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门罗的美学研究方法述评

托马斯·门罗的美学研究方法述评

孙旭芝[1]2007年在《托马斯·门罗东方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托马斯·门罗是新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世界着名美学家,美国美学学会的组织者和创立者。目前国内外对门罗的研究,主要通过研究和评论他的《走向科学的美学》,来评价他的科学美学方法,而对门罗《东方美学》以及其东方美学思想的研究,就笔者所知,至今尚未发现。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坚持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联系门罗科学的美学方法,分析门罗对东方美学的追问方式,研究其东方美学思想内容,揭示西方视野下东方美学的整体特征和理论发展走向,同时对门罗东方美学理论的贡献和局限做出具体评价。全文分引言及正文叁章。引言概论托马斯·门罗东方美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分析托马斯·门罗东方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哲学基础。首先,东方美学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美学,比较美学的产生,既有西方为摆脱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而将目光转向东方寻求新出路的原因,也有战争需要、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原因。其次,门罗的东方美学是建立在他新自然主义美学的基础之上的,具体说来,是他的科学美学方法的一次具体的运用。门罗在研究东方美学的过程中,从经验出发,注意运用联系的、辩证的思维方法,把东方艺术与美学中的主体放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加以比较,更是对当时美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些误区的纠正。第二章论述托马斯·门罗东方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托马斯·门罗的东方美学思想的特点,表现为他在东西方比较美学研究的前提之下,从人本主义的观念出发,运用平行的视角,把“主观性”看作东方艺术的出发点,把“象征”和“神秘主义”看作是东方艺术的表现手段和东方美学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方式,把“精神价值”看作东方艺术的归宿和指向。他采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东方艺术进行审美形式学的分析和审美心理学的分析,由形式逐渐走向内涵。这一章就是循着这一思路,由外到内、从形式到内容,条分缕析地研究了门罗东方美学思想的特点,即东方美学的主观性内涵、象征主义的表现方式、东方艺术中的对话关系、东方艺术中的神秘性以及东方艺术的精神价值五大命题。第叁章托马斯·门罗东方美学思想的贡献和局限。门罗东方美学思想的贡献在于他以新自然主义美学为基础,不追求“美”的终极定义,因而对东方美学这种异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美学,能够始终保持浓厚的研究兴趣,兼容并蓄,广种多收;他的美学本身就是对传统哲学美学的质疑,只相信经过验证的东西,所以,在门罗研究东方美学的过程当中,容易放下歧视的包袱,公正对待东方美学。他不仅对东西方艺术进行比较研究,还对印度、中国和日本等东方艺术进行内部比较研究,在整体把握东方艺术和审美特色的同时,又能深刻地辨析中国、印度与日本艺术之间的差异,并把这种差异放在一种互相联系、宏观发展的进程中加以比较分析和考察。但是门罗的东方美学也存在诸如没有统率的核心、研究深度不够、研究过程中的唯心主义倾向等无法回避的弱点和局限。

宁海林[2]2004年在《托马斯·门罗的美学研究方法述评》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美国着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Thomas Munro)积极倡导美学应走科学美学之路,科学美学在西方美学界也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当代西方美学两大类型之一。他对美学的最大贡献是对科学美学的大力倡导,以及他提出的一种美学研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本文阐述了美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剖析了托马斯·门罗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对其审美形态学、审美心理学和审美价值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具体评述。发现托马斯·门罗的美学研究方法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实证、多元的美学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中国美学缺乏明晰、科学、实证的弱点。中国美学只有进行更为微观、实证、客观的研究,重新深入到人类审美活动各要素、环节,做一个个更为具体、实在的专题研究,才能重新夯实美学基础,中国美学才能得到切实的发展。 提倡加强中国美学的科学走向,并不意味着要否定中国哲学美学的既有理论成果,而是想以更加客观、科学、具体的实证研究方法深化它的既有理论成果,推动中国美学的真正繁荣。

