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效应论文_张山山,陈思雨,王艺,贾忠奎,马履一

导读:本文包含了矮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美人蕉,效应,小麦,金边,玉兰,漳州,吊兰。

矮化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山山,陈思雨,王艺,贾忠奎,马履一[1](2019)在《整形素对红花玉兰娇红2号苗木的矮化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以湖北大田的娇红2号为材料,嫁接后第1年6月初喷施整形素(0、50、100、200、300 mg·L~(-1)),第2年6月初对喷药苗木剪去1/4株高,比较了不同处理对红花玉兰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形素在喷施当年明显抑制了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并促进侧枝抽发。最佳质量浓度200 mg·L~(-1)处理下,苗木株高降低48.1%,茎粗减少28.4%,高茎比缩小28.3%,一级和二级枝数密度分别增加14.9%和33.3%。整形素对高生长的抑制时效为2~4个月,第2年需追加矮化措施。第2年6月初修剪1/4株高对整形素诱导的矮化冠型结构起到固持作用,使喷药苗木高茎比减小,茎粗、枝长密度、一级和二级枝数密度增大;根据主成分得分的权重综合排序,确定第1年喷施200 mg·L~(-1)整形素、第2年修剪1/4株高的矮化效果最好,株高仅103.5 cm,为对照的50.8%,枝长密度、一级枝数密度和二级枝数密度分别为对照的1.3倍、1.4倍和5.3倍;建议将大田矮化苗移栽至盆器,或选盆栽苗进行矮化栽培。(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孔德真,聂迎彬,桑伟,徐红军,刘鹏鹏[2](2018)在《多效唑、矮壮素对杂交小麦及其亲本矮化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杂交小麦及其亲本杂交制种在喷施不同化控剂对株高和产量的影响,以杂交小麦‘新冬43号’及其亲本材料为研究对象。选用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2种化控剂,在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分1次和2次叶面喷施,研究化控剂对小麦株高的矮化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矮壮素350 mg/L、多效唑400 mg/L均能有效降低3种材料的株高和节间长;多效唑不同剂量与产量为负相关。根据不同种植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喷施方法,不仅降低株高提高小麦的抗倒伏性,还可以减少杂交小麦制种过程中亲本之间的株高差,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35期)

章晓琴,欧克芳,刘超,王志华[3](2018)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盆栽美人蕉矮化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矮壮素(CCC)、比久(B9)和多效唑(PP333)对盆栽美人蕉的矮化效应。[方法]以美人蕉"红色渐变"幼苗为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CCC、B9、PP333在不同施药方法下对美人蕉的矮化效应。[结果]叶面喷施80 mg/L PP333和盆内土施2 000 mg/L CCC均为抑制美人蕉"红色渐变"株高的理想措施。[结论]该研究可为有效控制盆栽美人蕉株高,提高其观赏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8期)

赵秋实,李倩倩,王超杰,蒋宏宝,耿皆飞[4](2018)在《普通小麦品种陕农33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普通小麦品种陕农33矮秆突变体的矮化原因,通过农艺性状调查、茎秆细胞学观察、苗期赤霉素(GA)反应试验、内源激素含量测定和矮秆基因检测,分析了陕农33的13个矮秆突变体植株生长发育、茎秆解剖特征及对GA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与野生型陕农33相比,矮秆突变体的株高都显着下降,株高的下降与节间数无关,主要是由于节间长度的缩短,其中穗下节和第四节间的降秆效应较大。经进一步细胞学观察,突变体变矮是由茎秆细胞长度减少和细胞变小共同引起的,其中细胞长度减少是主因。从苗期植株对GA3的反应看,13个矮秆突变体属于赤霉素不敏感型或弱敏感型,说明赤霉素转导途径存在问题,即矮秆突变位点可能在赤霉素转导途径上。从内源激素测定结果看,13个矮秆材料中只有1个材料的茎秆GA3含量较陕农33略降,其余均增加,而CTK含量均减少,10个材料的IAA含量增加,说明这些材料的株高下降与赤霉素等内源激素代谢变化密切相关。通过矮秆基因检测,13个矮秆突变体和陕农33均含有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Rht-D1b基因,只有两个矮化材料含有Rht-B1b,因而推测矮秆突变体可能还含有其他致矮相关的基因。(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梁森苗,郑锡良,任海英,张淑文,温璐华[5](2017)在《不同修剪方式对杨梅矮化提质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8年生‘东魁’杨梅为材料,研究修剪的矮化提质效果。连续2年进行大枝修剪(vertical branch pruning,VP)、精准修剪(precise pruning,PP)、大枝修剪+精准修剪(VP+PP)和"开天窗"常规修剪(pruning of open skylight,PO),并以不修剪为对照(CK)。试验前后调查树体高度和冠幅,并测定株产量、果实品质(总糖、可滴定酸、Vc、总多酚、总黄酮等)和色差(L*、a*、b*、ho、C*)等。结果表明,对树冠控制能力的大小为VP+PP>VP>PP>PO,其平均树高分别降低了63%、57%、55%和25%。平均株产量为VP+PP>VP>PP>PO,产量分别提高了25%、20%、6%和-38%。对果实色泽改善以PP和VP+PP的效果最显着。调查L*和始熟期发现,近熟期L*越小成熟度越高。处理第2年果实品质相比第1年改善幅度增大,以单果重为例,处理第1年VP+PP、PP、VP、PO的单果重分别提高了32.0%、30.3%、21.1%和8.7%,第2年单果重分别提高了48.3%、44.9%、43.1%和8.9%;各处理的a*、ho和C*在处理第1年无显着差异,第2年出现差异分离。综合分析,不同处理下杨梅的综合效益为VP+PP>PP>VP>PO>CK。(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7年34期)

