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压在川西北高原干旱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青藏高压在川西北高原干旱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一、应用青藏高压预报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干旱和暴雨(论文文献综述)

王玲玲,何巍,罗米娜,邱玥,肖佩[1](2021)在《基于归一化旱情综合指数的川西高原草地伏旱监测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川西高原农牧业生产深受干旱的影响,区域受自然因素制约而监测站点稀少,因此研究遥感干旱综合指数在川西高原草地区域的适用性十分必要。选取植被状态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 VCI)、温度状态指数(temperature condition index, TCI)和降水状态指数(precipitation condition index, PCI),通过客观赋权法构建适宜于川西高原草地区域权重组合的归一化旱情综合指数(scaled drought condition index, SDCI),该指数监测结果通过了同期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SPEI)的验证,并对2000—2018年6—8月川西高原草地区域伏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突出降水累积效应的归一化旱情综合指数(SDCI)的监测精度较高,其与SPEI对2006年川西高原草地区域高温伏旱事件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仅部分地方伏旱发生范围和强度与实况略有差异。(2)2000—2018年夏季月尺度伏旱位置多分布在甘孜州西部、南部和阿坝州南部一带,东北部若尔盖多表现为无旱;6月和8月伏旱程度较强,以轻度到中度为主,而7月多为轻旱和无旱。(3)2000—2018年6月和8月川西高原草地区域伏旱发生频率高、范围广,7月整体上轻旱频发(60.66%);其中甘孜州西南、西北部、北部及东部轻旱及以上等级发生频率较高(超过40%),而阿坝州北部地区发生干旱频率较低(小于40%)。研究表明突出降水累积效应的SDCI指数具备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能力,且可客观、有效地监测川西高原区域草场干旱状况。

张俊兰,杨霞,施俊杰[2](2021)在《青藏高原天气系统对昆仑山北坡一次罕见暴雨过程影响分析》文中提出利用南疆塔里木盆地加密自动站数据、常规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欧洲中心ECMWF模式预报初始场资料(空间分辨率0.125°×0.125°),针对2019年6月24-26日发生在昆仑山北坡罕见的暴雨过程,分析了南亚高压、高原低涡和切变线等高原天气系统对昆仑山北坡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雨出现在100 hPa南亚高压双体型转为青藏高压单体型的大尺度环流下,500 hPa中低纬呈"两高夹一低"经向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不断西伸,外围偏南风盛行,伊朗高压东进加强,两高之间的高原切变线和低涡维持。500 hPa偏西和偏南两条水汽输送路径中,偏南水汽输送持续更长,偏南气流将孟加拉湾水汽输送至青藏高原和昆仑山脉,水汽辐合明显,暴雨出现在中层水汽输送和辐合的叠加区,水汽源地来源于孟加拉湾、里海和咸海,孟加拉湾水汽贡献更大。高空偏南暖湿气流沿低层"冷垫"爬升,有利于动力抬升并加剧垂直方向的冷暖交绥。

张琪,肖递祥,肖红茹,罗辉[3](2019)在《SWCWARMS模式对四川盆地强降水预报的检验分析》文中指出利用SWCWARMS模式产品、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17年7月27~28日和2018年7月26~27日四川盆地两次强降水过程中的环境场、降水量和物理量场等进行了12h、24h预报时效的天气学检验分析。得出SWCWARMS模式产品在强降水预报中的3大优势:(1)SWCWARMS模式对两次强降水过程的降水强度、范围等预报效果较好,尤其是降水强度更为突出,参考价值高。(2)SWCWARMS模式对中高纬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强降水主要影响系统预报效果较好,对高原低值系统也有较好的描述。(3)SWCWARMS模式对物理量场中水汽条件(比湿场)和不稳定能量CAPE值预报效果较好。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有2方面:500hPa风速和高原上空天气系统存在系统性偏弱现象;对低层风速预报偏弱,加之风向预报偏差,直接影响了强降水分布及大暴雨中心位置的正确预报。

