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组织学论文_陈寅儿,郑学斌,高心明,王景倩,谢庆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态组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织学,形态,鹌鹑,性状,猫爪草,毛茛,花药。

形态组织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寅儿,郑学斌,高心明,王景倩,谢庆平[1](2019)在《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消化道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其消化酶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消化道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与食性的相关性,采用解剖、石蜡切片、AB-PAS反应及酶活检测技术,观察研究了小黄鱼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黏液细胞定位及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消化道由口咽腔(舌)、食道、胃及肠构成,食道粗短,胃卜型,肠呈"S"型弯曲,肠指数为0.63;舌上皮中分布有味蕾及少量各型黏液细胞。食道、胃及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组成;食道含初级及次级突起,分别被覆复层扁平及单层柱状上皮,大量黏液细胞分布于复层上皮内,以Ⅱ型为主。胃内胃腺发达,分布有大量Ⅰ及Ⅱ型黏液细胞;胃中蛋白酶活性较高。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层分布有各型黏液细胞,以Ⅱ型为主;肠道肌层厚度、黏膜褶皱高度及黏液细胞总密度由前往后递增;肠道中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且后肠高于前、中肠。小黄鱼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及酶活性分布特点与其肉食食性相适应,口咽腔(舌)及食道上皮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胃在蛋白质消化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在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等物质的消化吸收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5期)

