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及邻区暴雨试验(HUAMEX)期间暴雨过程及环流特征研究

海峡两岸及邻区暴雨试验(HUAMEX)期间暴雨过程及环流特征研究

一、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HUAMEX)期间暴雨过程及环流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文[1](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罗亚丽,孙继松,李英,夏茹娣,杜宇,杨帅,张元春,陈静,代刊,沈学顺,陈昊明,周菲凡,刘屹岷,傅慎明,吴梦雯,肖天贵,陈杨瑞雪,黎慧琦,李明鑫[2](2020)在《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暴雨科学与预报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其中,暴雨机理研究成果从重要天气系统、中国主要区域的暴雨、台风暴雨等3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而暴雨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则从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和暴雨预报客观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

谌芸,陈涛,汪玲瑶,李晟祺,徐珺[3](2019)在《中国暖区暴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暖区暴雨是中国大气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其天气尺度斜压性强迫弱、环境大气热动力不稳定性强,以及特殊的地形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外强迫作用,暴雨对流系统触发机制复杂,暴雨突发性、局地性特征明显。目前全球业务数值预报模式、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暖区暴雨的预报能力十分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华南暖区暴雨的天气学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多地区暖区对流系统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暖区极端暴雨与稳定的线状对流系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通过若干大型科学试验,对造成华南暖区暴雨的对流系统特征、边界层物理特征、降雨云物理过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其中关于边界层急流、华南沿海地面冷池边界等中尺度特征分析进一步深化了暖区暴雨对流触发机制研究。本文回顾了近40年暖区暴雨部分研究成果,针对多地区暖区暴雨的天气学特征、暖区暴雨与低空急流的关系、暖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卢文旭,韦婷婷,张瑛,徐星生[4](2017)在《耦合不同陆面过程对江西南部一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的模拟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利用WRF V模式耦合4个陆面过程对2015年5月18—19日江西南部暖区特大暴雨进行了模拟,以检验陆面过程对暴雨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地表通量敏感性试验,以检验地面扰动通量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方案模拟的降水范围、雨带走向以及降水中心位置与实况都比较相似,但是降水强度大小与陆面过程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WRF模式耦合NOAH方案模拟的降水中心、降水强度和累积降水量均能够较好地反映这次暴雨过程的发展。感热和潜热通量在暖区暴雨中是维持降水持续的主要能量输送,对暴雨中心强度和位置变化的影响,潜热通量比感热通量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来自地面水汽蒸发所释放的潜热以及水汽抬升和辐合释放的潜能为维持暴雨强度提供了重要的能量支撑。

陈兴超[5](2016)在《华南暖季对流的雷达气候学特征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南是我国暖季强降水频发区,其引起的城市内涝和山体滑坡等气象地质灾害常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损失。强降水的形成与对流紧密相关,因此充分认识华南暖季对流特征和形成机制,对于提高强降水预报有着重要意义。多普勒天气雷达是观测对流三维精细结构重要的工具。本研究率先利用我国业务多普勒雷达长期精细观测资料,从雷达气候学角度揭示了华南地区暖季对流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日变化、传播和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提出了该地区暖季对流系统触发、传播以及日变化机制。首先,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利用2007。2009年暖季(5月至9月)的广州业务多普勒雷达资料,统计了该区域暖季对流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变化特征,揭示华南沿岸区域和内陆地形迎风坡上存在两个对流性降水中心。对流系统在6月份发生频次最高、9月份发生频次最低。在华南季风活跃期(5—6月),对流日变化特征呈现双峰结构,主峰值出现在午后,次峰值出现在凌晨。入夏后(7—9月份),凌晨对流发生的频次明显减少,对流多数发生在午后,因此对流日变化特征呈现为单峰结构。结合三年的日本气象厅(JMA)20km×25 km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径向风资料,揭示了华南沿岸强降水中心的形成与低空急流的出现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沿海岸对流性降水多发生于有偏南低空急流存在的天气形势下,海陆摩擦差异造成的速度辐合是海岸对流触发的主要物理机制。当存在偏南低空急流时,由于海面和内陆表面的摩擦差异,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会在海岸线上辐合抬升并产生对流性降水。否则,来自海上的暖湿空气可以越过海岸线,被内陆地形所抬升,对流多产生于内陆山区的迎风坡。在暖季对流时空特征统计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结合雷达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华南季风活跃期对流性降水双峰型日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观测分析表明:午后触发的对流系统主要是由太阳加热作用引起,而凌晨对流则与海陆风环流和局地地形密切相关。在内陆山区的迎风坡上,地形对夜间的西南边界层急流的抬升是该区域形成凌晨对流峰值的主要原因,但凌晨和午后的对流系统的传播特征都不明显。在沿海岸区域,夜间对流降水的触发与陆风和低层盛行南风间的辐合密切相关。之后,当陆风逐渐转为海风,沿海岸的对流系统会逐渐从海岸区域传播到内陆地区。在观测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ARW-WRF模式构建了理想模型。以2007-2009三年华南季风活跃期内平均的全球模式再分析资料作为理想模型的曰变化边界条件,并采用了理想化的海岸线和下垫面条件,模拟再现了华南季风活跃期时海岸区域降水的日变化和传播过程,印证了雷达观测中所发现的华南沿海地区的对流性降水目变化的物理机制。同时,揭示了热动力过程和复杂地形在降水过程中的非线性作用,明确了海陆风及其降水日变化形成的物理过程与动力机制。最后,本研究通过改进美国国家大气中心(NCAR)的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对2008年05月华南沿岸区域的一次对流性降水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VDRAS中加入了地面资料同化模块,更合理地分析出了沿岸对流触发和演变过程中大气低层热力及动力场的四维精细结构;揭示了沿海岸地形以及海风锋在对流触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内陆地形抬升所产生的对流单体与海风锋触发产生的对流单体合并后,最终形成了平行于海岸线的对流性降水雨带。

