着抑制VSMCs的迁移。值得注意的是,与游离RAP相比,所有载药纳米粒都显示出明显更强的抑制VSMCs迁移效果。此外,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对VSMCs迁移的抑制作用比非响应性载药纳米粒(RAP/PLGA NP)更为显着。值得注意的是,双响应性纳米药物治疗(RAP/AOCD NP)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最好,与单一响应性纳米粒治疗相比差异显着。而且,不同载药纳米粒治疗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的实验表明,载RAP纳米粒主要通过抑制细胞G1/S的转化从而抑制VSMCs的增殖。载RAP纳米粒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的机制研究表明,双响应性载RAP纳米粒抑制VSMCs增殖通过上调p27Kip1和下调cyclin D1表达使细胞停滞于G1期。6.双响应性载RAP纳米粒在体靶向治疗血管再狭窄以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为模型,建立大鼠血管炎症性疾病模型,并通过Evan’s蓝染色证实明显的内皮剥脱损伤。pH敏感性荧光探针检测颈动脉损伤局部pH值的变化显示:正常动脉显示明显的绿色荧光,而球囊损伤后第1、7、14天分离的动脉组织荧光信号明显较弱,表明损伤动脉中存在相对酸性的微环境。用DHE和DCFHDA荧光探针对大鼠颈动脉冰冻组织切片进行染色,与正常动脉相比,球囊损伤后第1天颈动脉荧光强度轻度升高。而在损伤后第7天和第14天,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增强荧光。这些结果证实动脉损伤部位存在氧化应激,很大程度与炎症的进展有关。双响应性纳米粒对损伤颈动脉的靶向性研究表明,纳米粒对内皮损伤的颈动脉具有靶向性,定量分析显示,非响应性纳米粒和响应性纳米粒治疗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载RAP纳米粒给血管再狭窄治疗带来不同程度的获益,颈动脉管腔面积显着增加,而内膜面积和增殖指数明显减少,中膜面积无明显变化。在各组载RAP纳米粒的治疗中,双响应性载药纳米粒疗效最佳。在不同的载RAP纳米粒治疗后,免疫组织化显示:总α-SMA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此外,所有纳米药物治疗组的PCNA均显着降低,但以RAP/AOCD NP组的效果最好。MMP-2结果与PCNA相似。而且,在给予响应性载药纳米粒治疗的大鼠动脉中的8-OHdG表达显着降低。定量分析显示,在双响应性载药纳米粒治疗后,动脉组织中典型的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包括H202、MDA和MPO的水平显着降低。另一方面,损伤颈动脉SOD活性明显降低,经RAP/AOCD NP治疗后,SOD活性得到有效恢复。同时,与模型组相比,组织损伤部位的促炎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 β的表达水平在RAP/AOCD NP治疗后也发生了显着降低。7.pH和ROS双响应性靶向Ⅳ型胶原的载药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通过巯基-马来酰亚胺键合,将多肽KLWVLPKGGGC与DSPE-PEG结合。通过类似改良的纳米沉淀法/自组装法成功构建了靶向Ⅳ型胶原、p H-/RO S-双响应性纳米粒(TAOCDNP)。经TEM和SEM检测,TAOCDNP呈球形,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平均流体力学直径131 nm,Zeta电位-27.2±0.3 mV。雷帕霉素可以包载到TAOCD NP中,形成一种靶向、双响应性载药纳米粒(RAP/TAOCD NP),球形结构、粒径分布窄,能够有效负载雷帕霉素。8.TAOCD NP的体内外靶向能力评价与非靶向NPs(AOCD NP)相似。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均显示VSMCs对Cy5/TAOCD NP的吞噬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方式。这些结果证实了靶向肽的加入对AOCD NP的细胞摄取行为没有显着影响。Cy7.5/TAOCD NP在体外对ⅣV型胶原的粘附表明,引入到TAOCD NP上的靶向肽维持了其对ⅣV型胶原的特异性结合能力。TAOCD NP在体靶向能力表明,Cy7.5/TAOCD NP组在血管内皮损伤部位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Cy7.5/AOCD NP组。动脉组织切片的显微镜观察也显示Cy5/TAOCD NP有相对较强的荧光。大鼠颈动脉冰冻组织切片Ⅳ型胶原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损伤动脉中Ⅳ型胶原(绿色荧光)与红色Cy5荧光共定位,而正常动脉中未见Cy5荧光。总之,这些结果证明,经靶向Ⅳ型胶原多肽修饰可显着增强pH和ROS双响应性纳米载体对损伤颈动脉的被动靶向聚集。9.双响应性载RAP靶向纳米粒靶向治疗血管再狭窄颈动脉H&E染色显示,RAP/AOCD NP或RAP/TAOCD NP治疗均能明显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与RAP/AOCD NP治疗组相比,RAP/TAOCD NP组在增加管腔面积、减少内膜面积及降低增殖指数方面均有显着差异。同样,免疫组化分析显示,与RAP/AOCD NP相比,RAP/TAOCD NP能更有效抑制VSMCs在血管内膜的增殖,显着降低了 MMP-2和8-OHdG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pH-/ROS-双响应性纳米药物治疗的体内防治血管再狭窄效果可以通过靶向单元修饰进一步增强。10.安全性评价将不同浓度的AOCD NP与红细胞孵育2 h,即使在浓度为2 mg/mL时,直接观察和定量分析均未见溶血。