宁海林[3]2003年在《门罗的形式分析方法论述评》文中指出托马斯·门罗十分重视美学方法论的研究 ,他从研究艺术作品的角度切入美学 ,尤其对艺术作品的形式给予特殊的关注 ,总结出一套关于艺术形式分析的方法 ,并将其提升为美学的形式分析方法论。其方法论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对研究艺术的形式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周舒[4]2006年在《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文中认为博 士 学 位 论 文DOCTORAL DISSERTATION所属院系: 哲学院

吴佩烔[5]2017年在《美国汉学视野中的宋代文人趣味》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汉学中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研究,由对中国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研究综合而成,其中的中国艺术研究也是美国汉学研究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然而对美国汉学中的审美领域(特别是其中的艺术研究),国内学界目前关注不足,故笔者试图以美国汉学家对宋代文人趣味这一审美文化内容和美学现象的研究作为突破口,考察其研究内容、方法和其中包含的中西美学与文化对话,并挖掘这一领域对汉学自身和我们对汉学的观照所具有的启示性意义。本文由绪论、包含五章内容的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绪论介绍了目前国内学界对美国汉学的研究的总体状况,美国汉学中的美学研究、艺术研究和审美文化研究的主要情况,以及国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的缺失,并介绍了关注这一领域的意义、笔者所选取的“美国汉学视野下的宋代文人趣味”这一切入角度和相应的研究方法。主体部分主要以如下方式展开:第一章,从伽达默尔对趣味及欧洲人文传统中相关方面的分析开始,阐述趣味的定义,聚焦于趣味的非概念性、实际性和情境性特征,以及运用趣味概念进入不同文化的审美领域的可能性。其后阐述美国美学在趣味问题上提供了何种思想资源,在此基础上美国汉学家如何涉及、把握和运用趣味这一美学概念。第二章,对本论文所牵涉的趣味问题(同时也是文化问题)的主体——宋代文人的身份、特点、内涵进行剖析,这一剖析主要分为叁部分:(1)由于文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对其文化思维方式的辨析,首先应始于对美国汉学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美学的秩序”的分析;(2)从中国传统和美国汉学家的译名与解释分析“文人”这一身份的特定内涵;(3)“美学的秩序”在宋代文人身上的表现。第叁章,结合美国汉学家对宋代诗文写作中几个具有宋代特色的实际问题——对“时文”和西昆体诗歌的反应、“平淡”风格、“理趣”、宋词地位变化与江西诗派构建中的文化生产的研究,阐述美国汉学家如何把握这些问题中所包含的宋代文人审美取向和对写作的价值判断,并揭示其研究中注重从个体表达、日常经验、自我养成和社会学美学视角方面进行阐释的特色。第四章,基于宋代士人画、文人画的发展背景,考察美国汉学如何以“诗画结合”这一审美趣味理念为核心、研究宋代文人画学画论和绘画实践中体现的文人趣味。本章揭示了美国汉学家眼中文人所持的“诗画结合”趣味的内涵:文化决定论,绘画中的文人身份和场域,追求从诗到画的审美经验连续性和相应的图像运动与观看策略。对于南宋时期“文人趣味”成为一种图像文化符号这一现象的理解,则体现了美国汉学家的其他视觉研究思路。第五章,以作为书法美学核心的“法度”概念为线索,考察美国汉学家对宋代文人书法美学及其中趣味的研究。本章表明,美国汉学家将对法度的审美追求的内容理解为由规范的建立和实现达成某种谐和境界或最高真理,是基于秩序感的文化观念;书法中从“唐法”到“宋意”的转变,他们认为其反映的也是对秩序的不同思考。结语对美国汉学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和其中的宋代文人趣味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其特点、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和对其进行关注的价值。