李德帅[6](2016)在《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认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是天气气候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深入理解洪涝灾害成因的基础。本论文针对以往日降水资料时间分辨率的局限性,利用1982-2012年高分辨率的逐小时降水资料,分区域研究了降水量、降水频数及强度、降水过程及其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比了强度与频数因子在降水量变化中的贡献;然后重点分析了华南地区(该地区降水增加最明显)降水异常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而对比了华南前汛期与后汛期的降水特征,尤其是日变化特征的差异,并进一步利用再分析数据及日循环降水模拟试验的结果,探究了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可能机制。最后基于对降水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探索构造了一个具有预报意义的综合物理指数。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我国逐小时降水资料较完整的站点主要位于东部地区,通过对东部地区汛期(5-9月)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地区呈现出强降水增多、弱降水减少的趋势,但降水量在各强度等级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降水量增加最显着的区域是华南地区(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对比影响降水量变化的强度及频数因子发现,降水频数的变化对降水量变化起主导作用,其贡献率超过了95%,在频数变化中,又以强降水频数变化的贡献最大,这将增大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2)为了探讨华南地区降水增加的可能原因,统计对比了20个常用物理因子与逐小时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发现逐小时降水与850 hPa涡度的相关性最强,而在影响涡度变化的各因子中,辐合辐散项的贡献最大。然后通过对气候背景场的分析,探明了华南地区降水增加的一种可能原因:即近年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脊点偏西,使得华南地区高层辐散加强,低层辐合及水汽输送也加强,导致对流层低层涡度增加,有利于触发更多、更强的对流,从而导致华南地区降水增加。(3)华南地区降水的集中期可分为前汛期与后汛期,研究结果表明,前、后汛期的逐小时降水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降水的日变化及持续时间:前汛期降水量的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凌晨与午后,其中凌晨峰值的区域主要位于华南西部,这也是华南前汛期降水的一个独特之处,降水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且降水的峰值时刻存在自西向东的位相延迟特征(主要位于112°E以西);而具有午后峰值的区域主要位于华南东部,降水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后汛期降水在华南西部与东部地区均出现午后峰值,虽然在110°E以西依然具有峰值时刻的位相延迟特征,但比前汛期明显偏弱。(4)为了研究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原因,利用再分析数据和中尺度模式WRF日循环试验模拟实验的结果进行了诊断分析,其中日循环试验选取2006-2010年4-6月0000UTC的平均值作为初始条件,以平均的0000、0600、1200及1800UTC作为循环的边界条件。结果表明,日循环试验成功地模拟了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主要特征;在华南地区的西部及东部,降水日变化的形成原因有所不同,其中华南西部降水峰值位相自西向东的延迟,与从云贵高原至广西盆地对流发展的日变化以及低空急流发展的日变化密切相关,该区域的低空急流主要是位于900-850 hPa的西南风急流,发生时间主要在夜间至清晨(1500-2300UTC);相比而言,华南东部的午后热对流发展显着,与午后降水峰值(0600-1200UTC)的出现相对应。(5)强降水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本文基于对强降水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尝试性地构造了一个新的综合物理指数THP。THP指数将热力、动力和水汽条件进行了集成,使有利于强降水出现的前期强信号得到叠加与放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同类单一物理量指数。实践检验表明,THP指数不仅在华南地区,而且在我国东部地区盛夏期间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THP指数的大值区与未来6h的降水中心基本对应,其变化可以有效表征强降水过程的发展和移动;对于降水发生时刻的预报,THP指数的位相变化超前于地面降水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性。