体内急性毒性试验显示,所有AOCD NP组均正常摄食和饮水,无异常行为。所有AOCD NP治疗大鼠的脏器指数(主要脏器)均与生理盐水组相当。此外,AOCD NP组血常规及肝功能,生化等相关指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对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表明,AOCD NP治疗的大鼠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另外,对双重响应性载药纳米粒(RAP/AOCD NP)也进行了体内安全性研究。生理盐水组与空白纳米粒(AOCDNP)组及RAP/AOCDNP组脏器指数无显着差异。同样,经AOCD NP或RAP/AOCD NP治疗的大鼠在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面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脏器的H&E染色切片显示几乎没有损伤。此外,鉴于RAP的免疫抑制活性,长期应用双响应载RAP纳米粒对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数量无明显影响。而且,对C57BL6J小鼠进行类似的纳米粒长期给药治疗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T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在RAP/AOCD NP作用下,小鼠脾脏中T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并没有显着变化。这些结果提示,相对低剂量的RAP/AOCD NP治疗对适应性免疫系统没有显着的负面影响。总体而言,AOCDNP和RAP/AOCD NP均具有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研究结论:1.通过联合基于β环糊精合成的pH响应性和ROS响应性材料,同时设计了一种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成功构建了 pH和ROS双响应的纳米载体。2.通过优化pH响应性材料(ACD)和ROS响应性材料(OCD)的投料质量比,制备了最佳的pH和ROS响应能力的纳米粒。3.双响应性纳米粒AOCD NP能够有效地负载RAP,在低pH值或ROS较高的环境下,触发RAP/AOCD NP释放负载的RAP。RAP/AOCD NP可以通过被rVSMCs有效内吞并在亚细胞细胞器的敏感释放,增强药物分子在细胞内的递送。相比于游离RAP,非响应性和单响应性载RAP纳米粒,RAP/AOCD NP显着的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4.AOCD NP能够靶向聚集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的部位,通过在动脉损伤部位被动靶向和触发释放RAP,与其他载药纳米粒比较,RAP/AOCD NP在大鼠中表现出更理想的抗再狭窄作用。5.通过靶向ⅣV型胶原多肽的修饰,进一步提高了AOCD NP的靶向能力,成功制备了 pH/ROS双响应的靶向纳米递送平台TAOCD NP。负载RAP的TAOCD NP比相比RAP/AOCD NP,更有效地抑制了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形成。6.AOCD NP和RAP/AOCD NP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本课题研究设计的pH/ROS双响应纳米载体和构建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有望进一步用于治疗血管再狭窄和其他与血管炎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许敏[3](2019)在《国产医用胶在动脉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指出动脉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常见原因为医源性、外伤性及自发性动脉破裂出血。病情轻微情况下可进行保守治疗以期自愈,但在动脉破裂出血等较为严重情况下,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往传统手术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切开修补、结扎出血动脉及甚至脏器切除,但其创伤大、风险高、损伤严重,不为广大医患所接受。动脉出血栓塞因其微创、效果良好及最大程度保护组织脏器功能等特点,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难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已发展成为动脉出血的首选治疗方式。栓塞材料的选择对于是否可成功止血至关重要,其一般根据病因、血管解剖、科室所具有的栓塞材料种类以及术者的操作习惯等因素决定。弹簧圈与明胶海绵颗粒是动脉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常用固体栓塞剂,但弹簧圈的栓塞止血效果受凝血功能影响较大且往往需多枚,费用较贵,而明胶海绵可控性不强、可再吸收,同时也受凝血功能影响。NBCA作为液体性栓塞剂具有不受凝血功能影响、可控性强、血管适形性良好、即刻永久栓塞等特点,弥补了固体栓塞在动脉出血栓塞治疗中的不足。然而NBCA作为进口医用胶,价格昂贵且需专用导管,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国产医用胶具有NBCA相似的特性,作为国产医用胶易于获取,不仅无毒,无需专用导管,而且价格低廉。但其使用说明并未说明在介入治疗中的效用与安全性。