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复合分离分析

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复合分离分析

一、无综合征耳聋的复合分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婷[1](2021)在《大理地区不同民族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突变位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感官缺陷,是一个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全世界每500名新生儿中就有一人受到听力障碍的影响,65岁以上的人中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听力受损(WHO,2019年)。有研究表明,在所有可能导致新生儿耳聋和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中,遗传性因素约占65%。在对四岁以内少年儿童的严重听力下降疾病原因调查中,遗传性因素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占71%。因此通过基因学的手段预防耳聋的发生是转化医学的重要突破,也是防聋的关键。因不同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人群都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导致某一民族、人群、或地区的遗传流行病学特点和总体人群不符,尤其滇西少数民族多,遗传背景复杂,联合多家医院合作开展推广基于耳聋基因筛查的耳聋预防的同时,分析少数民族致聋基因分布特点,对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人群聋病的遗传特征,完善少数民族耳聋预防,增进少数民族民生,及从大健康的角度实现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都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遗传性耳聋常见的4个基因21个位点,利用飞行质谱法对大理地区2018年11月—2020年10月的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使用SPSS25.0软件对耳聋基因携带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67例样本中,共包含21个民族,其中汉族受检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80.79%,白族为10.54%,彝族5.81%,回族1.37%,剩余17民族受检人数均未超过15人。共检测出208例携带有耳聋突变基因,总致病突变携带率3.61%。其中汉族耳聋基因携带率为3.48%,白族5.10%,彝族4.78%,回族5.06%,傈僳族7.14%,土家族25%。GJB2基因突变率为1.65%,各民族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基因型为GJB2 c.235del C。SLC26A4基因突变率为1.63%,各民族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基因型为SLC26A4 c.919-2A>G。GJB3突变率为0.24%,线粒体DNA突变率0.21%。在208例中检测出10例存在纯合突变,均为线粒体DNA m.1555A>G基因突变。共筛查出7例复合突变,5例为汉族,2例为白族。结论与意义:大理地区新生耳聋基因携带率为3.61%,略低于全国水平。携带率前两位的基因位点分别为GJB2 c.235del C、SLC26A4 c.919-2A>G。大理地区同一基因、同一位点汉族与所有少数民族、各个民族之间携带情况无差异。通过本研究,对迟发性耳聋和药物敏感性耳聋个体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不同民族耳聋基因的筛查填补了大理地区耳聋基因数据库的空白,大理地区汉族及少数民族突变类型相同,4基因21位点的耳聋基因筛查可满足本地区耳聋基因诊断的基本需求,为全国耳聋基因数据提供了少数民族背景。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耳聋基因筛查与听力筛查联合模型,为进一步推广实施大规模联合筛查和耳聋预防提供了依据。

马聪[2](2020)在《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分析及靶向测序发现综合征型耳聋家系NOG新突变》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 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分析目的 分析调查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中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的情况,了解该地区常见遗传性耳聋的基因突变谱和频率,为本地区人群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及诊断奠定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自愿接受耳聋基因筛查的河北省石家庄及周边地区的非综合症耳聋患者51例以及听力正常者299例。对350例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与查体,血液标本的采集,然后提取血标本中的基因组DNA,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与耳聋基因芯片进行杂交以及洗涤,后对结果进行扫描判读与芯片结果的分析,对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NSHI患者共有51例,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共检出17例,占33.33%,检出率由高到低为GJB2 SLC26A4 GJB3 mtDNA12SrRNA。其中GJB2基因,突变检出例数为8,占15.69%,235 delC检出6例,299-300 delAT合并235 delC的复合杂合突变检出2例。SLC26A4基因突变7例,检出率占13.73%,其中2168 A>G杂合突变检出1例,IVS7-2 A>G突变检出5例,IVS7-2 A>G合并1229 C>T的复合杂合突变检出1例。GJB3基因538C>T和mtDNA12SrRNA 1555A>G均质突变各检出1例,各占1.96%。299例听力正常组中检出突变共28例,占9.36%。其中GJB2基因突变检出8例,占2.68%,GJB2 235delC杂合突变检出5例,GJB2 299-300delAT杂合突变检出2例,GJB2 299-300delAT合并235 delC的复合杂合突变检出仅1例。SLC26A4基因突变检出共14例,占4.68%,2168A>G杂合突变检出有4例,SLC26A4IVS7-2A>G杂合突变检出6例,1229C>T杂合突变检出仅1例,SLC26A41174A>T杂合突变2例,SLC26A4 2168A>G合并IVS7-2A>G的复合杂合突变检出1例。GJB3基因538C>T杂合突变共检出6例,本组未检出mtDNA12SrRNA突变。将听力正常的人群分为耳聋基因突变高危组及非高危组,其中耳聋突变高危因素组共22例,检出突变7例,占31.82%。GJB2基因突变检出1例。SLC26A4基因突变检出4例。GJB3基因突变检出2例。mtDNA12SrRNA1555A>G突变0例。耳聋基因突变非高危组共277例,突变检出21例(7.58%)。其中SLC26A4突变检出10例,GJB2基因突变检出7例,GJB3基因突变检出有4例。将耳聋人群分为学语前耳聋和学语后耳聋,30例学语前耳聋患者基因突变检出10例(33.33%),学语后耳聋21例检出共7例(33.33%)。通过统计学分析,耳聋患者组及听力正常组的耳聋基因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正常听力人群中耳聋基因突变高危组及非高危组的耳聋基因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学语前耳聋与学语后耳聋检出率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为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口耳聋主要致病基因。2.正常听力人群中耳聋基因突变高危组比非高危组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具有高危因素的听力正常者仍是耳聋基因筛查的重点人群。