赵思雄,孙建华[7](2013)在《近年来灾害天气机理和预测研究的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近年来灾害天气机理和预测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概述,涉及致洪暴雨、登陆台风、寒潮暴雪、强沙尘暴、高温酷暑等,紧密结合一些重大的极端天气事件展开分析。近年灾害天气频发,影响依旧十分严重。灾害天气多涉及各种尺度的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上气候变化,环流异常,中尺度系统活跃,使灾害天气的情况更趋复杂。本文对此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与大家切磋。

伍志方,李怀宇,吴乃庚,叶爱芬,曾沁,吴秀兰[8](2011)在《广东2010年5月一周两次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2010年5月中旬,广东省在一周之内连续遭受了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频次之高、雨量之多、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期所少有。对这两次暴雨过程从水汽输送、动力结构、大气稳定度和雷达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不同,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弱与暴雨范围有密切关系,降水强度不但受大气不稳定度影响,动力触发更可能是引发强降水的关键因素;产生暴雨的飑线通过吸收合并其移动前方和沿近地层辐合带新生单体得以维持和发展,飑线上的HP型超级单体是产生降水峰值的主要载体。

王东海,夏茹娣,刘英[9](2011)在《2008年华南前汛期致洪暴雨特征及其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着重对2008年华南前汛期持续性致洪暴雨的降水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天气尺度的研究,并且对比分析了其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前汛期洪灾较为严重的几年(1994、1998和2005年)的降水和环流场特征异同,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根据影响系统和雨区分布的不同,将2008年华南前汛期降水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5月26—30日)降水中心分布零星,降水局地性明显。第2阶段(6月7—11日)雨区以带状分布为主,带状雨区上还分布了多个强降水中心。第3阶段(6月12-14日)以片状分布为主,而第4阶段(6月15—19日)雨区既有带状分布,也有片状分布。(2)4个阶段中、低空平均环流场分析表明,环流形势的明显差异决定了雨区分布特点的差异。(3)南海季风涌的频繁活动有力地将水汽一次次地向中国南方地区输送,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4)2008年华南前汛期,500hPa上,中国西南部、华北、华南,华东以及低纬度的孟加拉湾地区均是负的位势高度场异常。华北、华东地区负的异常、青藏高原东部负的异常均有利于冷空气活动,而低纬孟加拉湾地区负的异常又有利于暖湿气流的输送,冷暖气流的活动均非常有利于中国南方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5)对比2008、2005、1998、1994年和气候态的5月15日6月30日总降水分布发现,2008年总降水中心主要位于两广地区及浙赣皖3省交界地区。而浙赣皖3省交界区域的强降水中心位置明显较气候态偏北,被称为"非典型梅雨",而这也是2008年明显不同于另外3年的一个降水分布特点,此外,分析发现,2008年华南前汛期降水强度明显强于另3年。(6)对比4年的500hPa环流及异常场表明,2008年的环流形势相对于另3年要更有利于冷暖空气在中国南方地区交汇,因此,有利于2008年的降水强度大于另外3年。(7)对比4年的850hPa风场异常场分布表明,2008年低层异常风场的偏南风的向北推进得明显偏北,使得总降水量中心原气候态上位于浙闽赣3省交界区域的降水中心向北推进到浙赣皖交界地区,从而出现了华南暴雨与"非典型梅雨"同时出现的特点。

赵玉春,王叶红[10](2009)在《近30年华南前汛期暴雨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表明对近30年来华南前汛期暴雨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主要介绍了华南前汛期暴雨发生时中高纬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和副热带西风急流等大尺度环流背景,亚洲夏季风、南半球冷空气活动以及越赤道气流在华南暴雨中的作用,华南暴雨的天气系统及主要特点,华南和南海北部低空急流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暴雨的关系和对暴雨的作用,引发华南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机理及其物理图像,地形、海陆差异及下垫面特性等对华南暴雨的影响,有利于华南暴雨发生的主要云微物理过程等。最后,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华南前汛期暴雨形成的多尺度物理过程和概念模型,并提出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的科学问题。

