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病因论文-杨晓鹤,蔡丹,贺气志

食管癌病因论文-杨晓鹤,蔡丹,贺气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食管癌病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管癌,主要病因,治疗方法

食管癌病因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鹤,蔡丹,贺气志[1](2019)在《探索食管癌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上消化道癌症,是指发生于食管粘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的恶性肿瘤。被列为全球第九大恶性疾病,在我国食管癌发病率极高,尤其以太行山南段的河南、河北、山西叁省交界地区最高,发病率可高达0.32‰,全球每年因食管癌而死亡的人数有30万人。因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被发现时多以处于晚期,所以食管癌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治愈率低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治疗食管癌的手段有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治愈食管癌的方法。本文对近年来的食管癌主要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索。(本文来源于《饮食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林璜,William,W.Au,欧利民[2](2015)在《食管癌流行现状及潮汕食管癌病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食管癌科研文献相关结论作描述性研究,简述潮汕内外食管癌流行特征,综述潮汕地区食管癌危险因子并提出策略,提供了潮汕研究基础资料与借鉴。潮汕食管癌持续高发,存在遗传易感性、生活习惯和环境污染危险因素;改善环境,养成健康饮食与及时就医等生活习惯,具有现实的防癌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5年32期)

张天宝,侯鹏高[3](2015)在《食管癌病因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胃癌;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不到10%,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食管癌可分为鳞状上皮癌和腺癌,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主要以鳞癌为主。食管癌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普遍认为食管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以环境因素为主导,通过基因起主要作用。本文主要从食管癌病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食管癌的一级预防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解剖学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李红梅[4](2015)在《食管癌术后声带麻痹的CT表现及病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食管癌术后声带麻痹患者的CT征象和相关病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声带麻痹的典型CT表现主要包括:患侧杓会厌皱璧增厚、向前内侧方向发生移位,同时伴梨状隐窝与喉室扩大等。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声带麻痹大多为喉返神经损伤所致,其中左侧喉返神经受损伤几率较右侧较高。另外喉返神经损伤与食管癌的癌变部位、术式、病理分期等均密切相关。在食管癌手术过程中应谨慎操作,避免在肿瘤切除或清扫淋巴结过程中累及喉返神经;声带麻痹的CT表现具有典型特征,可作为临床确诊的重要检查手段。(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吴岩,贺宇彤[5](2014)在《食管癌病因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全世界70.5亿人口新发食管癌45.6万例,发病率为6.47/10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8位;死亡40万例,死亡率5.67/10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6位[1]。我国是世界的食管癌高发地区,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人数的52.8%和49.3%。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为22.14/10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的(本文来源于《食管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司富春,王振旭,宋雪杰[6](2012)在《氮污染与食管癌相关病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与环境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环境中的氮污染与食管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本文主要通过对环境中氮污染的来源以及氮污染与食管癌发生机制的分析,发现农肥、氮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中的氮污染主要来源,氮污染主要通过改变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来诱导肿瘤的发生。切断氮污染源和抑制氮污染化合物的体内合成,成为目前降低氮污染对人体损害的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对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也大都限于发病率与含氮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而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则较少。因此,氮污染导致食管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期刊2012-08-09)