尹丽云[4](2019)在《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是典型低纬高原地区,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同时受季风低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值系统、切变线等天气系统相互交汇影响,是我国强对流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冰雹、雷暴等强对流是云南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云南复杂的地形对强对流冰雹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影响十分明显,对流单体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差异十分显着,因此不同地形条件对云南不同季节、不同类型强对流冰雹活动发展演变的影响和机理研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认识云南复杂天气背景和复杂地形条件下强对流(强降水、冰雹)的基本活动特征(源、移动路径、生命史、VIL(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等)、触发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认识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强对流冰雹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揭示云南强对流(冰雹)的源、移动路径、生命史演变和代表云内粒子垂直发展程度的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分布特征、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差异及成因。本研究在统计分析云南强对流的天气背景和物理量特征差异的基础上,筛选出934个强对流过程,根据移动路径、生命史和VIL对强对流进行分类,开展强对流发展演变特征研究;对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强对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针对超级单体强对流过程,在开展演变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对强冰雹对流中的宏微观特征进行模拟和机理分析。云南强对流有以下主要特征:(1)云南强对流的环流形势主要有切变线、夏季辐合系统、热带低值系统(台风低压)、南支槽4种主要天气类型。受地形影响,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的动力、热力和不稳定参数有显着差异。海拔最高、坡度最大的滇西北地区强对流移动距离最短,滇西南移动距离最长可超过100km。局地型(Path≤ 30km)和中距离型(30km ≤ Path ≤ 60km)强对流活动集中分布在小坡度但起伏多变、冷暖空气交汇最频繁、有较好水汽条件的滇中地区;中长距离型(60km≤Path≤100km)强对流集中分布在滇东南和滇西南地区;长距离型(Path≥100km)对流单体受天气系统影响较大,滇中地区多为偏西路径,滇西北地区为西北路径,其余地区为偏东路径。短生命史(time<90min)强对流活动密集出现在小坡度、水陆交界差异和夏季系统影响最为显着的云南中部地区,其特点是移动距离短,沿引导风场移动;中等生命史(90min≤5≤time<150min)强对流分布较分散,局地型出现在滇中、滇东北和滇西北地区,中长距离型出现在滇西,滇东南地区,长距离型分布在滇西、滇东南地区;长生命史(time≥150min)对流单体与长距离型对流活动对应较好。(2)南支槽过程有利于VIL增加,夏季系统水汽条件好,但强对流内粒子直径小,VIL偏小,冷锋切变过程0℃C层温度低,强对流内粒子相态易向固态转换,对VIL的明显增加具有较大贡献作用。4月对流单体以中长距离型为主,6、7月对流单体以短距离为主,8月局地型对流单体受地形作用影响最明显,长距离型对流单体则以天气系统影响特征为主。(3)VIL峰值与强回波强度相关性较好,45dBz回波高度与最大强度、顶高的相关性较好。春季温度层和动力条件有利于软雹充分循环增长,凝结核在-10~-20℃冰晶层和0~-10℃过冷水层不断与过冷水滴和冰晶碰并增长,形成冰雹,顶高偏低但等温层最大反射率大,VIL明显偏大。夏季冰雹强对流软雹粒子直径小,不同温度层的回波强度整体偏弱,VIL值偏小,不同强度的回波高度与春季相比均偏高1-2km。单单体冰雹强对流过程生消时间短,降雹前后回波垂直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倒“V”型特征,多单体强对流不同强度回波高度高但跃增特征偏弱,代表冰雹云内大粒子的35dBz、45dBz回波高度比单单体风暴偏高1-2km,强度与单单体强对流基本一致,VIL值和跃增明显偏小。飑线中强单体生消过程频繁,跃增特征不明显,表明了飑线内部回波结构特征的复杂性。(4)滇中及以东地区冰雹强对流过程的VIL、不同等温层反射率因子明显偏大,不同强度的回波高度三级跳跃增显着;滇西地区冰雹强对流过程回波强度偏强但跃增不明显,高度的倒“V”型特征不明显,不同强度回波高度均偏低约2km且较为分散,VIL比中东部冰雹过程偏大;滇西北地区以局地对流为主,不同高度上回波强度与滇西、滇中相比明显偏弱但跃增明显,VIL明显偏小但阶梯状跃增显着;滇东北强对流过程回波强度、高度、VIL均偏大,倒“V”型特征显着,0℃层回波强度跃增与最大回波强度相关性较好。(5)云南冰雹强对流过程以负地闪占主导地位,随着生命史增加,正地闪比例不断减小,降雹前后出现不同程度跃增。降雹前30min短生命史冰雹强对流过程粒子增长速度达到最强,长生命史冰雹强对流过程梯度变化不明显,对流云内强上升气流和粒子在降雹前主要增长时间为30min。(6)对强对流个例的垂直结构特征和回波演变分析表明:干冷空气入侵和低层辐合是导致冰雹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干冷空气入侵一方面降低了强对流内部温度层高度,使对流内混合相态粒子增长区增厚,利于冰雹粒子的累积生长和云内电荷的累积,另一方面增强了云内垂直运动,有利于上升、下沉气流的维持和大冰雹粒子的生长。(7)对两种不同天气背景下强对流单体模拟与实况对比,发现WRF模式对强对流的模拟效果较好。针对台风热带低压型,出现超级单体的关键机制是干冷空气入侵和低层辐合,使得风暴内部形成上升、下沉运动的正反馈作用,气压场增加,地面出现冷堆、阵风锋。南支槽型强对流过程,低层暖湿入流和中高层干冷空气入侵,使得降水蒸发作用与下沉运动形成正反馈作用,风暴维持的关键机制都来源于雷暴下沉运动与后侧入流叠加后产生的强环境风垂直切变,两类天气背景下超级单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入流导致的风暴内冰雹尺寸、地闪活动的差异。20170823过程入流来自于后侧急流出口区深厚暖湿气流,配合前侧低层干冷空气和后侧中高层冷气团向低层渗透,风暴内上升运动剧烈,发展高度高,粒子混合比、数浓度明显偏高,数浓度较大的霰粒子和冰晶粒子碰撞分离后携带负电荷,导致超级单体负地闪密集,强烈上升运动在高层辐散,大量携带正电荷的冰晶粒子向后侧云砧部位输送,成熟阶段出现正地闪。20180417过程入流则为前侧槽前暖湿气流,后侧干冷空气入侵形成超级单体内部的上升运动,对流偏弱使上升气流达到顶部后未出现明显辐散,冰晶粒子集中出现在风暴顶部霰粒子生长区上方,过冷水区的霰粒子和冰晶粒子碰撞分离携带负电荷,整个过程无正地闪出现。