针对上述情况,本课题用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的方法,探讨运用国产医用胶对出血动脉进行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第一部分 国产医用胶行兔肾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目的:以健康大白兔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国产医用胶与超液化碘油混合剂行兔肾动脉的栓塞,探讨其栓塞效能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材料与方法:选择120只健康大白兔,电脑编号,按照每组40只随机分入3组。3组按照碘油与国产医用胶的配比,分为3:1、4:1、5:1三组,分别对实验兔进行肾动脉栓塞。以乌拉坦对实验兔进行全麻并以水合氯醛腹腔注射维持麻醉,右侧股动脉插管区常规备皮、消毒,行右侧股动脉分离并穿刺插管,在微导丝引导下以2.7F微导管插管兔肾动脉主干并造影证实,后以流控技术实时显像下推注栓塞剂至肾动脉远端铸形到管尖为止。栓塞结束后再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根据观察时间分为3组:术后1天组、术后1周组、术后1月组,按术后时间分别复查造影后处死实验兔,首先解剖取肾行标本外观观察,后予以10%福尔马林浸泡并组织切片后HE染色行光镜观察。肾动脉栓塞前及栓塞术后1天、1周复查检测兔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实验过程中5只实验兔死亡(实验中再补充了 5只),其死亡原因分别为麻醉过度、股动脉分离插管失败及栓塞剂返流、异位栓塞、粘管等手术操作相关性死亡,经改进实验技巧后再未发生上述情况。栓塞剂在透视下显影清晰,经导管注射顺利,无堵管情况且易于控制,可经微导管行反复栓塞,安全有效。术后实验兔肾功能呈一过性损害,白细胞一过性升高,1周后均恢复术前水平,术后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术后1周和术后1月复查造影示栓塞可靠,均未见血管再通形成和造影剂的外溢。术后病理HE染色后光镜下栓塞剂呈不规则形或分支状折光性透亮物质,其中5:1、4:1组以细动脉及小动脉栓塞为主,两者无显着差异(P>0.05);3:1组以中型动脉栓塞为主,与5:1组、4:1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术后1天肾组织内血管扩张充血,动脉内可见栓塞剂填充,肾组织变性,见轻度炎细胞浸润,未见明显凝固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术后1周和术后1月血管内栓塞剂仍然存在,相应节段肾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钙化,坏死周边见广泛炎性细胞浸润带并有纤维组织增生,3组间肾组织变性坏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医用胶栓塞实验兔肾动脉安全可行、有效,不同浓度的国产医用胶可以选择性栓塞肾动脉各级分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第二部分 国产医用胶在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目的:运用国产医用胶医用胶配合超选择插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内科及胃镜治疗无效消化系出血,探讨其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0/2019-05内科或胃镜治疗无效,血管造影明确为消化道血管出血的25例患者,均运用1:1的碘油与国产医用胶混合物栓塞出血血管。以屈氏韧带划分,上消化道出血19例,下消化道出血6例。病因构成:上消化道溃疡出血12例,肿瘤性出血6例,外科手术后出血4例,胰腺炎1例,2例患者病因不明。在随访期内,对手术操作时间、国产医用胶用量、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23例单独运用国产医用胶医用胶,2例微弹簧圈+国产医用胶医用胶,所有患者术中均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100%.30天内2例栓塞后患者再发出血,均予以国产医用胶补充栓塞并成功止血;4例患者在随访期内死亡,3例为肿瘤晚期进展至恶病质衰竭死亡,1例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致重症感染死亡.术后3例患者出现肠道缺血症状,2例患者自行缓解,1例腹痛进行性加重,转外科手术切除证实为结肠肿瘤,外科术中可见肿瘤附近局部正常肠管缺血明显,术后康复出院.余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生存良好。结论:对于内科及内镜保守治疗无效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国产医用胶栓塞止血成功率高,术后再出血与并发症发生率低,性价比高。第三部分 国产医用胶在创伤性出血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国产医用胶在创伤性动脉破裂出血栓塞中的运用,评估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统计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明确为创伤性动脉破裂出血并接受国产医用胶栓塞治疗的患者共44例。其中肝动脉破裂出血17例,肾动脉出血14例,股动脉与肱动脉损伤出血13例。肝动脉破裂出血中医源性损伤7例:2例为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置管引流)术后,2例为肝穿刺活检术后,3例为外科术后;外伤性损伤10例:6例为车祸伤,3例为高处坠落伤,1例为刀刺伤。肾动脉破裂出血中肾穿刺活检5例、肾挫裂伤5例、肾脏碎石损伤3例、肾造瘘术后1例。股肱动脉损伤出血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肱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其中2例为吸毒导致,其余11例均为介入术后所致。