3.学语前耳聋患者及学语后耳聋患者都建议行耳聋基因检测及遗传咨询。图[1]幅;表[5]个;参[27]篇。第二章 靶向测序发现综合征型耳聋家系NOG新突变目的 本研究运用遗传学方法对一近端指关节融合合并耳聋家系进行遗传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的分析,明确该家系的致病原因,并对第二个孩子进行产前诊断。方法 收集该家系的临床病历资料,绘制家族系谱图,抽取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genomic DNA,gDNA),同时对样本进行浓度和纯度分析检测,后进行靶向基因的捕获测序,经过dbSNP,1000G,ExAC,和GenomAD数据库过滤,获取致病突变位点。使用Sanger测序法进行共分离分析,在200例正常对照中筛查该突变位点出现的频率,并对蛋白质进行预测分析,包括结构功能等方面,明确该家系的致病突变位点,最后进行羊水穿刺检查确定第二个孩子是否携带该突变。结果 1.目标区域基因测序发现新的近端指关节融合合并耳聋家系致病基因为NOG基因位点c.690C>G(p.C230W);2.通过羊水细胞Sanger测序检测发现胎儿未携带致病基因。结论 近端指关节融合合并耳聋家系致病基因为NOG基因突变位点:c.690C>G(p.C230W),该突变位点为最新发现并首次报道。图[9]幅;表[2]个;参[15]篇。

吴玲心[3](2017)在《一个遗传性聋伴前庭功能障碍家系的分子病因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一个遗传性耳聋伴前庭功能障碍家系进行遗传方式、表型特征及致病基因的分析,以研究其分子病因。方法:对门诊收集的一个遗传性聋伴眩晕家系(JSNY-055)进行遗传分析、病史收集和相应的临床表型检查。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经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排除中国人常见的耳聋基因突变后,利用目标基因捕获和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靶向已报道的104种与遗传性听力损失相关的基因和3个microRNA分子,对家系先证者(Ⅲ14)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筛查。所获得的候选基因突变利用PCR扩增及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和家系遗传共分离分析。为了明确候选致病基因突变致聋可能,进一步对该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序列分析,以检测有无可能的致病突变。结果:该家系为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伴前庭功能障碍,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AD)。靶向捕获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COCH基因第11外显子存在c.1458C>G(p.T352S)的杂合突变,进一步的家系遗传共分离分析发现该杂合突变在该家系中仅有12、Ⅱ1、Ⅱ5、119、Ⅱ13和IV1存在相同的杂合突变,而Ⅱ11和Ⅲ1表现为该突变的纯合子,不符合AD的遗传特征,表明该杂合突变不存在共分离现象,故可排除COCH基因为该家系的候选致病基因。进一步对先证者COCH基因全部12个外显子的序列分析结果也未发现其他突变存在。结论:对于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伴前庭功能障碍的家系,初步遗传学分析结果未发现候选致聋基因,因此该家系的分子病因还需进一步研究,如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筛选可能的新致聋基因突变。

何龙霞[4](2017)在《罕见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遗传性耳聋病因具有极高的基因异质性。本研究采用靶向捕获及二代测序技术,对非综合征性耳聋散发病例、显性家系及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等不同类型的耳聋人群进行系统性罕见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并结合父母基因型验证、家系内共分离、基因功能研究及良性多态数据库建立等手段完善罕见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的数据分析流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运用一代测序排除GJB2、SLC26A4和MT-RNR1等常见耳聋基因致病突变的基础上,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对非综合征耳聋散发病例(44例)、显性遗传家系(9例)及综合征耳聋家系(1例)进行罕见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对所检测出的疑似致病突变行父母基因型验证或家系内共分离验证;建立罕见耳聋基因KARS突变型酵母模型及小鼠模型,行基因功能学、小鼠听力学和内耳病理学研究;通过对携带已知致病突变的正常人群(29例)进行相应隐性耳聋基因的二次测序,建立隐性耳聋基因良性多态数据库。结果:(1)在44例非综合征耳聋散发病例中,18例携带疑似隐性耳聋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经父母基因型验证后可排除4例假阳性检测结果;16例携带显性基因候选突变,经父母基因型验证后均排除新发突变致病可能;(2)在9例显性遗传家系中,发现两个家系分别携带POU4F3基因突变p.L311P和c.120+1G>C,家系内共分离验证证实基因型-表型共分离,结合前期研究发现POU4F3突变导致的耳聋在发病年龄和听力损失程度等方面具有多变的临床听力表型;(3)在一例耳聋伴脑白质病变的综合征耳聋家系中发现基因KARS复合杂合突变p.R477H和p.P505S。酵母遗传互补实验显示p.R477H和p.P505S突变型基因产物可挽救缺陷型krs1同源基因。但和野生型相比,p.R477H纯合突变、p.P505S纯合突变及复合杂合突变小鼠的听力均下降,免疫染色显示8周龄时各突变小鼠底圈(高频)外毛细胞有不同程度丢失。(4)通过对29例携带已知隐性耳聋基因致病突变的正常人群行相应基因检测,共发现31个非同义变异位于已知致病突变的等位基因座上,可判定为良性非致病多态,其中4个罕见错义变异根据既往文献报道或现行通用二代测序结果分析方法可造成错误或争议性的假阳性结果。结论:(1)散发非综合征耳聋人群的分子学病因中,罕见隐性耳聋基因突变占重要地位,约占总病因的32%(14/44)。一般情况下,罕见显性耳聋基因的新发突变不是主要遗传学病因;(2)POU4F3突变是中国汉族显性遗传人群相对常见(18%,3/16)的致聋原因,可导致多样化的听力障碍;(3)基因KARS突变p.R477H/p.P505S可导致人类家系及小鼠模型听力受损,可能与外毛细胞丢失等病理性改变相关;(4)通过对携带已知隐性耳聋基因致病突变的正常人群行二次测序可建立隐性基因良性多态数据库,有助于减少假阳性结果。

钱旭丽[5](2015)在《遗传性耳聋家系耳聋基因的突变分析与相关nsSNPs的表型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遗传性耳聋家系致聋基因的突变分析目的探讨JSNY-021、JSNY-022和JSNY-058三个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分子致聋机制。方法首先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三个中国遗传性耳聋家系(JSNY-021、JSNY-022和JSNY-058)的先证者检测4个中国人中常见的耳聋相关基因中的9个热点突变,包括GJB2(35del G,176del16bp,235del C和299del AT),GJB3(C538T),SLC26A4(IVS7-2A>G,A2168G))和线粒体DNA 12S r RNA(A1555G,C1494T)。结果为阴性的,进一步利用目标基因靶向捕获联合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靶向已报道的104种与遗传性耳聋相关的基因和3个micro RNA分子进行突变分析,所检测到的候选突变通过常规PCR及Sanger测序法对家系中的其他成员进行共分离分析。为了初步探讨三个家系可能的分子致病机制,利用Clustal X2软件分别对候选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保守性分析,同时利用SIFT、PROVEAN和Mutation taster软件进行该突变的致病性分析,并采用Amber12和Amber Tools13程序对基因突变所致氨基酸改变后的蛋白质分子进行动力学模拟。