李诗莹,陆育章,李梅,林子清[2](2019)在《人与猪股骨残片组织学形态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人与猪股骨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差异,建立区分人与猪股骨残片的有效方法。采用50个成年人及50头猪的右腿股骨作为研究对象,取中段约4cm,脱钙后制成厚约25μm的骨残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选取其中22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测量与分析。数据结果统计表明人与猪股骨在哈氏系统的数量、直径、面积等13个指标上出现显着差异,根据两者的差异性,建立种属鉴别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50例盲测股骨残片样本进行种属鉴别,准确率高达100.0%。实验结果表明人与猪的股骨残片组织学形态具有显着差异,以此为依据可以进行种属鉴别。(本文来源于《辽宁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晓芬,马俊,陈玲,王甜甜,曹赟[3](2019)在《猫爪草的形态组织学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别猫爪草药材的形态组织学特征。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及显微性状鉴别法,观察其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结果确定了猫爪草在药材性状及显微上的主要鉴别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猫爪草的鉴别及完善现行药典标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高遥[4](2019)在《秦巴多鳞白甲鱼形态组织学特征和生物钟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是一种珍贵的野生濒危物种,中国本土鱼类,被誉为鱼类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物种多样性,在我国陕西秦巴山区为优势种群。多鳞白甲鱼具有独特的入泉越冬习性,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入泉期,入泉时期鱼集群钻入洞穴越冬,其余月份则为繁殖期(非入泉期),栖息于露天山溪,因此一年当中多鳞白甲鱼有近半时间在黑暗洞穴环境中度过,为非典型洞穴鱼类。本研究以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为研究对象,从表观形态、组织结构和基因表达叁个方面,探讨了多鳞白甲鱼对入泉越冬习性的适应性。实验分别于3月份(入泉末期)、6月份(繁殖期)、10月份(入泉前期)、次年1月份(入泉中期)四个时期开展,利用传统形态测量、组织切片观察和基因定量检测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秦巴多鳞白甲鱼作为非典型洞穴鱼类,与在繁殖期相比,在入泉越冬期其眼径、体高和尾柄高的相对值显着减小。(2)成年多鳞白甲鱼的心、肝、脾、肾、肠、精巢和卵巢的组织学结构在入泉越冬期和繁殖期呈现明显差异:繁殖期多鳞白甲鱼的心脏外缘壁层明显,肝细胞脂肪沉积增多,脾脏红白髓结构明显,肾小管数量上升,肠道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性腺内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子数量明显增多。(3)克隆多鳞白甲鱼6条生物钟相关基因的CDS序列,同源比对与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亲缘关系均与斑马鱼较近。并且qRT-PCR分析显示,上述基因在各组织器官中表达,表达水平在入泉期与繁殖期存在显着差异。(4)进一步发现cipc与cry1基因的同源异构体在同一时期同一器官中存在表达差异。成年多鳞白甲鱼在3月份(入泉末期)、6月份(繁殖期)与10月份(入泉前期),cipc与cry1同源异构体表达量均随月份发生变化,逐渐呈现相反表达模式。上述结果表明:多鳞白甲鱼作为非典型洞穴鱼类,在入泉越冬期与繁殖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组织、形态特征,在此期间,多鳞白甲鱼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水平也会随月份发生显着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赵飘,何敏,吕莹莹,韦靖婧,宋坤达[5](2019)在《中国黄羽鹌鹑哈德氏腺发育的增龄变化及形态组织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周龄中国黄羽鹌鹑哈德氏腺的组织学结构,采集0、1、2、3、4、5、6、10、14、18、22、26、30、34、38周龄健康中国黄羽鹌鹑的哈德氏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哈德氏腺的显微组织结构,电镜下观察哈德氏腺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黄羽鹌鹑哈德氏腺位于眼眶内、眼球腹侧和后内侧,出生时就具备完整的形态,在视神经区呈喙状延伸,一端游离,另一端由腺体导管开口于第叁眼睑弯窿的内角,腺体呈不规则带状,一端小,一端大,浅粉色,腺体绝对质量、长和宽随周龄逐渐增大。哈德氏腺为复管泡状腺,腺体外有结缔组织被膜,被膜延伸至腺体实质中,将腺体分为多个大小不同的小叶,小叶由腺泡和腺管组成。中国黄羽鹌鹑哈德氏腺在出生后逐渐发育,4周龄时达到成熟,5至38周龄为成熟持续期。(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林树燕,傅华君,万雅雯,张时兴,朱如基[6](2019)在《‘霞早’绿竹花形态特征及花药发育的组织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霞早’绿竹(Bambusa oldhami‘Xia Zao’ ZSX)开花形态,分析其不结实的原因。【方法】以福建省霞浦县开花‘霞早’绿竹为材料,野外观察小花的开放动态,并以石蜡切片法研究花药的发育过程。【结果】‘霞早’绿竹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时,开花植株新生叶片较小。开花‘霞早’绿竹竹秆及主次花枝各节上大都着生多枚簇生小穗。小穗上各小花的分化和发育是按基部到顶部的顺序依次进行的。‘霞早’绿竹每朵小花有6枚花药,每个花药有4个花粉囊。花药壁发育属于单子叶型,花药壁的4层结构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发育完全。从雄蕊原基开始形成到小孢子母细胞,未见结构和发育异常;但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到花粉粒成熟的各个发育阶段,小孢子结构及绒毡层出现发育异常。【结论】研究明确了‘霞早’绿竹小穗中各小花的发育进程是由下而上发育的,开花特性以及花粉发育异常是其不结实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申佳佳[7](2019)在《脱脂黑蝇幼虫粕作为肉鸡日粮蛋白质来源:对其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肠道形态和组织学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旨在研究部分脱脂黑蝇(HI)幼虫粕使用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将256只雄性肉鸡平均分配到4个饲粮处理组中,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鸡。4个HI幼虫粕含量:等氮、等能量基础饲粮添加0%,5%,10%和15%HI(HI0,HI5,HI10和HI15)。试验分为3个饲养阶段为:前期(1-10天),生长期(10-24天)和后期(24-35天)。在第35天时,每组取2只鸡进行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发现,随着饲粮HI水平增加,肉鸡活体重(LW)呈二次线性增长(HI10组的最大值);平均日增重(ADG)在前期和生长期间对呈二次线性增长(HI10组的最大值),而ADG在后期线性降低;日采食量(DFI)在前期呈现二次线性增长(HI10组最大);饲料转化率(FCR)在生长期和整个试验期呈二次线性增长,在后期呈线性增加(HI15的最大值)。血清磷浓度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Px)活性呈二次线性增长。与其他组相比,HI15组肉鸡的绒毛高度较低,隐窝深度较高,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比较低。本实验表明,饲粮HI含量增加可提高雄肉仔鸡前期LW和DFI,但对FCR和肠道形态产生不利影响,表明较低水平HI含量可能更合适。但在饲喂HI饲粮中未对肉鸡血液指标或组织形态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广东饲料》期刊2019年02期)

