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径流侵蚀论文_鲁克新,李占斌,鞠花,程圣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暴雨径流侵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径流,暴雨,泥沙,水沟,地表,颗粒,黄河。

暴雨径流侵蚀论文文献综述

鲁克新,李占斌,鞠花,程圣东[1](2009)在《不同空间尺度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降雨侵蚀力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出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对比分析降雨侵蚀力和径流侵蚀功率在表征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上的优劣。【方法】基于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2个重要的水文特征参数,提出了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利用岔巴沟流域团山沟径流场和纸坊沟流域2个不同空间尺度实测降雨径流泥沙资料,对径流侵蚀功率和降雨侵蚀力表征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结果】径流侵蚀功率可以更好地表征坡面和流域尺度的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更能体现天然降雨和下垫面特性对次暴雨侵蚀产沙的综合影响。【结论】与通用的降雨侵蚀力相比,径流侵蚀功率更适宜用作坡面、流域尺度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的侵蚀动力因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10期)

张会敏[2](2005)在《黄河下游堤防暴雨径流侵蚀机理及排水沟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下游堤防暴雨径流侵蚀是工程管理中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尽管以前针对这个问题也捉出了对策措施,但真正较为系统开展该项研究,力求从成因机理上探求堤防水沟、跌窝发生发展规律,未见报道。本文根据黄河堤防暴雨径流侵蚀室内、室外试验资料,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关于堤防暴雨径流侵蚀,尤其是水沟、跌窝方面的初步认识。基于这些认识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措施,以便能减轻暴雨径流对堤防的侵蚀危害,提高堤防的质量,促进堤防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其主要研究成果为: (1)降雨对戗坡的侵蚀。在相同雨强、相同历时、相同土壤条件下,侵蚀量与雨强成非线性(对数)正比关系。即雨强越大,侵蚀量愈大;降雨历时越长,侵蚀量越大;土壤湿度越大,侵蚀显着增加。 (2)径流对戗坡的侵蚀。在相同雨强条件下,黄河堤防的侵蚀量与雨强、雨时,戗坡以上汇聚水量或集水面积有关。总体而言有上游来水与无上游来水相比,前者产生的侵蚀量明显大于后者。 (3)堤防水沟、跌窝均为暴雨径流的产物,但二者的形成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产生成因上,前者主要是超渗地面径流集中下泄对戗台侵蚀而形成,后者则是超渗地面径流或饱和地面流入渗土壤形成壤中流,而引起的土壤内部的侵蚀过程。(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5-09-01)

黄满湘,章申,晏维金[3](2003)在《农田暴雨径流侵蚀泥沙对氮磷的富集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田暴雨径流条件下 ,地表径流携带的侵蚀泥沙比原土壤有较高的养分含量 ,表现出对氮磷等养分的富集作用 ,富集系数 (EnrichmentRatio,ER)随侵蚀泥沙流失的增加而减少[1 ] 。大多文献把侵蚀泥沙对养分的富集归因于径流对土壤表面富含养分的(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黄满湘,周成虎,章申,汪权方[4](2002)在《农田暴雨径流侵蚀泥沙流失及其对氮磷的富集》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室内模拟降雨径流试验(降雨强度72mm/h),研究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对氮磷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侵蚀泥沙的团聚体组成和原来土壤有很大差异,<0.25mm团聚体占侵蚀泥沙重量的81%,而在原土壤中只有16%;>0.25mm的团聚体只有19%,远远低于原土壤中的84%。颗粒态氮磷分别占径流流失氮磷的94%和91%以上,而78%的颗粒态氮和69%的颗粒态磷是通过小于0.25mm团聚体流失的;44%的颗粒态氮和32%的颗粒态磷是通过<0.045mm团聚体流失的。侵蚀泥沙氮磷富集系数随时间而下降,并与侵蚀泥沙累积流失量之间呈显着的对数线性相关。侵蚀泥沙中<0.25mm团聚体,尤其是氮磷含量较高的<0.045mm团聚体的富集是侵蚀泥沙对氮磷富集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周念斌[5](2001)在《黄河大堤暴雨径流侵蚀试验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水患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由于黄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成为着名的悬河,给黄河下游两岸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黄河治理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在各级政府和治黄专业部门的不懈努力下,黄河得以在五十多年安澜。黄河大堤是保证黄河长期安澜的根本。由于黄河大堤逐年加高,大堤形成了高且陡的土坡,每逢暴雨后,在黄河大堤堤坡和戗坡区常有条条水沟以及戗台区的、水穴(浪窝)。根据我们对新乡地区内沿黄大堤的调查,每年暴雨径流侵蚀大堤的土方量约达7×104m3以上。为了防治黄河大堤由于暴雨径流冲刷造成的不安全隐患,本文针对黄河大堤上的暴雨径流侵蚀进行了实地设站观测及室内模拟降雨侵蚀试验,通过揭示大堤暴雨冲刷过程机理,查清水沟、水穴(浪窝)等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通过实地观测及室内试验资料分析,得到如下研究成果: 1、室内模拟降雨径流对戗坡的侵蚀试验研究结果 在定雨强为1.0、2.0、3.0mm/min,降雨历时30、70分钟,干土含水量为9.5%~10.0%,湿土含水量为19.0%~20.0%的条件下,侵蚀量与雨强成非线性正比关系;雨强大,侵蚀量大;降雨历时长,侵蚀量也大;堤坡含水量大时,侵蚀量小,堤坡含水量小时侵蚀量大。坡度、坡长一定时,径流对戗坡的侵蚀主要与径流量、流速、雨强、降雨历时,戗坡以上汇聚水量或集水面积有关。 2、室内模拟降雨+放水冲刷试验结果 雨强小(如i≤1.0mm/min)时,上游注入水量对戗坡侵蚀作用比降雨在戗坡上所产生径流的侵蚀大;雨强大时(i≥2.0mm/min),上游水量下泄与当地降雨径流一起增强对戗坡面的侵蚀作用,雨强越大,侵蚀作用也越大。 3、水沟、水穴(浪窝)的成因 水沟、水穴(浪窝)都是降雨径流侵蚀的产物。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降雨侵蚀试验研究表明,两者在成因和发展过程上存在着差异。在成因上,前者主要是降雨形成超渗地面径流的集中对戗坡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后者主要与坡面径流、壤中流,以及土堤的薄弱点(如裂缝、鼠洞、狐1 一 灌洞等)有关。在发展过程上,前者受降雨径流侵蚀作用时间集中;后者是在长 期多次降雨形成地面径流和壤中流侵蚀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在同一次 降雨过程中,水沟的侵蚀量大于水穴(浪窝)的侵蚀量。但水沟发生在地面上, 降雨过后,可迅速填平。而水穴(浪窝)与地下有连通,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 现。水穴(浪窝)一旦发现即已发展到相当程度,危害极大,是黄河大堤安全的 巨大隐患。 4、水沟、水穴(浪窝)防治对策 针对水沟、水穴(浪窝)形成特点,在防 治黄河大堤降雨径流侵蚀的处理中,首先,要减少或减缓堤顶、战台区的降雨径 流汇聚下泄到战坡。其次,在堤顶、堤坡、战台、俄坡区应设置纵横排水及垂直 排水措施。目的是尽可能使大堤各个部分(堤顶、堤坡、俄台、战坡)降雨所产 生的径流就地入渗,互不连通。在堤坡、战坡及战台区还应种植适宜的林草,以 提高土壤的抗冲能力,并增加降雨入渗。在战台区下部设置垂直排水及横向排水 至河中。 5、水沟、水穴(浪窝)防治设计建议 在排水沟网设计时,降雨径流系数的 选取可参考表412,含沙浓度的选择可参考表4-13。为安全起见,可选择降雨7中有上游径流注入的情况,其径流系数约在0.53op.62,含沙浓度约在0.6D.7V旷, 平均值约为0石st/m。(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1-12-01)