罗米娜[5](2019)在《南亚高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1979-2017年全国气象地面观测站点的气温、降水观测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RA-interim提供的位势高度、纬向风、经向风、垂直速度、比湿等物理量的逐月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南亚高压的面积指数、强度指数,比较分析了其东脊点、主中心位置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合成研究等方法探讨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对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进一步利用ERA-interim提供的感热、潜热、净长波辐射、净短波辐射等热通量的逐月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方法探讨了南亚高压对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各个特征指数存在明显的季节演变,各指数4月开始增大,7月达最强,9月逐渐减弱。主中心和东脊点夏季西伸,7月达最强。东脊点近年有东移趋势,主中心东西振荡,强度和面积指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同增同减,在1998年同时存在极大值。(2)南亚高压在高原建立基本发生在6月中旬,在6月第三候为正常,早于6月三候建立为建立偏早,晚于6月三候为建立偏晚。撤离发生在10月第三候为正常,早于10月第三候为撤离偏早,晚于10月第三候为撤离偏晚。南亚高压建立撤离高原早晚和南亚高压的强度关系密切,当高压在高原建立偏晚,高压强度受影响增大。当高压强度大时,高压撤离高原也会受影响偏晚。建立偏晚对高压影响最大,当高压弱时,高压撤离会偏早。(3)南亚高压强度指数变化与我国西南地区的降水密切相关。南亚高压强年西南地区降水普遍偏多,南亚高压弱年西南地区降水减少,南亚高压强度和西南地区的降水呈明显正相关。南亚高压强年环流形势更有利于西南地区降水,高空更易出现气旋环流,低空易出现反气旋环流,高空垂直速度上升更明显,低层水汽输送量、高层的水汽通量散度与降水关系密切。(4)南亚高压强度变化与我国西南地区的温度密切相关。南亚高压强年西南地区温度普遍偏低,南亚高压弱年西南地区温度偏高。当南亚高压正异常年时潜热、感热、净短波辐射距平为负,净长波辐射为正。净长波辐射通量与南亚高压强度呈正比,潜热、感热、净短波辐射通量与南亚高压强度呈反比。四个热通量中,净短波辐射占主要影响,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最密切。当南亚高压强度负异常年时潜热、感热、净短波辐射为正,净长波辐射为负。净短波辐射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为密切。