彭水香[6]2012年在《《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与美国分析美学》文中研究表明分析哲学诞生于欧洲,却在美国这片原本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以分析哲学的方法进行美学研究的流派,即分析美学,成为美国的主流学派;二战后,美学研究的地域中心实现了从欧洲大陆到美洲、从德国到美国的大转移,从此美国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地域中心;美国美学协会及其主办刊物《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为简便起见,下文以简称《杂志》代替《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全名)的相继诞生,对美国美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分析美学在美国不仅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美学形态,而且产生了世界性影响。追根溯源,美国分析美学的形成、发展、演变都离不开以下叁个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从思想资源来说,美国分析美学除了受到分析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受到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其次,从方法论层面看,分析哲学的方法论属于分析美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分析美学的主要支柱,为分析美学对传统美学的批判、自身的理论建构以及后来的发展确立了理论根据。第叁,美国美学协会成为美国美学学科体制化的代表,该学会主办刊物《杂志》成为美国美学的权威刊物,《杂志》不仅见证了分析美学发展为美国主流美学的历程,同时引领着美国美学学科的发展。美国美学协会与《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是美国美学体制化的核心要素,以这个核心要素为支撑,以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的思想资源依托,以及美国分析美学基于客观艺术实践,以清除传统的形而上学为契机,以艺术实践的剧烈变革为中心,美国美学研究掀起了一场理论革命,反本质主义与本质主义、艺术可否定义的讨论成为美国当代分析美学的核心命题。在艺术的急剧变革中,解决艺术哲学中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成为美国分析美学的紧迫任务,作为美国美学体制化代表的《杂志》与美国美学协会,在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学科发展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丰富的第一手英文文献为依托,以《杂志》为窗口,以艺术定义为线索,探索美国分析美学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自20世纪20年代的达达主义运动以来,先锋派艺术的打破了传统上艺术仅靠“好眼力”就能解决的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问题。艺术世界的变化改造了艺术认知的方式,艺术世界的复杂性使传统美学理论变得无所适从。以先锋派艺术为代表的当代艺术提出了深刻的哲学问题。“艺术必须具有审美特质吗?”“艺术是什么?”“艺术如何辨别?”“艺术理论在辨别艺术中起到什么作用?”“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和艺术批评的意义何在?”追问并解答这些问题变得必要而紧迫。其中,“艺术是什么?”既是哲学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艺术理论回应当代艺术实践时必须解答的根本问题。美国分析美学发起了针对传统本质论的一场革命,这标志着一种新思潮的崛起,也是一种逻辑与知识形态的演变。昔日的普遍主义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反本质主义思潮从此登上了美学发展的历史舞台。但是,在反本质主义的消解与解构中,美学陷入了无方向感、无确定性的深渊之中。于是,艺术定义走出一轮困境后,又陷入新一轮的困境之中。维兹(Morris Weitz)、肯尼克(William E. Kennick)、齐夫(Paul Ziff)等反本质主义者主要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生活形式”以及“艺术开放性”等为由,反对任何本质、反对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以取消主义的态度对待美学,以古德曼为代表的反本质主义多元论者主张世界构造的认知论,陷入了一种相对主义和毫无确定性的泥潭。