王攀[6](2017)在《玉米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效应及主要性状配合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矮秆资源是作物矮化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发掘新的玉米矮秆材料并研究其遗传特性,对玉米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5个玉米矮秆突变体及其对应的野生型为试验材料,比较矮秆突变体与野生型的自身性状差异;以9个玉米骨干系为测验种,采用9×10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5个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效应、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和杂种优势表现,以期明确其应用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相应野生型相比,K123d、K125d、R08d、K15d和K78d株高分别降低43.34%、44.63%、50.46%、40.94%和 42.67%,穗位高分别降低 45.29%、49.82%、50.31%、71.26%和 75.58%,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K123d、K125d、R08d 和 K15d 等4个突变体叶片均极显着缩短,叶向值显着或极显着增加,株型紧凑,但单株产量和部分产量组成性状极显着降低;K78d叶夹角和叶长显着或极显着降低,但叶向值无显着差异,单株产量和行粒数等显着或极显着降低。2.主要性状配合力联合方差分析结果,矮秆突变体与对应野生型株高和单株产量等12个性状中,绝大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差异达极显着水平,仅秃尖长SCA差异不显着。除株高、穗位高和秃尖长GCA与地点互作显着或极显着外,其余9个性状GCA与地点互作不显着;单株产量、行粒数、秃尖长和百粒重SCA与地点互作显着,其余8个性状GCA与地点互作不显着。以单株产量为例,K125d和K78d产量GCA效应为正值,说明K125d和K78d具有高产育种潜力。其中K125d产量GCA比野生型K211显着增加,K123d、R08d和K78d则比对应野生型显着降低,而K15d与野生型K15无显着性差异。从产量SCA来看,K11×K78、B16×K78d、698-3×K78、K389×K125d、K305×K15d 和 K169×K15d等6个组合的单株产量SCA效应值较高。3.性状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和穗位高等9个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行粒数和单株产量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单株产量、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和株高广义遗传力较高;穗行数、株高、穗位高和百粒重狭义遗传力较高,适宜早代选择。4.产量杂种优势分析表明,不同矮秆突变体及对应野生型与测验种所配组合在不同环境中表现不一致,单株产量与地点间互作极显着,而突变体与野生型同型组合的杂种优势表现也各不相同。综合两点来看,698-3×K78、K305×K78、K11×K78、K389×K125d、698-3×K125d 和 21-ES×R08 等 6 个组合比成单 30(CK)增产5%以上,且前3个组合的对照优势达极显着水平,可升级多点试验进一步鉴定筛选。5.矮化效应分析结果,以致矮力作为突变体对野生型的相对矮化指标,不同矮秆突变体的致矮力差异显着,地点间也存在显着差异,但地点与基因型间互作不显着。株高致矮力R08d>K78d>K15d>K125d>K123d,其中R08d和K78d最强,而K123d负向致矮力极显着;穗位高致矮力K78d>K15d>R08d>K125d>K123d,其中K78d和K15d极显着高于R08d,而K123d和K125d具有极显着负向矮化效应。以一般配合力(GCA)效应作矮化指标,株高GCA负效应值K123d<K15d<K78d<R08d,表明这4个材料对F1株高具有矮化效应,其中K123d矮化作用最强,K15d和K78d次之,R08d较弱。穗位高GCA负效应值K15d<K123d<K78d,证明这3个材料对F1穗位高具有矮化效应,K15d和K123d矮化作用强,K78d次之。其余材料株高或穗位高GCA为正效应,但与野生型相比多数亦表现出矮化效应。作者认为,以GCA效应为指标能全面反映突变体对F1组合的致矮效应,因而更具实用性。6.综上所述,5个矮秆突变体均具有植株和穗位矮的特点。除R08d外,其余4个突变体株型较紧凑。K123d对F1降高效果最好,但自身产量及其配合力还需进一步改良;K125d基本无矮化效应,但产量GCA效应值高,是较好的高产育种亲本;R08d对株高具有一定矮化效应,但其株型、产量及相关性状GCA均有待进一步改良:K15d矮化作用强,是较好的矮化育种亲本。K78d降高效果较好,其自身产量及产量GCA高,可以作为较为理想的矮秆高产育种亲本。(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安慧珍,罗水金,傅瑞树[7](2017)在《多效唑和烯效唑对2种美人蕉的矮化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浓度200~600 mg/L多效唑、100~300 mg/L烯效唑喷施水生美人蕉和紫叶美人蕉进行矮化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和烯效唑均极显着降低美人蕉株高,并对其显花性有较大影响;其中浓度200 mg/L多效唑对水生美人蕉、100 mg/L烯效唑对紫叶美人蕉矮化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南方林业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周秀琳[8](2017)在《多效唑和烯效唑对金边吊兰的矮化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边吊兰('Vittatum')是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的常见栽培品种之一,是传统的居室摆放和垂挂观叶植物,也作为室内植物幕墙常用到的植物之一,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此外,金边吊兰也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净化功能,能够吸收甲醛等有毒气体,并释放负氧离子,故吊兰又被称为“绿色净化器”。用一般方法培养的金边吊兰,常出现植株徒长,茎叶细,匍匐茎过多,易倒伏等特征,严重影响了金边吊兰的观赏价值。试验采用了不同的矮化处理方法来对金边吊兰进行矮化效应研究,并将金边吊兰作为一种常用的幕墙植物,模拟植物幕墙方式种植,通过研究金边吊兰的矮化机制来探索幕墙植物的矮化与地面摆放植物矮化的不同点,试图寻找一种最适合幕墙植物矮化的处理方式。在对金边吊兰进行矮化研究过程中,本试验设计了地面摆放和幕墙悬挂两种种植方式、多效唑和烯效唑两种延缓剂、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两种施药方式作为变量,进行正交设计。在一系列处理的矮化过程中,通过记录各处理植株外观形态的变化来分析各矮化处理的效果,之后通过分析烯效唑处理下的金边吊兰生理特性来探索烯效唑的矮化机制,并通过分析烯效唑过度抑制下长出的匍匐茎来探索高浓度烯效唑对金边吊兰后代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矮化处理对金边吊兰外观形态的矮化效果不同。从两种种植方式分析,幕墙悬挂的金边吊兰整体抑制效果要比地面摆放的金边吊兰强;从两种植物生长延缓剂种类分析,烯效唑比多效唑的矮化效果更好,且施用浓度更小,毒性更低;从两种施药方式分析,土壤浇灌比叶面喷施矮化效果更强,所需的浓度更低。(2)不同矮化处理各有利弊。从两种种植方式分析,幕墙悬挂的金边吊兰由于空间限制,容易受到挤压,生长较地面摆放的要慢,且悬挂的方式下使金边吊兰保水性没有地面摆放的强,外观形态的美观性较差;从施药方式分析,土壤浇灌所需的浓度虽然更低,但施用量要大于叶面喷施,且土壤浇灌方式对金边吊兰的叶片数增长效果和叶宽增长效果没有叶面喷施的效果好。(3)同种处理方式下,一定浓度范围可以美化金边吊兰的外观形态,超过一定浓度会过度抑制金边吊兰生长,使其丧失观赏价值。试验结果表明,当同时达到株高抑制率、叶长抑制率、叶数增长率、叶宽增长率为正且数值最大时,矮化效果最佳。DPP处理中最适浓度为多效唑25 mg/L,DSP处理中最适浓度为烯效唑15 mg/L,MPP处理中最适浓度为多效唑25 mg/L,MSP处理中,最适浓度为烯效唑15 mg/L,MPG'处理中最适浓度为多效唑6 mg/L,MSG'处理中最适浓度为烯效唑2mg/L。当超过对应的最适浓度时,金边吊兰的叶数增长率或叶宽增长率就会变负,影响外观形态。(4)叶面喷施烯效唑和土壤浇灌烯效唑均能影响金边吊兰叶片的生理指标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和施药次数内,烯效唑能够增强抗氧化酶(包括CAT、POD、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从而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提高植株品质和美观性。其中叶面喷施烯效唑时使用15 mg/L的浓度喷施3次或使用30 mg/L的浓度喷施2次时效果最佳,土壤浇灌烯效唑时使用2 mg/L的浓度浇灌3次或使用3 mg/L的浓度浇灌2次时效果最佳。超过一定浓度或施药次数,抑制效果反而会减弱,甚至会出现过度抑制的情况。(5)烯效唑处理对幕墙悬挂的金边吊兰总体矮化效果比多效唑更好。在外观形态上,烯效唑处理既能矮化植株,又能增加叶数、叶宽,加深叶色,提高美观性;在生理特性方面,烯效唑处理能提高叶片的抗逆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6)烯效唑高浓度过度抑制处理下长出的匍匐茎与对照组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外观形态和生理特性区别,且存在一定的规律。其中烯效唑浓度为5 mg/L、15 mg/L时CAT活性略低于对照组,POD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高,MDA含量略高于对照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可知该浓度下匍匐茎的抗逆性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品质较对照组要高,而叶绿素则无明显差异,在叶色上无明显变化,其成活率可能较对照组无明显差距;烯效唑浓度为30 mg/L、50 mg/L、100 mg/L时,抗逆性下降程度更明显,且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品质和叶色上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其成活率可能较对照组会有所下降。(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1-01)

