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估值论文-姬晓辉,孙泽宇,阎奔,李传锋

信道估值论文-姬晓辉,孙泽宇,阎奔,李传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道估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压缩感知,导频序列,稀疏矩阵

信道估值论文文献综述

姬晓辉,孙泽宇,阎奔,李传锋[1](2019)在《基于压缩感知的高阶MIMO系统信道估值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通信网络中的天线数量巨大,很难完成对信道的有效计算与估值。借助于高阶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值高阶MIMO系统。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导频结构,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利用导频序列长度可以随着信道稀疏度变化情况自适应的调整,从而节省了导频资源的开销。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信道估计算法比较,在相同的信道估计精度条件下,HMCE-CS算法可以降低平均导频序列长度;或者在相同的导频序列长度条件下,HMCE-CS算法可以提高信道估计精度,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9年19期)

杨凯陟,叶向阳,刘金城,郭向辉[2](2013)在《一种新的短波实时信道估值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短波独立信道探测设备投入高,而自适应通信设备探测功能弱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短波实时信道估值方法,通过短波电台发射和接收探测信号,以较低投入实现了整个短波频段的信道估值。并重点对探测方案进行了优化,首先使用VOACAP的预测结果缩小探测范围,并且通过对短波相邻信道相关性的分析,在原有等间隔探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级探测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探测方案在探测速度和精度方面进行了有效平衡,性能优于等间隔探测。(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3年23期)

王艳聪,柴春领,安娜[3](2008)在《短波通信中的实时信道估值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信道估值是实现短波自适应通信的关键技术,针对目前实时信道估值相对通信而言的非实时性,指出了通信中的信噪比估计可反映短波信道的质量状况。本文在增益、信噪比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信噪比估值方法,Matlab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期刊2008-10-01)

班晓东,张修社[4](2006)在《基于信道估值的判决反馈均衡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分析了基于信道参数得到的滤波器系数解分别作为均衡器前向和反馈滤波器的最优解及最优初始解的情况下均衡的性能改善程度,并将波特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BS-DFE)和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FS-DFE)的性能作了比较。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基于信道参数得到的滤波器系数解如果作为均衡器前向和反馈滤波器的最优解,在信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有优势;将基于信道参数得到的滤波器系数解作为均衡器前向和反馈滤波器的最优初始化解,结合不同的均衡器结构(BS-DFE和FS-DFE),与LMS算法结合,得到的均衡效果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FS-DFE均衡的效果比BS-DFE的均衡效果更加收敛,但运算量并没有得到改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情况下,各种均衡方式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根据实际要求采用不同的均衡方式或同时使用会取得最佳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高媛媛,胡咸斌,周晓兰[5](2005)在《信道估值误差对空时频移键控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道状态信息已知的假设下,提出了一种分离最大似然信号检测方法,并仿真分析了信道估值不准确给上述分离最大似然信号检测方法带来的影响。表明在平坦瑞利衰落条件下,系统性能随着幅度、相位估值误差的增大而下降,尤其对相位误差更为敏感。另外,在大信噪比的条件下信道估值不准确对性能的影响更大,但仍然好于非相干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吴湛击,孟德香,邹自明,吴伟陵[6](2005)在《无线信道下Turbo码的信噪比估值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基于高阶统计量的分析提出了用于Nakagami-m衰落信道下信噪比估值的新算法,它比已有算法更加简单有效,同时通过进行信噪比估值对Turbo码译码精度的灵敏性仿真测试证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孙锦华,李赞,金力军[7](2003)在《改进型RLS算法用于信道估值与信道均衡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对用于信道估值和信道均衡的几种改进型RLS算法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说明信道估值的最优解可以模拟出信道的传输函数,噪声仅对自适应滤波算法的收敛过程产生影响,而信道均衡的最优解受噪声功率谱密度的限制。因此性能良好的信道估值算法可以用于信道均衡中,以改善自适应均衡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03年08期)

孙丽君[8](2002)在《短波实时信道估值系统的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工作来源于我军总参部“九五”预研,“十五”实施的≤数字化抗干扰电台≥。新一代的数字化抗干扰电台在数字化业务上主要有:中频(IF)数字化、跳频通信、数据传输、链路质量分析(LQA)、自动建链、高频自适应等,并与以往电台相兼容。以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设计为原则,实现功能模块化,结构模块化,各模块间协议接口标准化,结构固定标准化,以利于功能扩展、设备维护,今后软件升级方便。本文主要完成数字化业务中的一项——高频自适应中实时信道估值技术(RTCE)的实现。即为了获得满意的通信质量,在预置的各组频道中,通过双方的呼叫、应答和确认过程,利用链路质量分析(LQA),自动对电台所预置的若干个频率进行线路质量分析,将各频道按优先排队,从而自动找出当时最佳通信频道,并在最佳频率上建立链路,提高抗干扰能力,保障我军的指挥作战能力。(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2-03-01)

甘良才,李伟华,俞柏峰[9](2001)在《FFT解调的短波跳频系统自适应实时信道估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伪错线性外推算法置信度的基础上 ,结合短波 FH/DQPSK系统 FFT的解调技术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短波瑞利衰落信道 BER估计的自适应线性外推算法 ,并进行了数值模拟 ,其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够准确地反映信道的实际比特误码特性 ,其绝对误差 Δmax=0 .0 1 8,且该算法监测范围较伪错线性外推算法监测的范围更宽 ,基本上能覆盖该信道的实际比特误码范围 ( 1 0 -1~ 1 0 -4 )。最后提供了该算法可行的硬件实现方案。(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徐发强,益晓新[10](2001)在《无线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值器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无线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值器进行了比较分析 ,对比了四种估值器在均方误差 (MSE)上的性能。本文针对时频两维的信道估值 ,分别分析了时频分离和时频不分离两种处理方法。文中还讨论了信道估值的低阶近似算法 ,并进行了给定复杂度下不同估值器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复杂度下 ,使用时频分离的估值器比时频不分离的估值器性能要好 ,分离估值器经过低阶近似 ,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信道估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短波独立信道探测设备投入高,而自适应通信设备探测功能弱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短波实时信道估值方法,通过短波电台发射和接收探测信号,以较低投入实现了整个短波频段的信道估值。并重点对探测方案进行了优化,首先使用VOACAP的预测结果缩小探测范围,并且通过对短波相邻信道相关性的分析,在原有等间隔探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级探测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探测方案在探测速度和精度方面进行了有效平衡,性能优于等间隔探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道估值论文参考文献

[1].姬晓辉,孙泽宇,阎奔,李传锋.基于压缩感知的高阶MIMO系统信道估值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

[2].杨凯陟,叶向阳,刘金城,郭向辉.一种新的短波实时信道估值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

[3].王艳聪,柴春领,安娜.短波通信中的实时信道估值技术研究[C].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2008

[4].班晓东,张修社.基于信道估值的判决反馈均衡器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高媛媛,胡咸斌,周晓兰.信道估值误差对空时频移键控性能的影响[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6].吴湛击,孟德香,邹自明,吴伟陵.无线信道下Turbo码的信噪比估值新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

[7].孙锦华,李赞,金力军.改进型RLS算法用于信道估值与信道均衡的比较[J].无线电工程.2003

[8].孙丽君.短波实时信道估值系统的开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

[9].甘良才,李伟华,俞柏峰.FFT解调的短波跳频系统自适应实时信道估值[J].电波科学学报.2001

[10].徐发强,益晓新.无线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值器的比较分析[J].通信学报.2001

标签:;  ;  ;  ;  

信道估值论文-姬晓辉,孙泽宇,阎奔,李传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