梁好[7](2012)在《胃癌、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和环境危险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利用前瞻性队列随访数据评估林州居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和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PG)与非贲门胃癌(GNCA)、贲门癌(GCA)和食管鳞癌(ESCC)的关系;并利用文献检索方式系统性评估胃癌、食管癌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风险,为胃癌、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1.胃癌、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来自河南林州参加过营养干预试验(Nutrition Intervention Trial, NIT)研究的普通人群组随访研究对列,随访从1999年开始并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收集该队列中发生的非贲门胃癌、贲门癌和食管癌的病例,从中分别随机选取部分病例,组成叁种癌症的病例组,并在全队列中随机选取足够数量的研究对象组成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基线血清Hp全菌IgG抗体、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描述对照组研究对象Hp感染、PGⅠ、PGⅠ与PGⅡ的比值(PGR)的分布情况,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血清学指标与非贲门胃癌、责门癌和食管鳞癌的关系。2.胃癌、食管癌人群归因风险评价:采用系统性文献检索的方式收集中国人群胃癌、食管癌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率(P)以及相对危险度(RR)的资料,通过经典的PAF计算公式估计吸烟、感染、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对胃癌的死亡和发病负担;吸烟、饮酒、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对食管癌死亡和发病的负担。各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数据来自有代表性的大样本研究,RR值来自Meta分析或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胃癌、食管癌死亡和发病数据来自全国第叁次死因回顾调查和肿瘤登记点的数据。结果1.胃癌、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1)对照组中Hp感染者有508例,感染率为68.3%。随着Hp的感染,血清PGI、PGII的水平增加,PGR降低。2)Hp感染是GNCA的危险因素,调整HR(95%CI)为OR=1.58(1.01-2.48)。血清PGI、PGR水平较低时患GNCA的风险增加,以PGI≤50μg/L和PGR≤4作为界值时调整OR(95%CI)分别为2.36(1.14-4.88)和1.98(1.22-3.20)。联合PGI和PGR对GNCA进行预测,调整OR为2.39(1.07-5.33)。3)Hp感染和低PGR是GCA的危险因素,以PGI≤50μg/L和PGR≤5作为界值时调整OR(95%CI)分别1.41(1.04-1.91)和1.45(1.06-1.99)。联合PGI和PGR对GCA进行预测,调整OR为1.94(1.03-3.67)。低PGI不是GCA的危险因素。4)Hp感染和低血清PG均不是ESCC的危险因素。2.胃癌、食管癌人群归因风险评价:1)本研究估计2005年中国人群中有223768例非贲门胃癌死亡(男性:148169例,女性:75599例)和300608例(男性:203719例,女性:96889例)发病归因于吸烟、感染、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这四个危险因素,对非贲门胃癌的贡献约占85%(男性为87%,女性为82%)。其中30.9%的男性非贲门胃癌死亡和3.8%的女性非贲门胃癌死亡归因于吸烟。63.1%的非贲门胃癌死亡归因于感染。蔬菜摄入不足对男性非贲门胃癌死亡的贡献为16.9%,女性16.1%。水果摄入量不足对男性非贲门胃癌死亡的贡献为38.6%,女性39.8%。2)2005年中国人群中有38821例贲门癌死亡(男性:30461例,女性:8360例)和52595例(男性:41880例,女性:10715例)发病归因于吸烟、感染、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这四个危险因素,对贲门癌的贡献约占69%(男性为72%,女性为61%)。其中30.9%的男性贲门癌死亡和3.8%的女性贲门癌死亡归因于吸烟。19.2%的贲门癌死亡归因于感染。蔬菜摄入不足对男性贲门癌死亡的贡献为16.9%,女性16.1%。水果摄入量不足对男性贲门癌死亡的贡献为38.6%,女性39.8%。3)2005年中国人群中有85421例食管癌死亡(男性:66066例,女性:19355例)和106167例(男性:81958例,女性:24209例)发病归因于吸烟、饮酒、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这四个危险因素,对食管癌的贡献约占46%(男性为50%,女性为33%)。其中17.9%的男性食管癌死亡和1.9%的女性食管癌死亡归因于吸烟。15.2%的男性食管癌死亡和1.3%的女性食管癌死亡归因于饮酒。蔬菜摄入不足对男性食管癌死亡的贡献为4.3%,女性4.1%。水果摄入量不足对男性食管癌死亡的贡献为27.1%,女性28.0%。结论1.对照组人群Hp感染率较高,Hp感染对血清PGⅠ、PGⅡ和PGR水平有影响。2.Hp感染、低血清PGⅠ、PGR水平是林州居民GNCA的危险因素;联合血清PGⅠ和PGR指标,对GNCA发生关联的预测更敏感。Hp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PG)共同作用影响GNCA的发生。两种指标的联合对确定GNCA的高危人群是有效的,但不推荐使用血清学检测作为GNCA(?)勺筛查方案。3.Hp感染、低血清PGR水平是林州居民GCA的危险因素;血清低PGR对GCA发生关联的预测较PGⅠ更敏感;Hp感染与血清PG共同作用影响GCA的发生。4.Hp感染和低血清PG水平不是ESCC的危险因素。5.中国人群中,约85%的非贲门胃癌和69%的贲门癌的死亡能用已知的吸烟、感染、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这四个因素解释。46%的食管癌死亡和发生可能归因于吸烟、饮酒、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这四项危险因素,其中男、女性分别为50%和33%。本研究为我国胃癌、食管癌的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2-06-01)

李玉霞,陶可胜[8](2012)在《食管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食管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虽尚未完全明了,但近年来国内外对食管癌病因进行了多途径探索。从亚硝胺、营养、微量元素、真菌及病毒、遗传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研究和探索,获得了很有意义的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2年09期)

安斐,金明学[9](2011)在《重视食管癌的病因与高危人群的防范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食管癌在中国有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地区相当集中。食管癌发病年龄以55~74岁最为多见,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35岁以下的青年人患病明显增多,占发病总人数的30%。但是对该病发病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1年29期)

钟钏,谭家驹,徐致祥[10](2011)在《食管癌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管癌是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02年食管癌发病人数为462,000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八大恶性肿瘤之一;2002年食管癌死亡人数为386,000人,是全球六大致死性肿瘤之一。中国北方(其中河南林州市为世界最高发区)是食管癌高发区之一,以食管鳞癌最常见,全国每年发病人数约250,000人,占全世界每年发病人数一半以上。食管癌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相当部分的病人已不能手术治疗,总的五年生存率低于10%,但是早期食管癌手术10年生存率可达95%。因此提高食管癌早期诊断率和加强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以便进行一级预防,十分必要。总的说来,目前普遍认为食管癌是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的复杂的发生发展过程,但食管癌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将食管癌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07-01)

食管癌病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就食管癌科研文献相关结论作描述性研究,简述潮汕内外食管癌流行特征,综述潮汕地区食管癌危险因子并提出策略,提供了潮汕研究基础资料与借鉴。潮汕食管癌持续高发,存在遗传易感性、生活习惯和环境污染危险因素;改善环境,养成健康饮食与及时就医等生活习惯,具有现实的防癌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管癌病因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晓鹤,蔡丹,贺气志.探索食管癌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方法[J].饮食科学.2019

[2].林璜,William,W.Au,欧利民.食管癌流行现状及潮汕食管癌病因学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

[3].张天宝,侯鹏高.食管癌病因学研究进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5

[4].李红梅.食管癌术后声带麻痹的CT表现及病因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

[5].吴岩,贺宇彤.食管癌病因学[J].食管外科电子杂志.2014

[6].司富春,王振旭,宋雪杰.氮污染与食管癌相关病因学研究[C].Proceedingsof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PublicHealth(CEPPH2012).2012

[7].梁好.胃癌、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和环境危险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的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8].李玉霞,陶可胜.食管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中国社区医师.2012

[9].安斐,金明学.重视食管癌的病因与高危人群的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

[10].钟钏,谭家驹,徐致祥.食管癌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进展[C].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标签:;  ;  ;  

食管癌病因论文-杨晓鹤,蔡丹,贺气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