陈萍,魏鹏,张树杰[9](2016)在《多效唑对漳州水仙在银川地区矮化效应及初花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多效唑有效调控漳州水仙生长和花期的适宜浓度,通过4种浓度的多效唑溶液浸泡漳州水仙鳞茎球,研究在宁夏银川地区春节前居家环境条件下,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漳州水仙生长及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00mg·L~(-1)浓度范围内,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对漳州水仙叶片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矮化效果明显;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升高,漳州水仙花花葶高度逐渐降低,浓度为100mg·L~(-1)时接近极限;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漳州水仙开花时间明显延后,100mg·L~(-1)多效唑处理延后最长为9d;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延长了花期,多效唑浓度≤100mg·L~(-1)时,花期最多为17d,多效唑浓度>100 mg·L~(-1)时,花期反而缩短;在春节前35d开始使用100mg·L~(-1)多效唑处理,可使漳州水仙在春节开花,并且花期可持续15d(正月十五)。(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申长青,洪文君,黄久香,庄雪影[10](2016)在《修剪和多效唑对四药门花矮化效应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株形披散杂乱的四药门花进行修剪、喷施多效唑及修剪+喷施多效唑等3种处理方法对其株形优化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个月后,喷施多效唑及修剪+喷施多效唑处理组的苗木平均净高增量、冠幅、节间长等指标均显着小于对照组,其株高降幅为74.8%~83.2%,冠幅降幅为22.8%~28.0%,节间长缩短49.7%~60.1%,其分枝数也较对照组多。与对照组比较,修剪处理仅对调控株高增长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广东园林》期刊2016年01期)