郭小莹[6](2019)在《“一带一路”源域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高温热浪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高温热浪灾害进行系统的研究成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对高温热浪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成因、时空分布特征和对人体健康影响等方面,对高温热浪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的研究很少。“一带一路”源域是指古丝绸之路和古茶马古道起源的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四川、重庆、云南、广西9个省市,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但是研究区内频繁发生的高温热浪天气带来了一系列的损失,对研究区内的高温热浪风险灾害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一带一路”源域1963-2017年240个气象站的逐日最高气温和逐日相对湿度数据,计算热浪指数并分析了研究区内55年的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选取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组成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和基于双向投影距离的改进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计算得到高温热浪灾害风险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的贴近度,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内高温热浪风险等级以及空间分布;对区域性高温热浪过程的环流形势进行合成分析,得到高温热浪天气的预报概念模型。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1)研究区内的高温热浪天数、最长持续天数整体上随着时间呈现先减少后上升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大值区位于平原和盆地地区。(2)灾害暴露性等级高的城市包括广西、重庆、四川东部和新疆等海拔较低的城市;灾害暴露性等级低的城市有青海、四川西部、云南北部等海拔高的城市。重庆、四川东部、陕西西安、咸阳和渭南处于高温热浪灾害敏感性贴近度值较高的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四川西部、云南和广西处于高温热浪灾害敏感性等级低地区。西安、成都、咸阳、昆明等处于高温热浪灾害适应性等级高的地区,新疆、青海和四川西部处于灾害适应性等级低的地区。(3)研究区内有高温热浪风险的城市有37个,占35.9%,大部分处于研究区东部和新疆中部。有69个市高温热浪风险等级低,大部分处在青藏高原附近。(4)研究区高温热浪天气的预报概念模型为:100hPa高度上南亚高压东移,500hPa高度上,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由大陆高压控制,在中高纬度地区的环流呈现两槽一脊型;或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值四川盆地甚至更西,同时在日本北部有一低压槽,脊位于堪察加半岛附近。