所有病灶均以国产医用胶与超液化碘油按1:1比例混合形成的栓塞剂经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术后对栓塞技术成功率、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动脉破裂出血:造影发现1 7例患者中3例为造影剂外溢,6例为假性动脉瘤,6例为肝动静脉瘘,2例肝动静脉瘘合并假性动脉瘤。所有17例患者均成功栓塞,手术成功率100%,国产医用胶与超液化碘油混合物用量0.3-1.1ml,平均0.6ml,栓塞所用时间11-23min,平均15.5min,栓塞所用医用胶平均费用¥479±174。无患者复发出血,未发现术后严重并发症。肾动脉破裂出血:所有病灶均经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后一次性有效栓塞,栓塞剂平均用量0.5ml(0.2-0.8ml),术中未见栓塞剂反流,术后未见异位栓塞。栓塞所用医用胶平均费用¥414±123。术后临床随访未见再发血尿、血肿进展等复发出血迹象,术后患者白细胞、肌酐与血压较术前无明显升高(P>0.05)。13名患者进行超声复查未见肾脓肿、肾实质梗死及肾动脉异常栓塞情况。股动脉及肱动脉损伤出血:13例患者共13处假性动脉瘤,均采用国产医用胶-碘油混合乳剂成功栓塞,1 1例患者一次性栓塞成功,2例患者行补充栓塞并完全填充瘤腔,医用胶平均用量1.46ml(0.5-5.5ml)。栓塞后造影发现1例患者出现轻微异位栓塞,但未出现远端肢体缺血情况。3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再出血及治疗相关并发症产生。结论:运用国产医用胶对创伤性动脉出血栓塞安全、有效,较其他栓塞剂具有快速、成功率高及费用低廉等特点。

刘鑫[4](2010)在《临时阻断肝循环肝动脉灌注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研究兔肝血管插管最佳途径,观察兔肝血管正常造影解剖及常见变异。2.初步探讨临时阻断肝循环肝动脉灌注(HAI-THCO)的优势及局限性。方法1.随机选用18只实验兔,其中6只以手术切开方式暴露右侧股动脉及股静脉,分别采用改良式Selding’s法穿刺,置入导管鞘,经导管鞘置入单弯导管(4F)及同轴微导管,依次进行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观察兔腹腔动脉、肝静脉开口位置、分支及走行特点;经腹正中切口,解剖并游离兔腹腔动脉及肝门静脉,观察其大体形态,与血管造影图像对照并确认。2.1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常规肝动脉灌注组(HAI组)及临时阻断肝循环肝动脉灌注组(HAI-THCO组),采用改良式Selding’s法穿刺右侧股动、静脉,将微导管分别超选至肝固有动脉及肝右静脉。HAI组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肝固有动脉灌注相同浓度(10 mg/ml)及平均体重剂量(100mg/kg)5-氟尿嘧啶(5-FU)10min; HAI-THCO组于灌注同时采用无损伤动脉夹临时阻断肝总动脉及肝门静脉,15 min后打开动脉夹。两组动物均于灌注开始后第2 min、5 min、10 min、15min、20 min、30 min自肝右静脉微导管采集肝循环血样,自右股静脉导管鞘采集体循环血样各1 ml,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0.5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FU浓度。结果1.肝血管插管及造影全部技术成功,平均时间约30 min,平均出血小于2ml。2.兔腹腔动脉开口位置相对固定,主要分布于第12胸椎(T12)下1/3至第1腰椎(L1)上1/3平面高度,其主干向左下发出较细脾胃动脉,向右上发出较粗肝胃动脉,后者向上进一步分出胃左、中动脉及肝总动脉;兔腹腔动脉及肝动脉分支、走行与人类有较大差异。3.除灌注后20 min及30min,HAI组各时间点肝循环血药浓度均高于体循环(p<0.05),而HAI-THCO组所有时间点肝循环血药浓度均高于体循环(p<0.05)。在所有时间点,HAI-THCO组肝循环血药浓度均高于HAI组(p<0.05),而HAI-THCO组体循环血药浓度均低于HAI组(p<0.05)。4. HAI-THCO组与HAI组肝循环血药浓度峰值(Cmax)分别为(23.057±3.270) (μg/ml)、(4.408±1.092) (μg/ml), HAI-THCO组高于HAI组(p<0.05),为HAI组的5.23倍;体循环Cmax分别为(1.456±0.217)(μg/ml)、(2.335±0.669)(μg/ml), HAI-THCO组低于HAI组(p<0.05),为HAI组的1/1.60。HAI-THCO组与HAI组肝循环AUC分别为(368.927±52.416)μg/(ml·min)、(65.630±14.928)μg/(ml·min), HAI-THCO组高于HAI组(p<0.05),为HAI组的5.62倍;体循环AUC分别为(27.193±3.948)μg/(ml·min)、(45.301±12.275)μg/(ml·min), HAI-THCO组低于HAI组(p<0.05),为HAI组的1/1.67。结论1.透视下穿刺兔股动脉行肝动脉插管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的方法。2.明确兔肝动脉正常造影解剖及变异,对经兔肝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3. HAI-THCO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肝脏区域灌注化疗技术,具有临床可行性。4.与常规HAI比较,HAI-THCO不仅可以增加肝脏循环血药浓度,延长化疗药物局部作用时间,还可以降低体循环血药浓度。5. HAI-THCO存在自身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王晓东,杨仁杰[5](2008)在《隔离肝脏灌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文中提出