艺术实践内部的重大变化和人们对艺术的各种需要,亟待艺术理论对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做出明确的解释,重新对艺术的界定做出尝试,为人们找到一个支点,走出理论困境。这意味着在新的历史阶段,美学与艺术哲学迫切地需要从新的层面回应“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区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否需要一个本质性定义”等一系列核心话题,艺术理论的本质主义走向又一次成为理论的焦点。美国分析美学历经清除传统的形而上学的过程,亦即反本质主义过程之后,本质主义于20世纪后期开始复活。分析美学的批判不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本质论的批判,而是随着艺术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改变自身的研究对象。比尔兹利始终坚守着审美本质主义艺术理论,竭力排斥美学的心理学化、社会学化,乃至道德化、政治化、或宗教化,坚决捍卫着艺术或审美的自主性以及艺术的价值,捍卫艺术的审美价值,捍卫审美作为艺术批评的准则的基本定位。在有关艺术批评原则的争论中,他始终站在坚持审美原则的立场上。丹托对分析的艺术哲学的贡献,在于他敏锐地洞察到了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本质差异,从艺术史的视角探索艺术的非显性特征,展开自己的艺术本质论,融历史主义与本质主义于一体。新一轮的艺术定义论有着不同于传统美学艺术定义的内容。除了丹托的历史主义艺术理论、迪基的艺术制度论,还有美学家从社会和文化实践的视角定义艺术,主要体现为新本质主义定义。新本质主义艺术定义主要是程序主义的路向,典型地体现为历史主义、制度主义的本质主义。超越传统的主观思辨的普遍本质主义,尊重真理的历史、社会、文化等实践性,重新审视“存在与本质”的关系,乃是探索本质主义嬗变引发的艺术哲学思潮及其与当代审美知识形态的关系的主旨所在。后期分析哲学突出地表现为从新本质主义出发,引导艺术哲学从艺术制度、文化实践、历史叙事等多维度、多层面探索美学的主流思潮,突破了传统上以艺术的“显性”特质和自主自律性为宗旨构建宏大理论体系的本体论路向,成为关切特定历史阶段艺术的开创性艺术理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新的艺术理论也难逃更多的批判和指责,存在着显着的局限性,艺术评价与艺术辨别的矛盾成为艺术理论难以协调的症结。比尔兹利过分强调艺术作品提供审美经验的功能,却忽视或排斥其他方面的功能和价值。一方面,它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当代艺术问题,使得理论超脱于现行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另一方面,传统的艺术定义也难以用来辨别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实践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对于以丹托、迪基为代表的新本质主义,其局限性主要是:它是否是一个本质主义定义本身就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美学家与艺术批评家对此众说纷纭;艺术界并没有充分体制化,艺术理论不具有赋予某物以艺术品地位的作用和权威;艺术制度论从描述意义上定义,忽视艺术定义的评价意义,过分突出了艺术界作为立法团体所发挥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分析美学从对形而上学的连根拔起的革命到急流勇进的自我批判,不断修正和丰富自己的理论。事实上,它并没有像许多学者所宣判的那样走向了衰竭或死亡,终结的只是一种特定的理论形态,更重要的是它走向了另一种理论形态。每一次美学形态的转换,都建立在对已有理论形态的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之上。分析美学一次次超越既有的美学,又一次次超越自己,其中的困惑、质疑与论争,无不显出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自我批判态度。一方面,分析美学已经取得了主导地位,对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分析美学的思想已经成功浸润其他的思想流派,尽管它逐渐失去了以往的批判锋芒,但却体现出了更多的包容性和更强大的解释力。以哲学的分析方法对美与艺术进行研究、以生活形式可能性范围为研究取向的分析美学,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对艺术的理解,美学研究也将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与发展前景。分析美学从艺术制度、文化实践、认知科学、历史叙事、日常生活等多方面探索艺术潮流,发展了与当代艺术变革相适应的艺术理论。艺术与生活形式成为分析美学取之不竭的活水源头。突破本质主义的窠臼,寻求艺术与生活的相互推动和互动发展,成为分析美学艺术定义的趋势。其中,艺术理论的实用主义化、艺术定义的场域化等成为多元化时代艺术定义的凝聚点。