结果1)JSNY-058家系先证者通过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到SLC26A4基因的杂合突变IVS7-2A>G,进一步通过对SLC26A4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剪切位点进行序列分析获得另一个罕见的杂合突变c.2167C>G。2)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结果显示:SLC26A4 c.2167C>G(p.H723D)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其所编码的蛋白质残基骨架结构稳定性降低。3)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筛查未能检测到JSNY-021和JSNY-022家系先证者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进一步通过目标基因靶向捕获测序技术检测到:JSNY-021家系先证者存在COCH基因新的杂合突变c.113G>A(p.G38D);JSNY-022家系先证者存在WFS1基因新的杂合突变c.20362038del AGG(p.E680del)。4)三个家系所检测到的候选致病突变均显示共分离。5)3个候选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保守性分析均显示突变位点的氨基酸具有高度保守性,致病性分析3个候选致病突变均被预测为高度致病性。结论本研究通过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和目标基因靶向捕获技术联合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检测出三个家系的候选致病基因突变,丰富了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的致病突变类型,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预测了其可能的致病机制,从而为遗传性耳聋家系基因突变的筛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第二部分耳聋相关基因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表型预测目的探讨耳聋相关基因COCH和WFS1基因的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整合了db SNP、HGMD、Deafness Variation Database数据库中COCH和WFS1基因的SNP,经过初步筛选后应用专业软件及程序(包括SIFT、Poly Phen-2、Mut Pred、Ph D-SNP、Swiss Model和TMHMM等)对COCH和WFS1基因的ns SNPs进行分级筛选预测,并结合已知文献、突变前后蛋白结构模拟,最终得到高风险致病性ns SNPs。结果1)通过对COCH和WFS1基因的筛选,最终分别得到8个(I176T、R180Q、G265E、V269L、I368N、I372T、R416C和Y424D)及20个(P607L、R732C、G736D、C742R、F439C、R375H、S353C、R832C、R868C、R732H、F329I、R375C、L594R、A874T、Y739D、R859W、E394K、S662P、R517P和T665I)高风险致病性的ns SNPs;2)COCH的8个高风险致病性的ns SNPs均位于cochlin蛋白的v WFA区;3)在对预测出的WFS1的50个已知致病ns SNPs和20个高风险致病性的ns SNPs的跨膜结构域分析发现,绝大部分预测出的ns SNPs位于跨膜区外的C末端区域内。结论本研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OCH和WFS1基因的基因型与表型进行相关性研究,同时为遗传性耳聋筛查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也对基因所编码的cochlin蛋白和walframin的功能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国建[6](2008)在《耳聋基因诊断的临床实践》文中指出全国性聋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尽管遗传性耳聋具有广泛的遗传异质性,但大多数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仅由为数不多的几个基因突变所致,从而奠定了在中国开展耳聋基因诊断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催生出新的耳聋整体预防思路和方法。本课题致力于通过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耳聋基因诊断、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模式,使耳聋基因组研究所取得的伟大成果能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临床遗传性耳聋病因学诊断和聋儿出生缺陷防控的实践,实现其“基础→临床”的顺利转化,从而推动国内临床耳聋基因诊断、遗传咨询和基于耳聋基因诊断的产前诊断工作的广泛开展,最终实现总体降低耳聋发生及出生缺陷的目标。第一部分耳聋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的临床应用一、聋病分子诊断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临床遗传学实验室是聋病分子诊断的基地,其临床的主体功能是向需求者提供包括实验室诊断和提供遗传咨询的临床遗传服务。由于国内尚无专门针对临床分子遗传学检测实验室进行资格认证的机构和法规,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办法,结合国情,按照国内现行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法律法规,发展自己的聋病分子诊断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方案,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将为该领域在我国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依据解放军聋病分子诊断中心成立后的大量临床实践,结合国内相应的法规,在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场地和设备)、软件建设(人员配备,检测内容),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规范化建设的思路,以期为国内聋病分子诊断实验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二、临床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基因诊断自2002年初,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予诊断中心开始常见耳聋基因诊断的临床实践,截至2008年4月20日,已有3202人接受了耳聋基因诊断。本节对这一实践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和讨论,以推动临床耳聋基因诊断的规范化实践,使其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临床应用。其中,着重论述临床耳聋基因诊断的规范化流程,以及检测内容、策略和方法,分析GJB2、SLC26A4、线粒体DNA 1494/1555突变在不同受检者群体中的阳性检出率情况,分析GJB2基因和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相关SLC26A4基因的基因型和表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绘制GJB2相关耳聋和EVAS的听力曲线模型,并讨论在临床耳聋基因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三、非综合征性耳聋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是遗传学服务中极为重要的过程和内容,与耳聋基因诊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基于耳聋基因诊断的产前诊断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阻断遗传耳聋,成为实现“预防耳聋出生缺陷”目标的重要步骤和手段。