何兴潼[7](2019)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31个站点的19912013年10cm、20cm、50cm层逐旬土壤湿度资料和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及NCEP-R2再分析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EOF正交分解、M-K趋势检验、滑动T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层土壤湿度时空演变分布特征,对土壤湿度低值时段下的环流形势做了简要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19912013年多年平均的10cm土壤湿度主要介于60.162.5%,20cm及50cm层土壤湿度分别为72.582.5%及75.187.5%,土壤湿度随深度加深而升高,广西地区以及云南西部的土壤湿度随深度增加升高幅度最大,攀西高原地区的土壤湿度随深度增加不明显;(2)19912013年季节平均中,各层春、冬季的土壤湿度大致呈“东高西低”分布,攀西高原、云南中部、贵州南部各层土壤湿度分别为38.150.0%、46.160.0%以及45.165.0%,东部的广西东部、贵州东部最高达70%以上;夏、秋季呈“东低西高”分布,川西、云南高原在夏秋季显着上升至75.180.0%,贵州相对低海拔地区下降至60.170.0%。(3)10cm、20cm、50cm土壤湿度年际变化有明显的“南升北降”空间分布特征,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3.106.60%/10a、-5.106.41%/10a、-2.077.21%/10a,贵州及重庆地区为主要土壤湿度下降区,广西、云南及川南地区为主要土壤湿度上升区;相应EOF空间分解的独立显着模态结果也同样印证了各层土壤湿度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4)10、20cm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数值整体要低于50cm,19912005年为主要的上升波动期,之后为波动下降期,50cm的年际变化更加稳定且波动趋势小于10、20cm层;各季节土壤湿度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土壤湿度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升情况,2000年后,除秋季为上升趋势,其余三个季节的土壤湿度由升高趋势转变为下降,春夏季的土壤湿度平均值在整个研究时段基本不变,秋季略有上升,冬季上升最为显着,整体的土壤湿度也以夏、秋季最高,春、冬季较低。(5)各层土壤湿度年际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发生上升突变的站点各层分别为18、17、14站点,下降突变分别有13、14、17站点,突变类型基本相差不大,但各层各地区发生突变数量却有差异,贵州地区土壤湿度在1050cm以下降突变为主,而广西、云南则以上升突变为主,四川、重庆上升及下降各占一半,而突变的发生节点也主要集中在19982005年之间。(6)各层土壤湿度周期主要为110、1120、2123年三类,各层土壤湿度的主要周期有所不同,10cm层分别为10、8、13站点,20cm及50cm层土壤湿度分别为5、11、15和3、12、16站点,表明了深层次土壤湿度周期以长周期为主,浅层土壤湿度的周期则差别不大。(7)土壤湿度较低年份往往伴随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其环流形势分析主要表明,高层的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较常年东进西伸,低纬度的孟加拉湾及南海的暖湿水汽输送较常年偏弱,低层冷暖空气难以在西南喀斯特地区交汇,喀斯特地区上空受高压控制,地面至对流层低层为下沉气流控制,抑制低层水汽向上垂直输送,这样一个垂直深厚的高低层环流形势配置从而导致喀斯特地区酷热少雨天气,降雨量偏少,土壤湿度得不到足够补充处于一个失墒状态,从而出现下降。

肖丹,翟银铃,许勇[8](2017)在《川西平原一次暖区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探空、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8月14日川西平原暖区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增强北抬,低层南风建立,东亚大槽南压引导偏北风进入四川盆地与南风辐合,从而导致了强降水。南风为暴雨区提供了水汽,使近地层假相当位温明显增大,导致川西平原上空对流不稳定加剧,配合较强的垂直上升速度,有利于出现暴雨。经中尺度滤波后,成都、乐山均出现辐合流场,揭示出暴雨开始和南移的过程。低层的风场辐合是成都强降水的动力抬升机制,数值模拟发现700h Pa偏北风和偏南风辐合,是眉山强降水的触发机制。乐山的水汽和抬升条件较弱,其降水也明显弱于眉山和成都。

蔡英,宋敏红,钱正安,吴统文,栾晨[9](2015)在《西北干旱区夏季强干、湿事件降水环流及水汽输送的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深入分析西北内陆干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首先,梳理和评述了过去50年西北干旱区水汽输送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接着,利用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近50年的实测降水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挑选更多有代表性的强干、湿日(月)事件,再进行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过去西北干旱区各地的干、湿环流研究共识多,进展快;而水汽输送分析依旧众说纷纭。(2)过去的水汽输送分析联系降水环流不够;针对西北干旱区降水特点不够;还应加进数值模拟等分析手段。(3)在本文诊断分析和先前数值模拟基础上,指出西北内陆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在东南沿海一带,它借助西行台风、西伸了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柴达木低压等多个天气系统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东南风急流、西侧南风低空急流及河西偏东风等三支气流的次第密切配合,首先,水汽被输送到四川盆地;接着,被北输到西北区东部;继而,再被接力西输到河西走廊及南疆盆地东部。谓之"三支气流+两个中转站的三棒接力"式水汽输送模型。它是夏季输向西北内陆旱区的主要水汽输送通道。