暴雨径流侵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河下游堤防暴雨径流侵蚀是工程管理中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尽管以前针对这个问题也捉出了对策措施,但真正较为系统开展该项研究,力求从成因机理上探求堤防水沟、跌窝发生发展规律,未见报道。本文根据黄河堤防暴雨径流侵蚀室内、室外试验资料,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关于堤防暴雨径流侵蚀,尤其是水沟、跌窝方面的初步认识。基于这些认识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措施,以便能减轻暴雨径流对堤防的侵蚀危害,提高堤防的质量,促进堤防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其主要研究成果为: (1)降雨对戗坡的侵蚀。在相同雨强、相同历时、相同土壤条件下,侵蚀量与雨强成非线性(对数)正比关系。即雨强越大,侵蚀量愈大;降雨历时越长,侵蚀量越大;土壤湿度越大,侵蚀显着增加。 (2)径流对戗坡的侵蚀。在相同雨强条件下,黄河堤防的侵蚀量与雨强、雨时,戗坡以上汇聚水量或集水面积有关。总体而言有上游来水与无上游来水相比,前者产生的侵蚀量明显大于后者。 (3)堤防水沟、跌窝均为暴雨径流的产物,但二者的形成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产生成因上,前者主要是超渗地面径流集中下泄对戗台侵蚀而形成,后者则是超渗地面径流或饱和地面流入渗土壤形成壤中流,而引起的土壤内部的侵蚀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暴雨径流侵蚀论文参考文献

[1].鲁克新,李占斌,鞠花,程圣东.不同空间尺度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降雨侵蚀力的对比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2].张会敏.黄河下游堤防暴雨径流侵蚀机理及排水沟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

[3].黄满湘,章申,晏维金.农田暴雨径流侵蚀泥沙对氮磷的富集机理[J].土壤学报.2003

[4].黄满湘,周成虎,章申,汪权方.农田暴雨径流侵蚀泥沙流失及其对氮磷的富集[J].水土保持学报.2002

[5].周念斌.黄河大堤暴雨径流侵蚀试验及防治[D].西安理工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团山沟不同空间尺度坡面径流场径流侵...流域尺度上次暴雨侵蚀模数与降雨侵蚀...岔巴沟流域曹坪站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岔巴沟流域1981-1990年间次暴雨输沙模...坡面尺度上次暴雨侵蚀模数与降雨侵蚀...黄渚镇沟道横剖面示意图(赵河沟)

标签:;  ;  ;  ;  ;  ;  ;  

暴雨径流侵蚀论文_鲁克新,李占斌,鞠花,程圣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