本研究通过对3000余人的耳聋相关遗传咨询实践,以及为34个家庭实施的共37次产前诊断实践,建立了针对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基于耳聋基因诊断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规范化流程和内容,讨论了知情同意在遗传咨询中的重要作用。四、临床耳聋基因诊断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构建为顺应医学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要求,我们同北京瑞林萨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根据耳聋基因诊断临床实践的具体要求,在Linux+Apache+PHP+PostgreSQL的系统平台上,采用B/S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发了国内的首套《耳科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该系统表现出功能丰富、安全稳定、操作直观快捷、可扩展性强、维护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初步实现了对实验室信息的高效、准确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的目标,并为实现系统升级,构建多中心会诊模式的数据交换,以及与HIS系统和检测设备接口进行无缝连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框架。此套软件系统,以及在研发过程中临床医生与软件设计公司建立的良好合作模式将为进一步发展更加先进和完善的实验室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基因芯片技术在耳聋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一、基因芯片技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本课题组与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合作,在大规模全国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基础上,针对国人非综合征性耳聋的突变热点,将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PCR与通用芯片相结合,合作开发出一款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为评估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我们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158名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研究。前者可以同时检测四个国人中常见的耳聋相关基因中的9个热点突变,包括GJB2(35delG,176dell6bp,235delC及299300delAT),GJB3(538C>T及547G>A),SLC26A4(ⅣS7-2A>G、2168A>G)和线粒体DNA 12S rRNA(A1555G)。同时,应用酶切方法或直接测序的方法分别对以上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平行检测,以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显示,除两例纯合235delC被判读为杂合外,基因芯片的结果同酶切及测序方法结果一致,后者的阳性患者检出率为70例(44.3%),与芯片检测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250)。本研究显示,针对国人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热点突变设计的耳聋基因芯片对非综合征性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的突变检出率高(42.41%)。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具有快速、高通量、高准确性、低成本等特点,能够满足临床对基因检测的要求;且其操作简单,易于标准化,适于推广,因而显示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二、基因芯片技术在非综合征性耳聋临床快速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和降低成本,我们去除了原有芯片上的GJB2 167delT和SLC26A4 707T>C位点,增加了线粒体DNA 1494C>T突变位点,评估调整后的基因芯片在临床快速耳聋基因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基因芯片能够检出76%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与测序方法(95%)存在差距。研究提示,测序仍是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基因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测方法,基因芯片应与测序相结合,共同构建临床耳聋基因诊断平台,后者能更好地将基因芯片的快速、经济、高通量的优势与测序的高准确性和高检出率的优势相结合;另外,在讨论部分,我们根据遗传学规律对不同的芯片检测结果做出了规范化的临床遗传学解释;在芯片检测位点的增加、芯片系统的微型化以及芯片标记技术三个方面对耳聋基因诊断芯片的进一步开发进行了展望。最后,对耳聋基因组学与纳米芯片技术相结合,构建防聋体系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第三部分耳聋基因诊断的推广普及为使耳聋基因诊断理论和技术能及早为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听障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和使用,我们通过加强门诊和病房的宣传、聋校宣教、开办全国耳聋基因诊断学习班、创建国内首个耳聋基因诊断博客和首个耳聋基因诊断网站、与民间聋人论坛建立合作关系,以及利用新闻媒体、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各种方式和方法,对不同层面的对象如医务工作者、听障患者和计生委等妇幼保健者以及与诊聋、防聋事业相关人士进行全方位地宣传和普及,从而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普及和推广之路”。经过不到两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动求诊的门诊病人数量显着增加,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的同行也越来越多。耳聋基因诊断已在人们眼中逐渐褪去了神秘的色彩,成为一个伸手可及的遗传学检测工具。

李琦[7](2008)在《聋病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非综合征性耳聋热点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基因组医学的迅猛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耳聋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众多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的发现以及由此而发展的耳聋基因诊断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神经性耳聋患者从中获益。耳聋的诊断、预防和干预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非常密切。