张武龙,张井勇,范广洲[10](2013)在《我国西南地区干湿季降水的主模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我国西南地区26个台站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的方法,分析了1980-2009年该地区干季(10-4月)和湿季(5-9月)降水的主模态。我国西南地区干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存在两种主模态,它们分别可以解释总方差的22.4%和15.6%。第1主模态为全区一致型,具有准两年周期振荡的年际变化特征;第2主模态为东南—西北反向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呈现2~3年的变化周期。我国西南地区湿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存在三种主模态,它们分别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7.1%,13.8%和11.1%。第1主模态为全区一致型,20世纪90年代初期具有较强的2~4年周期;第2主模态为经向偶极子型分布,并具有显着的4年周期;第3主模态为纬向偶极子型分布,具有2~4年的年际变化信号。进一步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表面温度(SST)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与干湿季降水各主模态对应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和海温状况。我国西南地区干季降水第1主模态与北极涛动(AO)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应的大气环流和海温状况表现为高纬北冰洋与中纬度地区上空高度场的反向异常分布,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温低纬与中高纬的偶极子型异常分布;第2主模态与中高纬欧亚大陆上空高度场经向偶极子型异常分布有关,中纬度北太平洋的海温异常与该模态具有紧密的联系。我国西南地区湿季降水第1主模态与北大西洋涛动(NAO)显着负相关,对应的大气环流和海温状况表现为北大西洋上,高纬度与中纬度地区上空高度场的偶极子型异常分布,海温从低纬到中高纬的三极子型异常分布;第2主模态受欧亚大陆上空高度场经向三极子型异常分布影响,并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一致型分布有关;第3主模态可能与El Nio Modoki有关,同时受到南亚高压的影响,赤道太平洋海温的纬向三极子型异常分布对该模态具有一定的潜在预报意义。

二、应用青藏高压预报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干旱和暴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青藏高压预报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干旱和暴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归一化旱情综合指数的川西高原草地伏旱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研究区域和数据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1.2.1 遥感数据的获取
        1.2.2 数据预处理
        1.2.3 地面气象监测数据
2 方 法
    2.1 归一化旱情综合指数(SDCI)
        2.1.1 指标选取
        (1)植被状态指数
        (2)温度状态指数
        (3)降水状态指数
        2.1.2 归一化旱情综合指数(SDCI)的确定
    2.2 气象干旱指数
3 结果分析
    3.1 验 证
        3.1.1 干旱指数验证
        3.1.2 历史伏旱个例验证
    3.2 归一化旱情综合指数(SDCI)分析
        3.2.1 月尺度伏旱
        3.2.2 伏旱发生频率时空分布
4 结 论
5 讨 论

(2)青藏高原天气系统对昆仑山北坡一次罕见暴雨过程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暴雨实况
3 环流形势及天气系统
    3.1 暴雨发生在100 h Pa南亚高压双体型转青藏高压单体型后
    3.2 500 h Pa“两高夹一低”形势下多个天气系统共存与作用
4 偏西和偏南气流先后将水汽输送至昆仑山北坡并辐合
    4.1 偏西和偏南路径的水汽输送
    4.2 暴雨区高层和低层的水汽输送和辐合垂直结构
        4.2.1 高空450 h Pa附近为偏南路径的水汽输送和辐合
        4.2.2 低层600 h Pa以下有东风路径的水汽输送但无明显辐合
5 低层东风“冷垫”作用
    5.1 使高层偏南风沿“冷垫”爬升而产生动力抬升
    5.2 东风“冷垫”增厚加强和增湿使垂直方向冷暖交绥加剧
6 环流形势及天气系统的空间配置
7 结论

(3)SWCWARMS模式对四川盆地强降水预报的检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个例过程及降水检验
2 2017年7月27日过程检验
    2.1 天气形势场检验
    2.2 物理量场检验
        2.2.1 比湿
        2.2.2 700hPa风场检验
    2.3 主要影响系统检验
3 2018年7月26日过程检验
    3.1 天气形势场检验
    3.2 物理量场检验
        3.2.1 比湿
        3.2.2 热力不稳定条件检验
        3.2.3 850hPa风场检验
    3.3 主要影响系统检验
4 结论与讨论