黄丹麾[7]2004年在《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文中指出西方进入后现代以来,解构主义建筑成为主流,伴随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出场,生态建筑逐渐兴起,但它仍是一个边缘与实验。本文从生态思维论、生态美学论、建筑生态美论、生态技术论四个方面,对生态建筑的成因、本质、形态等予以分别界定,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态建筑是以生态学为切入点,以生态思维为理论导向,以生态美学为依托,以生态技术为保障,以生态法规为制约,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南,研究建筑与自然、人、环境、生态、美学、艺术等诸种和谐关系的一种具有综合性、共生性的后现代建筑范式。

查萍[8]2018年在《卡冈艺术形态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卡冈是20世纪和本世纪初苏联乃至世界杰出的哲学家、美学家之一。他生平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学术着作颇丰,涉及的学术领域甚广,可谓是“着作等身”。但是在他诸多着作中,被译成中文的作品屈指可数,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其《艺术形态学》。该书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巨大反响,不论是在苏联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影响都不容忽视。但是国内对卡冈及其艺术形态学思想的关注度还不够,在美学及艺术形态学领域其思想受到了遮蔽,还需要引起学界的重视。卡冈的艺术形态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艺术形态学》一书,但在中译本其他美学相关着作中也有体现。结合目前所有的卡冈中译本着作来研究卡冈艺术形态学思想有助于全面把握卡冈艺术形态学体系,有助于深入理解掌握艺术分类系统,从而了解各门类艺术结构本身,对艺术审美特征的欣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学界的通行看法认为艺术形态学是艺术学的一部分,但是卡冈认为艺术形态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从卡冈的美学思想入手深入分析艺术形态学思想可以将其美学思想与各门类艺术理论相贯通。卡冈美学与卡冈艺术形态学思想不仅是总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且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卡冈从叁个部分对艺术形态学进行了阐述:第一,对艺术形态学学科发展史及方法论进行了总结分析,从而发展出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形态系统;第二,从艺术家族的历史进程出发进行艺术文化史的探讨,从时间维度来讨论艺术家族中的各艺术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发展变化;第叁,从艺术形态系统的逻辑建构入手,细致呈现了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系统,揭示了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卡冈的艺术分类体系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集大成系统,其运用了系统论及系谱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具有方法立场的科学性。在他独特的艺术形态体系中还严格规范使用艺术分类各级概念,具有术语范畴的规范性。他的艺术形态系统的理论建构并不是纯理论思辨,还可以用于对各门类艺术审美特征的分析,具有理论建构的实践性。卡冈是在美学研究中运用“形态学”的第一人,其集大成的艺术形态学思想对艺术形态学思想史具有奠基作用。规范的术语系统于美学科学具有借鉴意义,科学且缜密的艺术体系有利于当代美学研究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以艺术形态学思想为视点,对卡冈的思想进行解读,以还原与阐释其学术特性与贡献。

王春[9]2014年在《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译家李文俊(1930-),译述成果丰富,所译介的代表作家阵容壮观,如卡夫卡、福克纳、海明威、塞林格、麦卡勒斯、艾略特、艾丽斯·门罗等,尤其对威廉·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引导了几代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就其译作的数量、质量和影响而言,理应被当作一个重量级翻译家进行专门研究,但截至目前,却罕有专门的深度评述。本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缺憾,对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家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下的福克纳影响研究,以及翻译家的当代翻译文学史地位研究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成果也将为学界的进一步穷其精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翻译家李文俊成长于文化碰撞衍生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思想、方法论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有机会从中国现代“文艺复兴”的成果中汲取丰富的滋养,并受教于那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先行者们,多元的文化影响与沉淀,契合了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艺术最大限度的用另一种语言等值再现的文学翻译工作。