本研究利用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的中国人群常见热点突变,使用用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的现有仪器设备,发展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聋病分子诊断技术,并且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于耳聋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听力表型的相关性分析上也取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本研究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聋病基因系列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掌握多种基因诊断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样本量和特定病例选择相应的诊断策略,使诊断过程更加快速、便捷、准确,真正建立起个性化的聋病诊疗体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该部分主要内容为我们建立并完善的常见聋病基因突变新的诊断方法,分为三章:第一章详细介绍了使用PAGE银染法配合试剂盒检测IVS7-2 A>G突变;第二章阐述了应用试剂盒和PAGE银染法检测mt DNA A1555G突变,并和琼脂糖EB染色法做了比较;第三章描述了PCR-Genescan方法检测GJB2和线粒体突变的方法。这几种方法既可检测单个碱基突变或者同时检测多个突变,有操作简单、快速、经济,高效的特点。不同方法可以同时使用,使耳聋基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大提高。第二部分中国新疆主要民族聋病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新疆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点是研究不同民族间分子流行病学的良好范例,我们在新疆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中国耳聋人群最常见的基因和突变GJB2、SLC26A4 IVS7-2A>G以及mt DNAA1555G。新疆地区127例(汉族66,维族61)NSHL中,GJB2基因突变有较高的发生率,新疆维族的35delG携带率明显高于汉族,235delC在维族和汉族中均较为常见。GJB2 35delG突变在维族和汉族耳聋者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9/122)和0(0/128);而GJB2 235delC突变在维族和汉族耳聋者中分别为5.7%(7/122)和8.6%(/128)。新疆地区mtDNA A1555G汉族携带频率为10.24%(21/205),山东滨州的携带率6.67%(5/75),该突变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有相当高的阳性携带率。新疆地区汉族听力残疾人群IVS7-2 A>G携带率12.2%(25/205),维族耳聋人群和对照组未发现IVS7-2 A>G突变。在中国不同民族进行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由助于根据不同民族的突变位点制定相应的基因诊断策略,为耳聋的早期干预提供重要的预警手段。第三部分颞骨畸形和非综合征性耳聋相关基因SLC26A4IVS7-2A>G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SLC26A4基因IVS7-2 A>G是中国耳聋人群最热点的突变,我们使用自行研制的SLC26A4致病突变检测筛查试剂盒和直接测序法,对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散发NSHL患者进行SLC26A4 IVS7-2 A>G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快速筛查和临床基因诊断提供证据。在中国大陆不同省市、地区,不同民族3271名耳聋患者中发现SLC26A4 IVS7-2A>G纯合突变158例,杂合突变250例,总的携带率12.5%。不同地区、民族间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LC26A4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较GJB2更为复杂,同一地区不同国家间、同一国家不同民族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对80例携带IVS7-2A>G单杂合突变的病人进行了第二个突变的寻找,47例找到第二个突变,33例没有发现第二突变。IVS7-2A>G单杂合突变找到另外一个突变的比例为58.8%(47/80)。共发现5种较为常见的突变(发现频率3次或者3次以上>2.5%),最常见的是H723R,发生频率16%,占突变等位基因的比例34%,T410M、15+5G>A和L676Q三种突变等位基因携带率为5%,N392Y等位基因携带率3.75%。外显子17的突变种类最多,共发现4种突变类型。因此对于SLC26A4单杂合突变,要积极寻找第二个突变,对于没有发现第二突变者,要考率突变可能在调控区或非编码区,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第四部分非综合征性耳聋mt DNA C1494T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MtDNA C1494T突变作为与药物性耳聋关系密切的突变,本研究应用FQ-PCR在全国范围内进行mtDNA C1494T的筛查,共完成检测样本3133例,发现C1494T突变14例,河南安阳4例、新疆地区2例、青海西宁1例、云南昆明2例、安徽阜阳2例、四川成都2例、福建福州1例,经测序验证全部为C1494T突变(图4.4),总的携带频率为0.45%(14/3133)。第五部分GJB2基因235delC单杂合突变携带者的听力表型分析GJB2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对于耳聋发病机理的理解有着重要影响,对于临床的基因诊断与咨询也有重要作用。该部分对235delC纯合突变携带者父母的听力表型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JB2致聋等位基因携带者表现为随年龄加重的高频听力下降,但是语频听力基本正常。父母单杂合突变携带者是听力早衰的危险因素,他们在中年时就可能出现听力下降的迹象。

鲍晓林[8](2008)在《西北地区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遗传性耳聋被认为是单基因病,是基因研究的最佳切入点。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耳聋相关基因遗传密码的逐步破译,来自与耳科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聋病研究,目的是通过不断深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找到引起耳聋的真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本课题组从2004年开始致力于西北地区遗传性耳聋临床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本地区聋哑人群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聋病遗传资源,初步确定了西北地区散发耳聋患者中常见的致聋基因以及基因突变频率,本文在秉承本课题组四年来积累的丰富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宝贵的实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对西北地区有明确耳聋家族史的家系患者进行GJB2基因、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eoxyribonucleic acid,mtDNA)12SrRNA基因和SLC26A4基因的突变的筛查工作,目的就是通过散发耳聋患者与遗传性耳聋家系患者之间GJB2基因、mtDNA 12SrRNA和SLC26A4基因突变位点和突变频率的对比,进一步探讨西北地区常见耳聋致病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明确西北地区遗传性耳聋家系患者中GJB2基因、mtDNA12SrRNA和SLC26A4基因的热点突变及分布特征,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融入基因检测技术探索经验并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170例有耳聋家族史的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综合症型耳聋或环境因素致聋患者,提取患者白细胞的核基因组DNA,针对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和mtDNA12SrRNA常见的1555突变位点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的全部PCR产物以及不能被Alw261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mtDNA12SrRNA的PCR产物送测序分析。