(4)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强对流天气
        1.1.2 强对流预警技术的现状和问题
        1.1.3 强对流过程的演变
    1.2 强对流的形成
        1.2.1 强对流发展的基本条件
        1.2.2 强对流的分类
    1.3 强对流的生消过程
    1.4 强对流中的闪电
        1.4.1 闪电与云内降水粒子
        1.4.2 强对流云中的电荷极性
        1.4.3 强对流演变与闪电活动
    1.5 强对流生命史的研究情况
        1.5.1 强对流生命史
        1.5.2 雷达和闪电与强对流演变
    1.6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算法
        2.1.1 SCIT算法
        2.1.2 SCIT算法的应用和改进
    2.2 强对流的雷达回波资料质量控制
    2.3 冰雹灾情资料的质量控制
    2.4 地闪观测资料
    2.5 天气背景分类
    2.6 强对流生命史划分
    2.7 CAMS云方案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
第三章 云南复杂地形下强对流活动特征
    3.1 云南强对流天气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
        3.1.1 主要天气背景
        3.1.2 主要天气类型的物理量场分析
        3.1.3 地形对闪电活动分布的影响
    3.2 强对流的空间分布
        3.2.1 强对流的移动路径
        3.2.2 强对流单体的分布
        3.2.3 不同月强对流空间分布
    3.3 强对流结构的日变化
        3.3.1 VIL日变化
        3.3.2 最大反射率日变化
        3.3.3 回波高度日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冰雹强对流的发展与演变
    4.1 强对流分类与闪电活动
        4.1.1 强对流的分类
        4.1.2 强对流中的闪电活动
    4.2 冰雹强对流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4.2.1 云南冰雹过程雷达回波参量频次特征分析
        4.2.2 冰雹过程雷达回波演变特征
        4.2.3 不同季节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4.2.4 不同类型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4.2.5 不同区域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4.3 冰雹强对流的生命史
        4.3.1 冰雹强对流生命史
        4.3.2 冰雹强对流生命史的地闪演变特征
        4.3.3 标准化的回波特征参数梯度演变
    4.4 小结
第五章 一次台风低压前侧超级单体演变个例分析
    5.1 天气形势背景
    5.2 冰雹强对流过程的物理量场分析
    5.3 超级单体的回波演变特征
    5.4 冰雹强对流过程的回波预警指标分析
    5.5 超级单体结构模型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两次超级单体过程的数值模拟
    6.1 模式介绍
    6.2 2017年8月23日超级单体的数值模拟
        6.2.1 超级单体环境场与结构演变
    6.3 2018年4月17日飑线的超级单体数值模拟
        6.3.1 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分析
        6.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3.3 超级单体风场与结构特征
    6.4 两个不同类型超级单体的概念模型对比
    6.5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全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南亚高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方法
第三章 南亚高压的时空演变特征
    3.1 数据及方法
    3.2 南亚高压的分布
        3.2.1 南亚高压的定义
        3.2.2 南亚高压的活动范围
    3.3 南亚高压的时间变化特征
        3.3.1 特征指数的季节变化
        3.3.2 特征指数的年际变化
        3.3.3 南亚高压的年代际变化
    3.4 南亚高压在高原地区的活动特征
        3.4.1 南亚高压的建立及撤离过程
        3.4.2 南亚高压的建立及撤离日期
        3.4.3 高压在高原建立早晚的对比分析
        3.4.4 高压在撤离高原的早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及机制
    4.1 数据及方法
    4.2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雨季降水的影响
        4.2.1 西南地区站点的分布
        4.2.2 正负异常年份的划分
        4.2.3 正负异常年份与雨季降水的关系
    4.3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季节降水的影响
        4.3.3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4.3.4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4.4 南亚高压影响降水的可能机制
        4.4.1 西南地区夏季环流水汽背景场
        4.4.2 南亚高压夏季正异常年环流水汽背景场
        4.4.3 南亚高压夏季负异常年环流水汽背景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亚高压对西南地区气温的影响
    5.1 数据说明
    5.2 南亚高压对夏季季气温的影响
    5.3 南亚高压对秋季气温的影响
    5.4 南亚高压影响温度的可能机制
        5.4.1 西南地区夏季环流热通量背景场
        5.4.2 西南地区正异常年夏季环流热通量背景场
        5.4.3 西南地区负异常年夏季环流热通量背景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6)“一带一路”源域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高温热浪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特征
    2.2 数据来源
    2.3 高温热浪定义
    2.4 研究方法
        2.4.1 熵权法
        2.4.2 双向投影TOPSIS法
        2.4.3 聚类分析
第三章 高温热浪的时空演变特征
    3.1 高温热浪的时间变化
        3.1.1 高温热浪天数的演变趋势
        3.1.2 高温热浪过程最长持续天数的演变趋势
        3.1.3 不同等级高温热浪频次演变特征
    3.2 高温热浪的空间变化
        3.2.1 高温热浪天数的空间变化特征
        3.2.2 高温热浪过程最长持续天数的空间变化特征
        3.2.3 不同等级高温热浪频次的空间变化特征
        3.2.4 高温热浪过程开始日与结束日的空间变化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热浪风险评估体系与模型构建
    4.1 高温热浪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4.1.1 高温热浪风险评估框架
        4.1.2 评估体系构建
        4.1.3 各项指标说明
    4.2“一带一路”源域高温热浪风险评估
        4.2.1“一带一路”源域高温热浪风险评估指标权重
        4.2.2“一带一路”源域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结果
        4.2.3“一带一路”源域高温热浪风险评估分析
    4.3“一带一路”源域规避高温热浪风险对策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一带一路”源域高温热浪预报模型研究
    5.1“一带一路”源域高温热浪天气分析
        5.1.1 100hPa环流特征
        5.1.2 500hPa环流特征
        5.1.3 850hPa湿度场
        5.1.4 850hPa温度场
    5.2“一带一路”源域高温热浪预报概念模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7)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资料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空间演变特征
    3.1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年际平均空间分布特征
        3.1.1 土壤湿度多年平均分布
        3.1.2 土壤湿度多年季节分布
    3.2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特征
        3.2.1 土壤湿度气候倾向率空间分布
        3.2.2 土壤湿度空间特征分解
第四章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时序演变特征
    4.1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年际及季节时序变化
        4.1.1 土壤湿度年际变化
        4.1.2 土壤湿度季节变化
    4.2 土壤湿度时序变化趋势特征
        4.2.1 10cm土壤湿度
        4.2.2 20cm土壤湿度
        4.2.3 50cm土壤湿度
    4.3 土壤湿度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
        4.3.1 10cm土壤湿度
        4.3.2 20cm土壤湿度
        4.3.3 50cm土壤湿度
第五章 土壤湿度低值时段环流形势分析
    5.1 中高纬环流特征
    5.2 西风带环流系统特征
    5.3 低层流场特征
    5.4 水汽输送特征
    5.5 垂直运动特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学术论文
致谢