二、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HUAMEX)期间暴雨过程及环流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HUAMEX)期间暴雨过程及环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1.2.2 华南暖区暴雨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1.5.1 资料
        1.5.2 方法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2.1.1 概况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2.2.1 年代际分布
        2.2.2 月际分布特征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3.1.1 对流层上层
        3.1.2 对流层中、低层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3.3.1 个例降水概况
        3.3.2 天气系统配置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3.5.1 合成方法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4.1 过程概况
        4.1.1 雨情
        4.1.2 环流系统配置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5.1 地理分布特征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5.2.3 模拟结果检验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降水量的差异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暴雨机理研究主要成果
    2.1 重要天气系统
        2.1.1 低空急流
        2.1.2 锋面
        2.1.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2.1.4 青藏高原天气系统
    2.2 中国几个主要区域的暴雨
        2.2.1 华南地区暴雨
        2.2.2 江淮地区暴雨
        2.2.3 华北地区暴雨
        2.2.4 东北地区暴雨
        2.2.5 西南地区暴雨
    2.3 热带气旋暴雨
3 暴雨预报技术研发成果
    3.1 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
    3.2 暴雨预报客观方法研发进展
4 结语

(3)中国暖区暴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华南暖区暴雨的提出及研究
2 暖区暴雨的多尺度天气学特征
3 暖区暴雨的发生发展机制
    3.1 环境热动力特征
    3.2 低空急流与暖区暴雨
    3.3 暖区暴雨对流系统触发机制
    3.4 暖区暴雨MCS组织与发展特征
4 暖区暴雨的可预报性
5 结语

(4)耦合不同陆面过程对江西南部一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的模拟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暴雨过程介绍
    1.1 暴雨雨情
    1.2 主要天气形势
2 模式试验方案介绍
3 陆面方案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3.1 降水模拟分析
4 地面扰动通量敏感性试验分析
    4.1 850hPa风场对通量的敏感性
    4.2 涡度场热通量的敏感性
5 结论

(5)华南暖季对流的雷达气候学特征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1.2 华南暖季对流的气候背景
    1.3 对流的空间分布和结构
    1.4 对流的日变化特征
    1.5 对流的触发和演变机理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资料与分析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雷达资料的分析方法
    2.3 四维变分雷达同化分析系统(VDRAS)及其改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南暖季对流特征的统计
    3.1 对流系统的空间分布
    3.2 对流系统的月变化特征
    3.3 海岸对流中心形成的物理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季风活跃期华南对流的日变化特征
    4.1 季风活跃期的定义以及基本天气形势
    4.2 季风活跃期对流的日变化及传播特征
    4.3 季风活跃期对流触发及传播的物理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季风活跃期海陆风及其降水的日变化机制
    5.1 理想实验的设计
    5.2 理想实验结果的分析及与观测对比
    5.3 海陆风的日变化特征以及沿岸地形对其的影响
    5.4 热动力过程对海陆风及对流传播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南沿岸对流触发及发展过程的个例研究
    6.1 个例天气背景和降水分布
    6.2 海岸对流的初生与演变
    6.3 对流触发和发展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成果目录

