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学论文

  •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

    李春光[1]2007年在《二种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福州市郊对2种不同生境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研究了不同生境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及多样性动态规律并分析了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探讨了荔枝蒂蛀虫的自然消长种群动态以及其寄生性天敌的群...
  • 胶膜的粘土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点

    胶膜的粘土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点

    洪军[1]2003年在《胶膜的粘土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点》文中认为胶膜形成于土壤裂隙或孔隙表面,处于土壤中化学和生物作用的特殊微域,是土壤固、液、气叁相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交汇场所,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的界面,同时它又是土壤中特定成分活动、迁移、沉积的结果。因此,与土壤整体或基质相比,胶膜必...
  • 北京水土保持WebGIS系统的研究

    北京水土保持WebGIS系统的研究

    杨旭[1]2003年在《北京水土保持WebGIS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学研究涉及的时空尺度大,数据内容广泛,其研究的本身具有一定的网络分布性。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地学研究的中心技术之一。然而,传统的GIS模式下空间数据互不兼容,资源无法共享等弊端严重的阻碍了GIS的广...
  • 基于多样性理论的山东省土壤空间可变性研究

    基于多样性理论的山东省土壤空间可变性研究

    檀满枝[1]2003年在《基于多样性理论的山东省土壤空间可变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多样性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基于生态学中生物多样性概念但应用于不可再生性非生物资源的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本论文应用土壤多样性分析理论与方法,以山东省1:100万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SOTER)为数据...
  • 河北坝上土壤风蚀监测与防治对策研究

    河北坝上土壤风蚀监测与防治对策研究

    胡立峰[1]2003年在《河北坝上土壤风蚀监测与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风蚀沙化不但影响风蚀地区农业生产,也威胁着下风地区环境安全。针对河北省坝上地区生态环境退化,从2002年至2003年的3月~5月,在坝上地区的大风季节,进行了各种覆被类型下土壤输沙量的实地监测,当地主栽作物进行了生产力的比较。从改...
  • 东北羊草草原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研究

    东北羊草草原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研究

    吕秀华[1]2003年在《东北羊草草原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以东北羊草草原不同放牧梯度的羊草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土壤呼吸以及土壤酶活性(包括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和土壤理化因子进行了测定,得出了季节动态曲线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
  • 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

    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

    陈新宏[1]2003年在《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小麦是我国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小麦生产对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狠抓小麦品种改良是促进小麦生产的重要举措,而品种改良离不开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远缘杂交,将小麦近缘种的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
  • 非饱和土水力参数的分形模型

    非饱和土水力参数的分形模型

    陈辉[1]2010年在《非饱和土水力特性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非饱和土水力特性包括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函数。其中,土水特征曲线描述的是基质吸力与含水量(如:饱和度、体积含水量等)之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描述的是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或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它们在分析有关非饱和土力学行为及污染物地下迁移等问题...
  • 化感作用对复合群体根区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研究

    化感作用对复合群体根区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研究

    柴强[1]2003年在《化感作用对复合群体根区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通过水培、盆栽、池栽和箱栽等试验,对四种作物根系分泌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试,重点研究了小麦根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间甲酚对小麦//蚕豆根系及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复合群体的根系空间分布、根际效应进行...
  • 两株溶磷菌在两种土壤中的溶磷作用

    两株溶磷菌在两种土壤中的溶磷作用

    王静[1]2018年在《溶磷菌和磷矿粉对不同性质土壤中铅的钝化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磷矿粉可以通过吸附或与铅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铅类化合物[Pb_5(PO_4)_3X,X=Cl~-、OH~-、F~-等],从而降低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但磷矿粉的钝化效果受到其在土壤中溶解性低的限制。溶磷菌可促进磷矿粉和土壤中...
  •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

    国秀丽[1]2003年在《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化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土壤作为碳、氮的储库,在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通过不同温度(25℃和30℃)、水分(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55%,70%,8...
  • 黑土地表径流氮磷养分特征及其与肥力退化的关系

    黑土地表径流氮磷养分特征及其与肥力退化的关系

    郄瑞卿[1]2003年在《黑土地表径流氮磷养分特征及其与肥力退化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黑土是我国的主要耕作土壤,目前随着土地的开发,一些地区土壤结构破坏,板结严重,黑土层变薄,地力减退。在自然和人为作用的双重驱动下,地球表面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则是当前全球变化中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氮磷肥...
  • 原生动物运动与土壤磷运移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原生动物运动与土壤磷运移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刘海明[1]2003年在《原生动物运动与土壤磷运移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土壤中常见的3种原生动物(梨波豆虫Bodoedax、僧帽肾形虫Colpodacucullus、大变形虫Amoebaproteus),通过玻璃珠孔隙模拟、土柱及根箱培养试验,研究3种原生动物运动与磷素运移...
  •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模型研究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模型研究

    杨世伟[1]2003年在《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区域水土保持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模型的研究是水土保持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进行水土流失综合评价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它对于做好水土保持规划,因地制宜地防治水土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
  • NifA蛋白的多聚功能及多拷贝nifA基因对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固氮功效的促进

    NifA蛋白的多聚功能及多拷贝nifA基因对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固氮功效的促进

    杨成涛[1]2003年在《NifA蛋白的多聚功能及多拷贝nifA基因对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meliloti)固氮功效的促进》文中提出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Kp)NifA蛋白中心结构域C3区的点突变型(Thr-290?Val)丧失了激活nif基因转...
  • 基于模型和GIS的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

    基于模型和GIS的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

    沈雨[1]2003年在《基于模型和GIS的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建立在前期建模研究工作基础上,以农田土壤有机碳分解模型为核心,以江苏省农田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基础气象资料、1985-2000年逐年粮食作物产量、常规农作措施为数据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
  • 控释肥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蔬菜生长效应的影响

    控释肥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蔬菜生长效应的影响

    耿毓清[1]2006年在《控释肥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蔬菜生长效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控释肥具有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吸收相同步的功能,能够大幅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本文利用农业部农业...