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可溶性ST2 NT-proBNP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

    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可溶性ST2 NT-proBNP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给予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成功后血清可溶性ST2(solubleST2,sST2)、氨基末端-...
  • 连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监测对预测心脏骤停后亚低温治疗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研究

    连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监测对预测心脏骤停后亚低温治疗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研究

    论文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监测是否可预测心脏骤停(CA)后亚低温治疗(MHT)患者短期及远期神经功能预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7年11...
  • 乳酸脱氢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乳酸脱氢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重症监护室电子病例数据集-Ⅲ(MIMIC-Ⅲ)作为数据来源。根据2016年《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国际处...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7例重症RM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21例)和治愈组(36例...
  • 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脓毒症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资料特征,探讨影响急诊脓毒症患者28d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
  • 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价值研究

    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价值研究

    刘慧丽[1]2004年在《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在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发生中的作用;血清LP(a)水平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的变化;LP(a)和...
  • 大肠癌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及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大肠癌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及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毕新宇[1]2004年在《大肠癌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及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大肠癌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大肠癌已成为我国第叁大常见恶性肿瘤。虽然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较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良善,预后好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但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40%~60%...
  • 乳腺肿瘤差异表达谱的初步分析

    乳腺肿瘤差异表达谱的初步分析

    周鸿鹰[1]2004年在《乳腺肿瘤差异表达谱的初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RestrictionFragmentDifferentialDisplay-PolymeraseChainedReaction,RFDD-PCR)技术建立基因差异表达谱的方法,及其应用于高通...
  • 肝门胆管癌的术前综合分析

    肝门胆管癌的术前综合分析

    沈正荣,马琪,邝平定[1]2003年在《肝门胆管癌的术前综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肝门胆管癌由于其位置深在,邻近的组织结构重要且复杂,历来是外科医生诊治的难点。本文拟就肝门胆管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和目前尚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作一综合分析。收集本院1994~2001年经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肝门胆管癌39例,...
  • 副肿瘤性天疱疮合并Castleman病报道及分析

    副肿瘤性天疱疮合并Castleman病报道及分析

    张志鹏,周茂松,郭进,冯铁诚,李新营[1]2016年在《1例Castleman病合并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诊治》文中指出副肿瘤性天疱疮是一种由潜在肿瘤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以Castleman病合并副肿瘤性天疱疮尤为常见,临床上很容易误诊。201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了1例表现为顽固性皮...
  • 人乳头瘤病毒DNA及HPV6 L1 IgG抗体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的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DNA及HPV6 L1 IgG抗体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的检测

    刘安[1]2016年在《PD-1/PD-L1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人们越来越多地致力于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来抵御肿瘤,这种通过调动机体免疫系统,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方法称为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其中包括细胞免疫疗法、肿瘤疫...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证特征、演变及预后转归规律的初步研究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证特征、演变及预后转归规律的初步研究

    薛晓琳[1]2003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证特征、演变及预后转归规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简称CFS)是1988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命名的,它是一种原因及机理不明的以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除疲劳、咽痛、淋巴...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生成素研究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生成素研究

    谢欢来[1]2017年在《探索扶正解毒方对ITP患儿PLT、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原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09年国内正式进行了更名,其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引...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神经电生理、CT的临床对比和相关性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神经电生理、CT的临床对比和相关性研究

    陈纯[1]2003年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神经电生理、CT的临床对比和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与病情、预后、神经电生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首次发病且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单侧MCA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即刻、...
  • 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研究

    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研究

    王连花[1]2012年在《I期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和预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对预后的影响及手术病理分期I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第一部分:收集131例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采用FIGO1971年临床分期标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I期子宫内...
  • SLA-DQ和DR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及分子生物学分型的研究

    SLA-DQ和DR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及分子生物学分型的研究

    李志鹰,高琴,康明强[1]2012年在《Survivin与VEGF-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Survivin、VEGF-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二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