胡明勋,陈玲,刘晓芬,唐艺,马俊[8](2018)在《鸡矢藤和毛鸡矢藤的形态组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鸡矢藤和毛鸡矢藤进行形态组织学研究。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定、药材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法。结果:确定了鸡矢藤和毛鸡矢藤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的主要鉴别特征;二者主要区别点在于茎叶被毛情况不同,且茎叶横切面各部分比例有所差异。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鸡矢藤药材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8年11期)

刘大鹏,凡文磊,周正奎,谢明,黄苇[9](2018)在《不同鸭群体胸肌肌纤维组织学形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鸭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数量,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动物躯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骨骼肌,占到产肉动物躯体的40%,而肌纤维是骨骼肌的主要成分~([1]),鸭肉的肉品质和鸭子的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密切相关。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北京鸭、绿头野鸭、北京鸭×绿头野鸭资源群体F2代胸肌肌纤维组织学形态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探究不同类型的鸭子在肌纤维组织学形态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1)

赵飘,何敏,吕莹莹,韦婧靖,宋坤达[10](2018)在《中国黄羽鹌鹑哈德氏腺发育的增龄变化及形态组织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为研究不同周龄中国黄羽鹌鹑哈德氏腺的组织学结构,以充实中国黄羽鹌鹑免疫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组织学等基础资料,为深入研究中国黄羽鹌鹑生物学及其养殖学提供理论依据。采集0、1、2、3、4、5、6、10、14、18、22、26、30、34、38周龄健康中国黄羽鹌鹑的哈德氏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哈德氏腺的显微组织结构,电镜下观察哈德氏腺的超微结构变化。最终发现,中国黄羽鹌鹑哈德氏腺的发育(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1)

形态组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究人与猪股骨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差异,建立区分人与猪股骨残片的有效方法。采用50个成年人及50头猪的右腿股骨作为研究对象,取中段约4cm,脱钙后制成厚约25μm的骨残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选取其中22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测量与分析。数据结果统计表明人与猪股骨在哈氏系统的数量、直径、面积等13个指标上出现显着差异,根据两者的差异性,建立种属鉴别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50例盲测股骨残片样本进行种属鉴别,准确率高达100.0%。实验结果表明人与猪的股骨残片组织学形态具有显着差异,以此为依据可以进行种属鉴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态组织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寅儿,郑学斌,高心明,王景倩,谢庆平.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消化道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其消化酶活性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

[2].李诗莹,陆育章,李梅,林子清.人与猪股骨残片组织学形态鉴别[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9

[3].刘晓芬,马俊,陈玲,王甜甜,曹赟.猫爪草的形态组织学鉴别[J].华西药学杂志.2019

[4].高遥.秦巴多鳞白甲鱼形态组织学特征和生物钟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赵飘,何敏,吕莹莹,韦靖婧,宋坤达.中国黄羽鹌鹑哈德氏腺发育的增龄变化及形态组织学观察[J].浙江农业学报.2019

[6].林树燕,傅华君,万雅雯,张时兴,朱如基.‘霞早’绿竹花形态特征及花药发育的组织学观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申佳佳.脱脂黑蝇幼虫粕作为肉鸡日粮蛋白质来源:对其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肠道形态和组织学特征的影响[J].广东饲料.2019

[8].胡明勋,陈玲,刘晓芬,唐艺,马俊.鸡矢藤和毛鸡矢藤的形态组织学研究[J].中药材.2018

[9].刘大鹏,凡文磊,周正奎,谢明,黄苇.不同鸭群体胸肌肌纤维组织学形态比较[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10].赵飘,何敏,吕莹莹,韦婧靖,宋坤达.中国黄羽鹌鹑哈德氏腺发育的增龄变化及形态组织学观察[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论文知识图

睾丸组织病理学观察(35d)(H&E,×40...一21PLA纤维在降解过程中表面形态变化的...新生期(A)、青春前期(B)暴露后各...晶粒尺寸与强度关系图两组小鼠肾脏组织IgA免疫组化染色(×40...利用尾静脉高压注射转染法建立AKT/Ras...

标签:;  ;  ;  ;  ;  ;  ;  

形态组织学论文_陈寅儿,郑学斌,高心明,王景倩,谢庆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