陈艳[6](2006)在《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阿霉素隔离循环灌注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将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在阻断部位下方以转流泵为动力,形成下腔静脉—转流泵—腹主动脉—组织—下腔静脉的人工循环,建立大白鼠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隔离循环灌注动物模型;探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隔离循环灌注时间对鼠心率、呼吸,动脉压、血生化、肝肾脏功能、隔离灌注区肢体功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隔离循环灌注下,ADM循环灌注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了解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ADM隔离循环灌注化疗对骨髓有核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半身隔离循环灌注大鼠模型的建立 二.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ADM隔离循环灌注大鼠的药代动力学

褚建国[7](2005)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十三年技术总结》文中研究表明一、TIPS 的历史回顾自1989年 Richter 等,将一种用于治疗由肝硬变门静脉高压(CPH)所致静脉曲张出血的介入放射学技术引入临床以来,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这就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其方法经过十三年的临床应用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已经逐渐被接受和认可。临

苗立夫[8](2004)在《血管腔内局部应用雷帕霉素纳米粒子防治球囊损伤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及支架置入术是当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为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的发生率高达30%~50%,是限制其远期临床疗效、增加医疗费用的主要原因。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的研究表明再狭窄是局部血管对介入治疗所造成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是由炎性细胞参与、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所介导的局部血管重建和再塑;是一系列基因异常表达所引起的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细胞基质分泌/清除失衡、积聚以及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过度迁移、增殖所形成的新生内膜增殖性阻塞是其主要成因。 应用系统给药方法对再狭窄进行防治,常受限于超生理剂量所带来的全身毒副作用和血管内药物分布、代谢低效能。多数药物在离体实验和动物模型中显效,但应用于临床防治再狭窄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难以在血管局部达到有效的作用浓度,以及药物在局部维持有效作用浓度的时间较短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应运而生的局部给药能够将高浓度的治疗剂直接运送至血管成形部位,既能提高给药效率,又能避免系统给药的上述弊端。现有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局部给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临床

许戈良,杨志伟,徐荣楠,胡何节,马金良,许赤,李建生,柴仲培[9](2002)在《介入性球囊导管技术在肝脏隔离灌注中应用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指出

刘士辰[10](2002)在《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合并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隔离肝脏灌注化疗是随介入放射学发展受到重视的一种肝脏肿瘤的治疗手段,其目的是确保肝脏有较高化疗药物浓度的同时,减少化疗药物进入体循环。但现有的治疗方法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集中表现在:(1)操作复杂,临床难以推广;(2)均使用全肝隔离灌注,不利于保护正常肝脏;(3)未能与其它治疗技术相结合。 鉴于该技术的现状,我们进行了如下方面的研究:(1)通过动物实验,建立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方法,以简化该治疗的操作;(2)通过药代动力学的分析,探讨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PRIHP-CHP)技术在增加局部肝脏化疗药物浓度和减少全身浓度中的作用;(3)将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和暂时阻断肝静脉后肝动脉栓塞术(PRIHP-CHP结合TACE-THVO)相结合,分析其可行性。