同时将课题组所收集的西北地区的819例散发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设为对照组,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70例家系患者中检测到GJB2基因突变的共24例,突变率为14.1%;mtDNA12SrRNA1555位点突变16例;突变率为9.4%;SLC26A4基因突变15例,突变率为8.8%。对照组的819名散发耳聋患者检测到GJB2基因突变159例,突变率为19.4%;mtDNA12SrRNA均质性突变51例,突变率为6.2%;SLC26A4基因突变的139例,突变率为17.0%。结论:耳聋家系患者与散发病例患者之间GJB2基因的突变率无显着差异,而mtDNA12SrRNA A1555G及SLC26A4基因的突变率存在显着差别。GJB2基因是西北地区最常见的致聋基因。通过对耳聋家系的遗传方式、基因突变特点的分析,为23.5%的家系患者明确了病因,根据此筛查模式建立遗传咨询和遗传预警机制,既可以有效的降低耳聋的发病率,又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根据遗传学原理对家系中未知的致病基因进行筛选,结合候选基因位置克隆与功能克隆的技术发现致病基因,为进一步的聋病基因的搜寻和定位工作做准备。

朱庆文[9](2007)在《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筛查中国重—极重度耳聋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重-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中,GJB2和SLC26A4是最常见的两个致病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NSHI患者中,约有50%为GJB2基因突变引起。本实验室于飞博士针对GJB2基因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明确了中国耳聋人群GJB2基因突变所致耳聋比例为14.96%,另外还有6.05%的比例可能为GJB2相关性耳聋(携带单个GJB2基因已知致病突变);绘制了中国NSHI人群GJB2基因的突变图谱。而SLC26A4基因突变情况在全国还没有类似GJB2基因的大规模的研究,对SLC26A4基因突变筛查与鉴定,无疑将给遗传咨询带来很大帮助。GJB2基因蛋白的编码序列仅存在于一个外显子,因此很容易通过PCR反应和直接测序进行分析,SLC26A4基因含有21个外显子,突变表现为广泛的等位基因异质性,目前报道的SLC26A4基因突变类型已达150余种,除外显子20外,其他20个外显子均有突变位点分布。虽然直接测序敏感度最高且是突变检测的金标准,但不适合大规模高通量的突变筛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突变检测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是一项高通量、经济、敏感、特异的筛查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利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建立的聋病遗传资源收集系统,收集大量重-极重度听力损失耳聋患者资料,应用本实验室WAVE-99-3500HT DHPLC分析仪进行SLC26A4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极重度耳聋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应用DHPLC技术筛查SLC26A4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本部分的研究目的是初步建立DHPLC技术用以筛查SLC26A4基因已知突变。首先扩增PCR:8LC26A4基因共有21个外显子,外显子1位于非编码区,故未针对此外显子设计引物;采用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遗传诊断实验室吴柏林教授提供的针对每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而设计的引物17对,外显子11和外显子12共用一对引物;外显子7、8的引物序列是参考Coyle等的文献设计。然后确定检测条件:采用实验室经过直接测序确定的带有已知突变的DNA标本为阳性对照标本,野生型DNA标本为阴性对照标本;在WAVE-99-3500HT DHPLC分析仪自带的Navigator软件给出的推荐检测温度基础上,根据经验最后确定出针对SLC26A4基因20个外显子扩增的19个片段的最佳检测条件,所得出的阳性和阴性样本的色谱图区分非常明确、直观。第二部分DHPLC筛查SLC26A4基因突变方法的双盲法验证本部分的研究目的是采用双盲法进一步验证第一部分实验确定的DHPLC检测条件下筛查SLC26A4基因突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取本实验室从全国19个省市地区聋校收集的1552例重-极重度聋儿中经直接测序外显子7+8扩增片段筛查出IVS7-2A>G单杂合突变的病例共100个作为研究对象;两位实验者分别同时对100个聋儿的其他17个外显子进行DHPLC和直接测序的双盲法筛查。结果显示通过测序方法检测出的突变,用DHPLC同样可以检出,更重要的是筛查出25种新突变;灵敏度达到100%;特异性可达到89%,这与国际上报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达96-100%基本一致。通过本部分的研究我们确立了应用DHPLC技术筛查SLC26A4基因的检测方法。第三部分应用DHPLC技术筛查重-极重度耳聋患者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本部分的研究目的是应用DHPLC技术对全国26个省市2217名重-极重度患者进行SLC26A4基因突变的筛查。总体技术路线为:提取DNA,进行PCR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的含量,样本随机两两相混变性复性后经DHPLC分析,判断出的阳性或异常样本经直接测序最终确定突变有无和突变类型。通过本部分的实验我们进一步确定了DHPLC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证明在优化的PCR条件下DHPLC技术在单一温度条件下可检测出同一外显子多种不同位点的突变;SLC26A4基因在中国耳聋人群中的携带率至少为14.87%;本研究中共发现74种突变(包括第一部分的阳性对照样本的突变类型),其中54种为国际上尚未报道的新突变,20种曾经报道的突变。这些突变位点遍布于除外显子1的其他20个外显子,充分显示SLC26A4基因突变的广泛异质性,其中较易突变的区域包括外显子7+8、19、10、17和15。突变携带率分别为3.34%、1.85%、1.48%、0.74%。位于外显子8侧翼序列的IVS7-2A>G是中国耳聋人群特异常见的突变位点,占75.9%;其次为外显子19上的H723R,约占14.93%。再后依次为N392Y占2.35%;1229C>T占2.13%。本研究建立了DHPLC技术筛查SLC26A4基因突变的方法,应用此快速准确的分子诊断方法结合直接测序明确了中国耳聋人群SLC26A4基因的突变频率;绘制了中国重-极重度耳聋人群SLC26A4基因的突变图谱;为我国建立聋病的产前基因诊断、遗传筛查和遗传咨询提供实验证据,为耳聋基因诊断在全国范围开展提供流行病学数据。