(6)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1.2.2 逐小时降水研究进展
        1.2.3 降水日变化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本文的科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1.1 逐小时降水资料介绍
        2.1.2 逐日降水资料
        2.1.3 再分析资料简介
    2.2 主要方法介绍
        2.2.1 EOF分解
        2.2.2 REOF分解
        2.2.3 联合EOF分析
        2.2.4 谐波分析
        2.2.5 影响降水量变化的因子分离
        2.2.6 线性回归
        2.2.7 趋势系数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华南地区与中国东部其它地区汛期逐小时降水变化特征的对比
    3.1 引言
    3.2 资料介绍
    3.3 降水量、频数、强度及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
    3.4 降水强度、频数、持续时间在各区域的变化特征
        3.4.1 区域划分
        3.4.2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降水频数的变化趋势
        3.4.3 降水的频数、强度变化在降水量变化中的贡献
        3.4.4 降水频数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华南地区逐小时降水变化趋势及其成因探讨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2.1 数据资料及研究区域
        4.2.2 研究方法
    4.3 物理因子之间的比较
        4.3.1 华南地区逐小时降水趋势
        4.3.2 华南地区逐小时降水的主导因素
        4.3.3 逐小时降水变化趋势的可能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华南地区前、后汛期逐小时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5.1 引言
    5.2 资料介绍
    5.3 逐小时降水的分布特征
        5.3.1 前后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5.3.2 降水过程及持续时间的分布
    5.4 降水日变化的空间分布及位相传播特征
        5.4.1 日变化的谐波分析
        5.4.2 日变化空间分布的客观分析
    5.5 华南地区前后汛期降水日变化的可能原因
        5.5.1 华南前、后汛期的平均环流场的变化
        5.5.2 热力场的日变化对华南地区上空环流的影响
        5.5.3 垂直环流的日变化
        5.5.4 温度和水汽条件的日变化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WRF模式介绍和试验设计
        6.2.1 WRF模式简介
        6.2.2 试验设计
    6.3 前汛期平均环流场特征
    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6.4.1 模拟降水与观测实况的对比
        6.4.2 降水量的日变化特征
        6.4.3 垂直环流的日变化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一种新的综合物理指数构建及其在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综合物理指数的组成及其构建
        7.2.1 热力不稳定
        7.2.2 动力不稳定
        7.2.3 水汽与抬升条件
        7.2.4 综合物理指数THP的构建
    7.3 个例分析
        7.3.1 个例A:2014年华南一次强飑线过程
        7.3.2 个例B:2009年8月 17日豫北地区强降水过程
        7.3.3 个例C:2012年7月 21日北京地区极端降水过程
    7.4 THP指数的普适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8.3 下一步研究计划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近年来灾害天气机理和预测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致洪暴雨及其灾害
3 登陆台风及其引发的强降水
4 寒潮冷涌、冻雨及暴雪
5 沙尘暴天气及其数值预报
6 高温与酷暑
7 结语和讨论

(8)广东2010年5月一周两次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气概况和资料
2 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的对比分析
    2.1 2010年5月9-10日过程的环流形势
    2.2 2010年5月14-15日过程的环流形势
3 雷达图像上的中小尺度特征对比分析
    3.1 “5.9”暴雨过程的雷达特征
    3.2 “5.14”暴雨过程的雷达特征
4 形成机制对比分析
    4.1 水汽条件
    4.2 大气稳定度条件
    4.3 大气动力条件
5 结语

(9)2008年华南前汛期致洪暴雨特征及其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雨情、灾情和天气环流
    2.1 雨情、灾情
    2.2 500 hPa环流特征
3 2008年华南前汛期暴雨的主要影响因子
    3.1 北半球环流形势稳定维持的异常型
    3.2 中低纬度影响系统
    3.3 南海季风与水汽输送
4 与近年来几次华南前汛期致洪暴雨过程降水及其主要环流特征的异同对比
    4.1 降水异同
    4.2 主要环流特征异同
5 结论和讨论

四、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HUAMEX)期间暴雨过程及环流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2]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J]. 罗亚丽,孙继松,李英,夏茹娣,杜宇,杨帅,张元春,陈静,代刊,沈学顺,陈昊明,周菲凡,刘屹岷,傅慎明,吴梦雯,肖天贵,陈杨瑞雪,黎慧琦,李明鑫. 气象学报, 2020(03)
  • [3]中国暖区暴雨的研究进展[J]. 谌芸,陈涛,汪玲瑶,李晟祺,徐珺. 暴雨灾害, 2019(05)
  • [4]耦合不同陆面过程对江西南部一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的模拟试验[J]. 卢文旭,韦婷婷,张瑛,徐星生.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7(02)
  • [5]华南暖季对流的雷达气候学特征及其机制研究[D]. 陈兴超. 南京大学, 2016(08)
  • [6]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李德帅. 兰州大学, 2016(08)
  • [7]近年来灾害天气机理和预测研究的进展[J]. 赵思雄,孙建华. 大气科学, 2013(02)
  • [8]广东2010年5月一周两次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J]. 伍志方,李怀宇,吴乃庚,叶爱芬,曾沁,吴秀兰.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1)
  • [9]2008年华南前汛期致洪暴雨特征及其对比分析[J]. 王东海,夏茹娣,刘英. 气象学报, 2011(01)
  • [10]近30年华南前汛期暴雨研究概述[J]. 赵玉春,王叶红. 暴雨灾害, 2009(03)

标签:;  ;  ;  ;  ;  

海峡两岸及邻区暴雨试验(HUAMEX)期间暴雨过程及环流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