作为译者,李文俊功力深厚,中英文俱佳,在各种文体的翻译中均有所优异表现,尤长于翻译美国作家的作品,其所译福克纳的作品,均为上乘之作,被奉为经典,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当代中国文学不仅仅“创造新词和新的表达模式”,更在创作思想、艺术审美等诸多方面为当代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2011年因其卓越的翻译成就,李文俊获中国译协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本文以比较文学和翻译社会学理论为研究视角,考察、描述和挖掘当代中国文学不断变换的语境下,翻译家李文俊在新中国成立后各不同时期的文学译介活动和翻译思想,尝试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做理论层面上的升华。换言之,一方面,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给翻译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角度探讨译者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捕捉其生存心态影响下的翻译观和翻译策略,有助于全面考察其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的“互文”视角,将外来文学影响、当代文化语境以及民族文学传统等因素纳入研究视野,以期在影响研究中对翻译家的社会价值进行重新审视。本研究意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跨学科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李译福克纳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和生产,并在文学传播、文学评论、比较文学、审美文化等方面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对李译福克纳的研究,是认识当代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脉络的重要途径之一。2)文学意义:福克纳等作家及作品的译介是美国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映射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诸多发展特征,李文俊的翻译为国内学界美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对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等进行探讨,是洞察、把握美国文学的价值观、创作理念、艺术手段最新变化的有效途径。3)实践意义:注重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通过对译者的深度访谈、译者“副文本”的分析,以及译者影响力的文献计量研究,考察李文俊文学翻译行为和思想策略;此外,当下学界对尚且健在、翻译工作活跃、译着较多的翻译家鲜见关注,翻译家的研究不应沦为一种形式上的“考古学”,应突破那种“盖棺”方可“定论”的惯性思维。本文采取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的方法:横向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背景,共时描写当代翻译家的集体特征,揭示其受时代语境操控和影响下的文学翻译活动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纵向以时间为坐标(1958-2012),以李文俊不同时期的福克纳翻译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将李译福克纳的经典建构和演变轨迹置于一个“互文性”参照之中,以形成一个由多视角、多层面构成的系统研究成果。具体而言,在比较文学层面上,本文以描写研究为基础,在尽可能收集所有相关资料后,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和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成熟的实证研究方式,辅以译本个案研究、翻译家影响力研究等实证方法。在翻译社会学层面上,切入社会学主要概念的视角,廓清研究范围;深化惯习、场域等社会学概念及其本质属性的认识,厘清其与翻译家研究的相互关系;从李文俊翻译活动的梳理上升至其翻译思想的理论高度,共时比较当代翻译家的集体特点,揭示他们受时代社会语境操控和影响下的文学翻译与当代中国文学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本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当下意义做逻辑递归,尝试对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家研究提出参考性意见,从研究方向和内容方法上做实践基础上的前瞻。