徐延军[10](2006)在《母系遗传性耳聋线粒体DNA突变分析》文中指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关于母系遗传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与线粒体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研究认为,线粒体12SrRNA基因和tRNASer(UCN)基因是导致听力下降的基因突变热点位置。12SrRNA基因A1555G、C1494T、961insC突变与非综合征型耳聋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导致的药物性耳聋均有关,tRNASer(UCN)基因上与听力下降相关的基因突变有A7445G、7472insC、T7510C、T7511C。线粒体12SrRNA基因上的均质性mtDNAA1555G突变是最先发现的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可以单独导致耳聋也可引起药物性耳聋。在美国大约15%氨基糖甙类药物致聋为mtDNA A1555G突变引起。随后的研究表明mtDNA A1555G突变的发生率比预想的要高,在西班牙总计70个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中有19个家系携带有mtDNA A1555G突变,存在于不同的线粒体DNA单体型中。在上海一个区167名耳聋病人中有21.9%为氨基糖甙类药物致聋,其中至少有30%为mtDNAA1555G突变引起。所以研究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与线粒体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目前认为除环境因素,核基因对线粒体DNA突变的表现型有影响之外,线粒体DNA单体型对表现型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在这方面争论很多。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母系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发病原因及线粒体基因突变所导致的耳聋的突变特性。 目的:研究母系遗传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与线粒体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序并分析mtDNA A1555G突变阳性家系的12SrRNA基因和tRNASer(UCN)基因序列,寻找参与A1555G突变病理作用的mtDNA基因突变。如突变为多态性可由此探讨DNA单体型与A1555G耳聋表型关系。如突变为致病性突变可由此发现新致病突变为耳聋基因诊断提供方法学基础。 方法:收集并分析11个母系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的遗传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提取家系中部分母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本,从白细胞中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mtDNA目的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对发现的基因突变进行计算机辅助的二级结构模拟来分析发生突变后RNA二级结构稳定性以及能量变化,比较12SrRNA基因突变位点在人、鼠、牛、爪蟾四

二、无综合征耳聋的复合分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综合征耳聋的复合分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理地区不同民族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突变位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遗传性耳聋
    1.2 常见耳聋基因流行病学
        1.2.1 GJB2
        1.2.2 SLC26A4
        1.2.3 线粒体DNA
        1.2.4 GJB3
    1.3 新生儿听力筛查
    1.4 遗传性耳聋的三级预防
        1.4.1 耳聋的一级预防
        1.4.2 耳聋的二级预防
        1.4.3 耳聋的三级预防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主要检测仪器
        2.2.2 主要检测试剂
        2.2.3 分析软件
        2.2.4 检测流程
        2.2.5 数据分析
        2.2.6 耳聋基因筛查阳性个体病例收集
        2.2.7 大理地区遗传型耳聋的遗传咨询
        2.2.8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大理地区新生儿人口区域特征
    3.2 大理地区耳聋基因筛查结果
    3.3 大理地区不同民族4个耳聋基因携带情况
    3.4 大理地区各突变基因位点携带情况
    3.5 大理地区不同民族耳聋基因各位点携带情况及对比
    3.6 大理地区耳聋基因筛查复合突变携带情况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基因检测相关技术在遗传性耳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2)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分析及靶向测序发现综合征型耳聋家系NOG新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分析
    1.1 材料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设备
        1.1.3 主要试剂
        1.1.4 实验步骤
    1.2 结果
        1.2.1 非综合症型耳聋患者临床资料及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1.2.2 耳聋基因突变高危组及非高危组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1.2.3 听力正常就诊者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分析
    1.3 讨论
        1.3.1 GJB2基因突变
        1.3.2 SLC26A4基因
        1.3.3 GJB3基因
        1.3.4 mtDNA基因
        1.3.5 耳聋基因突变相关的遗传咨询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靶向测序发现综合征型耳聋家系NOG新突变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综述 遗传性耳聋基因学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一个遗传性聋伴前庭功能障碍家系的分子病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4)罕见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罕见耳聋基因突变在非综合征性耳聋人群中的研究
    第一节 罕见耳聋基因突变在散发的非综合征性耳聋人群中的研究
        1.绪论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结果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POU4F3基因突变在中国汉族显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中的研究
        1.绪论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罕见耳聋基因KARS突变在综合征性耳聋中的研究
    第一节 基因KARS突变导致人类综合征性耳聋
        1.绪论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基因Kars突变p.R504H和 p.P532S敲入小鼠的听力表型研究
        1.绪论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结果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隐性耳聋基因突变在正常携带者中的研究
    1.绪论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5)遗传性耳聋家系耳聋基因的突变分析与相关nsSNPs的表型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遗传性耳聋家系致聋基因的突变分析
    前言