矮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杂交小麦及其亲本杂交制种在喷施不同化控剂对株高和产量的影响,以杂交小麦‘新冬43号’及其亲本材料为研究对象。选用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2种化控剂,在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分1次和2次叶面喷施,研究化控剂对小麦株高的矮化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矮壮素350 mg/L、多效唑400 mg/L均能有效降低3种材料的株高和节间长;多效唑不同剂量与产量为负相关。根据不同种植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喷施方法,不仅降低株高提高小麦的抗倒伏性,还可以减少杂交小麦制种过程中亲本之间的株高差,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矮化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山山,陈思雨,王艺,贾忠奎,马履一.整形素对红花玉兰娇红2号苗木的矮化效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2].孔德真,聂迎彬,桑伟,徐红军,刘鹏鹏.多效唑、矮壮素对杂交小麦及其亲本矮化效应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8

[3].章晓琴,欧克芳,刘超,王志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盆栽美人蕉矮化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

[4].赵秋实,李倩倩,王超杰,蒋宏宝,耿皆飞.普通小麦品种陕农33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效应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8

[5].梁森苗,郑锡良,任海英,张淑文,温璐华.不同修剪方式对杨梅矮化提质效应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7

[6].王攀.玉米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效应及主要性状配合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

[7].安慧珍,罗水金,傅瑞树.多效唑和烯效唑对2种美人蕉的矮化效应[J].南方林业科学.2017

[8].周秀琳.多效唑和烯效唑对金边吊兰的矮化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7

[9].陈萍,魏鹏,张树杰.多效唑对漳州水仙在银川地区矮化效应及初花期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

[10].申长青,洪文君,黄久香,庄雪影.修剪和多效唑对四药门花矮化效应初探[J].广东园林.2016

论文知识图

处理对百子莲产生的药害现象种延缓剂灌根处理对姜荷花的总叶龄及分...3 CCC 叶施对小报春株高的影响浓度200mg/L多效唑矮化郁金香浓度200mg/L多效唑矮化郁金香不同丽.多处咔时盆翻茎生长.的形晌

标签:;  ;  ;  ;  ;  ;  ;  

矮化效应论文_张山山,陈思雨,王艺,贾忠奎,马履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