胡俊[10]2010年在《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文中研究指明蔡仪的美学思想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乃至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意义,蔡仪一生忠诚地信奉马克思主义思想,所作学术工作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事业紧密相联,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长河中,蔡仪美学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个案。本文试图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蔡仪美学思想,正确对待和公正历史评价这些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事业而奉献终生的老一辈美学家,并从中总结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中国经验,在这些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资源中找寻真正有价值、有活力的因子,从而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未来发展有所启发和贡献。据此,论文分为叁个部分,即上中下叁编,内容共有九章。上编是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之叙述,有叁章的内容。主要是客观叙述和概括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背景和内容,包括蔡仪的人生历程,学术发展道路,学术思想的鲜明特色,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理论依据及其主要内容体系。第一章是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概观,分为四节。先介绍蔡仪的生平及学术生涯;接着叙述蔡仪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成就;然后概括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鲜明特色;最后是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依据。第二章是蔡仪美学的方法论研究,分为叁节。第一节是蔡仪对叁大旧美学方法的批判。第二节是关于蔡仪新美学研究的新方法。第叁节是论述蔡仪美学新方法的哲学基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或唯物辨证认识论。第叁章是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分为现实美论、美感论和艺术论叁个部分。现实美论部分是蔡仪关于美的存在和本质的,包括蔡仪批判旧美学的“主观的美”和关“美本质”的看法。美感论就是关于“美的认识”,在批判旧美感说的基础上,有美的认识论、形象思维论、美的观念论、美感性质论和美感形态论。艺术论是关于“美的创造”内容的,包括艺术论的理论前提、艺术的根本性质、艺术的认识规律和艺术的典型形象理论。中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下蔡仪美学思想之评判,内容共有叁章。本编把蔡仪美学思想放回历史场,从20世纪叁次美学论争来进行定位和批判,主要是弄清楚蔡仪美学思想在这叁次美学论争中具体呈现什么样的形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成和确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公正、客观地评价蔡仪美学思想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乃至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位置。第四章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美学论争——双峰对峙中蔡仪美学的构建路径,共有叁节。第一节是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潮及美学论争的概述。第二节是双峰对峙的两大美学构建路径,主要是研究朱光潜和蔡仪所代表的不同美学研究的理论渊源和研究方法,以及两者不同的美本质观点和分析路向。第叁节是第一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的贡献,其《新美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着作,意味着中国形态、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启航,其在20世纪40年代的两本专着中彻底地批评了西方美学思想体系,开拓了哲学美学的新方向。第五章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美学论争——四大美学形态中唯物认识论的影响,共有叁节。第一节是第二次美学论争的概述,包括背景、过程和成就。第二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四大形态的论争焦点,主要有关于美本质、美感问题和自然美等的论争。第叁节是第二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的价值,蔡仪美学思想给建国后中国美学思想体系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和批评的初本,第二次美学论争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美学研究中哲学基础的地位,此外由于蔡仪美学思想的影响,第二次美学论争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则在新中国美学得到坚持和宣传。第六章是20世纪中国的第叁次美学论争——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体系确定,共有叁节。第一节是第叁次美学论争的概述。第二节是第二次美学论争围绕《手稿》展开的主要方面,有关于《手稿》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美学论争、“人化的自然”的美学论争、美的规律的论争、异化劳动和美的创造之论争、美和美感关系、自然美等的论争。第叁节是第叁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的意义,蔡仪在这次美学论争中批判了实践美学,同时坚持、丰富和完备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认识论美学体系。下编是论述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之当代续承,从而认真挖掘蔡仪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和学术生命力。有两章的内容。本编一方面把蔡仪思想放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当代美学发展中来观照,来重新认识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当代的学术价值和拓展空间,以及围绕蔡仪美学思想展开中西当代美学对话和沟通的可能;另一方面,还要把蔡仪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案,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经验和问题,给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以借鉴和启示,这也是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在当下的重要意义和生命力所在。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试图寻找出蔡仪美学思想中,对于中国美学的当代发展仍然有价值、有生命力的地方。这一章的内容既包括蔡仪美学带来美学学科知识增长的学术贡献部分,这一部分是从蔡仪美学的内部思想和特征进行挖掘的,论述了蔡仪美学还有哪些内在价值在当代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包括对于审美研究对象的重视、对于审美认知过程的科学探索、对于审美教育作用的续承等。此外本章还论述了蔡仪美学在当代的拓展空间和学术生命力的续接所在。蔡仪美学在新世纪是可以焕发新生命的,蔡仪美学的拓展应该直接对接当代美学的未来发展。一方面蔡仪认识论美学可以通往科学主义的认知美学;另一方面蔡仪的自然美论是可以和西方的当代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等自然美学进行对话。蔡仪美学的内在价值和拓展空间,这两者都对当代美学发展本身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第八章是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角度来研究蔡仪美学。因为蔡仪美学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所以本章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蔡仪美学结合起来研究,把蔡仪的美学思想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建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九章是结束语,是蔡仪美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未来展望,一方面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道路、发展现状和未来愿景;另一方面是蔡仪美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推动和未来发展路向。上中下叁编之间关系和研究思路是这样的:上编是从蔡仪个人本位出发,围绕蔡仪自身,介绍他的生平、学术建树和美学思想体系;中编是从历史角度出发,把蔡仪与他同时代人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完整、真实还原他们的美学论争,从而理解蔡仪美学的独特贡献和价值;下编是从当代视野出发,把握在当下和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中,蔡仪美学可以提供的经验总结、学术因子和拓展空间,从而把蔡仪美学的生命力融入到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中去。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门罗东方美学思想研究[D]. 孙旭芝.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2]. 托马斯·门罗的美学研究方法述评[D]. 宁海林. 河北大学. 2004

[3]. 门罗的形式分析方法论述评[J]. 宁海林.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3

[4]. 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 周舒.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5]. 美国汉学视野中的宋代文人趣味[D]. 吴佩烔.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6]. 《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与美国分析美学[D]. 彭水香. 西南大学. 2012

[7]. 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D]. 黄丹麾. 中央美术学院. 2004

[8]. 卡冈艺术形态学思想研究[D]. 查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8

[9]. 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D]. 王春.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10]. 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 胡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托马斯·门罗的美学研究方法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