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1、在8例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活性炭灌流的动物实验中,介入放射学操作全部成功,仅1例因空气栓塞死亡,余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操作平均所用时间为132.3±15.3分钟。 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TAI)时肝静脉血、外周静脉血中阿霉素的血药浓度和PRIHP-CHP时肝静脉血(过滤前)、过滤后、外周静脉血的血药浓度,并进行相关药代动力学分析。其结果为TAI时肝静脉血、外周静脉血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3709.676±385.723ng/ml、1576.140±226.933ng/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2374.40±1308.77ng/ml/分钟、9242.10±249.99ng/ml/分钟:PRIHP-CHP时肝静脉血、外周静脉血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4653.420土430.204n咖l、433.612土40.50lug/ttil,AUC 分别为32572.49土1220.65n咖l/分钟、3158.26士105石lug/thl/分钟。TAI和 PRIHP*HP两组上述结果间统计学处理显示相差非常显着(P<0刀1)。活性炭血液灌流对阿霉素的平均清除比例为69.4土7二%。 3、采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进行的PRIHP-CHP结合TACE-THVO操作全部成功,未见明显并发症。血常规检查显示,PRIHP-CHP以及PRIHP-CHP结合TACE.THVO两组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轻于TAI组;肝功能检查见上述两组有暂时的谷雨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升高;病理学检查显示该两组可见肝窦扩张及肝细胞水变性,未见大范围肝组织坏死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PAIHP(HP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在操作上有很大优点,具体体现在:()简化了操作,有利于临床推广;(2)操作中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3)实施对肝脏的局部治疗,保护正常肝脏;(4)便于重复治疗。 2、在经皮局部隔离灌注化疗的条件下,使用活性炭灌流可以有效的对肝静脉血中的盐酸阿霉素起到清除作用。 3、PRIHP(HP技术在提高局部肝叶化疗药物浓度的同时,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周围血液中的化疗药物浓度,根据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可以从理论上说明该方法有利于对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 4、PAIHP(HP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该方法对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影响不大。 5、P RIRIH卜CHP结合TA CE-THVO技术可操作性强,对肝脏功能影响不大,肝细胞的病理学改变是可逆的。

二、介入性球囊导管技术在肝脏隔离灌注中应用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入性球囊导管技术在肝脏隔离灌注中应用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右上肢缺血预处理对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桡动脉闭塞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右上肢缺血预处理对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桡动脉闭塞的影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肢体缺血预处理影响动脉机械损伤后动脉闭塞机制的探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Ⅰ 预防及治疗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闭塞率的方法
    参考文献
综述Ⅱ 缺血预适应及其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2)pH和ROS双响应性靶向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防治血管再狭窄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pH和 ROS双响应性纳米粒的构建及其表征
    1.1 pH响应性和ROS响应性β-环糊精载体材料的合成及其理化性质表征
    1.2 pH和 ROS双响应性纳米粒的构建及其表征
    1.3 pH和 ROS双响应性纳米药物的体外水解及药物释放
    1.4 讨论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pH和 ROS双响应性纳米药物的体外生物学功能评价
    2.1 SD大鼠主动脉VSMCs对纳米粒的吞噬作用研究