    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家系突变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家系突变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耳聋相关基因COCH及WFS1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表型预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耳聋基因诊断的临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耳聋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的临床应用研究
    第一章 聋病分子诊断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
        一、概述
        二、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三、实验室的软件建设
        四、聋病分子诊断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基因诊断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非综合征性耳聋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临床耳聋基因诊断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前言
        运行环境和设计方案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因芯片技术在耳聋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章 基因芯片技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因芯片技术在非综合征性耳聋临床快速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耳聋基因诊断的推广及普及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二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7)聋病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非综合征性耳聋热点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聋病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引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部分 中国新疆主要民族聋病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总结
G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第三部分 颞骨畸形和非综合征性耳聋相关基因SLC26A4IVS7-2A>G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引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四部分 应用FQ-PCR进行非综合征性耳聋mt DNA C1494T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GJB2基因235delC单杂合突变携带者的听力表型分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一
个人简历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8)西北地区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个人简历
附录
致谢

(9)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筛查中国重—极重度耳聋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重-极重度耳聋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和筛查SLC26A4基因突变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条件的初步确立
    第一章 各地聋哑学校、聋儿康复中心聋病资源收集
    第二章 耳聋患者资料的整理分析
    第三章 DHPLC技术筛查SLC26A4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DHPLC筛查SLC26A4基因突变方法的双盲法验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应用DHPLC技术筛查重-极重度耳聋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及突变图谱绘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母系遗传性耳聋线粒体DNA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母系遗传性耳聋家系资源的收集及临床资料分析
    第一节 母系遗传性耳聋家系资源的收集
    第二节 遗传性耳聋家系遗传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
第二部分 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序列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线粒体 DNA tRNA~(Ser(UCN))基因序列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文献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无综合征耳聋的复合分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理地区不同民族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突变位点分析[D]. 刘梦婷. 大理大学, 2021(09)
  • [2]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分析及靶向测序发现综合征型耳聋家系NOG新突变[D]. 马聪.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一个遗传性聋伴前庭功能障碍家系的分子病因学研究[D]. 吴玲心.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4]罕见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及功能研究[D]. 何龙霞.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5]遗传性耳聋家系耳聋基因的突变分析与相关nsSNPs的表型预测[D]. 钱旭丽. 南京医科大学, 2015(07)
  • [6]耳聋基因诊断的临床实践[D]. 王国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8(08)
  • [7]聋病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非综合征性耳聋热点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李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8(08)
  • [8]西北地区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鲍晓林. 兰州大学, 2008(01)
  • [9]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筛查中国重—极重度耳聋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 朱庆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7(02)
  • [10]母系遗传性耳聋线粒体DNA突变分析[D]. 徐延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6(09)

标签:;  ;  ;  ;  ;  

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复合分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