(8)川西平原一次暖区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环流背景和中尺度分析
3 不稳定条件
4 水汽输送
5 热动力场结构特征
6 中尺度滤波
7 数值模拟
8 概念模型
9 结论

四、应用青藏高压预报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干旱和暴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归一化旱情综合指数的川西高原草地伏旱监测分析[J]. 王玲玲,何巍,罗米娜,邱玥,肖佩. 干旱气象, 2021(06)
  • [2]青藏高原天气系统对昆仑山北坡一次罕见暴雨过程影响分析[J]. 张俊兰,杨霞,施俊杰. 高原气象, 2021(05)
  • [3]SWCWARMS模式对四川盆地强降水预报的检验分析[J]. 张琪,肖递祥,肖红茹,罗辉.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9(02)
  • [4]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D]. 尹丽云. 云南大学, 2019(09)
  • [5]南亚高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D]. 罗米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6]“一带一路”源域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研究[D]. 郭小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7]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特征研究[D]. 何兴潼.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8]川西平原一次暖区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J]. 肖丹,翟银铃,许勇.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03)
  • [9]西北干旱区夏季强干、湿事件降水环流及水汽输送的再分析[J]. 蔡英,宋敏红,钱正安,吴统文,栾晨. 高原气象, 2015(03)
  • [10]我国西南地区干湿季降水的主模态分析[A]. 张武龙,张井勇,范广洲.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8第四届研究生年会, 2013

标签:;  ;  ;  ;  ;  

青藏高压在川西北高原干旱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