    2.2 双响应性载RAP纳米粒对SD大鼠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2.3 双响应性载RAP纳米粒对PDGF-BB诱导大鼠的VSMCs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H和 ROS双响应性纳米药物在SD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部位的靶向能力及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疗效评价
    3.1 SD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建立
    3.2 p H和 ROS双响应性纳米粒对大鼠颈动脉内皮损伤部位的靶向能力评价
    3.3 pH和 ROS双响应性载RAP纳米粒对SD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部位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3.4 pH和 ROS双响应性载RAP纳米药物在SD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疗效观察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H和 ROS双响应性靶向纳米药物的构建、靶向性及其防治PTA术后再狭窄的疗效
    4.1 pH和 ROS双响应性靶向纳米药物的构建及表征
    4.2 pH和 ROS双响应性靶向纳米粒对SD大鼠颈动脉内皮损伤部位的靶向研究
    4.3 pH和 ROS双响应性靶向纳米药物在SD大鼠颈动脉PTA术后血管再狭窄防治中的疗效评价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H和 ROS双响应性载RAP纳米药物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5.1 pH和 ROS双响应性空白纳米粒的急性毒性评价
    5.2 pH和 ROS双响应性纳米药物的长期毒性评价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血管再狭窄防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国产医用胶在动脉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国产医用胶行兔肾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动物实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国产医用胶在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栓塞中的运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第三部分 国产医用胶在创伤性出血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肾动脉出血性疾病介入诊治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介入诊治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液体栓塞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临时阻断肝循环肝动脉灌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兔肝血管造影解剖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药品
        1.1.3 设备与器械
        1.1.4 操作方法
    1.2 结果
        1.2.1 插管及造影技术
        1.2.2 兔腹腔动脉开口及分支
        1.2.3 兔肝胃动脉分支及变异
        1.2.4 兔固有动脉造影解剖
        1.2.5 兔肝静脉造影解剖
        1.2.6 兔肝门静脉大体解剖
    1.3 讨论
        1.3.1 兔肝动脉插管
        1.3.2 血样采集
        1.3.3 兔肝血管造影解剖及变异
    1.4 小结
二、临时阻断肝循环经肝动脉灌注实验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药品
        2.1.3 设备与器械
        2.1.4 肝脏灌注及血样采集
        2.1.5 样本血药浓度检测
        2.1.6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动态血药浓度测定
        2.2.2 血药浓度峰值(C_(max))与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2.3 讨论
        2.3.1 肝脏区域灌注化疗方法学现状
        2.3.2 临时阻断肝循环肝动脉灌注化疗(HAI-THCO)方法及优势
        2.3.3 HAI-THCO局限性及展望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肝脏恶性肿瘤区域化疗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5)隔离肝脏灌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 原理
2 隔离灌注技术
    2.1 传统外科手术方法
    2.2 完全介入方法
    2.3 部分介入方法
    2.4 介入经皮隔离肝脏灌注+血液滤过技术
3 渗漏及检测方法
4 药物选择
5 高温的应用
6 治疗反应
7 并发症
    7.1 技术相关性死亡
    7.2 肝脏毒性
    7.3 系统毒性
8 前景与展望

