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别样红肖金红

映日荷花别样红肖金红

肖金红(福建省晋江市华侨中学福建晋江3622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9-023-0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整合教材,对教材进行取舍,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活动步骤,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达成目标。

英语科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2,topic1主题是如何保持健康。该主题中的SectionC是一篇记叙性的阅读文章,讲述孩子们在公园中的一天,迈克因为玩滑板受伤,玛丽娅、康康和简送他去医院的经历。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SectionC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处理该篇阅读文章,按照正常的教学思路,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线,大致分为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大步骤,教学顺序安排为:

Pre-reading:

导入——通过图片学习新单词。

While-reading:

①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出故事,听录音1a,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②读1a,根据故事的内容,重新排列图片,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的经过。

③读1a,回答问题。

④观看视频1a,选择正确的短语,了解每个人在故事中所做的事。

Post-reading:

①填空。

②根据图片复述故事。

Assigninghomework:

①根据故事内容,完成迈克的请假条。

②根据故事内容,把故事重新改编成为迈克和朋友及医生间的对话。

整堂课下来,教学环节比较连贯,作业的设计也扣紧教材,学生对故事的发展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轮廓,但总觉得这样一篇故事性的文本阅读教学,课堂却像一潭静水,显得死气沉沉,学生的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就连根据图片复述故事环节的时候,也只有寥寥几个同学主动举手,讲述也并没有我想象那么流利。学生似乎对课文不怎么感兴趣。这样的课堂效果肯定不是很理想。我感到了课堂的沉闷,却一时找不到突破口。

如何让教材生动起来,变得更有趣味性呢?面对这故事性的阅读,如何能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呢?我思考着。

我又一次翻开书本,走进故事。我把整个话题重新梳理了一遍,发现SectionD的1a内容是关于康康和简等人去医院看望迈克的对话,刚好是对SectionC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既然是个完整的故事,那可不可以表演出来呢?初二的学生应该对生动的表演会更感兴趣。

于是,我决定把作业改变如下:

①根据故事内容,完成迈克的请假条。

②根据故事内容,把故事重新改编成为迈克和朋友及医生间的对话,并和SectionD的对话串接起来,下节课分组进行话剧表演。

作业一调整,学生听说要话剧表演,异常兴奋,像是过大节一般。

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改变一下原来的教学思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我只简单布置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表演,而对于角色的扮演或者道具的准备,我都没有再加以任何的引导。然而,周二下午七班的小组话剧表演,用“惊喜”两个字才能表达我的心情。

在三尺讲台,话剧的序幕拉开了,我作为一名观众,惊喜地品味每一幕的演出。

先说那道具。学生准备的道具中有风筝,有家里带来的X光片,药品,还有花篮和水果等慰问品。

接着说那动作。每一组同学都模仿故事中主人翁麦克踩滑板时故意做高难度动作而摔倒,活灵活现,博得“观众”的一片喝彩。

再说那对白。有一组学生设计了精彩的对话和生动的旁白,还结合自身的道德观对麦克的行为进行评论。旁白运用2014上半年流行的网络用语“nozuonodie”(不作不死)来结束整个话剧表演,把精彩推向高潮,赢得了全场师生经久不断的掌声和笑声。经过师生共同评价,该组学生赢得了话剧表演比赛第一名,获得了一份我奖励的小奖品。下课后,他们激动地说:“老师,下次再来话剧表演,我们小组肯定还是第一!”

很显然,学生很重视这次的话剧表演。从他们准备的道具、他们设计的动作到他们撰写的对话和旁白,都看得出学生背后精心的准备。四个小组的表演各有千秋。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掌声笑声不断。显然,学生不仅很清楚故事情节,而且还能进行相关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情感教育在无形中达成了。学生知道“不作不死”—不能为了耍酷而忽略了安全。

我没有想到,一次课后作业的调整,能给课堂带来如此大的转机。课堂教学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确实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写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预先规定好课上的一切细节,而在于巧妙地,对学生来说是不知不觉地根据情况做出变化。”“学校里不允许存在刻板的公式和旧框框,它们对学生来说是极其有害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课堂是阳光的,是生态的,是动态的,一切都应该指向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标签:;  ;  ;  

映日荷花别样红肖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