(6)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阿霉素隔离循环灌注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隔离循环灌注的大鼠模型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阿霉素隔离循环灌注大鼠的药代动力学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阿霉素隔离循环灌注对大鼠骨髓细胞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临床应用前景
综述:隔离灌注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血管腔内局部应用雷帕霉素纳米粒子防治球囊损伤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雷帕霉素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第二部分 雷帕霉素纳米粒子对离体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第三部分 雷帕霉素纳米粒子局部给药防治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第一章 雷帕霉素纳米粒子的血管腔内局部吸收实验
    第二章 雷帕霉素纳米粒子局部给药抑制小型猪过大球囊扩张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第四部分 雷帕霉素纳米粒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bcl-2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在防治再狭窄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10)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合并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名词缩写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合并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前言
    第一部分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方法学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及合并暂时阻断肝静脉后肝动脉栓塞对肝脏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肝细胞癌化疗及介入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隔离肝脏灌注化疗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参考文献

四、介入性球囊导管技术在肝脏隔离灌注中应用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右上肢缺血预处理对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桡动脉闭塞的影响及其机制[D]. 刘淼. 山东大学, 2020(04)
  • [2]pH和ROS双响应性靶向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防治血管再狭窄的应用研究[D]. 张润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国产医用胶在动脉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 许敏. 苏州大学, 2019(06)
  • [4]临时阻断肝循环肝动脉灌注实验研究[D]. 刘鑫.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3)
  • [5]隔离肝脏灌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J]. 王晓东,杨仁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2)
  • [6]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暂时性阻断、阿霉素隔离循环灌注的动物实验研究[D]. 陈艳. 四川大学, 2006(03)
  • [7]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十三年技术总结[A]. 褚建国. 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 2005
  • [8]血管腔内局部应用雷帕霉素纳米粒子防治球囊损伤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 苗立夫.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12)
  • [9]介入性球囊导管技术在肝脏隔离灌注中应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 许戈良,杨志伟,徐荣楠,胡何节,马金良,许赤,李建生,柴仲培.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2(12)
  • [10]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合并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D]. 刘士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2(01)

标签:;  ;  ;  ;  ;  

介入球囊导管技术在肝脏分离灌注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